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四兄弟的媽

bubu再談家計用度的思考

2008年07月24日
Carolluo問:

我對於「買不起」這個想法一直有個疑惑,當你在結帳時發現價格遠超出你的預算,所以你選擇放棄不買,可是你應該是買的起的(我認為),只是覺得不需要花這麼多錢在這件事上,是不是?



我想從這裡切進,再一次討論我對運用預算的想法。



我買得起三萬多的烤箱、三萬多的蒸爐,但我買不起那套三萬多的杯子,也買不起一件三萬多的衣服;這就是我看待與使用金錢的習慣──能長久產生效益的花費,才是我付得起的價錢。



裝修房子的時候也一樣,窗戶、淋浴室的骨架、泥作這些基礎的東西必須「萬年久遠」,所以就用掉預算中最大的部份,其餘裝飾性的東西,我信任的是自己的眼光,完全沒有價值協調的負擔。






那套杯子沒有買成的半年後,我在台灣一個餐具賣場的地上看到這個盤子,標價貼的是一個15元,我真是大吃一驚,因為在我看來,她非常美。我喜歡皇家哥本哈根的餐具是受那藍白圖案的吸引,眼前這個盤子的顏色對我來說也引起同樣的歡喜,又是那麼迷人的價錢,我為什麼要在意它的品牌?所以,我買了十五個,在人最多的時候給茶點用。它在生活中對我們有非常好的貢獻。

bubu再談家計用度的思考_img_1


價值的認定當然也是左右購買的因素。這個碗擺在鶯歌的路邊,一個50元。但是在我的眼中,它美極了。用來裝茶泡飯或小蓋飯,再好也不過,遠遠超過50元所標示的價值。

bubu再談家計用度的思考_img_2

決定花用時,往往也跟心情有關。這套日式碗碟是十年前買的,一套各四個。如果有機會,真的很想再添成六個或八個。

bubu再談家計用度的思考_img_3

何嘉仁那場聚會前,我們在三峽的民生街找到一家烘焙材料行,他們賣的東西還真多。我跟Pony去採購材料那天,一進門竟一眼就看到一個玻璃櫃裡有這組餐盤,一個標價390元,可以單買。但是因為那天買了好多材料與六十個保羅瓶,所以就覺得不應該再花錢。當「節制」是一種生活功課的時候,它的機制會在不同的時間啟動。



我特別欣賞Abby在金錢上的態度,她真的是一個窮而不酸的人。以台灣去美國讀書的大學生來說,她應該算是非常窮的,打工的費用當生活費,年年增加的獎學金付學費,但身上還是有一部份學生貸款。



她有多窮,可以從一件事上看出來。有一天她告訴我,最近太忙沒有好好運動,感覺胖起來了,我跟她開玩笑說:「妳別買新的牛仔褲喔!衣服越換越大就會忘了節制。」她笑著說:「媽咪!我不會買新褲子的,我買不起。」但是,Abby卻給我一種生活得非常好的感覺。即使她穿來穿去總是那幾件衣服,但因為自己有一種質感,所以可以看到物質之外的好。談起在賓大有許多富家子弟,但的心情也非常自在,既不攻擊別人也不自以為卑微。



大 一升 大二的時候,因為積分很好,宿舍要把她們升等到有起居室的房間,但四個室友算一算,非常務實地拒絕,理由是住到更大的房子,會增加額外的開銷。



我覺得這個社會上大部份的人都是這樣量入而出、腳踏實地生活的。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在限制中,生活還是有更美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