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玹玥娘

玹玥娘

玹玥娘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11年09月03日
公開
11

米家班家來訪

沒錯!就又是開心的熱鬧日子.. 今天米家班家來訪除了大人要一起分享資訊交流, 讓孩子們相聚, 還有一個重點, 就是請大游老師試教。 真的是太久沒去spa池了, 我已經忘了spa池的水溫..忘了"spa"是什麼意思, 熱水池..真的有熱, 冷水池的水溫才像游泳池。 玹玹玩得很開心,且由於池水較淺,只到肩膀, 玹能自己不斷的下潛試著游泳, 不要我扶, 米米還是很怕水, 小班則是玩水槍玩得挺開心。 不過經過這次我才發現, 下次每個週末spa池開放我就可以帶玹來練一下游泳, 等練到明年泳池開放時, 我想玹的游泳應該能進步很多。 真是突然覺得我實在是太幸運太幸運了!! 玩完水將孩子們收拾一下後, 就到了大游老師為米米小班的試教時間, 各約15min, 米米表現十分穩定, 小班則還需要一些控制。 由於試教完再聊一下已經天要黑了, 於是我們就到新開的特力屋去吃晚餐, 沒想到人多到爆, 里面的餐廳每家都要等, 後來幸好班爸找到一個方式, 在開放地方的一家飲料攤點飲料, 然後到處點食物外送過來, 大拼盤, 孩子又有活動空間, 真是不錯的選擇。 只是....我真的覺得人太多了... 現代人都沒地方去了嗎? 沒想到這樣下來, 等回到家也是快晚上十點了, 大家休息一下喝點冰豆漿, 又到了回家時間.. 時間..過得好快啊.....

2011年08月29日
公開
32

颱風天

颱風天

2011年07月28日
公開
38

育兒文章~挫折忍受力(親子天下2010.10)

文∣陳雅慧 攝影∣張緯宇  現代的父母正陷入一個不自覺的矛盾中。一方面我們擔心外面的世界充滿危險和誘惑;一方面我們又很焦慮小孩太脆弱,經不起挫折和打擊??」知名的精神科醫生和作家王浩威細膩的觀察,對父母而言,有如當頭棒喝。 一位四十多歲跨國金融機構投資部門主管,工作上每一筆交易決策牽動的金額都是天文數字。每天、每週、每月的投資績效都得和公司目標、和市場、和同業相比較。在工作上,這位跨國企業的精英可以從容的面對巨大壓力,甚至當部屬被挫折擊敗時的精神後盾。但是,當自己十二歲的女兒第一次參加學校必須外宿的畢業旅行時,這位抗壓性強的爸爸竟然焦慮起來:「我問她去哪玩?住哪裡?爸爸也一起去好嗎?我真的不放心??真的想去附近旅館住,好就近照顧她??」 人工打造的挫折 這位爸爸不是個案。有太多的父母有同樣矛盾的心情,所以有人寧願在寒暑假花數萬元讓孩子出國去「體驗貧窮」。或積極打聽哪裡有冒險和探索課程,希望藉由溯溪、攀岩、露營??這種由人工打造、安全可以掌控、風險可以預估的活動,「訓練」孩子的抗壓和耐挫力。 《親子天下》雜誌去年四月的調查發現,有八成六的國中小老師認為,現在學生情緒管理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挫折忍受力」。老師的整體觀察也印證了父母的焦慮。 王浩威分析,少子化的時代,小孩成為稀有動物,是周圍大人共同關心的焦點,「擁有的關心如此多,孩子幾乎不可能被忽視,也就沒有所謂『適當的挫折』」。 在經濟愈來愈富裕、「孩子」物以稀為貴的時代裡,父母想要培養一個能夠從容面對逆境,把失敗當做成長養分的小孩,其實是很大的挑戰。 家長期望小孩快樂、成績好、有好朋友、對自己的生活滿意??要達到這些期望,必須仰賴小孩自己的內在力量,去妥善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挑戰。「面對挫折,『忍耐』是很苦、是不得已的。父母或許該試著幫助孩子建構新的態度,陪孩子面對挫折,也就是增強對抗挫折的免疫力,」教養專家楊俐容提出,用「免疫」取代「忍受」的新角度。 哈佛大學博士羅伯特?布魯克斯(Robert Brooks)認為,從內在面對挫折的能力包含: 1.能有效處理緊張和壓力,適應日常挑戰的能力。 2.能從失望、困境及創傷中復原,發展出明確且切合實際的目標,解決問題。 3.能與他人自在相處,尊重自己和他人。 「父母和小孩每一次的互動,都是協助孩子培養挫折忍受力的教育機會。因為在處理每件事和問題的過程中,他們學到更多啟示,克服逆境的種子也將從中萌發茁壯。」羅伯特.布魯克斯在《培養小孩挫折忍受力》一書中提醒,挫折忍受力不是一堂進社會前才要學習的「課業」,而是父母時時刻刻都需要重視的教養關鍵元素。 父母在培養小孩挫折忍受力時,必須先破除三大迷思: 迷思一 愈挫越勇 「一、二十位有醫師、教師背景的家長集體控訴某機構,訓練小孩學吞火、走碎玻璃、劈木板來克服恐懼,改善成績。結果孩子成績沒有變好,反而因為燙傷、拉傷就醫,甚至求助心理治療。」這是去年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家長繳數十萬元的學費,讓孩子學吞火來克服恐懼和挫折。新聞的背後,透露出父母對於尋找教養小孩挫折免疫力「捷徑」和「方法」的焦慮。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因為缺乏挫折,所以沒有挫折忍受力。在如此簡單的邏輯下,解決問題最快的方式,就是想辦法「製造挫折」。但這就像把免疫系統還不健全的孩子,放進充滿病毒的環境裡,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根據沃娜和史密斯博士在《成長一路走來》一書中,對一群夏威夷孩子做了長達四十年的研究,歸納出擁有挫折復原力的人,共同擁有五種正面的人格形成要素: 1.滿意自己的工作和學業成績。 2.和家人或親屬間的感情深厚。 3.直到成年仍和父母及手足維持良好的關係。 4.有好幾個摯友可以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關心。 5.正確的自我評估,了解自己是快樂的、很滿意目前的生活狀態。 根據研究,擁有良好挫折忍受力的人,共同的「基礎」就是擁有穩固的人際關係,擁有愛與被愛的經驗。父母在給小孩挫折之前,應該先讓孩子確知自己是被愛和獲得接納;同時自己在父母的眼中非常特殊,深受賞識,而不是急著給他「更多挫折」。 任職於哈佛大學的挫折忍受力專家羅伯特.布魯克斯,清楚定義挫折忍受力高的年輕人,擁有的特質包括「自覺特殊,且深受賞識,??會為自己設定切合實際的目標及期待,可以發展出解決問題及做決定的能力??」。他們的自我概念中,都是優點及能力強的形象。使得他們得以發展出與同儕和成人相處的人際關係技巧,能以適當並自在的態度,向可提供支援的成年人求助。 迷思二 太害怕孩子不快樂 現代父母常常太急著滿足孩子的需求,害怕孩子不開心,無形中讓小孩養成自我中心,無法等待,一旦有絲毫情緒上不被滿足就覺得挫折。楊俐容舉例,她在飛機上看到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一上飛機還沒有坐定就吵著要喝可樂,阿嬤立刻打開給他。後來下了飛機,在行李輸送帶等行李,小男生把玩具放在輸送帶上跟著轉,也沒人制止。 「這樣的小孩,未來只要有小小的需求不被滿足,就會覺得都是別人的錯,都是挫折!我曾經遇到一個長大的『慣寶寶』,一年換二十多個工作,理由包括『公司冷氣不冷』,」楊俐容說。 冒險教育專家、國立體育大學助理教授謝智謀也觀察:「現在的父母太害怕小孩討厭學習。」因為擔心困難的挑戰,破壞了小孩學習的胃口,父母往往會在兩難中搖擺不定,是該堅持孩子克服困難,繼續學習?還是尊重小孩的意願? 台北市新生國小附幼園長周靜羚在教育現場看到,在少子化趨勢下,小孩們只要一個「挫折」的表情出現,成人就急著介入幫忙解決。這樣小小的舉動,無形中剝奪了孩子面對困難的機會,小孩克服挫折的強度也因此愈來愈低。 父母太害怕孩子不快樂,因而大量減低了孩子該面對的現實挑戰。高度介入孩子原本該自己處理的問題,其實是剝奪了孩子成長歷程中,自然而然應該遭遇的探索機會。 迷思三 「哪有這麼嚴重?」 以大人的標準,孩子眼中的「挫折」往往渺小到可笑。比方說:下棋輸了、積木拼不好、考試考不好、搶玩具搶不贏別人?? 但此時,父母一句「哪有這麼嚴重」反而會讓孩子再一次受挫,讓他們覺得連有挫折的感受都是不對的。漸進式的從小小的挫折中學習,才能夠讓小孩練出穩固的挫折免疫力。 楊俐容記得小女兒一歲多的時候,曾經有一次試圖自己穿長褲,試了整整四十分鐘都不成功,腳就是沒有辦法順利的一隻伸進一隻褲管。最後小娃兒氣得大哭,大人看了忍不住想笑。 小小孩穿不好褲子,這是挫折。 國小的圍棋選手因為不願意承擔比賽的輸贏,選擇退賽。這是挫折。 一位高中女生跟班上男生告白後,被對方公開取笑,引起全班男生的聯合作弄,女生整整三個月每天回家以淚洗面。這也是挫折。 「挫折是主觀的,是一種情感,要去尊重和同理小孩的心情,」友緣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語重心長。家長眼中微小的挫折對小孩來說,都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黃倫芬提醒,大人絕對不要對孩子說:「只不過是輸了一盤棋??」、「也不會怎樣??」,因為大人能夠說出這樣雲淡風清的言語,是因為有數十年的人生歷練。 楊俐容的做法是,去買一條容易穿的寬鬆長褲,讓小女兒試著穿這條「作弊」的長褲。如此讓一歲多的小孩建立起自信,也學會了新的能力。 四原則建立自信 想要幫助他,怕是一種剝奪;強迫自己放手,又怕殘忍得不是時候;如何讓孩子自覺特殊深受賞識,但又不至於是一廂情願的寵溺?到底家長該怎麼做,除了澄清三大迷思,更需要掌握四大原則,才能正確建構、提升孩子的「挫折免疫力」。 原則一 陪小孩分析挫折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當小孩生病的時候,父母都會注意提醒要他多穿衣服、多吃營養補品、避免吃冰、充足睡眠等。而不會只是空泛的拍拍肩膀說:「你要健康一點喔!」 但是,當小孩面對挫折的情緒時,父母往往忘記用同樣的態度去幫忙。比方說,父母應該陪著孩子了解發生挫折的原因,去找到解決的方法,陪伴多多練習等,而不只是說句:「你要勇敢一點!」 黃倫芬指出,把挫折化為學習必經的歷程,分解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認識覺察」; 第二個階段:「澄清了解」; 第三個階段:「轉化學習」。 當孩子回家後,很沮喪的跟父母說:「班上○○○都不和我玩??」;父母若是回應:「不要理○○○」。像這樣的回應,就是根本沒有進入「認識覺察」挫折的第一個階段,錯過了從挫折中學習的第一個機會。 父母的回應假如是:「雖然○○○不和你玩,但在媽媽的眼中你是最棒的,你和別人玩就好,不要理他。」這樣的回應,通過了第一個階段,但在第二個「澄清了解」的階段卻又轉走了,因此錯過了一次從挫折中學習的機會。 恰當的做法是,第一個階段,父母以同理心的角度,試著理解孩子的難過心情,幫助小孩認識和覺察到挫折。然後進入第二階段,分析他被同學排斥的原因或試著討論班上受歡迎同學的特質,有哪些特質是值得學習的。接著才能進入第三階段,陪孩子學習,最後內化成為自己的能力。 原則二 接納小孩本性,幫助孩子找到切合實際的目標,「挫折」才顯得有「意義」 多數的都市小孩從小到大,生命的空間和意義只局限在教室裡,很自然,成就和挫折也是被框在這小小的範圍。因為成就的指標受限,能夠受到肯定的機會也變少,挫折也就相對變多。 冒險教育專家謝智謀曾經有一段荒唐的青春少年,他的體會很深:「混黑道的小孩很會忍耐挫折呀,被揍很疼,要忍。只是這樣的忍耐有沒有意義?」生命曾經大起大落的謝智謀說:「當我知道自己有價值,活著可以做很偉大、有意義的事情,這時挫折和苦難就是一種化了妝的祝福。」 父母能幫忙的就是欣賞孩子不同的特質,開拓孩子生命的經驗,讓不同特質的孩子,都可以在不同的領域找到學習的意義。這時,挫折才可能變得有意義。輔仁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吳宗昇有一個六歲的男孩,他常常提醒自己,幫孩子找到「意義」。因為「小孩面對挫折時,是因為他能力不足,無法達到目標,感覺很沮喪。父母應該想想『為什麼要達到這個目標?』」 跟孩子一起釐清、建立合理的目標,才能讓孩子理解,一切挫折的忍受「所為何來」,進而願意接受可能有的痛苦,願意「延宕滿足」。 原則三 學會信任,相信孩子有解決問題的方式和能力 專長青少年治療的心理醫師王浩威觀察,父母對於孩子全部的事情都掌握得鉅細靡遺,會讓孩子感受到背後有張無形的安全網,讓孩子感受雖然父母不在,但出了事父母會扛。若父母有一些不知道、不清楚的事情,小孩就得學習自己一個人去面對,自己才會開始有能力、有信心。 換句話說,父母就算覺得很痛苦,也要學會信任。但是要信任到什麼範圍?王浩威建議:「比你現在可以接受的界線,再多一點。」 小孩每天都會碰到做決定與抉擇的機會。哈佛大學教授布魯克斯強調,當小孩感受到自己有決定權,就比較不會與父母陷入權力衝突,比較可能學會並預料自己做了選擇之後遇到的障礙,並且將過程中的挫折或錯誤視為學習的經驗。 父母從幼兒時期就可以逐漸提供「有限的選擇」:要喝柳丁汁還是葡萄汁?上床睡覺要開燈還是關燈?在幼兒能力和認知範圍內,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做決定。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多和他討論一種問題的多種解決方式,並學習列出每種方式的優缺點及可能後果,引導孩子接受做了選擇之後,必須負擔的「責任」。提前跟大孩子討論,當計畫不如預期,方法不能奏效,該如何因應處置,可以幫助孩子提前預知、準備可能的挫折,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可控制的面向上,而不浪費精神在無能為力的抱怨中。 原則四 找出挫折免疫力的死角 有些挫折顯而易見,但是有些挫折需要父母細密的觀察。這些看不到的挫折往往容易被忽略,成為挫折免疫力的死角。 學齡前的孩子,挫折免疫力的死角是「有苦說不出」。面對挫折時常常情緒失控,比方說大哭大鬧、躲起來。其實這並不一定是因為孩子缺乏面對挫折的彈性,真相可能是他「有苦說不出」。因為語言表達的限制,學齡前的小孩,有些情緒無法清楚表達。因為說不出來,所以只能用最原始的本能哭和鬧來引起注意。若能夠理解小孩是因為語言表達不足,才會轉化成為情緒上的風暴,父母才不會過分焦慮。應該理解小小孩「有苦說不出」的挫折,透過引導和對話找到問題的核心。 國小中年級開始,父母則該特別觀察孩子挫折免疫力的死角是人際關係。尤其是對一些課業表現沒有大問題的小孩,因為這些孩子平常表現良好,父母往往會覺得沒有問題,不必擔心。 為什麼小學中年級開始,人際關係的挫折會浮現?因為在小學階段,從中年級到高年級,許多老師會開始透過分組活動來進行許多課程。有的老師會指定分組,有的老師則讓學生自行分組。這時人際關係不好的學生開始會感受到挫折和被排擠。若沒有及時發現小孩的困境,到了青春期這樣的挫折將會發酵。 家長若只是泛泛的問孩子:「學校都好嗎?」可能也會獲得泛泛的:「很好啊!」家長應該細心的問:「你東西沒帶,都跟誰借?」、「下課和誰在一起?」、「上次跌倒,是誰陪你?」,或和老師多多溝通。 在高中擔任輔導老師近二十年的中正高中輔導老師汪慧瑜觀察,現在高中生會尋求輔導室協助的壓力問題,有六成是人際關係,只有四成是升學壓力。青春期被同學排擠的學生,這種人際關係的挫折,往往會嚴重到讓學生寧願放棄學業逃避。汪慧瑜分析,這些學生往往是同學口中「白目」,也就是「對人際關係不敏感」的人。這往往是因為人際關係的挫折在更小的時候,躲在死角,沒有被發現,因此失去強化免疫力的關鍵期。 這一代的小孩看似比較好命,生活在一個必須用人造環境打造挫折的時代。但是父母若能打破迷思,掌握原則,還是能夠有效的協助小孩強化挫折免疫力,勇敢面對逆境。

2011年07月09日
公開
7

拜訪米米新家

拜訪米米新家

2011年06月20日
公開
9

院旅遊D3-台南安平/塩田

第三天 晨喚~早餐時間→府城巡禮(德記洋行.安平樹屋.安平老街)→井仔腳瓦盤鹽田→高鐵返回可愛的家 07:00-10:30 晨喚..早餐時間 10:30-12:00 美食巡禮~安平老街 安平古堡外的延平街又稱台灣街或石板街品嚐特色美食~瑞珍棺材板和超大炸餛飩、周氏蝦捲、同記豆花、百年永泰興蜜餞…等,讓您吃到嘴軟,買到手酸~ 德記洋行(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今日德記洋行早已失去商業的功能,但因白色的建築外觀優雅有氣質,現已規劃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以蠟像展出台灣早期生活樣貌。2001年更規劃「時空走廊」的設計,將德記洋行的歷史、成長軌跡,以圖片資料的展示讓旅客知道。 安平樹屋:光復後改為台鹽倉庫,曾一度荒廢任由榕樹寄生,經過半個世紀,形成特有的屋樹共生奇景。經過專業的規劃,於2004年底整修,提供木棧道讓人穿梭於樹屋之間,形成特殊的地景建築,帶著一種童心的想像及探險樂趣的空間,重現於世人眼前。(自費50) 12:30-13:30 午餐時間 13:00-15:30 「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1818年遷此至今未再移位,而且清一色為瓦盤鹽田,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還可在此體驗堆鹽、曬鹽、收鹽的樂趣。怕曬的朋友還可以一邊到導覽室避避熱情的南台灣太陽,一邊看看鹽田的歷史典故。 16:15-18:00 回程高鐵,享受高鐵高速奔馳的快感*

2011年06月19日
公開
9

院旅遊D2-義大行程

第二天 晨喚~早餐時間→暢遊義大遊樂世界→大億麗緻酒店check in—府城之夜 07:00-09:30 享用美味自助式早餐 -----15:30 暢遊義大遊樂世界~    *午餐為遊園方便使用餐券* 從日到夜不間斷的多樣化演出,引領您進入表演的魔法世界!,為全台最大室 大衛城-以古希臘神殿為建築藍本,本區擁有全台最大的娛樂型劇院共 1700 多個座位,驚悚刺激的萬聖屋及希臘傳奇故事的場景,讓遊客置身園區,如親臨異國情境。 魔幻馴水師秀~水花在迷幻的燈光投射下起,水之女神揮潦著魔法,融和水的楘軟和銳利,雕化出一次又一次的感動。 聖城劇院:全台唯一媲美國家劇院的專業級長演劇場,1814席豪華觀眾席,精選世界級表演團隊駐場演出。 托里尼山城-複製希臘藍白山城,本區林立各式希臘主題商品與餐廳,彷彿置身愛情海,浪漫聚落。 火山爆發秀:台灣首創情境式火山爆發情境秀,將帶來前所未有的實境震撼,精彩演出歡迎您一起來觀賞。 特洛伊城城堡-重現木馬屠城記歷史場景,並規劃全台唯一暗室騎乘雲霄飛車、飛越台灣體驗館等26項設施,為全台最大室內遊樂館。 兒童劇場:由大義領導當下最火紅的幾位大明星,和大家一起唱唱跳跳,將快樂的笑容一起藏進回憶中 17:00-17:30 台南大億麗緻酒店辦理check in手續(五星飯店) 18:00-20:30 享用自助式晚餐~跳脫傳統自助餐點侷限,以嶄新美食市集概念,提供多國特色美食,現做燒烤牛排、府城小吃、港式點心、日式生魚片…活海鮮吧檯提供每日現撈漁獲海鮮,現場烹調讓您恣意享受琳琅滿目的美味佳餚~ 20:30--------- 府城之夜享受飯店設施-多功能健身器材,室內採光溫水游泳池、按摩水療池、男女貴賓獨立三溫暖、蒸氣室、檜木烤箱..或前往市區逛街..

2011年06月18日
公開
6

院旅遊D1-濱海遊行程

第一天 高鐵站集合出發-國道風光-古坑綠色隧道→西海岸海洋牧場→義大皇冠飯店Check in→義大之夜 07:00-------集合快樂出發 07:00-10:00 國道風光~贈送驚喜小禮物.賓果樂透大對決.至尊骰子樂大車拼.造型氣球DIY教學.卡拉OK大會唱.影片欣賞…中途於國道休息站小憩. 10:30-11:30 古坑綠色隧道兩旁有這綠樹成蔭的芒果樹樹齡約五十年,其濃密的綠蔭彷彿是條陰涼的隧道故稱為綠色隧道。在古坑綠色隧道旁的是綠色隧道公園和沿著隧道而行的台糖小火車,不論是鐵軌、車站或車廂都獨具特色 12:00-13:00 午餐時間 13:30-16:00 西海岸海洋牧場~生態之旅 ★魚塭及養殖魚業介紹:西部海岸蚵棚景觀及竹筏採收作業解說或潮間帶生態解說..等 ★魚塭生態體驗:摸蛤蜊體驗競賽、釣虱目魚、八卦網捕魚 ★西海岸海鮮碳烤:烤生蚵、烤虱目魚、烤生猛活跳蝦、烤蛤蜊、海鮮湯 ★海上平台趣味競賽~喝啤酒大賽、吃西瓜大賽、水球大戰、搖搖樂及歡唱卡拉OK…等。 全台灣首創,西海岸海洋牧場生態體驗&美食之旅~好吃又好玩~ 17:30-------義大世界皇冠大飯店CHECK IN全國唯一國際綜合開發特區,座落於高雄觀音山風景區,開發案範圍約八十公頃,開發內容涵蓋飯店、遊憩、購物、休閒、藝術等。全台最大購物空間的義大世界廣場及希臘愛情海情境主題的義大遊樂世界預計於今年陸續開幕。 18:00-21:00 晚餐時間-享用自助式晚餐 21:00-------義大世界廣場-是面積廣達58000坪OUTLET MALL,超過350家的知名品牌設櫃,其天幕廣場商店街可以呈現出四季、晨昏、及星座等多樣變化。而直徑80公尺、位於海拔215公尺高的摩天輪可欣賞觀音山大高雄美景,除冰刀式冰宮外,尚有Sport-zone主題運動館、及一座南台灣規模最大的3D立體數位電影城,8,300坪中央廣場全區以熱帶風情造景,彩色透明S型迴廊貫穿其中,連結戶外景觀主題餐廳、舞台表演區以及假日市集,每逢假期、週休二日,藝術表演不間斷,全年無休,讓整個廣場瀰漫熱情洋溢的歡樂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