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SU NNN

換個說話方式,撕下孩子身上「壞孩子/乖孩子」的標籤吧!

2023年08月02日

大場美鈴,身為三個需要更多關照的孩子的媽媽,在育兒路上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修正後,找到了適合她與孩子的對話技巧,並在書中用具體可行、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孩子面對不擅長的事時,以及當孩子表現良好時,父母可以如何與孩子對話呢?運彩

人似乎有種傾向,會不知不覺成為符合他人期待的角色。例如:丈夫被稱為「爸爸」後,就能成為一位父親;新進老師只要被尊稱為「老師」,就能逐漸成為一位老師。

那麼如果在家裡和班上,有個孩子一直被視為「做不到的孩子」或「問題兒童」,持續被賦予負面形象的角色,你覺得這孩子會變成怎麼樣呢?

「做不到的孩子」可能愈來愈做不到,而「問題兒童」則有愈來愈多問題。

因此,即使孩子現在仍有做不到的事,或是令人擔心的地方,大人也應該盡量避免給孩子貼標籤,才是明智的做法。

父母可以藉由多多觀察孩子的行為,「他在煩惱什麼事?」「他覺得哪個部分很難呢?」陪伴孩子煩惱與焦慮,一起度過目前的發展階段。從孩子的行為、習慣、思維模式等方面,找出他做不到的原因,或許就能給予孩子所需要的幫助。

分析孩子做不到與不擅長的事

關注孩子行為的祕訣,就是將他們「做不到」和「不擅長」的事情,分解成小到可以具體執行的「做〇〇的事」任務

真的很不擅長的事情

透過分析,就能知道孩子不是「不會讀書」,只是對寫很多字,或是寫複雜和較小的文字有點不擅長而已。

只要了解孩子不擅長的原因,父母的要求也會自動降低。此外,孩子表示自己「理科比較拿手」,這是為什麼呢?就跟分析不擅長的部分一樣,我們也可以試著分析擅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