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四兄弟的媽

學會與做完

2009年08月29日
在小樹苗裡,向羽潔老師學了許多縫紉和編織的技巧
進而感受到了手作時的寧靜氛圍與成就感
由於能和老師請教的時間有限
孩子家務繁忙依舊
目前只完成過二件小作品
毛線編織也是織織停停(雖然大娃娃和貓咪都快完成了)

節錄bubu 的這段文章,其實是要來自我提醒的

”我相信成人都能確定「學會一件事」與「做完一件事」其實是同等重要的功課,因此我們在教育上不該功利地鼓勵孩子貪多務得,使學習停留在「會了」、「看懂了」如此薄弱的根基之上。

鼓勵孩子「多嚐試」當然是一種寬廣學習的引導,但不應該失去理想的均衡比重,使他們養成不新鮮、不刺激就無法安定下來的學習性格。

我認為耐力應該從小被培養,如果「學會」了還能耐心做下去,才能真正完成一個美好的結果。我們都了解,在真實的社會裡,「懂」一件事的人不一定能成為領導者;真正成就功效的都是腳踏實地、堅持去「做」的人。”

是滴,生活的領會就是在這堅持的點滴中出現
別想太多,就去”做”吧
學會不等於完成
完成後的風景
還是要完成後才領會的到

不要再偷懶了∼
孩子都在看呀
----------------------------------

轉貼自bubu blog (在愛裡相遇作者)
http://www.wretch.cc/blog/bubutsai/16043112

我們的小廚師回家後有些會寫來感謝卡,這是前天晚上我收到的一張手製卡片,卡片裡除了漂亮的字體之外,還把當天工作的情景栩栩如生地貼成了畫。

雖然只是小二升小三的年齡,但孩子把當天誰與她同工、誰又對她說了什麼重要的話,都用短而精確的文字寫成了謝卡。事實上,帶過她們之後我寫了一篇文章給星期五的國語日報專欄。我很想念她們、很想念可以與孩子安靜工作、用心搭配的默契。

我帶一位小一的孩子學切菜,她的周圍同時有許多有趣的工作正在進行,比如說:廚房裡有人在烤甜點、而大桌的另一頭有小朋友在翻動麵糰準備做拖鞋麵包呢!我身邊這個沉默的孩子一心一意地揮動著自己手中的小刀,把擺在眼前的一大盤彩椒全切成細細的丁塊。她完全不為其他事物所動的專心之情,讓人看了非常感動。


這位小朋友是第一次學習用刀,我拿過砧板,幫她襯了塊潔白的抹布以防滑動可能造成危險。我笑問她怕不怕刀,她沒有回答,神情雖有些嚴肅但臉上情不自禁地表達了想嚐試的心情。

我從背後圈圍著她,雙手拖起那雙稚嫩細小的手腕,讓她從我手中的動作學習穩定的握刀並體會施力的方法。我們先用拖力,把剖成半的甜椒切成直條、再運短刀把細條切成小丁。幾次之後,我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切切看。仔細在一旁看過她安全地切了幾次之後,我放鬆心情拿了其他食材在一旁整理,與她為伴。孩子聰明又專注,所以,一下子就把我所教的全學會了;不只學會,而且做得非常好。

經驗中,有些小朋友會因為「學會」了某一件事就想更換別的工作,如果他們被要求繼續完成一件事,有時候小臉馬上就露出“不好玩、好無聊”的神情。在這方面,我算是經驗豐富的大人,知道自己一定要更耐心地用請託與說服的方式來安定孩子的心情。我請他們不要急急更換任務,好讓學習更穩固,也讓團隊的工作能運作順利。

自己因為教學而接觸到更多的孩子之後,我開始用另一種角度來思考「帶領」的意義,也希望跟父母分享其中的心情。

我相信成人都能確定「學會一件事」與「做完一件事」其實是同等重要的功課,因此我們在教育上不該功利地鼓勵孩子貪多務得,使學習停留在「會了」、「看懂了」如此薄弱的根基之上。

鼓勵孩子「多嚐試」當然是一種寬廣學習的引導,但不應該失去理想的均衡比重,使他們養成不新鮮、不刺激就無法安定下來的學習性格。

我認為耐力應該從小被培養,如果「學會」了還能耐心做下去,才能真正完成一個美好的結果。我們都了解,在真實的社會裡,「懂」一件事的人不一定能成為領導者;真正成就功效的都是腳踏實地、堅持去「做」的人。

每次,當我帶著孩子耐心地把一件件小事完成,在最終集合成一件完整的大事時,我總會想起一段對我來說非常有意義的話:


怎樣起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怎樣抵達終點。在爭取成功的競賽中,速度不如耐力重要,堅持不懈的人比短跑選手經久。我們培養的總是兔子多而烏龜少。


幸運的是,在思想如此開放、學習機會蓬勃的社會中,如果我們願意,一定可以把兔子的敏慧與烏龜的耐力融合成教養孩子的美好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