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peach

好文分享:台灣 15歲國中生

2016年06月21日
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56917


台灣 15歲國中生,自學軟體、到台大實習、還被矽谷團隊挖角.. 但他只想跟大家分享「這 3點體悟」!

台灣的家長都期待,

孩子在學校認真學習,

放學後好好唸書複習,

不能專心的孩子就送到補習班 K書...



而他 MAX CHOU,

15歲 的國中生,

8歲 時就獨力完成一個網頁,

之後跟著台大教授實習,

甚至被矽谷團隊挖角

年紀輕輕卻有超越同齡的目標及想法,

以下就來看看

他在矽谷時看到的不同國際觀!




Draper University:學習專案

(矽谷創業學校)

在 Draper University中,

我看到許多知道

自己明確目標與有想法的學生,

大多都是想要學習

如何把一個專案做到最完美,

與學習到在創業時

會需要用到什麼技巧與需要注意的點。





UC Berkeley:教授會把問題丟給學生

而不是替學生 解決問題!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Social Data Revolution 這堂課,

是我第一次在美國上課,

我看到台灣的教授

與美國的教授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美國,

教授會丟問題給學生去發想,

但是在台灣的教授不可能這麼做,



我想原因是因為

在台灣傳統的觀念就是台上講什麼,

只要聽就好,沒必要去多想些什麼。

在 Seagate 時 Steve 問我們:

許多教授都是美國留學回去教書的,

為什麼不實行這一套?

我想假如有人在台灣使用這種教育法,

或許才上第一天課就上XX 日報的頭版了呢。





Google:就是不斷 嘗試、討論、成長!

在Google 裡,可以嘗試許多不同的專案,

也可以向主管或是

其他的 Team Members討論

自己對這個專案或是事件的個人觀點,

在這種可以提出個人觀點與想法的公司裡,

我認為在人與人的討論間,

可以摩擦出更多的點子

來幫助專案或是公司的成長。



Facebook:

Facebook 是一家非常重視

使用者體驗的公司,

他們想要使用者當下需要什麼

以提供給使用者最好的選擇。




HackerHome:在團隊中,才能學會 溝通!

在 HackerHome 裡,

我見識到一個團隊

大家努力了為了一個團隊而做事,

可能會連個人利益

都可以擺在一整個團隊利益之後,

這是讓我最敬佩的地方

也是最需要學習的部分,

我有一位朋友說:

公司一開始,員工就要知道

這份工作是為了讓一整個公司可以營運,

也就是可以讓其他員工可以繼續生活下去。



我相信一個成功的團隊背後

絕不是為了自己個人利益為優先,

而是為了每一個人而做,

為了公司的營運與未來而做,

大家會是團結一致的做事,

而不是要做不做的。



在一個好的團隊底下,

就會有一個好的領導人,

他知道要怎麼跟團隊每個成員做溝通

讓團隊的氣氛可以維持在和諧的狀態。





美國的生活習慣:守法、守法、守法!

大家大都會遵守法律上的條款做事,

例如:禮讓行人與自行車這件事情,

雖然在台灣的法規裡也有這一條,

但是大家偏不遵守。


我個人認為台灣就是不會直接執法,

而是給更多的機會讓這些人犯錯。


但是在美國,

每個人都要替自己做的事情承擔,

所以大家大都會遵守法條與規定來走,

不然將會受到大量的罰則與罰款。





我的矽谷行心得:

1、旅美的台灣人

都會反思台灣的問題

在矽谷看回台灣,

我個人覺得在矽谷的許多台灣人

都會反觀台灣的社會問題

並且提出自己的想法,

而不是像許多人發現社會問題之後

一直抱怨而不去思考如何解決。



2、美國家庭 願意讓孩子嘗試錯誤

許多美國家庭都會放手讓孩子

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在自行動手做的過程中,

常常會遇到一些難題,

這時孩子會想辦法解決他,

如果真的沒辦法解決才會請身邊的人幫忙,

指的是可能在創業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時,

會遇到許多的挫折與失敗,

但是或許美國的孩子會選擇嘗試自行解決,

假如真的沒辦法解決才會找身邊的資源。



3、增加自己的英文能力

這次進步最多的還是在英文對話的部分,

與增加了世界觀跟創業時需要做什麼事情。

例如 : 市場研究,

你需要知道當下的使用者

可能最需要哪一部分的東西,

讓你的產品可以更加快速地

吸引使用者使用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