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手牽手我們一起走

故宮看雷諾瓦

2013年06月09日

算是氣質培養的一日.

不過很大的收穫是,
家裡那幅"彈鋼琴的少女"複製畫的真跡畫家便是雷諾瓦.
久仰多時終於能看看真面目.
只不過這次的展覽沒見著彈鋼琴的少女真跡.
但還是很棒的一場藝術饗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諾瓦的生平與創作
(一) 童年和青少年時期(1841-1862)
1841年2月25日,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出生於法國利摩日一個裁縫家庭,
父親是雷歐納德·雷諾瓦(1799-1874),母親是馬格麗特·梅蕾(1807-1896),
家境並不寬裕,有6個兄弟姊妹。
1845年雷諾瓦隨家人遷居巴黎,父母希望能改善困頓的家境。
少年雷諾瓦有一個好嗓子,受到作曲家的垂青,
原本要推薦他進入巴黎歌劇院合唱團,因家計問題而作罷。
雷諾瓦自幼對音樂的喜好,可以預見他常以舞蹈、音樂會等主題作為繪畫題材,
掌握繪畫中的音樂律動。
13歲時雷諾瓦開始在瓷器工廠當學徒,為白瓷瓶彩繪花卉,
四年的學徒生涯讓他練就一手熟練的毛筆筆法,
畫功細膩精緻,描繪花卉與人物畫頗為傳神,奠定了日後的繪畫基礎。
期間,他還得到「魯本斯先生」的外號,繪畫功力可見一斑。
然而,工業革命後以機器取代人工,手工描繪瓷器的差事也被機器取代,
瓷器工廠關閉,雷諾瓦也轉作畫扇和布簾手工藝,準備存足學費,專心研讀美術創作。

1860年雷諾瓦開始進入羅浮宮臨摹,對十八世紀洛可可畫家和法蘭德斯畫家感到興趣。
布雪( 1703-1770)華麗而具裝飾性的洛可可畫風,
使得瓷器彩繪出身的雷諾瓦頗有引起共鳴;
而佛拉哥納爾 (1732-1806)描寫盪鞦韆、閱讀女子等雅緻的風俗圖畫,
後來也成為雷諾瓦效法的目標;
有「宴遊景象畫家」之名的華鐸 (1684-1721),他敏銳的觀察力與感受力及柔性的筆調,
令雷諾瓦折服,他後來的船宴、舞會群像題材有相當程度的關聯。

1862年之後雷諾瓦利用晚上時間到巴黎美術學院學畫,
進入瑞士畫家葛列爾 (1808-1876)的畫室學習,
儘管葛列爾畫風傳統,雷諾瓦尚能發揮,研讀精確的素描畫法,有助於未來的人物畫像。
最大的收穫是在此結識了幾位畫家朋友,如莫內、希斯黎(1839-1899)和巴吉爾( 1841-1870)等未來印象派的創始成員。


(二)早期作品(1862-1869)──洛可可、寫實風格。
20多歲的雷諾瓦儘管熱中於布雪和佛拉哥納爾繪畫中的愉悅感,
同時他更是寫實主義庫爾貝 (1819-1877)的追隨者。
1864年他以《艾絲美哈達》作品首次入選巴黎沙龍展,他採取的是浪漫主義的題材,
以寫實風格畫成,後來這幅畫因畫家本人不滿意而被毀掉。
同年,雷諾瓦在楓丹白露結識了巴比松畫家迪亞茲 (1807-1876),
迪亞茲鼓勵他提高畫面的明亮度,放棄黑色的陰影主調,雷諾瓦採納了他的建議,
自此雷諾瓦的色彩運用開始有顯著改變。
1867年他創作的作品《莉絲》(德國埃森的福克旺美術館收藏),再度入選沙龍展,
這是他為情人莉絲所畫的戶外寫生畫像,表現陽光下少女浪漫的形象。

1868年以莫內為首的年輕藝術家經常聚集在蓋爾波咖啡館交換心得,
激昂熱情的言論促使印象派的觀念在團體中蔓延。
身材瘦弱、個性容易緊張的雷諾瓦,沒有激進的性格,
但是莫內等朋友的熱情令他感動,讓他也融入團體之中。
1869年後雷諾瓦和莫內搬進巴吉爾的寓所,
巴吉爾、莫內和雷諾瓦經常一起作畫,嘗試新的技術、新的主題。
這一段時間,雷諾瓦直接受到莫內的影響,在技法上也開始選擇比較明亮的色彩、筆觸。

莫內和雷諾瓦1869年一起到巴黎附近的布吉瓦爾渡過愉快的夏日時光,
布吉瓦爾是巴黎上流階級的休閒勝地,擁有聞名的青蛙潭和河濱娛樂活動。
而安席耶荷、阿戎堆和夏圖等塞納河沿岸地區,則以沐浴、賽船、帆船和聚會場所聞名,
這些地區成為他們繪畫中的最佳背景。
兩位畫家並肩完成各自的《青蛙潭》畫作,
雷諾瓦的畫詩意柔美,莫內則堅毅而有自信,
此時兩人逐漸顯露印象派風格的傾向。
年輕藝術家最大的開銷是購買顏料,生活儘管不易,但是他們仍然堅持創作不輟。
那年雷諾瓦寫信給巴吉爾,談及自己和莫內的現況時,
說道:「雖然我們不是每天有飯吃,我還是很開心」。
1870年巴吉爾死於普法戰爭上,他的去世對雷諾瓦和莫內兩人的經濟支持有很大的影響。


(三)印象派時期(1870-1882)以中產階級的生活題材為主。
美術史學者吉勒·內赫形容這一時期為「夜鶯」(Rossignol)風格,意指其華美細膩之畫風。
1870年代雷諾瓦的繪畫風格臻至成熟,他積極參加印象派展覽。
這一段期間他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例如1876年的《盪鞦韆》(巴黎奧塞美術館收藏)和《煎餅磨坊》(巴黎奧塞美術館收藏)。
雷諾瓦以友人和巴黎蒙馬特區的女孩為描繪對象,此時的畫風更加細膩,
以純熟的方式呈現人物的動態和表情。
在他的大幅作品中,成功地將眾人形象凝聚在單一框架內,捕捉豐沛的光線和色彩的變化。
他的構圖繁複細膩,往往需要大量的習作練習,
此時,勤於作畫的雷諾瓦也會在同一畫布工作數週到數月之久,
不斷修改背景、補筆或移動人物的位置。
1880年,39歲的雷諾瓦遇見亞琳,10年後兩人結為連理。
雷諾瓦在許多群像畫中描繪亞琳的肖像,
如1880-1881年的 《船上的午宴》(美國菲利普收藏),這幅畫歷時數月之久才完成,
無論在構圖和技法上都費了不少心血,捕捉到十九世紀塞納河的休閒畫面,
結合靜物、肖像、風景和風俗畫的多元格局,
這幅畫很快就被畫商杜朗魯耶(1831-1922)買走,後來成為美國菲利普基金會的收藏。


(四)「嚴肅時期」(1883-1888)或稱「安格爾時期」──畫風謹慎精確,色彩偏冷色調,素淨光滑,更重視人物佈局。

1881年的冬天,完成不朽傑作《船上的午宴》後不久的雷諾瓦,得到諸多讚賞,
但他沒有因此平步青雲或自得意滿,反而開始面臨一段低潮期。
他決定到南歐諸國旅行,調整創作的瓶頸,以及面對婚姻的遲疑。
這段期間的旅行讓他的收穫頗豐,義大利的停留對他尤其有深遠的影響,
佛羅倫斯畫派、拉斐爾(1483-1520)和龐貝城的壁畫,
以及安格爾(1780-1867)的油畫讓雷諾瓦非常驚嘆。
地中海的溫潤氣候驅走陰霾。
1882年雷諾瓦返回巴黎,此時他逐漸淡出印象派風格,
轉向純粹、沉穩的構圖,發展出另一種新的古典人物風格,
雷諾瓦自稱它為「嚴肅的」(she)風格,
所以有人稱這一段期間為「嚴肅時期」或「安格爾時期」。
嚴肅時期是一種新的嘗試,不再以巴黎日常生活為主要素材,
轉而偏重對象個性的描寫,以及藝術家主觀的感受。
長途旅行後的雷諾瓦,決定和亞琳共組家庭。
1885年他們的長子皮耶出生,和家人遷居埃索爾。
隨後次子尚在1894年,三子克勞德(小名可可Coco)在1901年相繼到來,
三位兒子後來都沒有繼承父親的衣缽,全部進入演藝圈,
皮耶成為著名的法國演員,次子尚是法國前衛電影導演,小兒子克勞德則從事電影攝影。

從1880年代開始,雷諾瓦的作品表現出對古典藝術與女性裸體的高度興趣,
這當然與南歐旅行時他受到希臘古典洗禮之故。
1887年他完成一系列裸女群像的習作,
如《浴女》(1887, 115x170cm, 美國費城美術館收藏)。
在現代繪畫史中,雷諾瓦對女性的優雅有獨到的觀察,
尤其擅長描寫女性柔軟、珍珠般吹彈可破的肌膚。


(五)珍珠色時期(La piode Nacr)(1890-1897)──瓷器般的光澤,具有精緻感、講求造型、光線和色彩。

1890年之後,雷諾瓦和家人遷居到地中海沿岸的坎涅,此時作品色彩更為明亮,豐富有力。
由於他曾使用含有「珍珠母」的銀灰色顏料,來塗抹人物畫的皮膚,
於是這一段時期也稱為「珍珠色時期」。
1890年代初期雷諾瓦到西班牙旅行, 對委拉斯蓋茲(1599-1660)、提香(1495-1576)和哥雅(1746-1828)等人的繪畫大感折服。
1891年起兩年間, 法國政府邀請雷諾瓦為巴黎一座新美術館盧森堡美術館繪製作品,
雷諾瓦非常重視這項委託,前後一共完成五幅《彈琴少女》(1892),
其中一幅成為居庸的收藏,後來存放橘園美術館,
另有一幅進入奧塞美術館,色彩運用大量紅、橙等暖色系,成為雷諾瓦晚年創作中最主要基調。
除了「彈琴少女系列」之外,1890年代,雷諾瓦畫了許多以兩個女孩為主題的作品,
其中一位就是畫家馬內的姪女茱麗.馬內,例如「閱讀的少女系列」,「海濱少女系列」,
例如美國大都會美術館收藏的《草地上》和本期季刊介紹的《海濱少女》,
描寫年輕少女相偕採花、戲水、結髮辮的純美情境,
雷諾瓦將自然景物和少女們的衣裳相互調和,充分顯示「珍珠色時期」典型的唯美特色。


(六)晚年(1898-1919):希臘女神般的裸女畫是最主要題材。
晚年雷諾瓦長期為關節炎折磨,有時雙手無法自由活動,
為了創作,他將畫筆綁在手臂上,得以繼續畫畫。
1902年他偕妻子和尚、克勞德搬進南部坎城附近的別墅。
1904年雷諾瓦在坎涅置產,買下了「克蕾特別墅」。
此時地中海沿岸的風景讓雷諾瓦的繪畫有了新的活力,呈現明亮、顫動的色彩。
雷諾瓦也將地中海風景和人物、裸女做了精緻的結合,
豐腴的裸女或側臥休憩,或行走於花園之中,將古典傳統和現代風景饒富趣味的嘗試。

1913年雷諾瓦甚至嘗試雕塑創作,1916-1917 年間,青年鑄造師季諾開始為他工作,
季諾是雕塑家麥約(1861-1944) 的學生。
透過季諾的雙手,雷諾瓦的創意與構想得以完成。
雷諾瓦的晚年創作的裸女具有古典的尊貴氣質,
裸女的肌膚呈現紅橙色的溫暖色調,體態豐腴,經常描繪美神維納斯,令人想起古希臘的雕塑。
臨終的雷諾瓦受邀到羅浮宮參觀畫展,看到自己的作品和古典大師維若內些 (1528-1588)的作品並列,心裡感到實慰。1919年12月3日,雷諾瓦病逝於坎涅寓所內,享年78歲。

~~~~~~~~~~~~~~~~~~~~~~~~~~~~~~~~~~~~~~~~~~~~~~~~~~~~~~~~~~~~~~~~

JUDY拿著語音導覽一幅幅有編號的畫作都很認真的聽.
這點我蠻驚訝~
在每一幅畫前面認真的觀賞並聽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