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寶貝豬

Sunshine boys

Sunshine boys

晨讀10分鐘

2007年11月22日
以下節錄至"天下網路"



感謝南西媽咪的分享
※內容簡敍
在書中揭示了中小學生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兩種嚴重問題:家長花費大量的金錢送孩子上輔導班,導致孩子在學校學習不專心,而且成績不見明顯提高;其次是孩子大量時間用來看電視、玩遊戲、看漫畫、聽流行歌,大腦的學習能力正在喪失。另外,學校一直有早自習的習慣,但如何運用早自習時間晨讀?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課堂秩序混亂或緊張的考試,根本沒有達到早自習的效果。

本書舉出78種晨讀成功實施的策略,提高孩子閱讀興趣,有效從閱讀產生專注力,思考力。是父母和老師必備的教育指南,也是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實用參考,讓孩子徹底從填鴨式的枯躁教學中解脫出來,從此告別漫畫網路依賴症,愛上讀書,愛上學習,爲成長加分。

※調查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 每天沒有固定的閱讀時間。
2. 想閱讀也沒有時間(因為補習)。
3. 沒有閱讀習慣所以不想讀。
4. 不知道閱讀的樂趣所在,反而覺得閱讀是種痛苦。
5. 身邊沒有想讀的書。
6. 相對於閱讀,更喜歡上網。
7. 閱讀內容考試不考,所以父母不鼓勵閱讀。

因為研究的需要,我經常去訪問P中學。這所中學比起其他學校更早地開展提前10分鐘到校活動,他們從2004年開始就給全校師生安排早晨10分鐘的閱讀時間。

※1.喚醒全校師生清晨大腦的校長--蔚山市P中學崔校長

升任校長後到P中學上任的那天我吃一驚,因為趴在桌子上的學生太多,沒趴在桌子上的不是呆呆地坐著就是在打鬧,要不就是閉著眼睛,正在聽講的學生只是少數。雖然我已經在學校工作25年,可一當上學校負責人就看到這種情況,我感到從未有過的沉重,所以我決心要喚醒孩子沉睡的大腦。

看到學生在學習時間睡覺而受到打擊的崔校長沉浸在思索中。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是失去後再也找不回來的珍貴時期,可他們卻用這種雙重、奇怪的方式生活著。這樣的學生在長大成人走向社會後,能夠把其他事做得完美嗎?家庭生活能做好嗎?能夠分清楚真與假嗎?

以全校師生為對象,崔校長對上課時間不能集中精神的原因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學生的反應與崔校長之前籠統的了解非常不同。報紙和廣播報導,補習時間過長和家教過多,導致孩子睡眠不足,或者在補習班已學過同樣的內容,所以才趴在桌子上的學生,其實只是少數。

真正的原因是:
學生一看書或者一上課就頭疼,甚至一到學校就頭疼


音樂老師出身的崔校長推測,情緒上的不安妨礙精神集中,他決定每天早晨播放一些經典樂曲,並親自挑選明快的樂曲在學生進校時播放,但是第一節課趴在桌子上的學生沒有減少。有一天崔校長打開音樂廣播後去學校巡視,在二年級教室看到一個有趣的場景,在響著高昂的進行曲的教室裡居然有個學生在看書。

第二天是這樣,第三天還是這樣,那個孩子在其他人打鬧的教室裡默默地看著什麼?看上去不是課本或參考書,像是比較輕鬆的讀物。今天是小說,明天是報紙,後天可能是圖畫書。崔校長透過級任老師發現,這個孩子所有學科成績均衡,是全校1%最有才華的學生之一。最奇怪的是,他從來沒去過補習班,而且從第一節課起就不停提問,不要說理解力,就是推理能力、判斷能力、創造力都非常出衆。

那個時候崔校長腦子裡突然産生一個想法,那就是學習前的準備活動既不是早餐,也不是音樂,而是閱讀。



◎學校的學習從閱讀開始

學習是邊閱讀,邊正確地理解書中文字的內容以及了解沒有形成文字的隱含的內容。所以喜歡閱讀的學生會感到學習有趣,討厭閱讀的學生會對學習感到厭煩。

電視劇《大長今》中,我們看到皇上吃飯前要先喝一點簡單的粥或者湯然後才開始吃御膳。在西餐中也是先吃一些簡單的開胃菜然後正式進餐。沒錯,學習的開胃菜就是閱讀有趣的書籍,簡單的閱讀就是學習的熱身。

崔校長決定把早晨音樂的播放改為閱讀,但閱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音樂只要一打開全校師生同樣都在聽,可閱讀教育不是校長個人能夠做的事情,而是需要學生自己做的。崔校長召開教職員會議提出晨讀的建議,沒想到遭到教師們的強烈反對。反對主要來自上課的老師,他們要比平時早上班10分鐘,並且佔用上課時間會影響課程進度。在這種情況下,崔校長把首要任務放在級任老師的自律上。


◎從有意願的班級開始
有此意願的級任老師只有5名,可是沒有阻礙閱讀教育的實施。規則只有一條,即不允許看教科書。在上課之前進行喚醒大腦的準備運動時,只看一些比較輕鬆的隨筆或小說之類,如果看一些較難的書很難堅持下去。

雖然寄家庭通知給學生父母,囑咐他們準備一些書籍,但實際帶著準備好的書來學校的學生只是少數。於是再郵寄通知,召開家長會說明意圖,並且增加圖書館藏書,這樣學生手上漸漸開始有一、兩本書。可是雖說手上有書,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讀,手裡拿著書坐在那裡發呆的學生也不少。在沒有老師的教室裡,閱讀的孩子是少數。於是崔校長明白,沒有老師參與是不可能達成,因此決定老師也要參與閱讀,於是老師也開始安靜地在書桌旁和學生一起進行10分鐘晨讀。

兩個月後,進行晨讀的班級與沒有進行晨讀的班級,在上課態度上出現顯著差別。在有晨讀的班級上課的老師臉上出現久違的笑容,正視老師眼睛的學生也漸漸增多。看到這種情況,學生和老師都感到驚訝。不過是在早晨看10分鐘自己喜歡的書就能引起這樣的變化,學生感到很神奇,老師則因為看到學生臉上的自信而激動。

「校長,孩子活過來,教室變得像教室!」這是最早實施10分鐘晨讀的三年級級任老師,打開校長室門時發出的歡呼。崔校長眼含熱淚望著窗外的天空。晨讀之火迅速在學生家長之間燃燒開來。「其他班都有晨讀,為什麼我孩子的班上沒有?」的提問也不絕於耳。孩子也開始要求級任老師進行晨讀。三個月後,除去三個班級,全校其他十八個班級全部開始晨讀。

※2. 孩子沉浸在書中的晨讀10分鐘

我也想實施晨讀,可是有一些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反對強制實行晨讀。「閱讀也要強迫!」帶有這種想法的年輕教師不少。第二就是許多人帶有「10分鐘能做什麼?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的疑問。

這些問題實際上也是我擔心的問題,不過我還是想推動這項活動,因為我也感受過閱讀帶來的奇蹟。



◎閱讀是必需的生活能力

稍微想一下,就不會有「連閱讀也要強迫」這樣奇怪的邏輯。學校有非強迫的東西嗎?從義務教育制度開始,制定上課時間和課程,安排級任老師,選擇課本,授課方式,評價方式等等,沒有一個是學生自己決定的。學生根據團體生活中的規定來接受教育。在上課時絕對不允許學生以我不喜歡為由而不上課。那麼只有閱讀不能強迫的邏輯到底是什麼呢?覺得閱讀不是教育而是玩嗎?

我為宣傳閱讀的重要性參加過KBS 2電視台名為「閱讀教育有必要嗎」的討論節目。當時也從持反對意見的人口中聽過完全一樣的話:「閱讀也要強迫嗎?」

這樣的見解中有一個最美麗的想法,即「閱讀應該是快樂的事情」。當然發自內心感到快樂是最好的,但不是一直等就可以變得喜歡閱讀?努力使閱讀變得快樂是一種生活能力。閱讀是學習語文、數學、社會、科學等科目的基礎能力,所以更要努力培養。在這個討論過程中我直接問旁聽席上學生家長的意見,這些家長中的大部分都表示「就算是強迫也要讓孩子閱讀」。

◎一天10分鐘足夠

第二就是要解決關於「10分鐘能做什麼」的疑問。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如果老師和學生看書的話馬上就會明白。10分鐘可以讀一篇隨筆。孩子也可以讀一篇寓言。開始只能看完半篇的孩子每天看10分鐘的話,一個月後就能讀完整篇。開始只是看文字的孩子,一、兩個月後書的內容就會進入到腦子裡。

偶爾也會有10分鐘會不會太短的疑問。當然,長時間閱讀也是可以。但對於某些兒童來說,可以忍受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堅持三個月後會成為習慣,六個月後這個習慣便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想甩都甩不掉。也曾經有學校進行每天30分鐘的晨讀,但是有實踐率大大降低的缺點。晨讀不是為了解內容,而是為一天學習所做的熱身,所以10分鐘就足夠了。

W學校目前為止晨讀仍在成功進行。孩子每天都帶著自己喜歡的書來學校,當然都是自己能看懂的書籍。能夠看自己想看的書,這時讀者最快樂。

那段時間我邊研究邊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沒有那種天生就討厭閱讀的孩子。現在不喜歡書是因為沒能征服書,就算閱讀也因為無法理解而被書嚇倒。這種閱讀逃避症的治療方法就是10分鐘的晨讀。書籍不會說生氣的話,也不會無視你或者指責你。書籍對任何問題都會愉快地給予你答案,對任何人都很公平,都會親切地回答。

雖然開始閱讀是被強迫的,但在感受書籍的親切感後,閱讀漸漸就變成自願。晨讀時間內讀到有趣的故,回家後還可以繼續讀,休息時間、午飯時間也可以讀。但如果過分喜歡的話在上課時間也會偷偷接著看。
於是家長說:「我家孩子深陷書裡。」


※3. 隨著晨讀10分鐘孩子提問增加

我最近常熬夜研究教材,以前從沒有過這種情況。以前上課的時,學生都睜著眼打瞌睡,也不知道到底聽明白了沒。我問他們:「明白嗎?」他們回答:「補習班裡都學過」。這樣一來我也沒有精神上課了,而且課堂上絕對不會有學生提問。

但是最近這些孩子開始在課堂上提問,我解釋之後還有追根究底的。剛開始我也對這種變化感到吃驚,可後來漸漸明白,晨讀實施三個月後孩子臉上開始出現自信,他們把課本和求知慾裝進腦子。現在,不知道他們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所以備課不充分的話就會擔心。

水原某中學教師
提問分兩種:一種是與上課內容完全無關有些意外的問題,一種是與上課內容有關的問題。有時一些提問會讓笑聲充滿整個教室。教育專家對這兩種提問全部給予肯定。也就是說,雖然是與課堂內容無關的提問,但最起碼證明他沒有精神恍惚或者睡覺,而且給課堂帶來活力。與課堂內容有關的提問對上課就更好。反而那些不說話只是坐著的學生,在課堂是最無益的。

反之,上課時間不提問的情況也有兩種:一種是所有的內容都明白所以沒問題可問;一種是學習的人沒有進入課程內容,也就是課程是課程、學生是學生的情況。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教室裡學生的提問開始消失。學生就坐在座位上,無所謂老師有沒有在講課,這樣的情況很多。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學生都處在同一個地方,可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他們卻處在不同的空間。到允許補習的1990年前,經常可以看到教室裡提問的學生,可是隨著補習教育興起,特別是1995年以後,提問的學生已經很少,如果不是因為作業他們是不會提問的。

為什麼會這樣?研究學習方法的人員認為,提問意味著學習在正常進行,課堂上沒有人提問的話就不是上課。可在開始晨讀的班級中,提問慢慢恢復。能夠提問說明腦子在轉,表示我對別人的想法做出反應,這表明上課在正常進行。

閱讀的力量是偉大的。早晨雖然只是看看書,可孩子的頭腦開始轉動。原來呆坐著或者趴在桌子上的學生眼中也開始閃現光芒,也開始提問。

4.透過晨讀10分鐘孩子變得喜歡寫文章

5.透過晨讀10分鐘孩子感覺學習變得有趣

6.透過晨讀10分鐘孩子交到朋友

7.透過晨讀10分鐘老師變幸福

 本書目錄  



第一部 為何要晨讀10分鐘
第一章 討厭學習的孩子
1.早晨不願動腦筋的孩子
2.言語溝通有問題的孩子
3.因為詞彙量少而討厭讀書的孩子
4.喪失邏輯思考能力的孩子
5.往無底洞中灌水的父母
6.熱衷於知識教育的教育機關
第二章 晨讀10分鐘創造的幸福教室
1.喚醒全校師生清晨大腦的校長
2.孩子們沉浸在書中的晨讀10分鐘
3.隨著晨讀10分鐘提問增力加的孩子
4.通過晨讀10分鐘變得喜歡寫文章的孩子
5.通過晨讀10分鐘感覺學習變得有趣的孩子
6.通過晨讀10分鐘交到朋友的孩子
7.通過晨讀10分鐘而變得幸福的老師
第二部 晨讀10分鐘成功的78個戰術
第一章 創造讀書環境——讓孩子愛上讀書
戰術1——製作讀書履歷
戰術2——確定好書的條件
戰術3——使孩子成為書的富翁
戰術4——和孩子一起逛書店
戰術5——另眼相看常銷書
戰術6——不要下“我的孩子喜歡書”的結論
戰術7——以身作則
戰術8——通過給孩子讀書培養孩子集中精力
戰術9——了解孩子的苦惱
戰術10——留出家庭讀書時間
戰術11——舉辦讀書宴
戰術12——建立家庭圖書館




http://www.cwbook.com.tw/common/book.jsp?type=summary&productID=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