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安小貓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9年02月07日
公開
13

回婆家-阿嬤生日

回婆家-阿嬤生日

2009年01月31日
公開
17

媽咪休假

媽咪休假

2009年01月30日
公開
19

晴晴約會

晴晴約會

2009年01月29日
公開
15

去爸比同事max家

去爸比同事max家

2009年01月22日
公開
28

家樂福辦年貨

今天真是忙碌兒的一天 忙著將過年要用的東西買一買 還有週六即將要到的單人床,選個美美又溫暖的床包 就這樣,在東科大樓上上又下下的搞了一整個下午 在家樂福裡,讓小毛坐在手推車前的小椅子上, 小毛倒是很開心,不停看丫看的,還可以試吃麵包 而媽咪只要拿到一樣東西,小毛吵著要拿到手上把玩,不管是菠菜,大三元,奶酪... 就這樣二顆年糕,不知被他把玩到那了,媽咪找了半天,原來只是滾到手推車裡 最後在選糖果時,更是災難 小毛吵著要拿架上那些閃閃發亮的糖果, 媽咪當然不會給,那些東西咬在嘴巴裡,太危險了 只好隨便選一些速速包裝起離開現場,反正買太多,也是被爸比一夜之間喀掉 花了二個多小時,總於將一車子的東西全部搬上車子 媽咪再抱著小毛到一樓那間夢幻寢飾店買床包 老闆娘見到小毛直呼好帥~好帥~ 還抱著小毛到隔壁服飾店現寶 媽咪則專心的選床包 臨走前,老闆娘送給小毛一個泰迪熊寶寶 小毛真的長的很有人緣樣,走到那每個姨都喜歡他 媽咪很開心小毛是個討喜的孩子 在等電梯要去地下停車場時 媽咪一手抱著小毛,一手拿著包包及一大袋包巾組 此時小毛手上的泰迪熊掉了,腳上的一隻鞋子也掉了 偏偏電梯剛好打開 就看到一個不知所措,急急忙忙的阿桑在電梯口要蹲不是,要起來也不是 還好旁邊有二個上班族男性幫忙,一人撿熊,一人撿鞋,媽咪才得救 呼~很累的一天, 不過將過年的事都忙完了 接下來就等著開心過好年囉

2009年01月21日
公開
16

阿咪來看小毛

阿咪來看小毛

2009年01月21日
公開
15

解讀小寶寶發脾氣與攻擊性

感謝小冠媽咪的分享 ============================================================== 發脾氣 當孩子處在一種無法控制的惱怒之中時,就會發脾氣。大多數18個月到3歲的孩子不時地會發脾氣,但是有些孩子會頻繁一些,有的則少一些。意志較強、比較武斷的孩子,比隨和安靜的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多一些。有些孩子發脾氣只是惱怒的短暫發泄,很快就過去了。而有的孩子發脾氣的時間會長些,還會躺在地上尖叫打滾,扔東西或憋住氣。偶然發脾氣對孩子的情感發育實際上有好處。它能釋放壓抑住的沮喪,讓他懂得生氣是件正常的事,不過生氣的表達需要控制。它還說明你的孩子有精力、有主張,日後對他會有好處。但是,過多發脾氣對父母和孩子是件精疲力竭的事,它會發展成抗拒社交的行爲。因此,如果你的孩子經常發脾氣,你要儘是找出原因,盡可能避免誘發它的場合。 憋住氣 在發脾氣的時候,孩子憋住氣並不罕見。孩子的臉越來越紅,然後變藍或變白。在這個時候,呼吸通常會開始恢復正常,但有時孩子會四肢僵硬,或亂拍亂打,甚至不省人事。看見孩子憋住氣是很嚇人的,但幸運的是這不會傷害他。如果孩子憋住氣後失去了知覺,要諮詢醫生,排除疾病的可能。否則,當憋住氣孩子時,不要管他,雖然這很難做到。不要拍他或給他潑冷水。如果他暫時失去知覺,注意觀察他,但是一看到他開始恢復意識,你就走開。 撞腦袋 在1-2歲之間,如果孩子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或發脾氣,他會把頭撞向牆壁或地板。雖然父母擔心孩子會弄傷他自己,但是受傷的情況是很罕見的。如果孩子是正常的,不必擔心他撞腦袋,最好是不予理會。有些孩子在就寢前,或感到疲倦和煩悶的時候也會撞腦袋。 發脾氣的原因 *尋求關注 幼兒喜歡成爲關注的中心,發脾氣可能是獲得關注的一種方式。 *沮喪 如果孩子被禁止做他想做的事,由於能力所限做不來某件事,或者他被迫做他不想做的事,就會産生沮喪的情緒。是否有必要爭論,要加以選擇,對無關要緊的事不要強求,例如不讓他穿舊襪子,不讓他挑他想穿的T恤等。 *模仿 他可能看到並模仿其他孩子或成人發脾氣。 *勒索 他可能利用發脾氣達到自己的目的 *疲倦 如果孩子累了或過於興奮,就會容易發脾氣 *饑餓 孩子需要經常吃東西。如果正餐時間相距太長,孩子會餓。要保證在正餐之間給他吃有營養的零食。 *無所適從 允許他做這些事,但不許做其他事,這之間沒有清楚的指導加以說明原因,或者父母中一個說“行”,另一個說“不行”,這使孩子感到困惑或沮喪。不要對孩子期望過高,在一天當中設定一些休息時間。如果一天之中進行太多的活動,或者他在遊戲班或日托中心已經很忙了,你還希望他陪你去購物,那麽發脾氣就在所難免了。 對付發脾氣 盡可能找出誘發的場合,避開它們。如果孩子發了脾氣,你應該保持平靜,並記住,在一定的時候,這個階段就會過去。 隨著他長大,你可以跟他多談一些有關生氣、有關對待生氣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你自己不要發脾氣,也不要讓步,更不要利用賄賂、打耳光或威脅來對待他的發脾氣。 *分散注意力:試圖指點窗外的東西,或者建議去公園。 *不理會:如果孩子沒有了觀衆,他就無從表演了。把他放在另一個房間裏,直到脾氣發完爲止,或者,如果安全的話,你離開房間。 *帶走:如果是在公衆場所,你要決定是留在原地,不理會旁人的指責的評論和目光,直到他發完脾氣爲止,還是以最少的麻煩把他帶離現場。如果孩子在尖叫踢腳,要把有危險的物品移到他碰不著的地方,以免他傷了自己。 *“生氣玩具”:給孩子提供其他發泄惱怒和沮喪的途徑---一些玩具像鼓或其他樂器能幫助他宣泄情感,把情感引向建設性的方向,有些體育活動如騎腳踏車也有這種作用。鼓勵他通過畫畫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加入:如果孩子在大聲喊叫,你也一起喊一會兒,然後慢慢降低你的聲音。孩子可能會模仿你,直到你們都在低聲耳語。這向孩子表明,用低語來表達惱怒,比用身體的暴力表達更能被接受。 *補償:一旦發過脾氣,讓孩子瞭解生氣是自然的事,你有時也會生氣。保證讓他明白你仍然愛他,只是不喜歡他的行爲。當他恢復自我控制時,別忘了表揚他。 攻擊性 惱怒和攻擊性常見於2歲左右的孩子中,兩者聯繫密切。不過,攻擊性通常被視爲惱怒的極端表現形式,而且直接針對他人。幼兒會打、咬、抓或踢另一個孩子、成人或動物。一個表現出攻擊性的孩子會引起父母極大的憂慮和擔心,而且這種行爲不受其他孩子和父母的歡迎。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有時表現得有攻擊性,這並非意味著他長大就是攻擊性的,或是抗拒社交的。 對成人來說沮喪是件小事,對一個孩子 來說可能會是件大事,導致動粗。所以大多數幼兒偶然會打或咬別的孩子,或猛推人一掌。出於好奇,也因爲他不知道那樣會疼,孩子還可能捅人家的眼睛、咬人或扯別人的頭髮。同時,對一個2歲的孩子來說,不願意與人分享、想獨佔玩具、爲爭奪玩具打架,這都是正常的事。男孩被認爲比女孩子更具攻擊性,但是這是本能所致還是後天習得,仍然是一上頗具爭議的話題。 無論如何,如果你的孩子開始表現出攻擊性的行爲、欺負其他孩子 ,他需要明白他的行爲是不可接受的,你要幫助他學會用其他途徑宣泄惱怒、表達自己。 導致攻擊性行爲的原因 你的孩子生氣,因爲: *被阻止做他想要做的事,或者不易被人理解。 *太小,不知道有些動作會把別人弄疼。 *在感情上覺得壓抑、不安全或不被人愛。 *覺得嫉妒,例如家裏有了新的嬰兒。 *模仿一個曾經對他進行過攻擊的成人或大一些的孩子。 *對某種食物或添加劑有過敏反應。 *受到身體缺陷(如聽力受損)的干擾。 *疲倦和饑餓。 *狂躁--比起安靜靦腆的孩子來說,這種孩子會用攻擊性的方式表達他們的精力與熱情。 *通過戶外體育活動仍未能消耗精力。 *看到電視上的暴力和攻擊性人物成功逃避懲罰。 *不斷受到批評和懲罰。 制止攻擊性行爲 一看見負面行爲的迹象,就必須作出反應。如果你的孩子咬、打或踢你或其他孩子,要告訴他這會弄疼別人,你不允許他再這麽做。如果你們在一起玩,或者你的孩子正在跟另一個孩子玩,你的孩子有攻擊性行爲,告訴他:如果再這麽做,你會離開,或他的玩伴會離開。然後,關注受欺負的孩子,不要理會你的孩子。如果他無視你的警告,再次重復攻擊性行爲,你就要實施你的威脅。如果他的行爲是針對你的,你們正在家裏,把孩子移離現場,放到另一個房間裏呆一段時間。 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爲時,有些父母覺得打屁股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但這只會教給孩子暴力是可以接受的。不過,有些人認爲,給他一個不痛的巴掌去告訴他做錯了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你對孩子的攻擊性十分憂慮,諮詢醫生或保健人員。 預防攻擊性行爲 當孩子跟其他孩子玩的時候,要注意他。就像發脾氣一樣,對一個即將採取攻擊性行爲的孩子,有時是可以把他的注意力引開的。例如,如果爲了爭奪一件玩具,你的孩子即將跟另一個孩子打架了,把玩具拿開,讓他們進行別的活動。對一個即將咬人或踢人的孩子大喝一聲“不”,可能會制止他的行動,或者試圖用響亮的聲音說,比如:“傑米抱抱”或者“傑米親親珍”。 然而,不必總是趕忙去化解3歲孩子的紛爭,除非一方即將受到傷害。如果他們能夠自己解決問題,那就最好了。 如果你的孩子還不懂分享,那麽當另一個孩子來玩時,爲避免爭吵,將他心愛的玩具拿開。 如果你的孩子在玩耍當中過於興奮,利用喝水或吃零食作爲小休,讓他靜下來。此外,如果他沒有足夠的活動去消耗精力,在一天當中讓他跳舞或到處跑跑。 在安靜的時間裏,跟孩子交談,以便找出是否有事情在困擾著他。他可能對新生的嬰兒心懷嫉妒,可能對生活的變化感到不安。孩子長大一點時,應當教給孩子 如何做到有主見,善於表達,而不採用攻擊性的手段。 當孩子表現出攻擊性的時候,你應清楚表明你不喜歡的是他的行爲,而不是他本人。他自己可能對自己的行爲感到很不愉快,需要你向他證實他還是可愛的孩子。 欺負人 一個只有3歲的孩子也可能會欺負人,並且可能專門針對某一個孩子。採取行動很有必要,不要以爲這種壞行爲很快就會過去。如果你認爲孩子在欺負人,應該找出原因--嫉妒、自卑、沮喪或者別人在欺負他。 孩子爲什麽發脾氣?   事實上,小孩子發脾氣有很多種類型,只要區別其中的差異,才能有的放矢,做好排解工作。   1.疲勞或受挫折時發脾氣。孩子在饑餓、疲勞或爲他所做的事感到困惑時,很容易發脾氣,其發泄方式主要是哭叫和踢東西。對此你應及時作出反應,安排他小睡或給他小吃。如果這樣還不行,你就要設法使他安靜下來,問清楚他哪里不舒服,並安慰他,鼓勵他,給他提供幫助。如果還不奏效,就讓他去做些別的事情,以轉換心情。   2.尋求注意。有時,孩子想要和你玩,想要你注意他,或者你沒有答應他的要求(比如買玩具),或者你出門不準備帶他,於是他就連哭帶喊,甚至重重地撞門。這時,你需要對他微笑,對他說你愛他,並把他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讓他發他的脾氣,等他安靜下來,再主動與他談話。   3.賭氣說“不”。“該吃飯了”,你宣佈說,但你的孩子卻說不”;“我們去散步吧!”,他還是說“不”;無論你說什麽,他都反對。這時,你可以推遲一些事情,可以放段輕音樂,讓孩子放鬆一下,切忌做正面衝突。就像大人一樣,孩子也有心情不順的時候,雨過天就晴了。   4.破壞性或惡作劇的發脾氣。他們可能會專門在公共場合和人多的時候,發出尖叫。對此,你可以採取隔離的辦法,既讓他冷靜下來,又作爲一種懲罰。事後,你應該告訴他這樣做是非常不禮貌也不受歡迎的,是大家不希望看到的行爲和表現。   5.情緒失控。有時孩子會在身體上和情緒上完全失去控制,尖叫著而且連踢帶敲地鬧個不停,此時你一定要冷靜,儘量抱住他,讓他平靜下來,以防他傷害自己或他人。事後,你一定要認真聽取他的想法,瞭解事發原因,以防再犯。   家長的處理辦法   首先,你要搞清楚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其次,你要儘量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比如,你是否太“專權”了,什麽都說了算,讓孩子感覺不到自主和成就感,如果是這樣的話,你不妨在一些無關大局的事情上讓他做決定。教他如何做出正確的決定,這也是他真正成長的開始。   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發脾氣時,你一定要把握住自己,不要急躁。如果他不願洗澡,你不妨讓他再玩一會,但不能放棄讓他洗澡。切記讓步要有理、有利、有節,讓步不能過大,也不能過於頻繁,否則,他很可能會養成用發脾氣與你討價還價的習慣。   一般來說,孩子越大,發脾氣就會越加頻繁和具有分裂性,而且難於控制。最好的策略是用以往行之有效的辦法,如對待剛會走路的孩子,帶他到寂靜的地方去,叫他表達自己的感情,待平靜後再與他談曾經發生過什麽,爲什麽。   如果孩子長在4歲到5歲時還繼續發脾氣,你一定不要跟著生氣。這時,你可以告訴他你是如何疲勞和心煩,幫助他認識到這種行爲如何不好,千萬不要對他進行身體或口頭上的侵犯,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切記,在教育孩子方面決沒有捷徑可走。   就像與成人交往一樣,在孩子發脾氣時不要與他爭論不休。你可以把這當作是孩子提高語言技巧的機會,誘導他把發脾氣的原因說出來,一定要沈住氣傾聽他的解釋。即便是孩子錯了,也不要在火頭上與他理論,一定要等到孩子火氣消失以後,再與他談話,指出他方才所做的有什麽不對之處。 [轉帖]現身說法----阻止小鳥發脾氣 昨天快睡覺了,小鳥突然發現了個新玩意:電暖氣上的鐵支架。 她拿下那個鐵東西,興高采烈的放在頭上當髮卡。其實她一拿到手裏我就發現了,如果她只是拿拿就放下我就不管了,但一看她那架勢,像是不玩個天翻地覆不罷休,於是我就走過去,說:“該睡覺了,瀅快點上床,把這個給媽媽。”然後相當於搶過來那個鐵東西,轉身把它擱到了安全的地方。(很粗魯吧。 ) 小鳥果然大哭起來,“給我,給我,你不能把它搶走,我還沒玩夠呢,哇。。。。 ” 我把她抱到床上,她還掙扎著,然後我突然福至心靈,(可能是白天剛看的關於孩子發脾氣的文章給了我靈感。)我就乘著她哭的間隙說:“媽媽把東西拿走,你不高興了是嗎?” 這時候如果說的話不打動孩子心扉,她是很難停下來的,這句話大概剛好說到她心裏了,她停了一下,我接著說:“要是我喜歡玩什麽,別人不讓我玩,我也會不高興的”(尋求共鳴,並弱化反應程度—我用“不高興”代替了“大哭”) “剛才的鐵鈎子兩邊有鐵銹,又帶尖,太危險了,媽媽就收起來了。但是我知道,” “比如媽媽也想開車,但爸爸說我開得不好,讓我練好了再開。我也不舒服,但我哭了嗎?” “沒哭。” (她應我的話,我就知道,這個例子讓她感興趣了。) “我知道爸爸是爲了我好,所以我也不太高興,但是我才不哭呢,等我練好了再去開嘛。我是不是很聽話。” “嗯,我也很聽話。” …… (又重復強化了一遍) “好了,睡覺吧。” 我很高興自己應付了一次發脾氣事件。 再強調一次,我覺得這句話很重要。 “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發脾氣時,你一定要把握住自己,不要急躁。

2009年01月20日
公開
14

童年空間+安安家

今天的童年空間,小毛還是依仍的瘋瘋 媽咪很喜歡帶小毛來這裡,因為不用開車, 可以抱著北鼻邊看風景邊聊天 而小毛喜歡這裡寬敞的環境,尤其是那軟墊做的小山坵, 今天跟嫻妹倆個人爬上又爬下的, 媽咪發現有黏土呢, 引導小毛及嫻妹玩黏土,但好像都沒什麼興趣,嫻妹沒興趣的先去外頭玩 後來安安也來囉 二個人對著黏土發呆,可能搞不清楚這什麼東西 即使媽咪在一旁做了一堆東西:小毛,大便,芋圓...... 接下來小毛及安安進入沙子區, 小毛好像忘記踏著"沙子"的感覺 媽咪抱著小毛,小毛的雙腳彎曲在小抖著,雙趾也曲起來~ 不怕不怕北鼻,媽咪輕輕放下後,才開始想起"沙子"的感覺 而安安似乎很熟悉了,給了一個鏟子及桶子,開始挖沙放進桶子裡...不停的不停的.... 而小毛不用鏟子挖,而是用手撥沙子.撥的安安及自己身上,頭上都是沙子 果然男生女生的玩法不同 媽咪見小毛已不受控制,趕緊帶上岸清理一番 而安安還是持續的在挖沙 領著小毛去童書區,發現一本很妙的童書"小毛,不可以" 裡頭小毛調皮的幹嘛所有壞事,打破花瓶,髒髒腳踩進屋裡,爬高高要拿碗盤..... 而童裡上頭唯一的OS是:"小毛~~不可以!!!" 最後小毛拖著自己的小被被從案發現場沮喪的回自己房間 這故事真是太棒了,因為很像我跟兒子目前的狀況 媽咪我也是一天到晚對著小毛說"不可以" 抱著小毛,將這本童書全部講了一遍, 小毛有很認真在聽呢,邊聽還邊笑 而隔著玻璃的安安,還是不停的不停的在挖沙......^^" 本然媽咪要搭16:30接駁車回家, 但看今天實在難得,所以打算晚點回家 最後受安安媽咪邀請我與PENNY一起去安安家玩 到了安安家,真的被華麗的遊戲區驚豔到 遊戲區裡滿滿的都是玩具,安安媽咪真用心 本然都已想睏的三個小傢伙一到遊戲區,開始大玩特玩 嫻妹是一直爬上爬下,不停的在找東西,至於在找什麼,大人不得而知 安安則是不停的示範玩玩具,看到GYMBO則是開心的BO~BO~~真可愛 而小毛...則是不停的玩3C商品 =.= 最後在客廳,小毛在玩安安媽咪的高檔NB,最後嫻妹及安安全湊過來看熱鬧 三個小小人就擠在NB前,不知道在看什麼好康的 這畫面很經典,等安安媽咪的照片來PO^^ 今天一天小毛玩的很開心, 一上車沒多久就趴在媽咪身上呼呼大睡了

2009年01月17日
公開
37

1歲4個月

1歲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