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SU NNN

人格養成比補習重要 協助建構 EQ 讓孩子成為最棒的自己

2023年07月05日

我們常聽到「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上!」,但這真的是鐵律嗎?本文作者表示,與其將孩子送到補習班、才藝班,教會孩子學習耐心、正向思維、提升 EQ,讓孩子贏在終點似乎更重要...百家外掛

有一天回學校,看見操場上有一群中年級的孩子在燦爛陽光下,專注的聆聽體育老師講述如何運用布袋,跳出可愛的「袋鼠」。接著,兩人一組練習,只聽見孩子開心的說這樣跳、那樣跳比較好。

練習完畢,老師請同學們表演,有的直挺挺地跳、有的半蹲跳、有的彎腰跳、有的單腳跳、有的雙人跳……創意十足,最後老師說:「停!請問誰跳得最棒?」

當下所有孩子情不自禁都高高舉手說:「我最棒!」每組同學都非常有自信的肯定自己。這個景象讓我深切感受到每個孩子都想做「最棒的自己」。

許多父母聽到商人恐嚇式的宣傳:「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上」,常會趕緊把孩子送去學習才藝,舉凡語文、數學、潛能創意或五花八門的腦力開發,我認為學幾樣才藝無可厚非,讓孩子從中摸索找出自己有興趣的項目,然後繼續發展,或在心情煩悶有抒發的管道,但「全補」的下場往往使得爸媽淪為「忙碌的司機」,每天奔波在不同的上課地點,上氣不接下氣的接送孩子。

提早學習一些認知方面的課程當然無妨,但它只是短暫的讓家長放心和滿足虛榮心。以我自己養育孩子和帶孫子的經驗,以及教學時看到許多孩子的成長歷程,發現這樣做並不會讓孩子成為最棒的自己。

現在仔細回想起來,反而覺得浪費了許多無謂的金錢、精力和時間,更可怕的是,會排擠掉孩子隨著大腦發育而應該及時給予的正常發展,譬如人格養成、情緒發展和人際關係等。

人生就像馬拉松長跑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比耐力、適應力、競爭力的馬拉松長跑,別短視的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而是要贏在終點。因此,我綜合了一些看法,提出來給家長參考:

耐心等待:首先要耐心等待,給孩子充分的思考時間。成人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在問孩子問題時,通常只等一兩秒鐘,如果孩子沒回答,就迫不及待的告訴他們答案。這真是荒謬,我們提的問題大多是經過幾十年來,累積了多少前輩的研究與發現,而卻期待小小孩子迅速想出答案,豈不是不合邏輯嗎?

激發創意:接下來要提醒爸媽慎用「說話用語」,當我們和孩子討論任何問題時,不要脫口就說「對」或「就是這樣」,如果是一般的鼓勵,沒問題,但對於專業性探究來說,肯定語等於暗示討論完畢,已經有標準答案了;我們可以用「那真是有趣」、「哇! 我以前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呢,你怎麼這麼厲害,想出這麼有創意的點子。」或者再多問一些問題,多提示一些看法,讓討論可以持續下去,激發孩子更多的想法和創意。標準答案會嚴重限制孩子的思考,孩子在不斷的補習和考試下,創意怎麼還可能存在呢?

如何協助孩子建構 EQ?
有些學生會跟我爆料:「爸媽平日對我很好,只可惜在看到我的考卷後,EQ 會降到最低點。」這透露出連成熟的大人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更何況是小孩呢!提升 EQ 的歷程,比較像「日漸成熟,減少犯錯,錯得更少,錯的時間更短」,而不是立即性的痛改前非。所以當孩子出狀況時,最好讓夫妻中情緒較平和的一方去處理相關事宜,才能細膩而有耐心地導正孩子正向的思維和行為,讓孩子學會包容、尊重和發展情緒的覺察、表達及管理等能力,建構未來發展重要的基礎。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帶出優秀傑出的孩子,家長必須有相對的付出。

孩子的成長不能等待,只有單程票,沒有來回票,為讓這段不可逆的過程更有建設性,未來不致於後悔,家長要耐心給孩子充分的思考時間,注意說話的遣詞用字,提升自己的 EQ。希望理性的爸媽盡量發揮愛心和耐心,讓孩子能做最棒的自己。

陪伴筆記
你的孩子上了多少才藝課、補習課(英文、數學、作文……)呢? 把每一項課程都寫下來,算一算總共佔去孩子多少時間?然後和孩子一起討論,這些課程是否都是必須的?(注意,請聽孩子的意見。)想一想,能不能只保留孩子自己最想上的課程?這樣你和孩子都會得到更多的親子時光。

同時觀察自己和孩子相處時,說話(或是請孩子做事時)是不是很急躁?如果是,不妨請孩子提醒你,「媽媽(爸爸)慢慢說」、或「爸爸媽媽,請等一下,讓我自己慢慢想(慢慢吃飯)……(注意,拖延與慢慢來,是不同的,要教孩子清楚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