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四兄弟的媽

春之谷

2013年11月21日
春之谷——人文與自然共生的華德福社區(二) 華德福學校
華德福學校
作者:鬱寧遠
3.華德福學校 綠蔭華德福學校建於1950年,是美國最大最老的華德福學校之一,是全球一千多所華德福學校聯盟成員之一。從發展幼兒想像性的經驗,到早期兒童的遊戲,一直到智力發展的高中,在綠蔭華德福學校的學習過程就是培養一種學習慾望和好奇心,通過有挑戰性的學術課程,伴隨著藝術化的滋養,以及對孩子發展的需求的滿足,使學生變成有生活目標和方向的成熟個體,使他們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並能夠為他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負責任。 在綠蔭華德福學校,學生的學習能力是通過故事、運動、戲劇表演、音樂、繪畫培養喚醒的,強調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以使他們能夠在公共活動中獲得自信。他們精心地設計各種課程,通過文學、歷史和世界文明的文化的課程促進他們對人類的理解,數學課包括算術、幾何、代數、三角和統計等,科學課包括生物、化學、物理等,鼓勵學生通過第一手試驗和親自觀察而獲得科學原理。而不是給他們現成的定理和公式去演繹。 體育課以一種健康活潑而有符合不同年齡段的方式學習。它包括空間體育和音韻舞兩種只有華德福學校才有的運動。空間體育,是幫助孩子感受和體驗並覺知,人體運動與空間的關係;音韻舞則是,一種用肢體動作表達語言和音樂的特殊形式的運動 通過音樂課,所有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學習吹豎笛,從三年級開始學習弦樂器,五年級開始加入合唱隊、管弦樂隊和其他音樂小組。 通過手工練習刺激想像力和智力的發展,學生在一年級教編織毛線,然後學習木工、陶藝,到了十二年級他們學會自己裝訂書本。 從一年級開始就開始學習兩門外語:西班牙語和德語,一直延續到十二年級,許多高中的學生通過交換學生的方式到國外學習一個學期。 綠蔭華德福學校的學生被許多美國及世界優秀的大學或學院錄取,他們的畢業生以其全面發展的能力,優異的藝術才能,具有獨立思考和研究的素質深受大學的歡迎。 2.華德福教師培養中心 日橋學院於1967年建於密西根,1986年移到春之谷,1991年在紐約州教育部正式註冊為日橋學院。2008年改名為日橋研究院。 日橋學院提供人智學的基礎課程、華德福幼兒師資課程、小學師資課程、治療教育、華德福管理和社會發展等,它成立40多年來,為北美和全世界培養了大批的華德福教師和人智學社區工作者,為人智學及華德福教育在美國及世界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於2001年到2003年在這裡接受的人智學基礎課程和華德福教師的培訓,並獲得了教育學碩士學位。人智學的基礎包括學習斯坦納的精神科學基礎,宇宙和人的意識的進化,人的生命歷程,自由的哲學等。上午的第二時段,則圍成圈進行討論和分享式的內在發展課。下午是大量的持續不斷的藝術課程,包括手工、水彩畫、形線畫、粉筆劃、羊毛畫、泥塑、木工、雕塑、音樂理論、合唱、豎笛等,通過藝術,通過顏色、色彩、聲音、形狀從個體性的表達逐步上升到對宇宙和精神力量的精神性表達和認識,是除了讀書和思考以外的另一種達到對生命覺知的途徑。所有的課程都幫助你認識自己內在的心路歷程,從而真正領悟到我與他人,我與自然及我與命運的關係,從而從內在領悟個人的生命意義和今生今世的使命感。 第二年的華德福教育課程,從學習斯坦納納經典教育著作開始,如《人的研究》,《童年的王國》等,目的是逐年級地理解兒童身心靈發展的特點,以及在此基礎上所涉及的課程內容,方法及教學法。下午的藝術課程更有針對性,如分年級的晨圈、音樂、繪畫手工課,分年級的朗誦,演說及音韻舞、空間體育、遊戲等。第二學期有大量的觀摩和實習課程,學校經常請正在華德福學校教學的資深教授親自教學,學生也經常到不同的華德福學校參觀不同的華德福課程。另外,研究論文的寫作是這兩年的學習經驗的綜合,專門有導師給與指導和建議,通常有三個月時間完成碩士論文並通過答辯。 畢業前,教師裡貼滿了世界各地華德福學校招聘教師的信息,同學們一邊實習,一邊找工作。經常發生的事是,學生還沒有畢業,就被華德福學校聘用了。 3.有機食品商店 這個食品店坐落於春之谷社區的入口,經營的所有蔬菜瓜果來自於活力農耕農場,還有一些日常用品主要來自於人智學總部的韋理達公司。它包括化妝品,日常洗刷用品,都是用天然材料製成的,無副作用,對人體具有親和力。這樣的產品品質穩定,包裝樸素,不以求新,求異,求品種花樣的現代產品策略為驅動,堅持幾十年如一日。一開始主要為本社區服務,由於其產品和服務的品質上乘,越來越多的社區外的居民開車到這裡買菜和日常用品不斷擴充,以至於這個商店成為這個社區區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人們通過信賴這個社區的食品和日常用品,從而開始信賴這裡的教育理念和生活理念。許多人成為社區的志願者,甚至把孩子送到華德福學校來。 4.音語舞學校 早在1970年,Lisa Monges,在德國和瑞士多納學習音語舞後,在春之谷創立了音語舞的培訓,1980年,表演藝術家Dorothea Mier成立了音韻舞學校, Barbara Schneider-Serio成為目前學校的負責人。 音語舞是華德福學校的必修課程,因為它用舞蹈的方式表達對音樂和語言的理解,它的動作和造型又是畫畫和雕塑的人體演繹,而它對心靈和精神感受的表現力使得它成為一門綜合的課程和藝術。 星芒體的成長與神經系統的整合與呼吸可以通過音語舞協調起來。光的輕盈與大地的重暖也可以音韻舞的四肢表達出來。鹽及礦物的結晶體,可以通過伸展的四肢構成立方體;五角星的花樣也可以通過人體描繪出來,植物和礦物都可以通過人體說話。風水火土是音韻舞的四大元素。群舞而非獨舞,在個性中表達共性,在共性中滋養個性。而心,非腦,是歌者,演說者及舞者的中心,它是我,亦即他人,這與中國道家的修真說不謀而合。 春之谷音語舞學校坐落在日橋邊,一座全木質結構的房子,開著巨大的窗戶,樹蔭和小溪一覽無疑,成為音韻舞的一個組成部分。學生不多,但課程很密集,長達四年,學生來自世界各地,畢業後在舞蹈隊裡繼續學習和表演,他們過者極為貧窮的生活,但他們的精神生活極其富有。教師同時在日橋學院,綠蔭華德福學校認教。斯坦納說,音韻表演藝術家具有終身不滅的意志,因為他們將精神力通過語言和音韻帶到了他們的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裡。 6.劇院 劇院在歐洲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可以回溯到古希臘,在每一所古希臘的精神社區像衛城,德爾斐,奧林匹亞都有三大建築:神廟,運動場和劇院。劇院成為公共生活和傳播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公民教育的普及形式。瑞士多納的人智學總部的歌德大堂的建立,其最初就是為了上演神秘的戲劇而開始的。 三元社會的劇院坐落在社區的山坡上,俯瞰整個社區,是社區會議,表演,集會的中心,也是社區體驗有品質的藝術表演的場所,每年有定期的人智學及華德福教育的講座。有專業藝術團體的表演,象薩士比亞戲劇,音韻舞的表演都是常年比備的,還有日橋學院及綠蔭華德福學校的畢業典禮也在此進行。 劇院廊廳裡是裝有專業燈光的藝術畫廊,定期展覽來日橋學院師生,同胞社區藝術家或訪問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劇院的一層有三元社區總部的辦公室。樓上是社區圖書館,裡面全是人智學和華德福教育的圖書,以及與此相關的各國各民族的童話,神話,詩歌,戲劇,歷史,語言等。還有與此相關的音像製品,全世界各地的人智學雜誌,報刊和活動的年度日程表。圖書館還收藏了歷屆花德福碩士學位的畢業論文,供新的學員和研究者查閱。圖書館成了是這個社區的智力中心。 一樓對外的一個門面是日橋學院書店,裡面有新出的英文版的所有人智學,活力農耕,華德福教育的所有圖書,雜誌。還有畫片、教具、學具、參考教材、明信片等。每當你跨進這個書店,你馬上為這裡的藝術和精神氛圍所吸引,讓你留戀忘返。 四.管理模式 斯坦納的三元社會理論,是在一戰後反思人類文明,提出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社會理想,同時將這種社會理想與一個個體和諧發展的教育三元理論結合起來,成為華德福學校或華德福社區組織管理的基本管理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腦心身 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骨骼系統 精神文化行政經濟 自由平等博愛 為什麼如何做做什麼 教師會行政會家長會 教學會議服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個社區的工作主要是由社區裡的工作人員來承擔,同時也有許多義工和自願者的幫助,老人們和孩子們也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天的工作是由那一天的“領班”協商安排,每個人每天都有“新”的工作。但是在一周裡,哪一天做什麼工作都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三個月做一次工作更換。這樣的輪換可以讓每個人都能體驗到每一份工作的特色和價值,了解社區的整個狀況,理解“乾重活的辛苦”,體驗“幹輕活的喜悅”,讓身心有一個“呼息”的機會。避免由單一的護理工作和農作所產生的“厭倦感”。   這種工作安排也給大家創造了機會在各個領域中學習不同的知識和展現不同的才智,並客觀地迫使他們在工作中相互學習,因為每一個人都會充當培訓者和受培訓者,領導和被領導的角色。大家在教與學以及合作中互相看到對 ​​方的專長與智慧,互相了解從而化解憎恨,分享喜悅。這種服務與奉獻工作的方式給領導能力注入了新的詮釋,領導能力不是權力的運用,而是認識與善用每一個人的專長與能力,起著協調的作用,讓大家能誠心地合作。社區尊重和維護工作人員來去自由,以及自由地參與社區的決策討論,自發地承擔社區的行政和管理工作。   社區是一個非贏利機構,在福利報酬方面,工作人員的報酬方式盡量做到按需分配的原則。工作人員不擁有私人的房屋和汽車等財產,而是共同分享社區裡的公共資源如:住房,交通工具,文化設施以及工具等等,社區同提供食物和工作人員的子女在附近的華德福學校就讀的學費。除此之外每月還有一筆生活補貼,此生活補貼的標準不是以工種、級別、工齡、文憑或技術水平的高低來評定的,也不是根據工作人員對社區貢獻的多寡來定,而是根據工作人員家裡的真實需求來定。所以,工作人員必須自己制定出每月的生活、學習、醫療和娛樂等支出的預算報表,交給社區的行政和財政小組審定是否合理,再與個人商討來做最後的決定。也就是說社區的生活像一個大家庭似的,每一個人都互相依賴,互相關照,並一起成長。 老子在兩千多年前所描繪的小民寡國:“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之老死,不想往來。”在戰亂和紛爭中消失殆盡,老子的修真養性的思想和智慧,不是為統治者追求長生不老所用,就是為道士們歸隱山間,修真煉丹去獨善其身。而一種真正面向生活,面向大眾的人間理想的社區模式竟在兩千年後的德國,由斯坦納博士設計,在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實現,即便是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美國也不例外。 她便是春之谷模式,帶著新一輪的色彩,節奏和聲音悄悄來到人們心田。她不再是理想主義者的避難所,也不是社會激進分子的烏托邦,而是活生生的溫馨可感的小型社區的生活模式,用更當代的詞語來說,就是一個“零碳或低碳”社區模式。這種模式在西方已經曆七八十年的歷史,即經歷了一個人從生到死的年齡。她將人的教育,治療,藝術與自然共生的理想融為一體,不但保護了自然生態,滋養土地,而且有益於生活其上的人們的健康,使一個人的一生富於意義,兒童的天性得到保護,少年的個性得以發展,年輕人更從中得到鍛煉啟發而附有責任感,中年人在幫助他人中樹立權威,老年人的精神得以提升。這裡的人們服務多於索取,合作大於競爭,創造勝於重複,節約制約消費,精神甚於物質,相對於當今集成化,消費型,競爭的生活模式,它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可持續性的生活方式 華德福教育來到中國已經有五年曆史,全國各地主要城市開始有華德福讀書會,有的甚至還成立家庭式幼兒園和小學,但華德福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涉及到教育的環境和日常生活方式的整體改變,國外成熟的華德福學校大都以社區為背景的,所以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華德福社區模式勢在必行。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人們的生活觀念,土地使用權,資本的運作和管理,持續性發展模式的建立等,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的對有生活品質,有意義的人生,更和諧的家庭社區模式的思考和探索,經過一些有識之士的支持和努力,相信春之谷模式會在中國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