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LO媽

口手足病

2007年09月13日
『腸病毒感染症簡介』
腸病毒是經由口腔飛沫、糞便及呼吸道感染的,其種類多達三百多種,無法得過一次就終身免疫,嚴重的是目前並沒有預防疫苗(小兒麻痺除外),而其中較「有名」的包括柯沙奇病毒、ECHO病毒及小兒麻痺病毒,一般常見於夏秋兩季,以幼兒較易受犯。往年幾乎都有柯沙奇病毒造成的泡疹性咽唊炎及口手足病之流行,83年甚至出現多起由柯沙奇B型病毒造成的新生兒全身性感染而死亡的嚴重流行,但都不似今年引起如此廣大且嚴重的疫情。根據醫學研究所及衛生署之研究顯示,此波流行的主角並非以往的柯沙奇病毒,而是更厲害的腸病毒71型,它所引起的症狀包括發高燒、口腔潰爛、手腳出現紅疹,亦可能出現嘔吐、腹瀉等腸胃症狀,病程約一週左右,不幸的是有些孩子可能在發病後會進一步出現昏迷、呼吸衰竭、心肺衰竭、腦膜炎等心臟、腦部之併發症,令人措手不及。

臨床症狀:
潛伏期約為三至五天,大多數感染者,並無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即會自然痊癒。典型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病程為七至十天。極少數個案,有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麻痺等併發症。尤其新生兒及小嬰兒感染者偶而會發生電擊性病毒性休克症,侵犯多種器官,死亡率很高。

診斷及治療:
只有經由實驗檢驗,才能確定診斷是何種腸病毒引起,但是,病毒之分型對於治療並無助益。

絕大多數症狀輕微者,予以症狀治療即可。對於極少數有併發症之個案,則採對症療法。

病患於身體免疫力克服感染後即逐漸康復,但病毒仍可經由糞便排出,持續數週之久,而致感染他人。

如出現持續或反覆高燒、嘔吐、嗜睡、不安、意識不清、活力不佳、咳嗽、呼吸急促等非典型症狀,或有任何疑義,請儘速就醫。

有關免疫球蛋白之使用,因其效果尚在試驗階段,同時必須考慮其可能潛在危險,故應由醫師審慎評估。

腸病毒感染後,免疫力可持續一段時間;對於不同型之腸病毒,亦可有短期之交叉免疫。

有關例行預防接種之問題,特別是兩個月大嬰幼兒,請於接種前洽請醫師審慎評估。

身為家長除了恐慌之外,還能如何因應呢?在此提出幾點建議:

一、少出入公共場所:若是孩子未得病,在這段疫情甚緊的期間,千萬忍耐點別出入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二、勤洗手:除了養成小孩勤洗手的衛生習慣,父母自外面返回家中接觸孩子前務必先洗手,由於腸病毒多藉由手接觸及飛沫傳染,故養成洗手習慣絕對必要。

三、發現症狀立即就醫:若是孩子已出現發燒、口腔破潰或手足出疹之現象,應立即就醫。除了確定症狀診斷之外,並由醫師給予止痛、退燒等支持療法,並注意併發症之產生。父母宜讓小孩安靜休養並注意適當體液之補充。小孩口腔潰爛食慾必定不佳,此時給欲他平日喜愛的果汁、運動飲料、布丁、果凍、冰淇淋等食物以補充水分及養分。注意孩子的體溫是否異常升高且持續多日,而孩子的精神狀態更須密切觀察,如果孩子體力尚可,而且照常玩耍說話,則父母可不必太擔心,如果孩子看來精神甚差、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或「怪怪的」,則不可大意須儘速送醫。倘若有嚴重咳嗽、心跳加快、臉色蒼白、呼吸急促或困難的情形,極有可能為心肌炎、肺水腫或腦炎腦高壓現象,更應立即就醫。

總之,在此大病流行之際,父母應冷靜下來思考,怎樣防範對孩子較好?
保持住家之清潔、空氣之流通、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勤洗手乃預防之道。萬一得病,更注意補充水分、養分,密切觀察孩子的精神、體力狀態,和醫生充分合作,則是避免產生嚴重併發症的最佳方法。


預防方法:
目前腸病毒中除小兒麻痺病毒之外,沒有疫苗可供預防。
請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
家中如有病患,症狀輕微者,請在家隔離,以免傳染他人。並請多休息,適當補充水分。
加強個人衛生,請常洗手。
加強居家環境衛生及通風。
如有學童罹病,應建請家長予以請假暫勿上課,以免傳染其他學童。
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腸病毒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之可能,但孕婦需避免感染,以預防生產時傳染給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