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andy 珊迪

珊迪碎碎念

珊迪碎碎念

如何讓孩子專心學習

2013年10月12日
下午佳興學校辦了個講座,
主題是:如何讓孩子專心學習.
這主題我還挺有興趣的,
下午就讓老吳在家陪伴佳興,
我去學校"上課 "了,
今天來的都是幼兒園及低年級的家長,
全部約莫有50人吧!
主講的是"劉鴻徽"醫師,
不同於平時公司嚴肅的的教育訓練 ,
或是定期參加的乏味的金融信託訓練課程,
可能是因為是有興趣又切身相關的主題,
就自然而然的專心認真了起來,
感覺兩個小時很快就結束了,
還不錯的講座,
講師花了一大半的時間在談親子關係的建立,
也談過動兒,
最後還有開放家長的問答,
我紀錄了一些自己覺得受益的重點:

1.親密關係是你給孩子的內在力量.
<有"關係"什麼都沒關係,沒"關係"什麼都有關係>
這"關係"指的是與孩子的親密關係,
與孩子的親密關係會決定孩子的性格 ,
這性格也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給孩子安全感感覺他被關注,
讓他感受著鼓勵陪伴,
<我被關注故我存在>.
進一步才能提升他內在的學習動機,
<我專注故我存在>
面對有興趣的事更能專心.

2.沒有一個孩子是多餘的或錯誤的,
愛的教育,虎媽的教育,都沒有絕對的對錯,
重要的是了解孩子,
可從"優質時間 "開始,
每天花20分鐘,
完完全全專心的陪伴,
看他玩積木,畫畫,讀繪本------
注意他並給予回饋,
讓他感受到不是只有做的好或做的不好時才被注意,
當他感受著被注意被關心,
親子的關係好了,管教才有影響力.

3.常和孩子討論,
不澆孩子冷水,
鼓勵他用說故事的方式說出想說的,
也可從孩子的畫畫或作品等聽他想說的,
"主動傾聽"亦是親密關係的開始,
讓他練習表達,
用"聽起來-----是不是-----"給予回應.
傾聽的三不原則:
不要說的比孩子多 (話太多,口氣太重)
不要批評 (忍著 )
不要急著教導.(就算心平氣和的說,效果也有限)

4.當別人的行為引起了孩子的情緒,
先讓他知道這情緒會讓他帶來什麼麻煩,
才幫助他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當孩子的行為造成照顧者問題時,
不是只是責罵告訴孩子下次不要這樣,
採用三大原則方向,
a .照顧者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暫停)
b .溫柔而堅定的,眀確的約定限制孩子行為.(建立紀律)
c .請孩子自己說出錯誤處及下次再犯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