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臺南市寫作教育學會全國「金筆獎」

2019年07月01日
公開
82

臺南市寫作教育學會 106學年度全國「金筆獎」徵選辦法 一、宗旨:激發全國高中職以下學生寫作潛能,獎勵創作有成的青少年作家,以培養文壇新秀。 二、指導單位: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三、主辦單位:臺南市寫作教育學會 四、協辦單位:立法委員王定宇服務處、立法委員陳亭妃服務處、郭信良副議長服務處、李文正市議員服務處、林美燕市議員服務處、林燕祝市議員服務處、曾順良市議員服務處、蔡旺詮市議員服務處 五、參加資格:凡就讀於國內公私立高中(職)、國中、國小之學生皆可參加。 六、獎額及獎勵: 1.第一名:獎金五千元,獎盃乙座,獎狀乙只。 2.第二名:獎金四千元,獎盃乙座,獎狀乙只。 3.第三名:獎金三千元,獎盃乙座,獎狀乙只。 4.第四名:獎金二千元,獎盃乙座,獎狀乙只。 5.第五名:獎金一千元,獎盃乙座,獎狀乙只。 6.入選獎:獎金五百元,獎狀乙只。 七、徵選辦法: (一)應徵規定: 1.參加徵選之文章須為在國內報章雜誌公開發表之文藝作品(海外刊物及校內刊物作品不列入評審)。 2.參加徵選之文章,有效期間為民國一0六年八月一日,至一0七年七月三十一日止。 3.發表之作品須將當日報紙或當期雜誌原樣保留,請勿由報紙、雜誌剪下 (無法求證是否在有效期間之作品不列入評審)。 4.發表之作品須具備文章要件(文章最少須有三段),且國小低年級之文章須在200字以上,國小中年級以上之文章須在300字以上,否則不列入評審。(詩不得超過五篇) (二)徵選方式: 1.作品整理: (1)需用塑膠透明資料簿存裝整理,把每篇作品裝入透明袋裡,每篇一頁。 ※注意:需當日報紙或雜誌原樣,影印或剪下無效。 (繳交之資料,於活動結束後掛號奉還) (2)附填寫好之「徵選報名表」及「徵選作品登錄表」(如附件)。 2.截止日期:一0七年七月三十一日截止(郵戳為憑),郵寄方式請用「掛號」投遞。 3.掛號郵寄或送件地點: 臺南市寫作教育學會 聯絡地址:臺南市中西區中山路70號3樓 聯絡電話:06-2257409 (三)評審辦法: 聘請國內專家學者為評審委員。審核通過之作品達15篇以上,始得角逐前五名,否則得以從缺,以篇數多寡決定名次,篇數相同時,得同列名次;篇數達5篇以上者,皆列為入選獎。 八、揭曉日期:民國一0七年八月上旬,頒獎日期另訂。 九、本辦法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訂公佈之。 十、相關資訊亦可至臺南市寫作教育學會網站下載。 臺南市寫作教育學會網址:http://tainanwrite.pixnet.net/blog

陳志恆演講筆記

2018年12月24日
公開
54

一學期的課上下來,曹老師已給我許多心靈慰藉,學期末再聽了陳志恆老師的演講,字字珠璣,打開鬱結已久的疑惑,真真喜愛這個增能團體。更謝謝美瑩老師用心籌辦每個講座,作者的這堂課對我而言,不啻是聖誕驚喜包,更是歲末歡樂餐。歡樂的課堂筆記,與大家分享之。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家庭互動與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2018.12.21(五) 1.家庭的複製、貼上很可怕,代代相傳。 2.創傷可以很小,有人給你一個輕視的眼神就會創傷。 3.當你成長,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 成長讓你有智慧跟問題共處,因為很多問題沒辦法解決。 4.放下你的期待和標準很重要。 5.父母越自在,孩子越可愛。 6.調整自己,可以看到孩子美好的地方。感謝孩子讓我們有再一次成長的機會。 7.孩子的問題不只是孩子的問題,背後反映出複雜的家族問題,就是大人的問題。 8.你想改變他,他更想改變你。 婚姻最高指導原則:不要期待對方改變,從自己改變起。 9.你的改變要在生活中不斷練習。 10.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他的全世界,在說任何話時,能多考慮孩子的心情。 11.「早知道不要把你生下來!」「你真是廢物!」這些話讓孩子有不該活在世上的念頭,盛怒時更該管緊自己的嘴巴。 12.家庭複製:不自覺的複製貼上,當你發現時,傷害已經造成。受傷的孩子背後常有個壞掉的大人。 13.家庭成員的位置與影響 關於生命系統 •唯一的方向:向前 •越年輕的生命越有資格活下去 年輕的把自己的生命活好,讓生命系統發光發熱,老一輩在背後給支持。 14.孩子往後退→退化 孩子向前→成長 15.我們很愛孩子,為什麼孩子沒有接收到?→你擋到孩子了。 16.父母的主要任務:引導孩子看到很多的可能性。 17.孩子天生會想要對父母忠誠,而且是一樣忠誠。 18.父母失和,要孩子選邊站→對孩子的人生是件殘忍的事。 19.當傳聲筒的孩子長大後,內心會有強烈的自我懷疑。 20.孩子透過問題行為解決父母的婚姻問題。 21.夫妻之間的問題絕對不能透過孩子來解決。 22.記住:夫妻關係優於親子關係。 23.少了爸爸這個連結,孩子成了媽媽的情緒伴侶,即共病關係。 24.婆媳問題是因為公公無能。 25.彼此都很相愛,彼此都很痛苦,複雜到讓人看不懂。 26.成癮是假議題,背後問題是連結斷了。 27.我們從父母眼神裡得到認同。 28.向外找認同,但永遠找不到,因為父母的眼神是替代不了,在系統裡父母的眼神有著獨特位置。 29.晚熟世代──未能充分成長的大人:討好、控制、過度承擔。 知道該放手,卻又做不到。 知道該讚美,卻又愛批評。 知道該肯定,卻又找缺點。 知道該傾聽,卻又愛說教。 知道該信任,卻又不放心。 30.原生家庭的結與解 •自私的愛 •盲目的愛:想代替父母解決問題、想彌補父母成長過程中的缺憾、想分擔父母的痛苦 •智慧的愛:將生命活得更好 31.父母的恩惠永遠無法回報,向前走是唯一方向! 32.人生最難溝通三人組:父母、伴侶、孩子。 33.令人匱乏無力的愛 委屈:把自己放到一個受害者的位置,總是抱怨自己受到不友善的對待,透過表現極度委屈或虛張聲勢來控制他人。 34.所有的行為都有功能 ex.把自己放在受害者角色→被需要、被關注;指責別人→自我價值感被提升。 35.情緒勒索:透過讓孩子恐懼情感斷裂,感到愛的匱乏,以及訴諸罪惡感,來操控著孩子的行為,讓子不敢真正長大,獨立自主做自己。 36.家庭中常見的情緒勒索,ex.沒功勞也有苦勞、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後悔了不要回來找我……,講沒有關係,只要不一直講就好。 37.因為家人之間愛的連結,情緒勒索才有運作的空間。 38.恐懼教育的毒性 ヾ追求成就v.s避免失敗 求成導向者:追求成就的動機來自於一再地挑戰自我與超越自我,或某些重要的意義或價值。→有嘗試就有成功的可能,引導孩子看到好好用功的價值、好處、意義。 避敗導向者:追求成就的動機來自於對失敗的恐懼。→青少年普遍都是避敗導向。 ゝ恐懼教育:試圖用會讓孩子感到害怕的教條規準來使孩子不得不去做(或不做)某事。恐懼教育的結果便是內心匱乏無力。 39.創傷壓力與情緒發展 在創傷中愈挫愈勇不代表沒有問題。 40.高度壓力下的應急反應(原始本能反應):逃亡>戰鬥>凍結>癱瘓,依照不同狀況,會有不同本能。 41.青春期情緒起伏不定,脫窗很容易。→脫離「容納之窗」。 42.不要在他脫窗時候講道理,他會愈脫窗愈嚴重,連帶你也脫窗。等他回到容納之窗再講道理。 43.對青春期孩子沒機會講道理就算了,因為他都知道。 44.你脫窗時不要跟孩子有太多接觸。 45.過度激發狀態:焦慮、惱怒、煩躁、失眠、衝動……(戰鬥、逃跑)→傷害孩子 過低激發狀態:沮喪、憂鬱、疏離、無趣、嗜睡……(凍結、癱瘓)→傷害自己 46.夫妻之間有補位作用,父母本身很穩定,孩子從脫窗回到容納之窗,即正常範圍。 47.凍結久後,卡在身體的記憶會變創傷。 48.成長過程中的創傷:一次性的重大事件、長期反覆發生的壓力事件,造成「創傷儲留」。 49.創傷儲留: ヾ 意識上想不起來,身體上卻忘不掉。 ゝ 在類似的情境中出現創傷反應。 ゞ 經常性出現過低或過高的激發狀態。 々 發展出會帶來困擾的創傷因應策略。 50.解凍 小小孩:擁抱→觸控 大孩子:語言、同理心回應→聲控 51.家庭中常見的創傷來源 •成人在情緒高漲下的教養行為 •成人冷漠與疏離的教養行為 •孩子親身經歷某些重大壓力事件 •成人給孩子負面評價 •成人不當的玩笑話 •成人對孩子隱瞞發生在家中的重大事件 52.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跟他講真相。 53.剛剛好的協助:用孩子要的方式去協助他,孩子沒跟你要,就不要給。 54.關係:在生活中創造每個高品質的互動片刻。 關係=影響力 你重視什麼,你就跟他聊什麼,這是一種價值觀傳遞。 到底我們說出來的話是拿走孩子的力量,還是給孩子力量,要好好思考。 55.進廠維修,避免成為壞掉的大人 ヾ自我覺察:我是否經常處於脫窗邊緣? ゝ父母改變了,孩子就改變了。 ゞ 信任關係的影響力──「微諮商」小兵立大功。 々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最重視的是什麼? ぁ 是拿走孩子的力量,還是帶給孩子力量?

與陳志恆有約

2018年12月21日
公開
6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家庭互動與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2018.12.21(五) 1.家庭的複製、貼上很可怕,代代相傳。 2.創傷可以很小,有人給你一個輕視的眼神就會創傷。 3.當你成長,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 成長讓你有智慧跟問題共處,因為很多問題沒辦法解決。 4.放下你的期待和標準很重要。 5.父母越自在,孩子越可愛。 6.調整自己,可以看到孩子美好的地方。感謝孩子讓我們有再一次成長的機會。 7.孩子的問題不只是孩子的問題,背後反映出複雜的家族問題,就是大人的問題。 8.你想改變他,他更想改變你。 婚姻最高指導原則:不要期待對方改變,從自己改變起。 9.你的改變要在生活中不斷練習。 10.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他的全世界,在說任何話時,能多考慮孩子的心情。 11.「早知道不要把你生下來!」「你真是廢物!」這些話讓孩子有不該活在世上的念頭,盛怒時更該管緊自己的嘴巴。 12.家庭複製:不自覺的複製貼上,當你發現時,傷害已經造成。受傷的孩子背後常有個壞掉的大人。 13.家庭成員的位置與影響 關於生命系統 •唯一的方向:向前 •越年輕的生命越有資格活下去 年輕的把自己的生命活好,讓生命系統發光發熱,老一輩在背後給支持。 14.孩子往後退→退化 孩子向前→成長 15.我們很愛孩子,為什麼孩子沒有接收到?→你擋到孩子了。 16.父母的主要任務:引導孩子看到很多的可能性。 17.孩子天生會想要對父母忠誠,而且是一樣忠誠。 18.父母失和,要孩子選邊站→對孩子的人生是件殘忍的事。 19.當傳聲筒的孩子長大後,內心會有強烈的自我懷疑。 20.孩子透過問題行為解決父母的婚姻問題。 21.夫妻之間的問題絕對不能透過孩子來解決。 22.記住:夫妻關係優於親子關係。 23.少了爸爸這個連結,孩子成了媽媽的情緒伴侶,即共病關係。 24.婆媳問題是因為公公無能。 25.彼此都很相愛,彼此都很痛苦,複雜到讓人看不懂。 26.成癮是假議題,背後問題是連結斷了。 27.我們從父母眼神裡得到認同。 28.向外找認同,但永遠找不到,因為父母的眼神是替代不了,在系統裡父母的眼神有著獨特位置。 29.晚熟世代──未能充分成長的大人:討好、控制、過度承擔。 知道該放手,卻又做不到。 知道該讚美,卻又愛批評。 知道該肯定,卻又找缺點。 知道該傾聽,卻又愛說教。 知道該信任,卻又不放心。 30.原生家庭的結與解 •自私的愛 •盲目的愛:想代替父母解決問題、想彌補父母成長過程中的缺憾、想分擔父母的痛苦 •智慧的愛:將生命活得更好 31.父母的恩惠永遠無法回報,向前走是唯一方向! 32.人生最難溝通三人組:父母、伴侶、孩子。 33.令人匱乏無力的愛 委屈:把自己放到一個受害者的位置,總是抱怨自己受到不友善的對待,透過表現極度委屈或虛張聲勢來控制他人。 34.所有的行為都有功能 ex.把自己放在受害者角色→被需要、被關注;指責別人→自我價值感被提升。 35.情緒勒索:透過讓孩子恐懼情感斷裂,感到愛的匱乏,以及訴諸罪惡感,來操控著孩子的行為,讓子不敢真正長大,獨立自主做自己。 36.家庭中常見的情緒勒索,ex.沒功勞也有苦勞、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後悔了不要回來找我……,講沒有關係,只要不一直講就好。 37.因為家人之間愛的連結,情緒勒索才有運作的空間。 38.恐懼教育的毒性 ヾ追求成就v.s避免失敗 求成導向者:追求成就的動機來自於一再地挑戰自我與超越自我,或某些重要的意義或價值。→有嘗試就有成功的可能,引導孩子看到好好用功的價值、好處、意義。 避敗導向者:追求成就的動機來自於對失敗的恐懼。→青少年普遍都是避敗導向。 ゝ恐懼教育:試圖用會讓孩子感到害怕的教條規準來使孩子不得不去做(或不做)某事。恐懼教育的結果便是內心匱乏無力。 39.創傷壓力與情緒發展 在創傷中愈挫愈勇不代表沒有問題。 40.高度壓力下的應急反應(原始本能反應):逃亡>戰鬥>凍結>癱瘓,依照不同狀況,會有不同本能。 41.青春期情緒起伏不定,脫窗很容易。→脫離「容納之窗」。 42.不要在他脫窗時候講道理,他會愈脫窗愈嚴重,連帶你也脫窗。等他回到容納之窗再講道理。 43.對青春期孩子沒機會講道理就算了,因為他都知道。 44.你脫窗時不要跟孩子有太多接觸。 45.過度激發狀態:焦慮、惱怒、煩躁、失眠、衝動……(戰鬥、逃跑)→傷害孩子 過低激發狀態:沮喪、憂鬱、疏離、無趣、嗜睡……(凍結、癱瘓)→傷害自己 46.夫妻之間有補位作用,父母本身很穩定,孩子從脫窗回到容納之窗,即正常範圍。 47.凍結久後,卡在身體的記憶會變創傷。 48.成長過程中的創傷:一次性的重大事件、長期反覆發生的壓力事件,造成「創傷儲留」。 49.創傷儲留: ヾ 意識上想不起來,身體上卻忘不掉。 ゝ 在類似的情境中出現創傷反應。 ゞ 經常性出現過低或過高的激發狀態。 々 發展出會帶來困擾的創傷因應策略。 50.解凍 小小孩:擁抱→觸控 大孩子:語言、同理心回應→聲控 51.家庭中常見的創傷來源 •成人在情緒高漲下的教養行為 •成人冷漠與疏離的教養行為 •孩子親身經歷某些重大壓力事件 •成人給孩子負面評價 •成人不當的玩笑話 •成人對孩子隱瞞發生在家中的重大事件 52.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跟他講真相。 53.剛剛好的協助:用孩子要的方式去協助他,孩子沒跟你要,就不要給。 54.關係:在生活中創造每個高品質的互動片刻。 關係=影響力 你重視什麼,你就跟他聊什麼,這是一種價值觀傳遞。 到底我們說出來的話是拿走孩子的力量,還是給孩子力量,要好好思考。 55.進廠維修,避免成為壞掉的大人 ヾ自我覺察:我是否經常處於脫窗邊緣? ゝ父母改變了,孩子就改變了。 ゞ 信任關係的影響力──「微諮商」小兵立大功。 々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最重視的是什麼? ぁ 是拿走孩子的力量,還是帶給孩子力量?

妹台時:善良是一種選擇

2018年12月16日
公開
71

刊登於臺灣時報15版臺灣青文學 2018年12月16日(日) 善良是一種選擇 如果「善良」是一味幫助人,會讓他人越來越依賴你,到最後若不幫他的話,他會在心裡埋怨你。 我發現人緣好的人多半是善良的,可是他們會估算自己的能力,要是無法幫忙的話,他們會誠懇的跟你說抱歉,而不會次次都滿足對方。驕縱他人,到後來反而被說閒話,苦了自己。 生活中需要別人協助的機會還不少,不管是請求別人協助或別人來求你幫忙,要怎樣做才能皆大歡喜,如何拿捏好分寸,是很考驗智慧的事。答應幫忙就要想到後果,最怕幫了忙又被找碴,那很嘔的。 若要拒絕幫人忙,態度一定要堅定,不能曖昧不明,更不能敷衍了事,給自己也給別人留一些餘地,否則從學校到出社會進入職場工作,背後永遠會被貼上「討人厭」三個字。 人要善良,善良好比是一個圓,圓上長著兩隻角。別人看你善良好欺負,就要拿那兩隻角戳欺負你的人,讓他們曉得善良是有限度的,並不是任由他人予取予求的。愈善良底線要愈高,善良要用對地方、用對人、用對時機,若一味的成全別人委屈自己,那種善良不要也罷。 「善良不是一味退讓,而是有所堅持」,這話一點也不假。再說,我的善良只能給善待我的人,平時沒往來,好事輪不到我,壞事第一個想到我的人,請別來瓜分我的一絲良善。 善良是我們的選擇,沒有人能傷害我們的善良。從小,媽媽教我要善良,待人處世存心存厚道。「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麼?」凡事不與人計較爭長短,更能活出生命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