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詠寶

關於學齡前教育

2010年04月02日
勇媽手札

好久以前,我便開始思考,該讓小孩從什麼時間點,正式接受團體教育。

我爬過很多文,問過很多人意見,當然,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有的專家說,最好五歲再上幼稚園,而台灣法定的公立幼稚園年齡是四足歲,然而,很多家庭,不一定有辦法配合專家或法定的入學門檻。

而我個人的看法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別人的方法不見得合適自己,自己的經驗也不一定適合別人,自己的小孩,只有自己最清楚他適合什麼。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雙薪家庭,小孩不是托父母親朋好友帶,要不就是找保母。在足夠信任的人照顧下,我相信,小孩會被照料得很好,但那純粹只是生活上的照顧,因為,婆婆媽媽的照顧方式,無非就是用"電視"照顧。

娘家的媽媽喜歡看台語連續劇,從「天下父母心」到「夜市人生」,年代更久之前,還有什麼「霹靂火」之類的,但坦白說,那種劇情都太不健康了,好一點,看個大愛台,還知道做人處事的道理。

而婆家的媽媽喜歡看韓劇及政論節目,從「藍色生死戀」到「新聞哇哇哇」,還是沒什麼養份的節目。

可是,能阻止她們不要看這些節目嗎?我不會這麼做,因為老人家,妳要她跟著小孩看「YoYo」或「MoMo」,就如同要求我看體育節目是一樣的,看不下去的!更惶論,還要她們講故事書或陪小孩看些有意義的書。何況,照顧小孩真的很辛苦,我從來不會特別要求媽媽們或保母一定要怎麼做,通常,小孩交到人家手上,我都尊重別人帶小孩的方式。

但這麼一來,刺激真的不夠多,其實變向是抹殺掉小孩們有求知的權利,俗話說『三歲定終生』,如果,我們的三歲還處於懵懂的階段,很多東西的養成,可能失去了它的黃金時間。

聽說法國及英國法定的學齡年紀為三歲,為什麼訂這麼小,一方面可能是考量若大部份的家庭是雙薪,越晚入學,其實對家庭的運作影響越大;再者,就算是父母自己帶小孩,坦白說,小孩不一定得到最妥善的養育,以我自己來說,肯定沒有教小孩的經驗,很多教育的方式,都是用自己認為的方式在進行,但或許,我們自己的行為,可能就有偏差,等到發現自己過往的方式不正確時,可許已經來不及校正小孩了。

現在人生得少,時常,在任何場合裏都會看到小霸王,通常,這種小孩,可以猜想家裏應該是沒有兄弟姐妹的,因為,缺乏和同儕的互動,但我不認為,那樣"嬌竉"的環境,適合小孩養成。

當然,我也曾想過,"未來"對一個小孩來說,可能人生的1/3就花在學校上,另外1/3花在工作上,人生苦短,有必要要讓小孩早早就學嗎?

但我不是全職媽媽,我沒有辦法控制長輩的教養方式,所以此時,我或許更相信學校的專業,我不是期望小孩認得懂很多國字,或把英文學得瓜瓜叫,我只希望幼稚園是提供給他一個有別於家裏更有趣的地方,可以玩,可以和小朋友互動,學會互敬互愛,同時,也學會自理。

此外,基於現實考量,若我將兩個小孩通通送進幼稚園,平均每個月的花費,還比一個月的保母費少,這個誘因,也是讓我深深評估的原因。

不過,還是那一句話,別人的方法不見得合適自己,自己的經驗也不一定適合別人,自己的小孩,只有自己最清楚他適合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