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詠寶

回診心智科 - 不知所措

2012年01月05日
勇媽手札

下午帶阿詠回台大心智科看ADHD。

看診需要等待是常見的現象,尤其是大醫院。下午門診1:30開始,阿詠是4號,所以我想應該兩點多看得到,但快兩點抵達時,竟發現......天哪∼早上的門診還沒結束!!!!

結果上午的門診看到兩點多結束,加上醫生吃飯休息,最後,下午的門診三點才開始,說真的,好折磨人!我們等待的都覺得又煩又累了,更不要說看了一個上午病人的醫生,然後下午又要接著看,哎∼就算賺很大,命大概都少半條了吧!

所以,丘醫師一邊看阿詠的測驗報告,一邊打呵欠,實在令人覺得很不忍。

雖然丘醫師看得出來很疲勞,他還是盡力與我討論阿詠的狀況。他在看完報告後說,阿詠應該是ADHD沒錯,但是"輕微"型。丘醫師的comclusion我不意外,因為他一昧只是看心理醫師所做的報告,那結果我早已知了,但我的疑問是職能治療師的看法不同,那兩造說法如何取得共識?

丘醫師舉了過敏的例子回答我。他說環境對有過敏的人影響很大,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過敏原;而遇到過敏原的人,其過敏症狀會因為環境的關係或大或小。意思是,阿詠是一個追求「刺激」的人,如果環境新鮮,他過動的因子會被突顯,反之,如果環境單調,他的症狀或許就比較不明顯。

那輕微的ADHD該怎麼辦?丘醫師認為先定期追蹤即可,主要是家長與老師要雙向的合作,尚不需使用到巡輔員這樣的資源。而"定期追蹤"是指三個月後再回診...欸∼沒完沒了ㄚ!



公婆到目前為止,仍然認為他們的寶貝孫很ok,根本不需要看醫生,尤其聽到要不斷回診,直搖頭。

不要說小孩,我自己都覺得累,但還是不能不看。不看的話,我們不會知道阿詠原來有這方面的問題,或許會一直用錯誤的方式對待他;不看的話,老師會覺得家長不合作,家長既然不合作,老師又何必盡心盡力?

放學的時候,我同老師說了醫生的結論。老師給我的回應,我是有點小訝異,因為老師認為測驗的準確性不高!

她說測驗如果是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做,阿詠的問題不會被放大,因為她們以與他互動的經驗來看,阿詠在一對一的情況下,表現良好;但如果是在一個團體裏頭,阿詠脫節的情況就會很明顯。老師仍然希望可以得到巡輔員的協助。

我大概能夠理解老師說的,但我也不知所措,到底是冷處理好?還是積極處理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