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詠寶

《書》如果那天我沒死

2017年12月25日
勇媽手札

看完這本小說,我的第一個念頭是,它好適合被拍成電影噢!

果不其然,有人和我有相同的想法,就在我瀏覽封面封底感受故事餘溫的時候,我發現它已經被拍成電影了。上網查一下,是部法國片,不過在看過電影預告後,我認為它的選角有問題,男主角並不適合小說中該有的律師形象,反倒像個藝術家。是啦,男主角本身的確有攝影的藝術細胞,但做為一名律師,沒有令客戶信任的穩重儀表,就沒有說服力吧?還是說,法國律師都是長得一副浪漫樣?!Anyway,是本好看的小說,確實有被拍成電影的故事張力。


故事中的男主角,以第一人稱陳述他的故事。在還沒死之前,他叫做,死了之後叫做蓋瑞出生在良好家庭,說得俗氣一點,就是上流社會,而且還是紐約的上流。然而戲都要這樣演,明明對富二代來說,人生的目標就是繼續富貴下去,可是卻反骨,從小愛上攝影,希望長大後成為一名攝影師,然而時運不濟,靠攝影過日子幾乎快餓死,所以他接受父親的建議,妥協自己的夢想,繼續深造,進而成為華爾街的名律師,在信託暨資產方面。

父親的建議確實讓他過上很好的生活(年薪三十幾萬美金,超級羨慕啊∼),所以他有足夠的能力繼續玩攝影,只是再也跨不出舒適圈了。可是沒想到,妥協的人生竟然造成夫妻失和,也因查覺妻子外遇,最終釀成悲劇。失手殺了小王,然後變成小王.....好吧,書讀得多也是有好處,思慮夠縝密,我甚至懷疑看過很多推理小說,才能安排出完美棄屍又轉換身份的戲碼,噗∼

不過在變成「蓋瑞」之後的,居然在攝影界闖出赫赫的名堂,也太戲劇性了,這也是為什麼這本小說很適合被拍成電影的原因,但名字若改成《如果那天我沒死之九命怪貓篇》會更加貼切,因為「蓋瑞」又死了一次...lol


從頭到尾我對的老婆就很反感,他老婆正是所謂的「紅顏禍水」,因為自己在寫作上的失意就怪東怪西,怨自己被家庭綁住、怨老公放棄攝影夢想等等,我覺得根本是一種無病呻吟的症頭,若不是提供她不愁吃穿的生活,她有辦法全心全意投入寫作嗎?最終還不是會讓自己的夢想在柴米油鹽中消耗怠盡。藝術家總是太不食人間煙火,今天如果連三餐都不濟,還有能力支持理想嗎?但令人生氣的就在於,在離開妻小的同時,也將所有財產留給妻小,而他老婆竟然在他"死後"不久,就跟一位藝術家富翁在一起.....很氣捏,命怎麼這麼好!

這麼灑狗血的劇情其實還有蠻多令人省思的地方。起初,我是同情的,但再仔細想想,他也犯了很多精英會有的致命傷 — 承受不了挫折。他完全無法接受妻子外遇的事實,當然,沒有人能接受另一半外遇,可實際上,他自己也劈腿過,還兩次,這怎麼講?可見人真的對自己很寛容,對別人很苛刻。

另,自己有一段自我的反省,他說回頭看自己二十多歲時那段充滿徬惶與迷惘的幾個月,為什麼要苛待自己,為什麼要對自己的攝影才華缺乏信心?反倒應該告訴自己,技術需要靠時間來累積經驗,不該急著揚名立萬。問題出在哪?問題出在「成就」。如果從小接受唯「成就」是一切的教育,就會覺得自己若沒依照意想的速度往上爬,一定是哪裡出了錯,要不然就是入錯了行。就是成了這種妄想症的受害者,任憑失敗的喪鐘吞蝕所有理性的思維。


其實,書中最無辜可憐的人,應該是「蓋瑞」,那個真正「蓋瑞」的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