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liso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7個月大嬰兒—各項開發智能遊戲

2009年11月13日
公開
57

7個月大嬰兒—各項開發智能遊戲 滿6個月的寶寶多數會坐穩而且學會連續翻身;手更加靈巧了,能頻繁地用手抓東西往嘴裡放,所以不能在寶寶周圍放置尖銳或過小的物品,以免造成危險;跟上個月相比多認識了1-2種新的物品名稱,也會模仿大人做一些動作或手勢,如「再見」、「謝謝」等等。 寶寶的頭腦像個寶庫,你越開發寶藏越多;你給寶寶越多練習與學習,產生的動作效應就越多,腦部的發育就越發達,智力就越高。即使腦部損傷的寶寶,據專家表示只有增加活動頻率及持續時間,就會有明顯進步與變化,所以家長要經常陪著寶寶學習,耐心而親切地陪他們度過人生最寶貴的學習階段。 一、連續翻滾 滾動能鍛鍊前庭和小腦的平衡,如果寶寶還不會翻滾常常是因為大人沒給他練習機會,只是讓寶寶學坐忘了讓他練習翻身。學會連續翻滾是寶寶學會爬之前唯一能移動位置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學習項目之一。 方法: 在有足夠面積的場地,將障礙物移開,在地板上鋪上毯子或涼席。家長拿玩具誘導,先將玩具放置一側使寶寶側翻;接著讓他從側翻變成俯臥;再從俯臥變成仰臥;最後學會連續打滾。為拿到遠方的玩具,寶寶會連續翻滾向遠方移動。大人可利用皮球、小跑車等引誘他滾到遠方拿玩具。如果有必要大人可協助寶寶,用手輕推他的肩部和臀部讓他順利翻身,有了成功的經驗寶寶就更願意學習了。 二、撿豆豆 讓寶寶用手撿蠶豆般的小東西,藉以訓練拇指與食指的對捏拾取細小的物品,這一精細動作有利於促進大腦功能發展與手、眼的協調。 方法: 準備一些乾淨的的蠶豆讓寶寶去撿,大人要在「」一旁看護,避免寶寶將蠶豆吞入口中。如果沒有蠶豆,可用鈕扣、棋子等代替。 三、學手勢 每個家庭使用的手勢都不同,有的家庭先學會「再見」、「握手」;有的家庭先教「親親」、「碰碰頭」等。只要寶寶學會用動作表示語言,哪種先學會都可以。這是寶寶與人交往的開始,家長應鼓勵寶寶做表示語言的動作,家人也要經常對他微笑或做再見等手勢,將來他會比較容易與他人相處。 方法: 利用適當時機教手勢,例如當親人要離開時,大人抱著寶寶說「再見」,並抓住他的手做揮手動作,讓他知道這就表示「再見」;寶寶從別人手裡接過玩具或食品時,家長拱起他的雙手上下搖動說「謝謝」,你可示範幾次給他看,要讓他看見你的手勢和嘴型。 四、測觀察力 寶寶在遊戲中發現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被拿走了,會啼哭、亂動或尖叫,就表示他對周圍的事物有反應,已具備觀察能力了。如果寶寶毫無反應,表示他的觀察能力還未發育,較小的幼兒會認為,「看不見,就是沒有了」他也不想去找了;或者他周圍玩具太多了,可悄悄地將玩具拿走,只剩他手中的一件,再當面將他手中的玩具拿走藏起來,試試看他有無反應。如果寶寶開始有觀察能力時,可做另一項遊戲。 方法: 1.將寶寶手中的玩具取走放入口袋中露出一截,他會伸手去將玩具取回。由於寶寶能覺察到自己的東西不見了想要去尋找,大人可進一步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 2.坐在地板上,手裡拿個玩具讓寶寶看,然後把玩具藏在身後或塞到被子下面露出一小部份,說:「玩具呢?」引誘他去尋找。如果他不想去找,再把玩具拿給他把玩一下,或拿他的小手摸一下鼓起的被子,讓他自己將玩具拿出。經過幾次重覆練習,寶寶就知道東西不見了,可以再找回,會試著用手去探索,或掀開被子或摸鼓起來的地方,於是他的觀察力就在他的好奇心中逐漸展開。 五、敲一敲 這個階段的寶寶都喜歡拿起物品就敲,把東西敲響了他就樂了。此時寶寶不但能握穩東西,還能弄出聲音,這是更進一步的表現。 方法: 家長給寶寶準備一些小塑膠碗、厚玻璃瓶、木板、積木、響鈴…等之類的東西,讓孩子拿著小木棒敲敲打打;或拿起2個積木對敲,感受敲擊不同質地的物品所發出不同的聲響,並訓練寶寶手的靈巧性。

文ღ母奶便便

2009年08月10日
公開
90

轉載自寶貝花園"哺餵母乳"育兒天地 【實戰經驗-寶寶篇】寶寶的大便稀稀水水的,是不是母乳讓寶寶拉肚子?寶寶好幾天沒大便了,是不是便秘?(附註:母奶寶寶血便問題) 2005.04.18 A:『喝母奶的寶寶大便正常情況是怎樣?喝母乳的寶寶在頭一兩個月的大便通常是稀稀水水、帶一點黏液、有一點顆粒、有一點酸味,甚至一吃就解,這是正常的大便,不是腹瀉。有的寶寶這樣的大便情況一直維持到添加固體食物時才比較成形。但是,有些寶寶的大便情況在一兩個月後,反而變成三四天才解一次,通常仍是軟便,最久甚只可以一兩個禮拜才解一次軟大便,這並非便秘,只要嬰兒沒有腹脹、哭鬧不安,而且小便量仍很正常的話,就可以不用太擔心。』(引述自『母乳最好』一書作者:陳昭惠醫生之文章1998/02) 母奶寶寶的大便型態與次數by candy 母奶寶寶的大便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拉肚子,母奶寶寶的大便型態,頭一二個月通常是稀稀水水的,有時候可能有一點黏液或有白色顆粒,顏色為黃色或金黃色,之後大便多為糊狀軟便,味道酸酸的,有時候大便為綠色,則是因為母奶中含有較多鐵質,以上都是正常的大便型態. 母奶寶寶的大便次數會有以下幾種 1.一天大好幾次: 有的寶寶一天可以大四五次或七八次以上,未滿月的寶寶有的甚至可以一天大十幾次,有時候可能正在喝母奶的當中或是剛喝完母奶就大便了,這是因為母奶有通便作用,所以母奶寶寶罕有便秘情形. 2.好幾天大一次: 三四天大一次,一二個星期大一次的母奶寶寶不少,聽過最久的是母奶寶寶二十幾天大一次,這表示母奶是一個完美的食物,幾乎完全吸收而無殘渣. 3.一天大1-2次: 母奶寶寶大約到了二三個月大時,大便次數會變的比較有規律,但也因人而異,有些母奶寶寶頭幾個月也許幾天大一次,過幾個月變成一天大好幾次,多半是在吃開始添加副食品時改變大便次數,每個孩子不一樣,也有一天大好幾次變成一天固定大一二次. 母奶寶寶開始添加副食品一段時間之後,大便才會漸漸成形,我的二個孩子大約到一歲過後大便才成形. 2004-04-08 01:55:1 專文 母乳寶寶血便問題探討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台北兒科 黃基家醫師 母乳寶寶有些時候會出現血便的現象,造成父母的擔心。顧名思義,血便指的是大便有血;血便可能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從最輕微的潛血反應(大便外觀看不到任何血液,需藉由實驗室方法才能檢驗出潛血反應),黑色便或暗紅色大便,大便外帶有鮮紅色血絲,或混雜著少量到中量的血液,到整個大便外觀都是血。 血便表示有腸胃道出血的現象,從血便的顏色會給我們一些線索知道出血的部位;大便帶有鮮紅色血液,通常指的是下消化道(肛門、直腸、大腸及小腸後段)出血;大便是暗紅色或黑色便或只有潛血反應,通常指的是上消化道(胃及小腸前段)出血。 母乳寶寶出現血便有下列幾項可能原因: 1. 肛裂或直腸裂傷: a、肛裂是造成血便最常見的原因,導因於大便排出後造成肛門黏膜裂傷;另外一個常見的原因是使用肛溫計量肛溫造成肛裂或直腸裂傷;二者都可以發現大便外帶有鮮紅色的血絲。 b、處理方式:這些嬰兒通常外觀及餵食情況良好,只需給予適當的觀察即可,使用凡士林塗抹於肛門口附近黏膜,會加速傷口癒合。 2. 尿布疹: a、嚴重的尿布疹,會造成肛門或屁股皮膚紅紅的、破皮、流血,導致有血便的現象。 b、處理方式:勤換尿布以保持寶寶屁股的乾燥,用溫水洗淨再用柔細紗布巾擦乾,之後晾乾5-10分鐘;塗敷上尿布疹藥膏,會幫助傷口癒合。 3. 牛奶蛋白過敏的直腸大腸炎: a、 是一種對牛奶蛋白過敏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約2-6%的餵食配方奶粉嬰兒及0.5%的母奶餵食嬰兒;這些嬰兒通常外觀正常,有時會容易哭鬧;大便會出現黏液便及血便,大便次數可能會增加,但是通常沒有明顯腹瀉現象;症狀出現時間平均為3-8週大,最早可於出生一週出現症狀。 b、 母乳寶寶主要是因為媽媽飲食中某些蛋白質進入母奶中導致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最常被提到的食物為牛奶、蛋白及大豆的蛋白質。 c、 診斷:主要是靠臨床表現及去除過敏原後症狀改善,大部份在3-4天內改善,有時需要較久的時間。對於持續出現血便的嬰兒,可以安排大腸鏡檢查;會出現直腸大腸炎特徵,包括塊狀紅斑及血管組織消失,切片檢查可以發現肌肉黏膜組織有嗜伊紅性白血球增生現象;另外可以用〝CAP過敏原檢驗〞測試是否出現牛奶蛋白專一性的IgE抗體,幫忙輔助診斷牛奶蛋白過敏。 d、 處置:對於母乳寶寶出現血便時,媽媽需要限制某些食物以排除可能過敏的食物,建議採取漸進性的方式,不要停止所有可能影響的食物,一次一種食物,從最可能的牛奶開始,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再試蛋白、大豆蛋白或其他食物。另外,可以給媽媽吃〝胰酵素(Pancrease)〞 可以分解媽媽飲食中的蛋白質,讓它不會被整個吸收及排到母乳中,比較不會誘發嬰兒的過敏性反應。 4. 媽媽乳頭皸裂: a、 有時嬰兒以不良姿勢含乳,會傷害乳頭皮膚造成皸裂及出血,嬰兒吞食血液到腸胃道中,然後由大便排出;這對嬰兒來說並沒有什麼害處,只需觀察即可,大便通常只是出現潛血性反應或暗紅色便或黑色便。 b、 處理方式:需矯正嬰兒含乳姿勢,乳頭皸裂及出血現象會跟著改善;建議媽媽一天只有一次在洗澡時以溫水清洗乳頭即可,兩餐餵食中可以儘量讓乳頭暴露於空氣陽光中;餵完奶後留幾滴後奶塗抹於乳頭上,可以促進傷口癒合。 5. 奶水過多: a、這些嬰兒通常含乳姿勢不良,可能吸吮得太頻繁或太久,而太刺激乳房,使奶水量增加;因為沒有有效的吸吮,嬰兒可能吃到太多前奶,而沒有足夠的後奶,寶寶吃到的大多是低脂肪、高乳糖奶水,會快速的由胃排空,導致所謂的“乳糖過多症";寶寶可能很愛哭、脹氣,經常要吃奶,解綠稀水便,少部分嬰兒會出現血便現象。 b、處理方式:矯正含奶姿勢,讓寶寶真正喝到奶水且喝到足夠的後奶(高脂肪奶);讓寶寶先喝完一邊乳房奶水,有需要再去喝另外一邊;當寶寶不再喝奶時,可以運用乳房擠壓技巧幫忙喝完第一邊;有時同一邊可以餵食兩次、甚至更多次;有時奶水太多,可以在餵奶前擠出一些前奶。 6. 感染性的腸胃炎: a、嬰兒會出現腹瀉現象,即大便次數變多及大便外觀較平常更稀、更水,有時會有黏液便,厲害時會出現血便,有時會合併發燒現象;造成這些現象的最可能原因是細菌性腸胃炎,常見可能菌種為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彎曲桿菌及大腸桿菌。 b、診斷:大便細菌培養可以幫忙診斷常見的致病菌種。 c、處理方式:可以繼續哺餵母奶;最重要的是補充適當的水分及電解質以預防及矯正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現象;三個月以下嬰兒、持續高燒或外觀看起來病態的嬰兒,需要住院、點滴滴注及使用抗生素治療。 d、預防措施:母奶哺餵仍是最佳選擇,母乳寶寶發生腹瀉機會較低。 7. 其他: a、生產過程吞食媽媽的血液:多在出生後2-3天內出現暗紅色大便,有時吞食血液量多時會出現鮮紅色血便;這種現象通常會自行改善。 b、全身性疾病併出血傾向:這些嬰兒通常合併有血小板低下或凝血機能異常,導致出血傾向及血便現象;需住院積極治療潛在性疾病,矯正出血傾向。 c、外科性疾病:腸道旋轉不良併中腸扭轉或巨大結腸症合併大腸炎(常發生於新生兒或較小嬰兒)、梅爾氏憩室及腸套疊(較常發生於較大嬰幼兒);通常嬰兒出現腹脹或腹痛,且合併大量血便,需請外科醫師評估及治療。 母乳寶寶出現血便,父母應如何處理? a、 若出現下列現象,應將寶寶送到急診室。 l 嬰兒外觀看起來病態的或餵食情況變差。 l 腹脹、腹痛、嘔吐、腹瀉或發燒。 l 大量血便 b、 若寶寶外觀正常且餵食情況良好,沒有上述現象,也一定要儘快帶寶寶看門診和醫師討論血便的原因及治療、追蹤方式。 參考文獻 1.Tricia LG et al. Bloody stool. In Neonatology : Management, Procedures, On-Call Problems, Diseases, Drugs (LANGE Clinical Science)4th edition pp 206-208. 2.Lotta AH et al. Proctocolitis in exclusicely breast-fed infants. Eur J Pediatr. 1996; 155:464-467. 3.Wolfgang P et al. Proctocolitis in breast fed infants: a contribution to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aematochezia in early childhood. Postgrad Med J 2001;77:252-254. 4.Carlos HL. Dietary protein-induced proctitis/colitis, enteropathy, and enterocolitis of infancy. Uptodate 2005. 5.Kelly B. What causes blood in baby’s stool. (http://www.kellymom.com/babyconcerns/bloodystool.html)

文ღ母奶便便

2009年08月10日
公開
80

轉載自寶貝花園"哺餵母乳"育兒天地 【實戰經驗-寶寶篇】寶寶的大便稀稀水水的,是不是母乳讓寶寶拉肚子?寶寶好幾天沒大便了,是不是便秘?(附註:母奶寶寶血便問題) 2005.04.18 A:『喝母奶的寶寶大便正常情況是怎樣?喝母乳的寶寶在頭一兩個月的大便通常是稀稀水水、帶一點黏液、有一點顆粒、有一點酸味,甚至一吃就解,這是正常的大便,不是腹瀉。有的寶寶這樣的大便情況一直維持到添加固體食物時才比較成形。但是,有些寶寶的大便情況在一兩個月後,反而變成三四天才解一次,通常仍是軟便,最久甚只可以一兩個禮拜才解一次軟大便,這並非便秘,只要嬰兒沒有腹脹、哭鬧不安,而且小便量仍很正常的話,就可以不用太擔心。』(引述自『母乳最好』一書作者:陳昭惠醫生之文章1998/02) 母奶寶寶的大便型態與次數by candy 母奶寶寶的大便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拉肚子,母奶寶寶的大便型態,頭一二個月通常是稀稀水水的,有時候可能有一點黏液或有白色顆粒,顏色為黃色或金黃色,之後大便多為糊狀軟便,味道酸酸的,有時候大便為綠色,則是因為母奶中含有較多鐵質,以上都是正常的大便型態. 母奶寶寶的大便次數會有以下幾種 1.一天大好幾次: 有的寶寶一天可以大四五次或七八次以上,未滿月的寶寶有的甚至可以一天大十幾次,有時候可能正在喝母奶的當中或是剛喝完母奶就大便了,這是因為母奶有通便作用,所以母奶寶寶罕有便秘情形. 2.好幾天大一次: 三四天大一次,一二個星期大一次的母奶寶寶不少,聽過最久的是母奶寶寶二十幾天大一次,這表示母奶是一個完美的食物,幾乎完全吸收而無殘渣. 3.一天大1-2次: 母奶寶寶大約到了二三個月大時,大便次數會變的比較有規律,但也因人而異,有些母奶寶寶頭幾個月也許幾天大一次,過幾個月變成一天大好幾次,多半是在吃開始添加副食品時改變大便次數,每個孩子不一樣,也有一天大好幾次變成一天固定大一二次. 母奶寶寶開始添加副食品一段時間之後,大便才會漸漸成形,我的二個孩子大約到一歲過後大便才成形. 2004-04-08 01:55:1 專文 母乳寶寶血便問題探討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台北兒科 黃基家醫師 母乳寶寶有些時候會出現血便的現象,造成父母的擔心。顧名思義,血便指的是大便有血;血便可能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從最輕微的潛血反應(大便外觀看不到任何血液,需藉由實驗室方法才能檢驗出潛血反應),黑色便或暗紅色大便,大便外帶有鮮紅色血絲,或混雜著少量到中量的血液,到整個大便外觀都是血。 血便表示有腸胃道出血的現象,從血便的顏色會給我們一些線索知道出血的部位;大便帶有鮮紅色血液,通常指的是下消化道(肛門、直腸、大腸及小腸後段)出血;大便是暗紅色或黑色便或只有潛血反應,通常指的是上消化道(胃及小腸前段)出血。 母乳寶寶出現血便有下列幾項可能原因: 1. 肛裂或直腸裂傷: a、肛裂是造成血便最常見的原因,導因於大便排出後造成肛門黏膜裂傷;另外一個常見的原因是使用肛溫計量肛溫造成肛裂或直腸裂傷;二者都可以發現大便外帶有鮮紅色的血絲。 b、處理方式:這些嬰兒通常外觀及餵食情況良好,只需給予適當的觀察即可,使用凡士林塗抹於肛門口附近黏膜,會加速傷口癒合。 2. 尿布疹: a、嚴重的尿布疹,會造成肛門或屁股皮膚紅紅的、破皮、流血,導致有血便的現象。 b、處理方式:勤換尿布以保持寶寶屁股的乾燥,用溫水洗淨再用柔細紗布巾擦乾,之後晾乾5-10分鐘;塗敷上尿布疹藥膏,會幫助傷口癒合。 3. 牛奶蛋白過敏的直腸大腸炎: a、 是一種對牛奶蛋白過敏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約2-6%的餵食配方奶粉嬰兒及0.5%的母奶餵食嬰兒;這些嬰兒通常外觀正常,有時會容易哭鬧;大便會出現黏液便及血便,大便次數可能會增加,但是通常沒有明顯腹瀉現象;症狀出現時間平均為3-8週大,最早可於出生一週出現症狀。 b、 母乳寶寶主要是因為媽媽飲食中某些蛋白質進入母奶中導致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最常被提到的食物為牛奶、蛋白及大豆的蛋白質。 c、 診斷:主要是靠臨床表現及去除過敏原後症狀改善,大部份在3-4天內改善,有時需要較久的時間。對於持續出現血便的嬰兒,可以安排大腸鏡檢查;會出現直腸大腸炎特徵,包括塊狀紅斑及血管組織消失,切片檢查可以發現肌肉黏膜組織有嗜伊紅性白血球增生現象;另外可以用〝CAP過敏原檢驗〞測試是否出現牛奶蛋白專一性的IgE抗體,幫忙輔助診斷牛奶蛋白過敏。 d、 處置:對於母乳寶寶出現血便時,媽媽需要限制某些食物以排除可能過敏的食物,建議採取漸進性的方式,不要停止所有可能影響的食物,一次一種食物,從最可能的牛奶開始,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再試蛋白、大豆蛋白或其他食物。另外,可以給媽媽吃〝胰酵素(Pancrease)〞 可以分解媽媽飲食中的蛋白質,讓它不會被整個吸收及排到母乳中,比較不會誘發嬰兒的過敏性反應。 4. 媽媽乳頭皸裂: a、 有時嬰兒以不良姿勢含乳,會傷害乳頭皮膚造成皸裂及出血,嬰兒吞食血液到腸胃道中,然後由大便排出;這對嬰兒來說並沒有什麼害處,只需觀察即可,大便通常只是出現潛血性反應或暗紅色便或黑色便。 b、 處理方式:需矯正嬰兒含乳姿勢,乳頭皸裂及出血現象會跟著改善;建議媽媽一天只有一次在洗澡時以溫水清洗乳頭即可,兩餐餵食中可以儘量讓乳頭暴露於空氣陽光中;餵完奶後留幾滴後奶塗抹於乳頭上,可以促進傷口癒合。 5. 奶水過多: a、這些嬰兒通常含乳姿勢不良,可能吸吮得太頻繁或太久,而太刺激乳房,使奶水量增加;因為沒有有效的吸吮,嬰兒可能吃到太多前奶,而沒有足夠的後奶,寶寶吃到的大多是低脂肪、高乳糖奶水,會快速的由胃排空,導致所謂的“乳糖過多症";寶寶可能很愛哭、脹氣,經常要吃奶,解綠稀水便,少部分嬰兒會出現血便現象。 b、處理方式:矯正含奶姿勢,讓寶寶真正喝到奶水且喝到足夠的後奶(高脂肪奶);讓寶寶先喝完一邊乳房奶水,有需要再去喝另外一邊;當寶寶不再喝奶時,可以運用乳房擠壓技巧幫忙喝完第一邊;有時同一邊可以餵食兩次、甚至更多次;有時奶水太多,可以在餵奶前擠出一些前奶。 6. 感染性的腸胃炎: a、嬰兒會出現腹瀉現象,即大便次數變多及大便外觀較平常更稀、更水,有時會有黏液便,厲害時會出現血便,有時會合併發燒現象;造成這些現象的最可能原因是細菌性腸胃炎,常見可能菌種為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彎曲桿菌及大腸桿菌。 b、診斷:大便細菌培養可以幫忙診斷常見的致病菌種。 c、處理方式:可以繼續哺餵母奶;最重要的是補充適當的水分及電解質以預防及矯正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現象;三個月以下嬰兒、持續高燒或外觀看起來病態的嬰兒,需要住院、點滴滴注及使用抗生素治療。 d、預防措施:母奶哺餵仍是最佳選擇,母乳寶寶發生腹瀉機會較低。 7. 其他: a、生產過程吞食媽媽的血液:多在出生後2-3天內出現暗紅色大便,有時吞食血液量多時會出現鮮紅色血便;這種現象通常會自行改善。 b、全身性疾病併出血傾向:這些嬰兒通常合併有血小板低下或凝血機能異常,導致出血傾向及血便現象;需住院積極治療潛在性疾病,矯正出血傾向。 c、外科性疾病:腸道旋轉不良併中腸扭轉或巨大結腸症合併大腸炎(常發生於新生兒或較小嬰兒)、梅爾氏憩室及腸套疊(較常發生於較大嬰幼兒);通常嬰兒出現腹脹或腹痛,且合併大量血便,需請外科醫師評估及治療。 母乳寶寶出現血便,父母應如何處理? a、 若出現下列現象,應將寶寶送到急診室。 l 嬰兒外觀看起來病態的或餵食情況變差。 l 腹脹、腹痛、嘔吐、腹瀉或發燒。 l 大量血便 b、 若寶寶外觀正常且餵食情況良好,沒有上述現象,也一定要儘快帶寶寶看門診和醫師討論血便的原因及治療、追蹤方式。 參考文獻 1.Tricia LG et al. Bloody stool. In Neonatology : Management, Procedures, On-Call Problems, Diseases, Drugs (LANGE Clinical Science)4th edition pp 206-208. 2.Lotta AH et al. Proctocolitis in exclusicely breast-fed infants. Eur J Pediatr. 1996; 155:464-467. 3.Wolfgang P et al. Proctocolitis in breast fed infants: a contribution to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aematochezia in early childhood. Postgrad Med J 2001;77:252-254. 4.Carlos HL. Dietary protein-induced proctitis/colitis, enteropathy, and enterocolitis of infancy. Uptodate 2005. 5.Kelly B. What causes blood in baby’s stool. (http://www.kellymom.com/babyconcerns/bloodystool.html)

文ღ嬰兒吃手是智力發育的訊號

2009年07月07日
公開
68

不要打攪嬰兒的快樂:嬰兒吃手是智力發育的訊號 很多寶寶出生兩三個月,最愛做的事情是“吃手”,專家說,嬰兒與幼兒吮吸手指的意義是不同的。 嬰兒時期吮吸手指是嬰兒智力發展的一個信號,是嬰兒進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協調準備階段的標誌之一。 家長不要輕易打攪孩子的快樂。 通常新生兒只會雙手握拳,胡亂揮舞,其大腦尚不能指揮把自己的手放入嘴中。 到2個月至3個月時,隨著大腦的發育,嬰兒逐步學會兩個動作:一個是用眼睛盯著自己的手看,另一個便是吮吸自己的手指。 對於他們來說,吮指是一種學習和玩耍。 起初他們只是將整個手放到嘴裡,接著是吮吸兩三個手指,最後發展到只吮吸1個手指,從笨拙地吮吸整隻手,發展到靈巧地吮吸某一個手指,這說明嬰兒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大有提高。 吮吸手指動作,促使嬰兒手、眼協調行動,為5個月左右學會準確抓握玩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這一時期的嬰兒主要是通過嘴來了解外界,嬰兒認為手也是外界的東西,所以總愛將它塞進嘴裡吮吸感知。 通常情況下,隨著嬰兒動作的迅速發展,他們逐步學會自由地坐、爬、站等,手指的動作也愈加精細,當長到能單獨玩玩具的時候,孩子吮吸手指的現象自然會大大減少。 此外,細心的父母可以發現,孩子在吮吸手指的時候,通常是非常安靜,不哭也不鬧。 實際上,有時嬰兒還以吮吸手指來穩定自身的情緒,這說明嬰兒吮吸手指對他們的心理髮育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對於嬰兒吮吸手指,父母不必焦慮煩惱,更不用強行製止。 如果孩子的行為實在過於頻繁,父母可以經常對孩子的小手進行撫摩、擺動,以轉移其吮吸手指的注意力;會拿玩具時可把玩具放入他的手中,逗引他搖動、擺弄玩具,把嬰兒的雙手佔住,使他無暇去吮吸手指。 家長需要做的是保持嬰兒小手乾淨,保持嬰兒口唇周圍清潔乾燥以免發生濕疹。 如果孩子到了三四歲,仍然經常吮吸手指,就可視為一種不良行為,需細心了解形成原因耐心糾正。 寶寶吐舌頭一般為正常現象。 寶寶一般在兩個月以後唾液腺開始分泌,這個時候寶寶用舌頭舔,就會出現吐舌頭的現象。 如果寶寶合併便秘、吃得少、活動少等情況應到兒科就診。 另外,如寶寶大一點以後,還會有這樣的現象,就應該給予正確引導,不要養成習慣。

文ღ重新選擇「棉尿布」

2009年06月29日
公開
82

  嬰兒用品中,紙尿褲向來是重要的一種用品,紙尿褲因使用方便,曾經把傳統的尿布拋開。但是這兩年開始,嬰兒用品店卻多了各種可換洗的新型棉尿布。曾經被紙尿褲取代的傳統尿布,重新成為媽媽們的選擇。   父母重新選擇傳統尿布   這些棉尿布以純棉、棉紗等材料為主,質地柔軟,顏色以白色或米黃色為主,每片尿布大小大概是邊長60厘米的正方形,價格從每袋(5至8張)30元到100多元左右不等。紗質尿布價格更高,特別是進口的紗制尿布,價格幾乎是棉制尿布的兩倍以上。   為什麼重新選擇了傳統的嬰兒尿布?一位正在選購的媽媽告訴記者,紙尿褲使用方便,用完一扔就可以了,而且不用重複清洗,但是到了炎熱的夏天,寶寶用紙尿褲時間一長,屁股上容易長出痱子,沒辦法,只能重新用上傳統棉尿布。   而且在價格上,相比一次性尿片平均每片三四元,每天使用6至10片的開支很大。棉尿布的價格表面上看雖然不算低,但使用起來還是便宜很多。   櫃檯的銷售人員還介紹說,這些新型棉尿布和平常在家裡用舊衣服拆成的尿布不一樣,用舊的衣服看起來很柔軟,但如果放在放大鏡下看,會看到一些突出的小毛刺,可能會摩擦寶寶的小屁股。而新型棉尿布,它的質地更加柔軟,特別是用紗做成的尿布,又軟又透氣,能保護寶寶柔嫩的皮膚。   穿上「尿布褲」也很方便   尿布雖然透氣舒適,但使用時只能靠媽媽用手托著寶寶屁股,不是很方便。雖然有些尿布配搭有安全扣,通過將尿布折疊成一定形狀,包起來後用安全扣扣起,但依然不如紙尿褲緊湊、方便。   如果這樣,還可以選擇一種尿布褲,尿布褲的形狀和紙尿褲差不多,也是外包圍,兜住孩子的小屁股後,在前面用魔術貼貼緊。但材料是用柔軟的布料做成,而且中間部分留有空隙,是放置尿布用的。把一張尿布折疊成長方形,剛好可以塞進褲子的中間。然後給寶寶穿好,就把小屁股包得妥妥當當,而且柔軟透氣。   怕洗滌麻煩,加條隔尿巾   用上尿布,雖然寶寶覺得乾爽舒服了,但每天洗尿布的工夫就落在媽媽身上,讓新媽媽們不勝其煩。於是市場上就出現了隔尿巾,減輕了這種麻煩。   隔尿巾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是一張薄如蟬翼的紙,類似於紙尿褲上面的那一層無紡布。使用時,把它包在尿布外層,隔在寶寶的屁股和尿布之間。隔尿巾的滲透性,能令尿液滲透到尿布裡,並隔開糞便。使用後將隔尿巾扔掉,洗滌下面的尿布就容易多了。   要注意的是,用過的隔尿巾不可以扔進抽水馬桶裡,以防堵塞。   尿布小貼士   1、對男女嬰包尿布的方法應有所不同。男嬰尿流方向向上,腹部宜厚一些,但不要包過臍,防止尿液浸漬臍部;女嬰尿往下流,尿布可在腰部疊厚一些。   2、寶寶的尿布不要墊得太厚,太厚的尿布會使寶寶腿部分開較大,影響寶寶的活動和腿部的正常發育。   3、洗尿布時不要添加太多衣物柔軟劑,柔軟劑會降低尿布的吸水性。要及時淘汰變硬、吸水性差的尿布。   4、尿布要放在陽光下晾曬,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消毒。如果長期陰濕,最好使用烘乾機,或者用熨斗燙干。陰乾的尿布容易滋生細菌,破壞寶寶的皮膚。   5、夏季氣候炎熱,空氣濕度大,給寶寶換尿布時不要直接取剛剛暴曬的尿布使用,應待其涼透後再用,從防止發生尿布疹的目的出發,應該增加不裹尿布的時間。   6、寶寶大小便後不要直接用尿布給他擦屁股。因為長期使用的尿布表面比較毛糙,用它來擦屁股會摩擦小屁屁,使周圍的皮膚變紅。 來源:南方都市報 轉載至:http://baby.linziyu.com/blog-890.ht

文ღ母乳最好

2009年01月30日
公開
71

母乳最好 讓媽咪的奶水源源不絕 採訪╱施娟娟 諮詢╱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所長 高美玲教授 參考書籍╱《幫助母親哺餵母乳》,陳昭惠醫師翻譯 為了給寶寶最好的營養,許多媽媽選擇餵母乳,但卻有些媽媽半途放棄餵母乳,最常見聽到的原因就是奶水不足,但先天性奶水不足的媽媽只佔了百分之二,多數的媽媽絕對有足夠的奶水哺餵寶寶,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又要如何預防與解決這些狀況? 98%的媽媽擁有充足奶水 高美玲教授指出,相關的研究文獻顯示,真正屬於先天性奶水不足的媽媽的比例只有2%,這些媽媽可能是荷爾蒙的分泌有問題,或是生產時失血過多導致奶水不足。一般來說,假使媽媽有奶水不足的狀況,多半是媽媽餵奶的方式或是嬰兒吸奶的技巧不夠成熟,才會導致奶水供應不足或是無法正常流出。 高美玲教授強調,在正常的情形下,嬰兒需要多少奶水,媽咪就能提供同樣的奶量,雙方會形成一種巧妙的供需關係。所以只要餵母乳的方式正確,嬰兒絕對能從母乳獲得成長所需的最好營養。 奶水產生的原動力 雖然母親與嬰兒天生就存在這樣的供需關係,爸媽們有必要先了解奶水產生的重要機制,如此才能避免奶水不足的狀況。 在懷孕時,母親身體內的荷爾蒙會改變好為餵母乳做準備,生產完畢後,有兩種反射作用能夠讓母親提供適當的奶水給嬰兒: 1. 泌乳激素: 這是腦下垂體分泌的一種荷爾蒙,它能刺激乳房中的乳腺細胞分泌奶水。嬰兒吸吮媽咪的乳房時,會刺激乳頭的神經,這些神經會傳導訊息到大腦,從而製造泌乳激素,並分泌奶水給嬰兒。所以,嬰兒吸得愈多,母親分泌的奶水也愈多,嬰兒吸吮的愈少,母親分泌的奶量也會降低,一旦嬰兒不吸吮母親的乳房,母親就會停止製造奶水。 2. 催產素: 這種荷爾蒙的作用在於幫助奶水噴出乳頭,可稱之為催產反射或是噴乳反射,催產素能夠讓乳腺周圍的小肌肉細胞收縮,讓奶水從乳頭流出來,進而幫助嬰兒得到充分的奶水。 嬰兒吸吮母親的乳房時,不僅會產生泌乳激素,也會刺激腦下垂體分泌催產素,但是母親本身的心情、想法和感覺都會影響催產素的分泌狀況,當母親有好的情緒及自信時,會促進噴乳反射,反之,若母親對餵母乳這件事有害怕、焦慮或疼痛的感覺時,就會抑制奶水順利流出。這就是為什麼專家、醫療人員都一再強調有信心、有決心與快樂的媽咪才能夠提供足夠的奶水給寶寶的原因。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產後儘早餵母乳 想要順利餵母乳,好的開始絕對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始代表的是:產後儘早哺餵母乳,同時不要給嬰兒餵食配方奶或以奶瓶餵食。儘管母親與嬰兒之間存在著奶水供需的關係,但是高美玲教授指出,媽咪產後一定要馬上試著哺餵母乳,假使醫院沒有這樣的措施,也要事先告知醫護人員,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讓嬰兒熟悉並學習吸吮與適應母親的乳房,而當嬰兒吸吮乳房時,也能夠刺激乳房儘早分泌乳汁,建立與嬰兒之間奶水供需的良好循環。 媽咪第一次分泌的奶水稱為初乳,初乳的份量很少,可能只有幾㏄,或許媽咪會疑惑這樣的量夠寶寶吃嗎?高美玲教授指出,母乳是營養成分極高的食物(高過於配方奶),初乳則是其中之最,對新生兒來說,初乳能夠滿足新生兒頭幾天的營養需求,媽咪不需要擔心寶寶會餓著。 重要的是,只要嬰兒肚子餓了,媽咪就應哺餵母乳,不要限制哺餵的時間與次數,這樣持續下去,大約兩到三個月之後,媽咪供應的奶水與寶寶的需求量就會形成良好的協調,這稱之為奶水建立,此時,母親的奶水量恰好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而往往母親脹奶時,也是寶寶肚子餓的時候了。 談完了奶水製造的原理之後,以下就請高美玲教授解答媽咪們其他的相關疑惑! Q1:聽說泌乳激素在夜間分泌較旺盛,所以晚上一定要餵母乳,才不會讓奶水減少,是真的嗎? 泌乳激素確實在夜晚分泌得較旺盛,甚至有研究指出,凌晨三、四點鐘可能是分泌的高峰期,因此只要嬰兒想吃,媽咪應該持續在夜晚餵母乳,尤其是嬰兒剛出生的兩、三個月之內,因為在這段期間是嬰兒與母親建立穩定的奶水供需關係的關鍵期。夜晚餵奶也可以很簡單,只要讓媽咪與嬰兒在夜晚共眠,媽咪躺著就能餵母乳,甚至可邊餵邊睡,不需要特別起身餵奶。建議每位媽咪都要學會躺著餵母乳。媽咪毋須擔心會壓到寶寶,因為正常的媽咪有足夠的警覺心保護寶寶,除非媽咪有吸毒或是藥癮。 Q2:我必須與寶寶分開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我沒辦法讓寶寶直接吸吮乳房,請問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持續分泌奶水? 如果媽咪必須與嬰兒分開一段時間,只要持續擠出奶水,就能維持奶水的供應量而不減少,因為擠奶水也是一種刺激乳房繼續分泌乳汁的方式,反之,若不移除奶水,媽咪的奶水量就會逐漸減少。基本上至少要三個小時擠一次,通常擠到乳房不脹,較舒服了即可。至於要用手擠或用機器擠,則完全視個人的喜好或是需求而定,沒有特別的準則,不過我建議一定要學會使用雙手擠奶,那麼即便是身邊沒有擠奶機器或是沒有電源,也能夠順利擠出奶水。 Q3:聽說吃韭菜或是小麥汁會讓奶水變少,是真的嗎?還有其他東西會使奶水變少嗎? Q4:如果寶寶只喝我的奶水就夠了,為什麼我多餵配方奶給他喝,他也照喝不誤? Q5:我在餵母乳的時候,因為覺得自己的奶水好像不夠,使用奶瓶餵配方奶給寶寶喝,現在寶寶都不肯吸我的乳房了,要怎麼讓他願意吸我的乳房? 結語 總之,如果媽咪能夠謹守上述原則:使用正確的餵奶方式,在產後馬上餵嬰兒母乳、由嬰兒決定餵母乳的次數與時間長短,不要以配方奶以及奶瓶餵食嬰兒,並且保持餵母乳的決心、自信與愉快的心情,那麼,你的奶水絕對會源源不絕,不必擔心也不會面臨奶水不足的現象喔! (詳文請見2005.4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打包自嬰兒與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