facebook pixel code

小米嘛

喜歡不一定要擁有,放下不一定最難受;放在心上,所以記得。

喜歡不一定要擁有,放下不一定最難受;放在心上,所以記得。

【親子教養】媽媽,我可以自己填志願嗎?

2019年02月26日
 
【親子教養】媽媽,我可以自己填志願嗎?_img_1
【親子教養】媽媽,我可以自己填志願嗎?

文/小米嘛


學測成績出來了。中午午休時,同事 A 子面色凝重地看著我,說了:「小米,我想找你討論一件事。」 


看到 A子這個表情,一時間還以為工作上發生了什麼天大的難事,嚇出我一身冷汗。 


A 子看到我的表情,失笑道:「不是工作啦,是我小妹最近學測成績出來,要填志願了。」


填志願?!填志願!我的老天阿,老娘我距離「填志願」這件事,居然已經整整二十年了!


「我妹妹想唸設計,我只跟她說讀書的費用得自己負擔,我們家兄弟姐妹都是這樣,可是唸設計耶!別說畢業後要找什麼工作了,還沒賺錢就要先花一大筆錢了吧!」


「而且唸設計,課業壓力很大;唸設計的那麼多,可是成名的又有幾個?一千人中有沒有一個出名阿!」A 子繼續說:「我建議她選國貿、經濟這些普通一點的科系,至少出來後比較安全……但她根本聽不進去阿~~」身為長姊,A 子就像小妹的媽媽一樣,為妹妹的未來擔心。


可是、孩子阿,你怎麼那麼傻,她才十八歲阿!十八歲是什麼,就是青春洋溢浪漫滿懷、理想大過於現實的年紀阿!再說了,就算老娘我三十八歲(含,以上),對未來都還感到迷惘了,十八歲的女孩怎麼可能明確知道到底未來在哪兒、要怎麼走呢?


好吧!我想還是有孩子從小就立定志願目標努力往前走的,但不可否認的,在台灣現行教育模式下,大多數17、8歲的孩子根本還沒立定志向,連要選什麼科系都不知道;就算有的孩子早早就立定了志向,也常常換來父母一句:「這沒前途啦!」,然後被迫選擇所謂「有前途」的科系。


遙想我那青春年華的十八歲少女時光,高中聯考完要選填志願那一年,根本可以說是直接鬧起家庭革命。誰也沒想到從小在長輩眼中乖乖牌的孩子,居然“膽敢”有勇氣叛逆,硬是要選擇所有“正常人”眼中完全沒前途的中文系。 


還記得當年母親幾乎是用盡所有手段,軟的硬的阿姨說舅舅勸,什麼親朋好友左右鄰居學校師長全都來了,差點沒以死相逼,就是要我選擇有前途、未來好找工作的國貿會計或企管。 


在那個經濟起飛的年代,理組不消說,當然還是醫學系最熱門;而文組呢?姑且不論法律系,企管財金資管國貿,才是大家搶破頭的科系;中文系?「你到底出來後要做什麼?」,是每個“關心”我的人第一句問我的話。 


老實說,現在想想,才十八歲的我懂什麼未來要做什麼?但就憑著一股倔強的傻勁、和「你愈逼我我愈反骨」的叛逆,我把所有中文哲學甚至是宗教系通通填上了,就是不願照著父母的“期望”填選所謂「有前途」的科系。


叛逆!是的,我叛逆。而這大概是我打從出生以來的第一次叛逆,然後一路叛逆到如今。


二十年後回頭再看,其實我從未後悔過當年的選擇。


沒錯,大學快畢業時說不焦慮是騙人的,成績沒優異到可以修教程當老師,那到底是要繼續進修唸研究所,還是考個公職安穩渡日?


但或許,人生的每一個決定都有它的道理。每一個決定,都影響了未來的方向,最重要的是,不要後悔自己的決定。


我感謝當年選擇唸中文系的自己。或許今天的我真的就是高不成低不就,賺的錢養小孩頂多是剛剛好,我對未來依舊迷惘,對工作一樣不安,但,我從未後悔當年的決定。


回到 A 子的問題,以過來人身兼兩個孩兒的娘親的立場,我告訴 A 子:『與其反對她的理想,不如客觀分析各科系的利弊;不能只說缺點,因為只說缺點妹妹會認為你是為反對而反對;讀設計沒什麼不好,但讀國貿其實也差不多,不管讀什麼系,要鶴立雞群就必須努力才行。』


身為媽媽,當看到孩子選擇一條明知崎嶇難走的路時,難免會擔心想插手,試圖替他們找尋一條安穩的道路;我是媽媽,我懂。


但我也是過來人。


與其為了怕孩子受創而反對,不如站在過來人的立場客觀分析,意氣用事強逼硬迫只會讓孩子為叛逆而叛逆,別忘了,他們才十八歲。


我不知道十多年後當我的孩子面臨人生的抉擇點時,我是不是還能如此大言不慚,謹以此文提醒自己,孩子的路,孩子自己要走;父母,可以引導,可以陪伴,但絕對不是替他們決定每一個決定。


受傷了,就陪他們療傷吧!撐不下去了,就當他們的後盾吧!路是孩子的,該由他們自己走,最重要的是,不要後悔就好。


人生的道路很長,沒到終點前,誰也不會知道這一生是好是壞;為自己的每一個決定負責,是我希望教給孩子的觀念。


那些看不到的能力,比成績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