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liso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文ღ太晚吃副食品反而增加過敏與氣喘機率?!

2010年01月06日
公開
58

馬偕兒科黃瑽寧醫師的診斷旅程 http://blog.roodo.com/pedi_zone/archives/11168555.html 太晚吃副食品反而增加過敏與氣喘機率?!    這份新的報導真的顛覆了過去預防過敏兒的觀念:太晚開始吃副食品,反而會增加過敏氣喘的機率!   最新一期的Pediatrics雜誌線上搶先公布了一個報告:芬蘭一個研究團隊,本來是要追蹤一群1000人左右,帶有可能成為糖尿病第一型患者的基因的孩子,試著想要看看這些孩子與他們的媽媽,吃什麼東西會讓孩子變成第一型糖尿病。研究了五年,變成糖尿病的沒有,反而過敏兒有一些,他們就想說,反正資料那麼多,不如先研究看看吃什麼會造成孩子過敏吧。   驚人的結果發現,過去奉為圭臬說”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要延遲吃副食品,並哺餵純母乳六個月以上”的觀念,似乎不太正確。研究顯示,太晚讓孩子的免疫系統接觸到副食品,反而在五歲的時候更容易有異位性皮膚炎,濕疹,與氣喘。   這群孩子平均餵純母奶的時間只有1.8個月(1-10個月),994個寶寶分別在不同時間開始副食品。統計發現,四個月以上才給寶寶馬鈴薯泥,五個月以上才給燕麥(oat),六個月以上才給小麥(wheat),七個月以上才給黑麥(rye),8.2個月以上才給魚,10.5個月以上才給雞蛋,以上幾項都與將來食物過敏有統計相關,其中以雞蛋,燕麥,和小麥這三項最為重要。馬鈴薯,黑麥,和魚這幾項,與未來吸入性過敏,也就是可能成為氣喘體質,有相關連,其中以馬鈴薯和魚最為重要。   這個研究只有一個盲點,就是這群孩子都帶有可能變成糖尿病的HLA基因,這跟一般的族群有點不一樣。不過這個基因如果跟過敏體質無關,此研究可信度就很高了。另外這群孩子有些是"驗出"有過敏體質,但還沒有發病;也許他們永遠都不會發病也說不定,還需要更長久的追蹤。   有點對不起曾經被我建議晚一點再吃副食品的孩子。 Pediatrics. 2009 Dec 7. [Epub ahead of print] Age at the Introduction of Solid Foods During the First Year and Allergic Sensitization at Age 5 Years.

文ღ甜菜根的營養

2010年01月03日
公開
62

好像沒有紀錄過甜菜根的營養成份 甜菜根是很棒的食材雖然外婆一直覺得媽咪都弄一些有的沒的 媽咪去有機店買時人家還以為是要放進精力湯的 上網查了一下 英文:beetroot 學名:Beta vulgaris 甜菜根又名“根忝菜”或“火焰菜” 色素:紫甜菜素(主要是甜菜素)、黃甜菜素 植物性化學成分:甜菜鹼、金合歡醇、水楊酸、皂素 壹、前言: 原產於歐洲西部和南部沿海,從瑞典直到西班牙。是沒有發現熱帶甘蔗以前時歐洲人的主要糖來源。其葉子也是一種蔬菜。甜菜根的使用歷史,可追溯到遠古的希臘時代,古希臘人視甜菜為神聖之物,每逢祭拜時,將甜菜根呈獻給阿波羅神,因此甜菜根被稱為是「阿波羅的禮物」。長久以來,在歐洲民間與藥草療理師的心目中,一直保持著極高的地位,就好比是中國的靈芝,是用來進貢給天子享用的寶物。在歐洲中世紀時期,甜菜根融入了當地人民的飲食生活中,並且在歐洲北部十分盛行。他們認為一餐中如果沒有吃到甜菜根煮的湯,就不算是完整的一餐。甜菜根對於當時的歐洲人民來說,就像味增對日本百姓一樣重要。 貳、甜菜根之植株簡介: 甜菜是一草本植物,兩年生,莖有1∼2 m高,葉長5∼20 cm,花小,綠色,每朵直徑只有3∼5 mm,5瓣,風媒。果實球狀,數個聯生成球果,褐色主根為肉質圓錐形,皮有紅色、紫色、白色、淺黃色等不同的品種,喜涼爽氣候,根中含糖分,可以生產砂糖,但在高溫和潮濕地區生長的甜菜含糖量低。有一個變種「莙薘菜」(var cicla)根不肥大而葉大,是用做蔬菜。俄羅斯大菜中的「紅菜湯」,其中的「紅菜頭」也是一種甜菜,甜菜根也可以作為蔬菜食用。 甜菜根性喜冷涼,不耐暑熱,生育適溫15∼20℃,夏季本省高涼地較適合栽培,繁殖方式採用播種法,種植時期:平地10∼11月,高冷地3∼4月為播種適期。栽培土質以肥沃適潤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秋冬本省雲嘉地區為主要產區;排水及日照需良好,生育期水分補給要充足,忌乾旱缺水。生長期60~80天,甜菜根在台灣是盛產於冬季的作物。 參、甜菜根的營養: 甜菜根是天然的綜合維他:甜菜根含有豐富的鉀、磷及容易消化吸收的糖,可促進腸胃道的蠕動。甜菜根中具有天然紅色維他命B12及鐵質,是婦女與素食者補血的最佳天然營養品。一般民眾除了把甜菜根當成天然的綜合維他命來使用之外,當遇上感冒發燒、身體虛弱時,甜菜根亦能促進消化、補給營養。甜菜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250毫克的甜菜根營養成分為: 熱量 31 卡 碳水化合物 8.5 g 纖維素1.5 g 葉酸 53.2 g 磷 32 mg 鉀 259 mg 蛋白質 1.5 g 肆、甜菜根的保健功效: 甜菜根完全沒有花青素,其顏色是來自於一組罕見的紅色素群,叫做紫甜菜素,熱帶植物九重葛的美麗,亦是如此。科學界對於紫甜菜素的研究還不夠多。但研究人員推測,它具有強大的抗癌作用,特別是天然的染色劑甜菜素。古代西方利用甜菜做藥用,古代羅馬帝國用甜菜治療便秘和發燒,用甜菜葉子包裹治療外傷。由於甜菜汁含硼,古代歐洲用它做春藥。中世紀歐洲用甜菜根治療消化系統和循環系統疾病。食用過多的甜菜會使小便顏色變深。 1. 保肝降血脂、平穩血糖有幫助: 在一些臨床的研究中發現,甜菜根所萃取的結晶物質中含豐富的betaine,具有抑制血中脂肪、協助肝臟細胞再生與解毒功能。在一些糖尿病的研究中,生吃甜菜根對於降低血糖的效果十分明確,因為其中所含的甜菜纖維,具有減少葡萄糖吸收、延緩飯後血糖上升的作用。 2. 幫助消化、均衡營養: 幾世紀以來,甜菜根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消化劑。因為甜菜根本身的成分能明顯促進與加強體內腸胃的蠕動,間接的維護到肝臟、膽囊、脾臟及腎臟的健康。甜菜纖維亦可促進鋅與其他礦物質的吸收,有助於吸收不良的兒童、老人、上班族、學生族,獲得均衡的營養。也難怪歐洲、俄國的人民,常把各種不同的蔬菜、穀類、肉類與紅甜菜一起煮食。 3. 增強抵抗力、排毒做環保: 在藥草療理師的心目中,甜菜根更是一種天然的退燒良方,是一種能達到促進身體機能、消除體內毒素及排除體內廢物的天然蔬菜。甜菜根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與成年人,可加強淋巴組織的防禦功能,以抵抗外來的傳染疾病。最近的幾年,醫學界更將甜菜根的多營養特性用於癌症病患,而這眾多的實驗結果與紀錄,均被陸續刊登在最新的醫學期刊中,可見甜菜根的地位與療效,正逐一的被證實且廣泛運用 【如何料理】 紅甜菜根這個食材的料理特質,就在於它美麗的「紅」色澤跟微輕的「甜」, 所以掌握到這兩個特質,大致就可以享受到它帶來的的色香美味。 吃法有很多,喜愛生吃的最好,可以得到完整的酵素和營養。 我來提供給幾個常見的吃法,希望大家也來分享好手藝。 1.生菜莎拉: 甜菜根切片作莎拉生吃,脆脆甜甜的挺好吃。 2.打新鮮蔬果汁: 蔬果汁到底要含哪些蔬果,其實看個人喜好,蕃茄+胡蘿蔔+甜菜根 或蘋果+甜菜根+檸檬,或更養生的甜菜根+牛蒡根+胡蘿蔔, 可以隨性加些可以生吃的新鮮食材。微甜的紫紅色的果汁,挺可口的。 3.甜菜根蔬菜湯: 熬了湯,湯汁會呈現紫紅色、也給了湯頭甜味。 可以和高麗菜、紅蘿蔔、馬鈴薯、洋蔥、蕃茄等等一起燉煮, 可以隨意加入青花椰或西洋芹,把顏色配好,在色香味上都能很不錯的效果, 也能得到豐富的營養。也能隨自己喜好,加入牛肉或豬肉排骨, 是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鍋菜。 4.甜菜根五穀飯: 在五穀飯裡頭加入甜菜根切丁,以及自己喜歡的食材,像素火腿、玉米、小黃瓜、 生的甜椒、長豆豆、甚至是切塊的黃/紫地瓜等,都行。最後舖上豆苗, 在視覺上有了更好效果,也可以用小松菜等。

Newsღ「亂餵」副食品 77%嬰過早吃果泥

2009年12月01日
公開
71

【甯瑋瑜╱台北報導】衛生署建議強褓中的嬰兒滿4個月起,可陸續添加米(麥)糊等副食品,但據衛生署昨發布的國民營養調查,家長在給嬰兒吃副食品時常「亂餵」,普遍太早讓寶寶吃果泥及全蛋,太晚嘗試肉泥,前者易造成寶寶腸胃不適、過敏,後者可導致幼兒缺鐵影響智能與動作發展。 滿10個月才吃全蛋 分析該調查的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幼保系助理教授林佳蓉昨說,寶寶7到9個月可吃果(蔬菜)泥、豆腐、蛋黃泥、肉泥等固體食物,補充纖維、蛋白質與鐵質,滿10個月才吃全蛋。 但研究發現,77%寶寶過早吃果泥,恐致腸胃不適;87%太早吃全蛋,因為含蛋白,恐引起過敏;31%延遲吃肉泥,減少鐵質攝取。 6至12個月黃金期 另有逾8成嬰兒以奶瓶吸食米(麥)糊,而非以湯匙吃,延遲寶寶訓練咀嚼、吞嚥能力。 台大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陳慧玲說,家長要把握嬰兒6到12個月的副食品添加黃金期。 若持續以牛奶為主食,寶寶飲食偏高脂、易肥胖,缺乏纖維、鐵質等營養。 國民健康局婦幼組長黃蔚剛提醒,每次給嬰兒試一種食物時,份量應由少至多,確定無紅疹、腹瀉、嘔吐,再繼續餵食。 嬰兒副食品適當食用時機 ◎4~6個月 米(麥)糊、果汁;且為訓練嬰兒咀嚼與吞嚥,建議以湯匙餵食米(麥)糊,而非奶瓶 ◎7~9個月 果泥、稀飯、餅乾、蛋黃泥、豆腐、肉泥、魚泥 ◎10個月以上 全蛋 註:0~3個月的嬰兒不餵食副食品 ※資料來源:衛生署、林佳蓉教授

Newsღ「亂餵」副食品 77%嬰過早吃果泥

2009年12月01日
公開
69

【甯瑋瑜╱台北報導】衛生署建議強褓中的嬰兒滿4個月起,可陸續添加米(麥)糊等副食品,但據衛生署昨發布的國民營養調查,家長在給嬰兒吃副食品時常「亂餵」,普遍太早讓寶寶吃果泥及全蛋,太晚嘗試肉泥,前者易造成寶寶腸胃不適、過敏,後者可導致幼兒缺鐵影響智能與動作發展。 滿10個月才吃全蛋 分析該調查的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幼保系助理教授林佳蓉昨說,寶寶7到9個月可吃果(蔬菜)泥、豆腐、蛋黃泥、肉泥等固體食物,補充纖維、蛋白質與鐵質,滿10個月才吃全蛋。 但研究發現,77%寶寶過早吃果泥,恐致腸胃不適;87%太早吃全蛋,因為含蛋白,恐引起過敏;31%延遲吃肉泥,減少鐵質攝取。 6至12個月黃金期 另有逾8成嬰兒以奶瓶吸食米(麥)糊,而非以湯匙吃,延遲寶寶訓練咀嚼、吞嚥能力。 台大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陳慧玲說,家長要把握嬰兒6到12個月的副食品添加黃金期。 若持續以牛奶為主食,寶寶飲食偏高脂、易肥胖,缺乏纖維、鐵質等營養。 國民健康局婦幼組長黃蔚剛提醒,每次給嬰兒試一種食物時,份量應由少至多,確定無紅疹、腹瀉、嘔吐,再繼續餵食。 嬰兒副食品適當食用時機 ◎4~6個月 米(麥)糊、果汁;且為訓練嬰兒咀嚼與吞嚥,建議以湯匙餵食米(麥)糊,而非奶瓶 ◎7~9個月 果泥、稀飯、餅乾、蛋黃泥、豆腐、肉泥、魚泥 ◎10個月以上 全蛋 註:0~3個月的嬰兒不餵食副食品 ※資料來源:衛生署、林佳蓉教授

嬰幼兒副食品製作

2009年11月12日
公開
67

   嬰幼兒副食品製作      台北榮總營養部 林明潔 營養師 穆懷玲 營養師   四個月以上之嬰兒,除了母乳(或嬰兒配方)外,可開始逐步添加水果、蔬菜、米(麥)粉等副食品,以滿足生長所需。副食品之質地添加則應以液體狀(如:果菜汁)進步到泥狀或糊狀食物,再進步到細碎食物、塊狀食物,糊狀、泥狀的固體食物最好以碗或杯盛裝,以小湯匙餵食,慢慢訓練貨賞吞嚥及咀嚼食物之能力。幼兒餐飲調製應避免醬油、味精等調味料,而以原味供應為佳。由於嬰幼兒成長速率、味口及進食量之個別差異大,且影饗嬰幼兒進食之因素諸多,家長若有任何副食品餵食與製作之疑問,可逕洽各醫療院所之營養師以提供諮詢。I 副食品之製作: 一、葉菜類 (一)菜泥: 將胡蘿蔔、南瓜、馬鈴薯、蜿豆、高麗菜、覓菜等纖維少或嫩葉之蔬菜洗淨去皮切片,放入鍋內加少量水蒸煮。 煮熟後以湯匙壓碎成泥狀。 (二)剁碎之蔬菜: 將覓菜、菠菜、青江菜、空心菜等葉菜類蔬菜洗淨切碎,放入鍋內加少量水蒸煮。 待菜蒸爛後盛出。 二、水果類 (一)果汁  1﹒橘子、柳橙:   (1)將橘子撥開或柳橙切成兩半,將汁擠出。   (2)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2.蘋果、梨子、蕃茄及葡萄:   (1)將蘋果或梨子去皮切片置於碗內。   (2)將蕃茄或葡萄置於碗內,以熱開水浸泡兩分鐘後,將問水丟棄,去果皮。   (3)乾淨紗布將蘋果、梨子、蕃茄或葡萄包起,同湯匙壓擠出汁。   (4)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3.西瓜、香瓜及哈蜜瓜:   (1)將瓜肉以湯匙挖出,還於碗內。   (2)以湯匙壓擠出汗。   (3)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二)果泥:  1﹒選擇熟軟、纖維少、肉多的水果,如:哈密爪、木瓜、香蕉、蘋果等。  2.將水果洗淨後去皮,  3.以湯匙以刮取,壓碎成泥。 三、五穀根莖類 米糊、麥糊:取適量之米粉或麥粉,置於碗內,加入適量奶水或開水調糊狀餵食,初次便用,請試原味之米(麥)粉。 餅乾、吐司麵包、鰻頭:寶寶開始長牙時,可給予餅乾或烤過之吐司麵包(饅頭)。 稀飯: 米湯:將米熬煮成粥,取湯汁。 薄粥:將一碗飯煮成三碗粥之濃度。 濃粥:將一碗飯煮成兩碗粥之濃度。 四、肉魚豆蛋類 (一)肉泥、肝泥: 選擇筋少之瘦豬肉、牛肉或雞肉,絞碎後蒸熟。 將豬肝或雞肝蒸熟,後切成小塊搗成泥。 (二)魚:選擇刺少、肉質細之魚,洗淨,蒸熟後搗碎。 (三)豆腐:將豆腐以開水沖淨即可餵食。 (四)蛋: 將蛋置於清水中蒸(煮)熟,取出蛋黃以湯匙壓碎,加入少許開水餵食。 將蛋打入碗內,如湯汁至八分滿,攪勻,還鍋中蒸熟。 4~6個月食譜舉例 體重 (公斤) 熱量 (大卡) 熱量分配 (%) 餵食時間 餐別 食物名稱       8 800 16 7:0OAM 早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180C.C 16 10:OOAM 早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180C.C 25 1:OOPM 午餐 米糊* 蘋果汁 母奶或嬰兒配方 3茶匙 l茶匙 180C.C 16 4:OOPM 午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180C.C 25 7:OOPM 晚餐 米糊 * 菠菜汁 母奶或嬰兒配方 3茶匙 l茶匙 180C.C   * 體童及熱量需求,依行政院衛生等82年「每日營奄建議攝取量」表。 米稱量代換表: l杯=16湯匙=230公克(c.c.), 1湯匙=3茶匙, 1茶匙=3公克奶粉約=奶粉小匙l匙,沖至3Oc.c.水量 (一歲以下嬰兒不可便用成人奶粉或鮮奶) 1盎司=30公克 四個月以上仍以母乳哺育時須額外補充鐵質。 7~9個月食譜舉例 體重 (公斤) 熱量 (大卡) 熱量分配 (%) 餵食時間 餐別 食物名稱   9 900 15 7:0OAM 早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210 C.C. 15 9:30AM 早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210 C.C. 20 12:00N 午餐 魚肉稀飯 魚肉泥 麵線 胡蘿蔔泥 香蕉泥   1/2兩 1/2碗 1 湯匙 1 湯匙 15 3:30PM 午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210 C.C. 20 6:30PM 晚餐 雞汁麵 雞肉泥 麵線 菠菜泥   1/2兩 1/2碗 1 湯匙 15 9:30PM 晚點 母奶或嬰兒配方 210 C.C. 10~12個月食譜舉例 體重 (公斤) 熱量 (大卡) 熱量分配 (%) 餵食時間 餐別 食物名稱 11.5 1200 14 7:0OAM 早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240 C.C. 5 9:30AM 早餐 土司麵包 一片 26 12:00N 午餐 莧菜吻仔魚麵條 麵條 吻仔魚 莧采 蒸蛋   1/2兩 1/2碗 2 湯匙 1/2碗 2 湯匙 14 3:30PM 午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210 C.C. 26 6:30PM 晚餐 乾飯 豆腐蒸肉丸 蒸肉 豆腐 炒菠菜 蘋果泥 1/2碗   1/2兩 1/2塊 2 湯匙 2 湯匙 14 9:30PM 晚點 母奶或嬰兒配方 210 C.C.   副食品添加注意事項: 開始時每一次只能餵食一種新的食物,且應由少量(1茶匙=5公克)開始,如水稀釋,濃度由稀漸濃。 每試一種新的食物時,試2-3天,且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狀況。若餵食後沒有不良應(如:腹瀉、嘔吐、皮膚潮紅或出疹或便祕等症狀),才可換另一種新的食物;若糞便或皮膚發生變化,應立即停止食用該種食物,並帶寶寶去看醫師,以確定病情。 試過4一5種不同的食物後,可以混合餵食。 最好以碗或杯盛裝固體食物,以小湯匙餵食,以訓練寶寶吞嚥及咀嚼食物之能力,使寶寶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 最好讓寶寶養成先吃固體食物再喝流質食物(奶水)的習慣, 儘量以天然、新鮮食物來製作固體食物,無需額外添加調味品。 製備固體食物時,注意器具之衛生安全,雙手及食物也應洗淨。 購買時應注意市面上現成的嬰兒食品有效期限,若不能當餐吃完,可冷藏放冰箱中,並於之4小時內食用,吃不完則應丟棄。 添加副食品與餵奶期間,需有耐心。 稱量代換表: l杯=1G湯匙=240公克(c.c.), 1湯匙=3茶匙, 1茶匙 = 奶粉匙1匙 = 5公克奶粉,沖30c.c.水量 (大奶粉匙l匙 = 10公克奶粉,沖60c.c.), 1盎司=30公克

文ღ大骨湯含鉛?

2009年11月05日
公開
73

小朋友常處於含鉛環境,有可能造成智商低落,一位醫師昨天在醫學學術演講中指出,由於哺乳動物骨頭裡也含有鉛,民眾常熬的大骨湯,最好少給嬰幼兒吃為妙。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在台灣醫學會舉辦的「重金屬汙染與日常生活」學術演講中表示,兒童智商與日常生活鉛暴露的關係,一直為專家學者注意,有研究證實,孩童的血鉛濃度大於五微克�一百西西,智商即隨之下降,因此建議家長應避免讓孩子處於含鉛環境,或吃下含鉛食物。 他表示,包括像大骨湯、公園遊樂設施的防鏽漆、房子裝潢的鉛粉塵、老房子的老舊水管、老一輩給嬰幼兒吃的八寶散、驚風散等,都含有鉛,甚至小朋友在大馬路旁玩耍,也會吸進許多車輛排放廢氣所含的鉛。 許多民眾常購買動物骨頭熬大骨湯給嬰兒吃,補充鈣質,林杰樑強調根據二000年出刊的美國著名醫學期刊JAMA Journal指出,天然鈣裡就含有鉛;一九八三年也有報告指出,每公克的動物骨頭中,含有一至十五點六微克的鉛,但肉類僅有小於零點一微克的鉛;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就曾建議人們少吃骨頭餐(Bonemeal)。 林杰樑也舉出一個他臨床上的案例,一對夫妻長期在含鉛環境工作,結果兒子在小五因過動求診,發現他血中含鉛量高,智商只有八十多,研判可能是家長常未更換工作服就抱小孩,雖然這名男童後來打解毒劑治療,但智商仍受影響。 林杰樑指出,民眾從大骨湯攝取鈣質,應是早年經濟狀況不佳,必須從動物身上攝取,其實除了動物骨頭,牛奶或鈣片製劑也含有很多鈣,應可取代大骨湯。 中西醫師認為:應在安全範圍內 部分醫師表示,動物骨頭中含鉛量應都在安全範圍內,如果骨頭中含鉛量太高,可能是來自鉛汙染地區的動物,不過大骨湯與嬰幼兒鉛中毒可能還需要進一步實驗確認,目前民眾並不需要過於擔心。 台北市立忠孝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蔡洪瑩說,目前兒科醫學會並沒有類似的資料,她門診上也不曾遇過因為喝大骨湯造成鉛中毒的個案。她說,動物骨頭中的鉛含量應該都在可接受的範圍以內,如果骨頭中鉛含量過高,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動物居住在遭受鉛汙染的地區;此外,鉛是否會因燉煮而大量釋出,也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台北市立中醫醫院醫師申一中指出,一般燉大骨湯,中醫師比較擔心骨頭中的磷大量釋出而影響代謝,所以通常他會建議民眾在熬大骨湯時不要熬太久。 台北市立陽明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楊文理則表示,如果研究結果正確,「可能衛教手冊都得改寫了」,她說,由於許多東方人喝乳製品會拉肚子,為了替孩子補充鈣質,醫師會建議家長改用大骨頭燉稀飯幫助孩子補充,多年來她從未看過孩子因此鉛中毒。 她說,因為餵孩子吃來路不明的中草藥造成鉛中毒的個案倒是時有所聞,所以通常會建議民眾,不要讓小孩子吃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主任曹永昌解釋,早期不肖的中藥商為了增加藥材的重量而在藥材中添加鉛的成分,不過政府已經加強查緝,現在的科學中藥也有很嚴格的把關措施,這類的情形應該不致再發生。 蔡泓瑩也指出,小孩如果真的鉛中毒,初期會有腹脹,嚴重時可能會抽筋、影響腦部發展、引發腦病變等問題,這些腦部發展問題多半無法恢復。 營養師:加醋釋出鈣 別因噎廢食 民眾常吃的大骨頭湯含鉛?營養師昨天說,大骨湯是民眾攝取天然鈣質的來源之一,如果大骨湯真有含鉛,應該了解其含鉛量有多少,是否對人體有害,不應因噎廢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楊淑惠說,民眾購買動物大骨頭熬高湯以補充鈣質,是很平常的事,有經驗的人,更常在烹煮時加點醋,以釋出更多鈣質。 台北市泰安醫院營養師蔡語涵也指出,不曾聽過動物骨頭含鉛,如果有,也必須了解骨頭含鉛量多少。 http://home.kimo.com.tw/chajuui/Web02/w027/721.htm 大骨湯主要的營養在鈣質 熬骨頭湯加適當的醋,不影響湯味,但是可幫助骨中的鈣質游離出來,增加湯中的鈣含量,喝了更可預防骨質疏鬆症。 營養師:加醋釋出鈣 別因噎廢食 民眾常吃的大骨頭湯含鉛?營養師昨天說,大骨湯是民眾攝取天然鈣質的來源之一,如果大骨湯真有含鉛,應該了解其含鉛量有多少,是否對人體有害,不應因噎廢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楊淑惠說,民眾購買動物大骨頭熬高湯以補充鈣質,是很平常的事,有經驗的人,更常在烹煮時加點醋,以釋出更多鈣質。 台北市泰安醫院營養師蔡語涵也指出,不曾聽過動物骨頭含鉛,如果有,也必須了解骨頭含鉛量多少。 各式湯底做法 牛大骨湯底: 牛大骨、薑、蔥、辣椒、小滷包 豬骨湯底: 豬骨、薑、青蒜、辣椒 。 純豬骨湯底: 豬骨 。 雞骨架湯底: 雞骨架、蔥、蕃茄、洋蔥、紅蘿蔔、胡椒粒(裝入袋中) 做法: 1.骨架材料必須先用水川燙後洗淨,再入鍋熬湯 。 2.將所有材料加12~20杯水大火煮沸,去泡沫血液,改用小 火微滾熬1小時即可 。 參考資料 http://home.kimo.com.tw/ivan_lcp/sense/sense0011.htm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wTi8_f2bHBhl2Mei8EJyEFq2bjs-/article?mid=875

文ღ大骨湯含鉛?

2009年11月05日
公開
67

小朋友常處於含鉛環境,有可能造成智商低落,一位醫師昨天在醫學學術演講中指出,由於哺乳動物骨頭裡也含有鉛,民眾常熬的大骨湯,最好少給嬰幼兒吃為妙。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在台灣醫學會舉辦的「重金屬汙染與日常生活」學術演講中表示,兒童智商與日常生活鉛暴露的關係,一直為專家學者注意,有研究證實,孩童的血鉛濃度大於五微克�一百西西,智商即隨之下降,因此建議家長應避免讓孩子處於含鉛環境,或吃下含鉛食物。 他表示,包括像大骨湯、公園遊樂設施的防鏽漆、房子裝潢的鉛粉塵、老房子的老舊水管、老一輩給嬰幼兒吃的八寶散、驚風散等,都含有鉛,甚至小朋友在大馬路旁玩耍,也會吸進許多車輛排放廢氣所含的鉛。 許多民眾常購買動物骨頭熬大骨湯給嬰兒吃,補充鈣質,林杰樑強調根據二000年出刊的美國著名醫學期刊JAMA Journal指出,天然鈣裡就含有鉛;一九八三年也有報告指出,每公克的動物骨頭中,含有一至十五點六微克的鉛,但肉類僅有小於零點一微克的鉛;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就曾建議人們少吃骨頭餐(Bonemeal)。 林杰樑也舉出一個他臨床上的案例,一對夫妻長期在含鉛環境工作,結果兒子在小五因過動求診,發現他血中含鉛量高,智商只有八十多,研判可能是家長常未更換工作服就抱小孩,雖然這名男童後來打解毒劑治療,但智商仍受影響。 林杰樑指出,民眾從大骨湯攝取鈣質,應是早年經濟狀況不佳,必須從動物身上攝取,其實除了動物骨頭,牛奶或鈣片製劑也含有很多鈣,應可取代大骨湯。 中西醫師認為:應在安全範圍內 部分醫師表示,動物骨頭中含鉛量應都在安全範圍內,如果骨頭中含鉛量太高,可能是來自鉛汙染地區的動物,不過大骨湯與嬰幼兒鉛中毒可能還需要進一步實驗確認,目前民眾並不需要過於擔心。 台北市立忠孝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蔡洪瑩說,目前兒科醫學會並沒有類似的資料,她門診上也不曾遇過因為喝大骨湯造成鉛中毒的個案。她說,動物骨頭中的鉛含量應該都在可接受的範圍以內,如果骨頭中鉛含量過高,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動物居住在遭受鉛汙染的地區;此外,鉛是否會因燉煮而大量釋出,也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台北市立中醫醫院醫師申一中指出,一般燉大骨湯,中醫師比較擔心骨頭中的磷大量釋出而影響代謝,所以通常他會建議民眾在熬大骨湯時不要熬太久。 台北市立陽明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楊文理則表示,如果研究結果正確,「可能衛教手冊都得改寫了」,她說,由於許多東方人喝乳製品會拉肚子,為了替孩子補充鈣質,醫師會建議家長改用大骨頭燉稀飯幫助孩子補充,多年來她從未看過孩子因此鉛中毒。 她說,因為餵孩子吃來路不明的中草藥造成鉛中毒的個案倒是時有所聞,所以通常會建議民眾,不要讓小孩子吃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主任曹永昌解釋,早期不肖的中藥商為了增加藥材的重量而在藥材中添加鉛的成分,不過政府已經加強查緝,現在的科學中藥也有很嚴格的把關措施,這類的情形應該不致再發生。 蔡泓瑩也指出,小孩如果真的鉛中毒,初期會有腹脹,嚴重時可能會抽筋、影響腦部發展、引發腦病變等問題,這些腦部發展問題多半無法恢復。 營養師:加醋釋出鈣 別因噎廢食 民眾常吃的大骨頭湯含鉛?營養師昨天說,大骨湯是民眾攝取天然鈣質的來源之一,如果大骨湯真有含鉛,應該了解其含鉛量有多少,是否對人體有害,不應因噎廢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楊淑惠說,民眾購買動物大骨頭熬高湯以補充鈣質,是很平常的事,有經驗的人,更常在烹煮時加點醋,以釋出更多鈣質。 台北市泰安醫院營養師蔡語涵也指出,不曾聽過動物骨頭含鉛,如果有,也必須了解骨頭含鉛量多少。 http://home.kimo.com.tw/chajuui/Web02/w027/721.htm 大骨湯主要的營養在鈣質 熬骨頭湯加適當的醋,不影響湯味,但是可幫助骨中的鈣質游離出來,增加湯中的鈣含量,喝了更可預防骨質疏鬆症。 營養師:加醋釋出鈣 別因噎廢食 民眾常吃的大骨頭湯含鉛?營養師昨天說,大骨湯是民眾攝取天然鈣質的來源之一,如果大骨湯真有含鉛,應該了解其含鉛量有多少,是否對人體有害,不應因噎廢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楊淑惠說,民眾購買動物大骨頭熬高湯以補充鈣質,是很平常的事,有經驗的人,更常在烹煮時加點醋,以釋出更多鈣質。 台北市泰安醫院營養師蔡語涵也指出,不曾聽過動物骨頭含鉛,如果有,也必須了解骨頭含鉛量多少。 各式湯底做法 牛大骨湯底: 牛大骨、薑、蔥、辣椒、小滷包 豬骨湯底: 豬骨、薑、青蒜、辣椒 。 純豬骨湯底: 豬骨 。 雞骨架湯底: 雞骨架、蔥、蕃茄、洋蔥、紅蘿蔔、胡椒粒(裝入袋中) 做法: 1.骨架材料必須先用水川燙後洗淨,再入鍋熬湯 。 2.將所有材料加12~20杯水大火煮沸,去泡沫血液,改用小 火微滾熬1小時即可 。 參考資料 http://home.kimo.com.tw/ivan_lcp/sense/sense0011.htm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wTi8_f2bHBhl2Mei8EJyEFq2bjs-/article?mid=875

文ღ香蕉鐵含量高

2009年10月16日
公開
65

香蕉含有三種天然糖份: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再加上纖維質。 香蕉可即時提升人的功能。 研究顯示,兩條香蕉,可以提供足夠能量維持 90分鐘劇烈的運動。 難怪很多世界知名的運動員都以香蕉為首選生果。 但是,香蕉不單隻提供能量。 香蕉還可以幫我們克服或治療好多病症和身體狀況, 使我們必需把香蕉加進每天的餐單。 抑鬱症:最近一項調查發現,患抑鬱症的人,在吃過香蕉後,感覺好好多。 因為香蕉含胺基酸,會轉化成血清促進素,令人鬆馳、提升情緒。 貧血:香蕉鐵質含量高,能刺激血液內的血色素。 血壓高:香蕉含極高量的鉀,但鹽份低,最理想是降血壓。 最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宣佈, 允許香蕉業宣傳香蕉能降低血壓高和中風機會。 腦力: 在英國 Twickenha就有200 名學生,為了要提升腦力,幫助考試, 在學期開始,於早餐、小休和午飯,都吃適量香蕉。 研究顯示,含豐富鉀質的香蕉,能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對他們讀書有所幫助。 便泌: 香蕉的纖維質很高,可幫助回覆腸胃正常活動,消除便泌,無需服用輕瀉劑。 宿醉: 香蕉奶色加蜜糖可以即時解酒。 香蕉鬆馳胃部,蜜糖提升血糖水平,奶抒緩精神和製做炭水化合物。 心絞痛:香蕉對身體有一種天然的制酸性,有鎮痛作用。 早上無精打彩。早餐後午飯前,吃少量香蕉可保持血糖水平。 蚊釘蟲咬。用香蕉皮內部輕擦患處,可退腫消炎。 緊張:香蕉的維生素 B含量高,可幫助抒緩神經系統。 超重: 澳地利心理學學校研究發現,工作壓力大, 使員工會不斷進食巧力克和薯片去抒緩情緒。 研究員對 5000名醫院的病人做研究,發體型肥胖的, 通常都是司職壓力非常大的工作。研究總結認為, 要避免引起對抒緩情緒食物的欲念, 就應該約每兩小時吃一點高炭水化合物的食物,以降低身體內的血糖水平。 胃潰瘍: 香蕉是調理腸胃失調的食方,因為香蕉有著柔軟的纖維而且柔滑。 對於長期患者來說,香蕉是唯一可以進食的未煮熟食物,而不會有不良反應。 香蕉還可以中和胃酸和減少疼痛。 體溫控制: 在不同國家、地區和文化中,都有把香蕉作為一種「降溫」的果物, 可以用作降低身、心的熱度。 在泰國,孕婦為了使嬰兒出生時有較為涼快的環境,臨盤時就會吃香蕉。 戒菸: 香蕉可以幫助戒菸。香蕉含維生素 B6和 B12 ,也含鉀和鎂, 可以複元戒菸者因為沒有了尼古丁刺激的影響。 壓力: 香蕉所含的鉀,可以調節心跳使之正常化,從而將氧氣順利送到大腦, 與及調節身體的水份。當受到壓力緊張時,我們的新陳代謝就會加快, 因而使鉀的水平一降。鉀含量高的香蕉,正好作補充。 中風: 據著名醫學雜誌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指出, 長期吃香蕉,中風死亡的機會率大大降低 40%。 香蕉的確可以治療許多疾病。如果跟蘋果比較,香蕉多四倍蛋白質、 多兩倍碳水化合物、多三倍磷質、多五倍維生素 A 和鐵質、 多兩倍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香蕉也含豐富的鉀,是最有益的食物。 所以,應該把那句老句子改為:「一日一香蕉,醫生遠離我。」 還有,想皮鞋潔亮如新?嘗試用香蕉皮的裡面,直接擦到皮鞋, 然後用乾布擦淨,效果立見。真神奇的生果! 香蕉緩解眼睛干澀避免其過早衰老

文ღ全母奶寶寶副食品添加原則

2009年10月09日
公開
92

轉載自http://www.babysgarden.org/web.php?webid=91 【實戰經驗-寶寶篇】全母奶寶寶何時開始添加副食品?添加的原則又是什麼? 2005.04.18 A:寶寶可以開始吃副食品的徵兆: 1.滿六個月或六個月以上:尤其是母奶寶寶,若是早於六個月添加副食品,會取代了完整營養的母奶,而滿六個月後孩子的腸胃發展才算完成,此時開始給孩子副食品才不會造成孩子身體不必要的負擔。 2.能不靠外力自行坐正:這樣我們才能面對面給孩子餵食副食品。 3.開始長牙:表示孩子的成長階段已經準備好接受液體以外的食物。 副食品的添加原則: 1.軟硬度:液態(果汁、菜汁、米湯…)==>半固態(稀飯、米麥粉糊、菜泥…)==>固態(白飯、餅乾…)。 2.一次試一種新食物:3-5天孩子沒有出現過敏、不適(如便秘或拉拉)的症狀,便可以再增加或改變另一種食物。 3.一歲之前副食品的量不是重點,讓孩子嘗試母奶以外的新口味及練習咀嚼才是目的,因此,可以依孩子的接受度慢慢增加份量即可,若孩子接受度不高,以『三餐』進食的方式可以在滿一歲後再進行。 4.因為一歲以前添加副食品的目的是『讓孩子嘗試母奶以外的食物』以及『讓孩子練習咀嚼能力』,因此不需要將任何母奶以外的食物加在母奶中一起餵食。 5.從不易過敏的食物開始,請參考『食物過敏常見症狀與易過敏食物』 6.不要添加任何的調味料,一方面讓孩子品嚐食物的原味,一方面不要增加孩子小小腎臟的負擔,也為了不要養成孩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 7.多喝開水及不限定時間次數的給予母奶:飯後喝開水可以當漱口及預防便秘,至於母奶在孩子一歲前還是最重要的營養來源,也可以有效預防便秘。 8.配方奶『不是』副食品的一種,因此當孩子食量增加的時候,可以從增加孩子副食品的量著手,直到孩子建立『一天三餐』的進食方式,這中間完全無須添加配方奶。 『在寶寶六個月前,母乳是最完美的食品,沒有需要添加任何食物或飲料(包括開水)。這樣的作法可以使媽媽的奶水充足,同時減少過敏的可能。 即使在頭一年後,母乳仍可持續提供相當量的重要營養素,尤其是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寶寶六個月大時,神經發展也讓他適合嚐試他種餵食方式。他的頭控制較好,眼睛可以直視前方,稍加扶持可以坐得穩,並且會用手抓東西放至嘴裡。我們可以觀察寶寶的情形,如果有五、六天在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情況下,而他每次伸手抓東西就往自己嘴巴送,而且不停的想吃奶時,就可試著讓他吃一點熟香蕉或馬鈴薯,如果他吃得很高興而且不會用舌頭把食物推出來,那麼我們可以確定他已經準備要吃其他食物了。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個體,幾個月的差別是正常的。 添加副食品10大原則 原則1. 持續哺乳 持續在寶寶需求時就哺餵母乳,避免因為過多的副食品取代母乳所提供的營養素及免疫方面的好處。 原則2. 漸進添加 一開始先讓寶寶吃一兩湯匙以母奶或是開水泡成糊狀的米粉,如果寶寶吃得不錯,幾天後可以另外再餵一餐。通常約在開始進食兩個月後左右,可以一天吃到三餐的副食品。一旦寶寶熟悉適應不同的進食方式時,可以慢慢改變食物的性狀,增加食物的黏稠度,並且添加其他的食物。一般建議先是水果泥、及青菜泥,最後是肉類。 原則3. 多樣化內容 每天提供多樣化的食物,母奶、米麥粉、水果、蔬菜及動物性食物。添加鐵的穀類米麥粉及肉可以提供適當的鐵。豆類、小魚、起司、優格等可以提供鈣。(一歲之前不建議喝鮮奶。)避免給太多的果汁,(一歲前不要超過每天120cc,之後不要超過每天240cc),因為它們只有提供少量的能量,但是卻取代了更營養的食物。為避免寶寶習慣高膽固醇的食物,有人建議蛋黃一週不要超過三個。 原則4. 準備一些可以用手抓的食物 當寶寶的咀嚼吞嚥功能越來越熟練時,約在八個月大左右,可以嘗試讓他以手抓東西吃,例如:撕碎的土司、小塊雞肉、熟的香蕉切片、煮熟的紅蘿蔔、地瓜或是麵條。不同的味道和質感,會讓他有興趣抓來吃。要注意不要讓他嗆到。不宜給他花生,爆米花,翠果子,瓜子、硬糖果或其他硬而圓的食物,以免造成異物吸入。 原則5. 天然為主 製作副食品時,以天然食品為主,無需添加調味品。製作之前,除了用具要乾淨外也記得要洗手。 原則6. 避免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牛奶、蛋白、花生、帶殼的海鮮類、酸性的水果,如:草莓、柑橘、蕃茄,都是比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一歲之前不要食用。不要給一歲以下的寶寶食用蜂蜜,以免引起肉毒桿菌中毒。一歲之前不要給寶寶一般成人吃的牛奶,兩歲之前不要給寶寶脫脂牛奶,已免缺乏必需脂肪酸,並造成不必要的腎臟負荷。 原則7. 注意反應 一次從少量開始添加一種食物,注意是否有不良反應──如氣喘、皮膚紅疹、腹瀉等。如果適應不錯,可逐漸增加量,一週之後再添加另外一種新的食物。 原則8. 愉快的用餐氣氛 選擇大人最輕鬆的時間開始嘗試餵寶寶副食品,可以是中午或是晚上。一開始寶寶可能不太習慣不同的進食方式及食物,需要有耐心。可以一邊餵食,一邊鼓勵他:「好好吃喔!」用餐時讓寶寶坐在固定的椅子上,培養他良好的進食習慣。可以在餵食前讓寶寶先喝些母奶,以避免他太餓。維持用餐時的氣氛。每個人的胃口及對食物的偏好不同要勉強寶寶,當他不想吃時,就抱離椅子。儘量給他多種食物去選擇。 原則9. 不要怕髒 當他習慣於吞嚥食物後,可試著讓他自己拿湯匙。當他湯匙拿得不錯時,讓他穿圍兜,地上舖報紙或塑膠布,會讓妳比較容易清理。通常在一歲以後,他可以做得較好。 原則10. 不需要用奶瓶 副食品不要放在奶瓶中,以免過度餵食,或是讓寶寶嗆到。試著讓他用杯子喝飲料,而不需使用奶瓶。市面上很多寶寶用的杯子,有兩個把手,杯子有蓋子使裡面的液體不易溢出。可先放一些開水在裡面,讓寶寶知道怎麼使用它。剛開始他可能會拿來當玩具玩,不要著急,他慢慢會學會使用杯子,等他使用得順手時,可以放些果汁或奶水讓他飲用。 注意:當寶寶開始進食副食品時,寶寶大便的形狀、顏色、或味道有可能會改變。有時你會看到食物原封不動的排出來,例如:紅蘿蔔絲、蔬菜葉,這是很常見而正常的。有時米粉、米飯、蘋果泥、或是香蕉會讓寶寶的大便較硬不好排出,可以嘗試換別種食物看看。 藉由使用適量的糖、鹽、及油,不以食物當作鼓勵,提供均衡的食物,你可以培養寶寶正確的飲食習慣。 總而言之,當寶寶開始表現出對大人食物有興趣,或是他的神經發展到可以控制頭部及手的動作時即可嚐試讓他吃副食品。不要著急,不要怕髒或麻煩,維持進餐時的愉快氣氛,和他一起享受用餐的樂趣!』(引述自『母乳最好』一書作者:陳昭惠醫生之文章2002/03)

文ღ全母奶寶寶副食品添加原則

2009年10月09日
公開
79

轉載自http://www.babysgarden.org/web.php?webid=91 【實戰經驗-寶寶篇】全母奶寶寶何時開始添加副食品?添加的原則又是什麼? 2005.04.18 A:寶寶可以開始吃副食品的徵兆: 1.滿六個月或六個月以上:尤其是母奶寶寶,若是早於六個月添加副食品,會取代了完整營養的母奶,而滿六個月後孩子的腸胃發展才算完成,此時開始給孩子副食品才不會造成孩子身體不必要的負擔。 2.能不靠外力自行坐正:這樣我們才能面對面給孩子餵食副食品。 3.開始長牙:表示孩子的成長階段已經準備好接受液體以外的食物。 副食品的添加原則: 1.軟硬度:液態(果汁、菜汁、米湯…)==>半固態(稀飯、米麥粉糊、菜泥…)==>固態(白飯、餅乾…)。 2.一次試一種新食物:3-5天孩子沒有出現過敏、不適(如便秘或拉拉)的症狀,便可以再增加或改變另一種食物。 3.一歲之前副食品的量不是重點,讓孩子嘗試母奶以外的新口味及練習咀嚼才是目的,因此,可以依孩子的接受度慢慢增加份量即可,若孩子接受度不高,以『三餐』進食的方式可以在滿一歲後再進行。 4.因為一歲以前添加副食品的目的是『讓孩子嘗試母奶以外的食物』以及『讓孩子練習咀嚼能力』,因此不需要將任何母奶以外的食物加在母奶中一起餵食。 5.從不易過敏的食物開始,請參考『食物過敏常見症狀與易過敏食物』 6.不要添加任何的調味料,一方面讓孩子品嚐食物的原味,一方面不要增加孩子小小腎臟的負擔,也為了不要養成孩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 7.多喝開水及不限定時間次數的給予母奶:飯後喝開水可以當漱口及預防便秘,至於母奶在孩子一歲前還是最重要的營養來源,也可以有效預防便秘。 8.配方奶『不是』副食品的一種,因此當孩子食量增加的時候,可以從增加孩子副食品的量著手,直到孩子建立『一天三餐』的進食方式,這中間完全無須添加配方奶。 『在寶寶六個月前,母乳是最完美的食品,沒有需要添加任何食物或飲料(包括開水)。這樣的作法可以使媽媽的奶水充足,同時減少過敏的可能。 即使在頭一年後,母乳仍可持續提供相當量的重要營養素,尤其是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寶寶六個月大時,神經發展也讓他適合嚐試他種餵食方式。他的頭控制較好,眼睛可以直視前方,稍加扶持可以坐得穩,並且會用手抓東西放至嘴裡。我們可以觀察寶寶的情形,如果有五、六天在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情況下,而他每次伸手抓東西就往自己嘴巴送,而且不停的想吃奶時,就可試著讓他吃一點熟香蕉或馬鈴薯,如果他吃得很高興而且不會用舌頭把食物推出來,那麼我們可以確定他已經準備要吃其他食物了。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個體,幾個月的差別是正常的。 添加副食品10大原則 原則1. 持續哺乳 持續在寶寶需求時就哺餵母乳,避免因為過多的副食品取代母乳所提供的營養素及免疫方面的好處。 原則2. 漸進添加 一開始先讓寶寶吃一兩湯匙以母奶或是開水泡成糊狀的米粉,如果寶寶吃得不錯,幾天後可以另外再餵一餐。通常約在開始進食兩個月後左右,可以一天吃到三餐的副食品。一旦寶寶熟悉適應不同的進食方式時,可以慢慢改變食物的性狀,增加食物的黏稠度,並且添加其他的食物。一般建議先是水果泥、及青菜泥,最後是肉類。 原則3. 多樣化內容 每天提供多樣化的食物,母奶、米麥粉、水果、蔬菜及動物性食物。添加鐵的穀類米麥粉及肉可以提供適當的鐵。豆類、小魚、起司、優格等可以提供鈣。(一歲之前不建議喝鮮奶。)避免給太多的果汁,(一歲前不要超過每天120cc,之後不要超過每天240cc),因為它們只有提供少量的能量,但是卻取代了更營養的食物。為避免寶寶習慣高膽固醇的食物,有人建議蛋黃一週不要超過三個。 原則4. 準備一些可以用手抓的食物 當寶寶的咀嚼吞嚥功能越來越熟練時,約在八個月大左右,可以嘗試讓他以手抓東西吃,例如:撕碎的土司、小塊雞肉、熟的香蕉切片、煮熟的紅蘿蔔、地瓜或是麵條。不同的味道和質感,會讓他有興趣抓來吃。要注意不要讓他嗆到。不宜給他花生,爆米花,翠果子,瓜子、硬糖果或其他硬而圓的食物,以免造成異物吸入。 原則5. 天然為主 製作副食品時,以天然食品為主,無需添加調味品。製作之前,除了用具要乾淨外也記得要洗手。 原則6. 避免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牛奶、蛋白、花生、帶殼的海鮮類、酸性的水果,如:草莓、柑橘、蕃茄,都是比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一歲之前不要食用。不要給一歲以下的寶寶食用蜂蜜,以免引起肉毒桿菌中毒。一歲之前不要給寶寶一般成人吃的牛奶,兩歲之前不要給寶寶脫脂牛奶,已免缺乏必需脂肪酸,並造成不必要的腎臟負荷。 原則7. 注意反應 一次從少量開始添加一種食物,注意是否有不良反應──如氣喘、皮膚紅疹、腹瀉等。如果適應不錯,可逐漸增加量,一週之後再添加另外一種新的食物。 原則8. 愉快的用餐氣氛 選擇大人最輕鬆的時間開始嘗試餵寶寶副食品,可以是中午或是晚上。一開始寶寶可能不太習慣不同的進食方式及食物,需要有耐心。可以一邊餵食,一邊鼓勵他:「好好吃喔!」用餐時讓寶寶坐在固定的椅子上,培養他良好的進食習慣。可以在餵食前讓寶寶先喝些母奶,以避免他太餓。維持用餐時的氣氛。每個人的胃口及對食物的偏好不同要勉強寶寶,當他不想吃時,就抱離椅子。儘量給他多種食物去選擇。 原則9. 不要怕髒 當他習慣於吞嚥食物後,可試著讓他自己拿湯匙。當他湯匙拿得不錯時,讓他穿圍兜,地上舖報紙或塑膠布,會讓妳比較容易清理。通常在一歲以後,他可以做得較好。 原則10. 不需要用奶瓶 副食品不要放在奶瓶中,以免過度餵食,或是讓寶寶嗆到。試著讓他用杯子喝飲料,而不需使用奶瓶。市面上很多寶寶用的杯子,有兩個把手,杯子有蓋子使裡面的液體不易溢出。可先放一些開水在裡面,讓寶寶知道怎麼使用它。剛開始他可能會拿來當玩具玩,不要著急,他慢慢會學會使用杯子,等他使用得順手時,可以放些果汁或奶水讓他飲用。 注意:當寶寶開始進食副食品時,寶寶大便的形狀、顏色、或味道有可能會改變。有時你會看到食物原封不動的排出來,例如:紅蘿蔔絲、蔬菜葉,這是很常見而正常的。有時米粉、米飯、蘋果泥、或是香蕉會讓寶寶的大便較硬不好排出,可以嘗試換別種食物看看。 藉由使用適量的糖、鹽、及油,不以食物當作鼓勵,提供均衡的食物,你可以培養寶寶正確的飲食習慣。 總而言之,當寶寶開始表現出對大人食物有興趣,或是他的神經發展到可以控制頭部及手的動作時即可嚐試讓他吃副食品。不要著急,不要怕髒或麻煩,維持進餐時的愉快氣氛,和他一起享受用餐的樂趣!』(引述自『母乳最好』一書作者:陳昭惠醫生之文章2002/03)

嬰兒後期營養

2009年09月26日
公開
85

各階段孩童該怎麼吃?~嬰兒後期營養 為什麼六個月大後要添加副食品? 隨著寶寶體重不斷地增加,一天的奶量也越來越多,一般而言, 寶寶的奶量在4個月至6個月大時會達到最高峰,之後受到厭奶的影響, 奶量會降低,以6個月大的嬰兒(體重約為7.5公斤)為例, 一天所需熱量為750大卡,折算所需奶量約為1125cc。 事實上,大部分的嬰兒都達不到這個奶量, 可見用純母奶或嬰兒配方餵哺已經無法滿足嬰兒熱量的需求。 此時,就必須添加奶類以外的嬰兒食品(即副食品)。 添加副食品不但可以提供嬰兒熱量、同時也可提供微量元素(鋅、銅、鐵) 及維生素,輔助嬰兒準備適應日後各種不同的固體食物, 更重要的是訓練嬰兒吞嚥及咀嚼能力,以免日後偏食。 很多小孩到了2∼3歲後還不肯吃較硬的食物,就是忽略這個時期的訓練。 添加副食品的原則 一、漸進:開始時一次添加一種新食物,由稀漸濃,少量增加, 質地先以液體狀進步到泥狀或糊狀食物,再進步到細碎食物、塊狀食物, 每種食物的間隔至少相隔1星期,先以稀飯或嬰兒米粉嘗試, 再來才是水果、蔬菜、肉類。 二、過敏:添加新食物後,注意寶寶有無嘔吐、腹瀉、皮膚紅疹, 若有以上症狀,則應停止餵食該食物1至2個月,或向醫師請教。 一些高過敏的食物,如蛋白、麥類、柑橘類水果、海鮮(包括魚)、 堅果類和花生、大豆製品、巧克力應到1歲以後再嘗試。 三、混合:嘗試過4∼5種不同食物後,才可混合餵。 四、訓練:選在寶寶較餓的時候餵食,例如餵奶前一小時, 嬰兒米粉應以水或奶調成糊狀,盡量以湯匙餵,訓練寶寶吞嚥及咀嚼能力。 五、衛生:在準備副食品時,一定要注意食品、器具及雙手的清潔衛生; 若購買市面上現成的嬰兒食品,也應注意有效期限, 若不能當餐吃完,可冷藏於冰箱中,並於24小時內食用,吃不完則應丟棄。 六、溫度:不可太高,以免燙傷及破壞營養(Vit C),不用微波加熱。 七、清淡:盡量以天然、新鮮食物來製作副食品,並不需另外添加調味料, 以養成寶寶吃清淡食物的 習慣。 八、適量:尊重寶寶的食慾,如果寶寶拒絕再張口、將頭轉開或哭鬧起來, 不可強迫食物一定要吃完。 九、環境:餵食時應讓寶寶斜躺,面對面餵食,保持舒適、輕鬆, 餵食時父母要有耐心,不可以食物做為獎懲。 6、7個月大時,每天約4∼5餐配方奶或母奶,一餐副食品;8∼10個月時, 奶類減至3∼4餐,副食品增加至兩餐;一歲之後,主食應與大人相同, 但仍宜清淡,奶類應為副食品就好,而且只需2∼3次。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果汁應在6個月大以後才嘗試給予, 因為它們只有提供少量的能量,但是卻取代了更營養的食物, 而美國兒童牙科學會更建議給予果汁時應放在杯中,而非奶瓶內, 以免嬰兒蛀牙。一般而言,1歲之前給予果汁一天不要超過120cc。 當寶寶開始進食副食品時,寶寶大便的顏色、形狀或味道可能會與之前不同, 甚至有時會看到吃下去的食物原封不動的排出來,只要不是腹瀉、便秘, 這是很常見且正常的,家長不用過度擔心。

文ღ4-6個月寶寶一天的飲食範例

2009年09月03日
公開
77

4-6個月寶寶一天的飲食範例 流質食物階段 食物型態:由流質漸漸轉為半流質 每日副食品餐數:1∼2回 奶水餵養次數:4∼5回 新嘗試:米糊、麥糊、及各種果汁、菜汁   AM07:00 早餐時間:媽媽起床幫寶寶泡「奶奶」 建議奶量:150∼180cc。 AM09:00 上午點心時間: 果汁和菜汁各1∼2匙。 AM11:00 午餐時間:很豐盛哦!先有香香的米糊後,還有好喝的奶奶,營養當然沒話說。吃完飯後休息30分鐘,媽媽還為我準備了維他命C豐富的柳澄汁....只是,果汁好酸喔! 記得要先餵副食品再餵嬰兒配方奶。調配方法:以60cc的配方奶加入約4匙米粉調製成米糊(媽媽可自行拿捏米粉的量,大略成糊狀即可);奶量則相對減少,建議為90∼120cc,果汁在給予初期需加水稀釋。 PM15:00 下午點心時間:悠閒的午後,再喝一瓶奶奶補充體力。建議奶量:150∼180cc。 PM17:00 零嘴:晚餐前再喝個果汁,是營養又天然的小零嘴。 果汁量建議為1∼2匙。 PM19:00 晚餐時間:又是最愛的米糊,哇∼好香!當然,吃完米糊後還是得喝奶奶。 調配法:依然以60cc的配方奶加入約4匙的米粉調製成米糊(媽媽可自行拿捏米粉的量,大略成糊狀即可);奶量亦同時相對減少,建議為90∼120cc。 PM20:00 餐後:吃完飯後休息一下,再喝點菜汁,營養更完整。 菜汁量1∼2匙。 PM23:00 宵夜時間:喝奶奶時間。 健議奶量:150∼180cc。   4∼6個月寶寶的飲食注意事項   這個時期的寶寶,除了吃母乳或嬰兒配方食品之外,還應該開始吃一些由蔬菜、水果等固體食物製成的湯汁,及米糊或麥糊,來滿足成長中所需的營養了。至於在添加技巧上,營養師毛櫻曼表示,有一些基本原則是媽媽們必須注意並切確遵守的: 1. 一次只能嘗試一種新的食物,且應由少量(1茶匙)開始試吃,濃度也應由稀漸濃。 2. 每嘗試一種新的食物時,應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狀況。若三、五天後無腹瀉、嘔吐、出疹或皮膚潮紅等不良反應時,才可換另一種新的食物;而假如有不良反應產生,則應停食用該種食物,並即刻帶寶寶就醫,以確定病情。 3. 最好讓寶寶養成先吃副食品再喝奶水的習慣。 4. 製作副食品時,以天然食物為主,不要使用調味料。 5. 副食製作過程中應確保衛生,食物、用具、雙手都應洗淨。 6.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階段的初期,蘋果汁、西瓜汁、葡萄汁等果汁就較枸櫞酸類的果汁(如橘子)適宜先給予寶寶,寶寶的接受度可能較好。   此外,林姃慧醫師也提醒媽媽們,餵食副食品時,應儘量將其盛裝於碗或杯內以湯匙餵食,讓寶寶可以儘快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過程中媽媽最好詳實的記錄寶寶每天所吃的種類及量,以作為了解寶寶健康狀態的依據。   4-6個月寶寶的副食品製作重點   在這個時期中,寶寶可以開始嘗試固體食物的種類有蔬菜類、水果類及五榖根莖類,但其製作上和一般給成人所食用的有很大的差距,製作重點如下: A蔬菜類-菜湯(汁):   將新鮮的蔬菜洗淨切碎,投入鍋內加水煮沸;煮開約三分鐘後,再取出菜湯(汁)冷卻即可。 B水果類-果汁:   (1) 柳丁、橘子類:將其初片後擠汁。 (2) 番茄、葡萄類:先將其置於碗內以熱水浸泡兩分鐘再取出、去皮,再用乾淨的紗布包起後,用湯匙擠壓出汁。 (3) 西瓜、香瓜類:將瓜肉挖出、置於碗內後,再用湯匙擠壓出汁。   注意哦!製作好的果汁必須先稀釋再給寶寶食用,例如兩茶匙的柳橙汁,可加兩湯匙的開水稀釋。 C五穀根莖類-米糊、麥糊:   取適量的米粉或麥粉於碗內,加適量水調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