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bbie麻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10年06月12日
公開
8

吃飯頭痛

吃飯頭痛

2010年04月30日
公開
33

15wks

15wks

2010年04月23日
公開
31

14wks

14wks

2010年04月09日
公開
39

12wks

12wks

2010年03月29日
公開
42

外祖婆過世

外祖婆過世

2010年02月27日
公開
39

寶貝好黏人

15個月之前的寶寶可以隨意寵他 孩子黏人的三大原因 滿足孩子情感需要有三招 15個月之前的寶寶可以隨意寵他 「有人認為,孩子黏人是因為他的情感需求沒得到滿足,一旦滿足了,你想讓他黏你都難;還有人覺得,太黏人的孩子獨立性差,大人越順著他,越會助長他的依賴感,所以必須拒絕他黏人。」採訪中,記者發現類似周女士的困惑也困擾著許多父母。 「對待15個月之前的孩子,你可以隨意寵他,不僅不會寵壞他,還有助於他和你(父母)之間建立起安全的依戀關係。」智靈童國際教育事業機構教學總監、智靈童國際幼兒園總園長榮合靈說。 事實上,寶寶能否形成安全、穩定的依戀關係,1歲左右是關鍵期。此時,如果父母能和孩子最大限度地相處,給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對他們的哭鬧、微笑等行為予以快速、合理的回應,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更能增加寶寶的安全感,這將影響到他以後與人溝通的能力及探索新事物的勇氣。 「但如果把照顧孩子的責任過度集中在一人身上,也會造成孩子過度依賴這個人。」鄭大教育學院心理系老師葉青青提醒,在媽媽積極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要平衡家裡其他成員尤其是爸爸照顧孩子的機會。 孩子黏人順從還是拒絕因人而異 「至於15個月以上黏人的孩子,家長該順從還是拒絕,則要根據不同情況,有區別地對待。」榮合靈說。     ●安全感不足 這類孩子的父母多是上班一族,平時照顧孩子太少,和孩子交流不多,很難建立起安全、穩定的依戀關係,於是,這些孩子多存在強烈的不安全感,一旦父母離開視線,就極度恐懼,哭鬧不止。 建議:盡量多抽一點時間陪孩子,即便自己不得不離開,也要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讓他明白:我只是暫時離開,一會兒就回來。最好每次離開前和寶寶約定好回家的時間,且一定要守時;尤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及時的愛的語言和撫摸是他們的強大後盾。 ●和外界接觸少 在教養過程中,家長既不太注重帶孩子接觸外界環境和人員,又很少請朋友來家做客,使孩子很少有機會和陌生人溝通,更沒有體驗過和外人交往的快樂,因此,他們常常因為恐懼外界而過於黏父母。 建議:幫助孩子逐漸接觸外界。先讓孩子在熟悉的環境裡(比如家裡)接觸外人,剛開始接觸外人時,家長不要過分強調對方的陌生者身份,應鼓勵孩子和他交流,平時生活中自己也要多與孩子溝通,讓他能夠在安全感較強的情緒下嘗試交往。 ●心理依賴感較強 由於家人從小到大包辦過多或太過溺愛,孩子的依賴感就比較強,久而久之,就會影響他們的獨立性。其中,部分孩子可能在面對新事物、新環境或陌生人時不自信甚至退縮,還有一部分孩子可能因嬌慣而專橫跋扈,影響人際交往。 建議:10個月、1歲、2歲……孩子會出現很多執拗期。他為什麼執拗?就是要從思想、行為上體現他的獨立。這時,家長要避免干涉、包辦過多,否則,他會慢慢喪失承擔責任的需求,導致心理依賴越來越強;如果孩子已經依賴感很強了,家長除了要學會拒絕,適當忽略他的黏人行為,還可以通過遊戲比賽的方式吸引他獨立做事,並及時表揚他的每一點進步。 孩子太黏人要滿足他的情感需要 此外,在對待黏人的孩子時,榮合靈還提醒家長要注意以下問題: 1。盡量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而不是物質需要。有時,孩子明明自己會穿鞋,卻撒嬌讓媽媽幫他穿。其實,孩子的真實意圖只是想從你那兒獲得關愛。這時你不妨親親他,說:「媽媽好愛你,你趕快穿好鞋,媽媽在門口等你啊!」 2。平時靠老人或保姆帶孩子的爸媽,回家後最好和孩子獨處。 3。千萬不要用「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等語言嚇唬孩子,否則,孩子只會更害怕,反而更黏你。 4。不要欺騙孩子。讓孩子哭著看到你離開,比你騙他悄悄走要好得多,否則,只會讓孩子更焦慮。

2010年02月25日
公開
41

大便會說ㄒㄧˋ~

大便會說ㄒㄧˋ~

2010年02月19日
公開
43

bluce&brian

bluce&br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