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U NNN

新興網路詐騙以青少年為目標!留意4種常見詐騙手法

2023年05月13日

孩子最常在手機上「玩什麼」?家長知道嗎?近來有許多青少年被騙取私密照,或被詐騙金錢、淪為人頭帳戶等社會新聞,新興的網路詐騙已將青少年當成目標,專家分析詐騙集團的新興手法,提醒家長和青少年應留意。歐洲盃足球

許多青少年因課業或社交需求,會有自己的手機,然而孩子利用手機上網的時候都做些什麼?恐怕是家長最擔心的事情。由於青少年在人際交往上尚不成熟,近來也常成為網路詐騙的受害者。根據內政部統計,2021 年網路犯罪類型第一名就是詐欺,占網路犯罪 30%,而青少年則是所有受害者年齡層中排名第二多的人口。

群律法律事務所律師簡大為表示,大部分網路詐騙的目的不外乎「騙財、騙色、騙勞力」,青少年也許錢不多,不會是目前最熱門的投資詐騙類型的目標,但還是可能被其他手法所騙,「重點在於青少年被詐騙、威脅時,常常不敢跟家長、老師求助,或者太容易相信網路上的人,因此容易成為犯罪集團的目標。」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Institute of Watch Internet Network, 簡稱 iWIN)」是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46 條授權設立,專門協助處理兒少在網路犯罪的案件中,設法下架在網路上流竄的兒少私密照等,給予兒少在網路安全上的協助。

犯罪集團常用四種手法詐騙青少年
iWIN 執行秘書劉昱均觀察,網路犯罪者在吸引青少年時,都會先以「建立連結和信任」做為開端,也就是從「網路交友詐騙」開始。在網路上的「那個人」可能會偽裝成各種青少年希望建立關係的理想樣貌,不管是閨蜜、兄弟還是男女朋友,甚至是聊得來的大哥、大姊。從網路交友為起點,劉昱均分析青少年時常受到詐騙的幾種樣態。

一、消費詐騙 
這種類型是占最多比例的樣態,詐騙手法跟騙成年人差不多,但青少年對於商品價格的警覺心較低,容易被粗劣的消費網頁或仿冒品吸引上鉤。劉昱均舉例,如果成年人看到一雙球鞋原價 8 千元台幣,但這個賣場只賣 2 千元,就會下意識覺得不對勁,但青少年因為可支配金錢較少,對於所謂商品價差較無概念,就會以為自己「撿到便宜」,通常匯款後就不會收到商品,音訊全無。

除了詐騙買家之外,近來也有一種新興「詐騙賣家」的樣態,因為有些青少年會把自己用不到的二手用品上網拍賣,希望能賺一些零用錢,犯罪集團就盯上這些不熟悉販售平台合約的賣家。

劉昱均分析犯罪集團的「劇本」,犯罪者通常會假裝成買家,私訊青少年(賣家)說賣場上的東西無法下標或轉帳,然後提供一個連結,假裝是平台提供的資訊,實際上是詐騙集團架設的假網頁,接著要賣家依循連結的說明去開通權限,最後引導賣家測試轉帳功能,卻是真的讓賣家把戶頭裡的錢轉出去給犯罪者。

劉昱均表示,雖然青少年的戶頭可能不會有巨款,但很多孩子不敢跟爸媽或老師說自己被騙,只摸摸鼻子算了,也不會去報案,比起成年人,詐騙青少年讓這些犯罪集團更容易得手。

二、私密照詐騙
這是僅次於消費詐騙,青少年被詐騙最多的類型,也是對青少年傷害最大、最深遠的詐騙。「很多家長都以為只有小女生會被騙,其實男性被騙的也很多。」劉昱均解釋,犯罪集團會先在各個社群平台下廣告或留言,通常就是放幾張美女照,強調想交朋友、私訊裸聊等,再留下 LINE 帳號。

如果孩子加入 LINE 帳號,會真的看到美女的影像或跟小男生對話,劉昱均則說:「通常這都是假的,都是犯罪集團收集的女性被害者影像。」之後犯罪集團會要求小男生脫衣服或露出私密處,甚至在視訊鏡頭前自慰等,對方就側錄這些影像,然後馬上翻臉不認人,說要把這些私密照片或影像散布出去,威脅小男生要拿錢來換,沒錢就用勞力來抵,像是提供帳戶幫忙轉錢,協助洗錢犯罪;甚至是去 ATM 領錢,當詐騙車手。(了解更多網路兒少性剝削陷阱:數位專題|小心網路惡狼就在孩子身邊)
三、打工詐騙
劉昱均觀察,打工詐騙通常會跟私密照詐騙混合出現,目標也以青少女為主。由於青少年可支配的零用錢不多,經常會想要打工來滿足物質和社交需求。其中「線上打工」號稱可以利用零碎時間賺錢,且不用跟爸媽報備,最受青少年歡迎。

劉昱均說明,通常詐騙青少年的劇本,會以應徵小編或產品試用員為主,通常產品都是乳暈霜、內衣褲、泳裝等跟身材裸露有關的產品。待孩子提供照片、身高體重、年齡和就讀學校等基本資料後,犯罪者會說孩子很有潛力當模特兒等,要孩子拍只穿內衣褲的照片給犯罪者。話術則是必須看身材經過徵選等,如果孩子深信不疑,犯罪者就會進一步要求拍全裸照片,甚至是脫衣服自我介紹的影片;如果孩子不從,就會拿一開始的內衣褲照片威脅要散布出去,或者因為握有孩子的電話、地址等資料,威脅要對孩子本人或家人不利(毆打綁架等),要求孩子脫更多、拍更多裸照和私密影像給犯罪者。

「最可怕的是,有些犯罪者會要求孩子全裸或在私密部位旁拿著自己的學生證,證明這是她自己,這種影像和照片會緊緊與孩子的個資相連,若在網路上流傳,對孩子的傷害非常大。」劉昱均憂心忡忡的表示。

劉昱均也強調,一般模特兒公司在應徵模特兒,只需要應徵者穿著衣服的照片,頂多是穿著正常衣服不同角度的照片,提供的履歷資料也跟應徵其他工作一樣,「如果要妳脫衣拍照,絕對都是不正當的公司或詐騙。」劉昱均提醒。

四、雙重詐騙 
除了上述這些詐騙樣態之外,還有一種詐騙是在騙「已經受騙上當的孩子」。也就是當孩子被詐騙金錢,想把自己的錢拿回來;或擔心自己的私密照會流出,想取回自己照片時,若是上網搜尋解決辦法,可能就會遇到「假幫忙、真詐騙」的人。

劉昱均表示,這類詐騙通常會買搜尋平台的關鍵字廣告,讓孩子透過一些「謝謝你幫我把錢討回來。」等留言,提供線索給孩子循線找到「假幫手」。這個假幫手會表示自己是好心的駭客,可以駭進銀行系統中幫孩子把錢或私密照取回,並且說等事成後再付費給他,接著就會要孩子提供個人資訊和帳戶,再用各種國外匯款認證、破解密碼等理由跟孩子要錢,或是把孩子的帳戶當人頭戶洗錢等。等到孩子察覺不對勁,假幫手早已人去樓空。「這些假幫手可能都是跟一開始詐騙孩子的犯罪集團是同一個,孩子等於整個被吃乾抹淨。」劉昱均說。
家長先幫孩子打「數位疫苗」
就像在馬路上行走,大家需要遵守交通規則,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一樣,在網路的世界裡遨遊,家長也需要先幫孩子打「數位疫苗」,讓孩子知道網路上的陷阱。以網路詐騙來說,劉昱均分析,通常孩子如果在網路上與別人交流,遇到以下三個特點,通常就是網路詐騙:

特點一:交際過程中常感到時間緊迫
無論該網友用什麼身分來接近孩子,是男女朋友、閨密兄弟、親切的大姊等,對方若提出的要求,不管是請孩子幫忙買東西拚業績、提供照片(即使不是裸照)、借帳戶,甚至幫忙發一條簡訊等,只要對方奪命連環 call,一直給時間上的期限和壓力,通常都是有問題的,「詐騙集團的手法就是讓受害者沒時間思考,不讓孩子有機會求助。」劉昱均分析。

特點二:要求孩子不可以告訴大人
即使只是普通的網友交流、聊天,沒有要孩子做其他事情,也會不經意地提醒孩子,不要將自己的存在告訴大人,所用話術通常是,「大人不懂,會阻礙你,這樣我們就不能當朋友了。」但犯罪者不排斥認識孩子的朋友,因為可以詐騙更多孩子。

特點三:強迫孩子做不願意的事情 
不管是在網路上交男女朋友,情緒勒索孩子:「如果你不拍裸照給我,就是不愛我,我要去找別人。」或者是要孩子付出勞力、借錢或要求拍私密影像,只要牽涉到金錢、身體暴露和勞力,以及要求孩子做任何不願意的事情,都是有問題的。

最後,劉昱均認為,並非網路上所有的交友軟體、社群 App 都是十惡不赦,「重點是家長要去了解孩子為什麼想下載?用這些 App 做什麼?」

此外,很多家長會認為自己很民主,把手機給孩子之後就讓他自由探索,劉昱均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她建議,如果孩子第一次擁有自己的手機和網路使用權,家長還是要在手機上裝防護軟體(監控軟體),也要跟孩子說「爸媽有裝」,以及說明為什麼要裝,與孩子討論網路上的風險有哪些,搭配家庭裡的數位家規一起執行。

此外,劉昱均也建議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網路上不全是壞人,但若對方有心,視訊影像可用 AI 造假,變聲器的使用也很容易,照片和個人資料更是可以盜用別人的,孩子在網路上看到的那個人,所有一切都可能是假的。也提醒孩子不要將家裏的地址電話、就讀學校班級等敏感的個人資訊提供讓對方知道。

劉昱均感嘆地說,要建立孩子的數位素養、防護自己的能力「可惜沒有捷徑,如果防範很容易,詐騙就不會這麼多了。」劉昱均提醒家長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學習網路上的「交通規則」,才能善用網路而不誤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