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U NNN

孩子不睡覺、半夜常醒來,是因為做錯這件事!

2023年05月02日

你家孩子也有睡覺問題嗎?常常睡覺時間到了,找一堆藉口就是不睡覺;好不容易睡著了,結果半夜還常醒來,不是只有嬰幼兒才會如此唷,有些到了小學都還有這些睡眠問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難以入睡、不願睡覺、或半夜經常醒來都是一種「失眠」的表現,孩子也不例外,在國際睡眠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中,就有一項「兒童時期的行為性失眠」(Behavioral insomnia of childhood),這種行為性失眠最常見於0~5歲,也可能持續到兒童時期中期。

兒童行為性失眠,可分為三個亞型柏青哥玩法
•設定限制型 (limit-setting sleep type):
–常見於學齡前兒童,甚至是小學生,到了睡覺時間,孩子使用各種策略來延遲或拒絕上床,例如想再聽一本書、要喝水、要上廁所、我害怕(有些是真的怕,有些是用怕來延遲睡覺)、我還不想睡……等。

–形成的原因除了和孩子本身身心狀態、生理時鐘影響外,照顧者是否有及早建立規律睡眠時間表也有關。

•入睡聯結型(sleep-onset association type):
–孩子睡覺依賴特定的「入睡聯結」,這些聯結可能包括:睡特定床、抱特定棉被、玩偶或小物、搖擺刺激、大人陪伴、說故事、喝奶或吸奶嘴等,要有這些「入睡聯結」才能入睡,倘若半夜醒來,沒有這些條件,就很難再入睡。
–形成的原因和孩子沒有學到自我安撫、入睡聯結不適當有關。

•混合型(combined type):
–綜合了設定限制型和入睡聯結型的表現

當孩子有上述這些「行為性失眠」表現,就容易有睡眠不足的情形,早上容易爬不起來、起床氣,甚至影響白天的學習效率,例如會比較躁動、不易專心、記不住等,而且脾氣也會變得比較不好。

這是因為我們在睡覺時,大腦也還在工作,一個晚上的睡眠會經歷好幾次的睡眠周期,而一個睡眠周期包括:

•快速動眼期(REM stage):
–做夢發生於這時期,它對於心智與情緒發展很重要,在這個時期雖然身體是放鬆的,但大腦卻相當活耀。
–大腦會在這個時期進行訊息整理及儲存,具記憶重整及固化的功能。

•非快速動眼期(NREM stage):又可分為3個階段
–第1階段:非常淺睡,很容易被叫醒,因此當爸媽覺得孩子睡著了,準備離開房間,結果孩子卻瞬間清醒,很有可能其實孩子只是在此階段。
–第2階段:還是相當淺眠,但孩子身體已經即將進入深睡,所以顯得相當放鬆, 爸媽如果要溜出房門,這是相當好的時機。
–第3階段:熟睡或深睡期(過去的第4階段已合併至此階段),身體需要此階段進行修復工作,當孩子在此階段時,很難被叫醒。
從一個週期到下一個週期時,可能會經歷短暫的清醒,這時如果身邊的事物和入睡時一樣,可能翻個身又直接睡去,但如果不同,那可能就會醒來,然後會尋找”入睡聯結”,例如剛剛是爸爸陪才睡著的,就會走去爸爸身邊,叫爸爸再次陪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