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寶貝豬

Sunshine boys

Sunshine boys

遠見

2009年04月02日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ser=12059&keyword=CSR

安和路的一條小巷內,不到三十坪的簡樸辦公室,是市值千億的企業創辦人張明正和知名作家王文華的新起點──若水國際公司。

過去這兩人經營企業想的都是:「這一季要有什麼成果?」但這次集名利於一身的兩個中年男子,做的夢卻是:「這一生要有什麼成果?」這個夢的答案是成就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若水是這個夢的手段。

公司取名來自老子《道德經》的「上善若水」,只靠捐款做善事太狹隘,若水定義自己為「社會創投」。有別於傳統創投懷裡揣著支票本,尋找可能賺大錢的創業團隊,若水要扶植的是以公益為目標、又能兼顧獲利的「社會企業」。

若水計畫在三年內投入新台幣一億元,若找不到足夠的標的,就把剩餘的部分捐做公益。剛舉辦的第一屆社會企業創業大賽,就是要透過競賽來找投資標的。王文華在網站上寫下創業的心得:「決定用社會企業的方式從事公益的那天,我們知道單打獨鬥的日子結束了,因為公益是最龐大、最複雜的產業,不管我們有多少財力或能力,沒有大眾參與,最後還是零。」

半年來,兩個中年男子跑遍全台,推廣社會企業的理念,號召更多人「一面做生意、一面做公益」。也許是台灣人充滿對公益的熱情,也許王文華和張明正的個人魅力起了作用,儘管景氣不好,若水仍收到兩百多件創業提案,遠超過預期。參賽者來自各領域,最後由結合農業、環境、原住民關懷的「曙光計畫」贏得五百萬元的資金,該計畫要輔導原住民以有機方式耕種廢棄的農地,今年將在南投及阿里山開始試點。

有了創業提案只是個開始,在實作上真能兼顧生意和公益更是挑戰。若水不斷面對質疑:究竟是沽名釣譽或是披著公益的外衣賺錢、避稅?但若水以密集的講座、諮詢,甚至找來管理大師彼得聖吉(Peter Senge)開講,讓「社會企業」這個詞曝光率扶搖直上,在喚醒大眾注意力與非營利組織的整合上,若水正要開始發揮它的平台功效。

我們是「趨勢科技」的創辦人張明正和作家王文華。
我們在2007年6月創立了「若水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若水」兩個字出自於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我們還沒達到,但嚮往那個境界。
2006年8月,我們辦了一個「樂活營」。兩天一夜,50位來自全國的學員,在室內和山裡學習樂活。

辦這活動的動機很單純,我們想訓練50位種子,把樂活這個公益觀念傳播到各個角落。 活動結束後,我們開始討論下一個公益活動。

我們開會的地點不在高科技的會議室,而在大太陽的擎天崗。我們都喜歡爬山,所以常約在陽明山見面。別人都在擎天崗談情說愛,我們卻在擎天崗談社會問題。這當然很煞風景,但在藍天白雲下開會,腦袋特別清晰。

這些會議有確定的結論,也有不確定的問題。確定的是擎天崗很有情調,但山下有很多人過得不好。

還確定的是:我們前半生都太專注在營利事業,投入公益的時間太晚太少。不管還會不會開其他的公司賺錢,公益都是我們餘生的重點。

不確定的是:該怎麼做公益?

做公益的選擇很多,答案卻很少。對於一件要花整個下半生做的事,我們需要更多學習。

於是我們離開陽明山,陸續到台北、香港、上海、東京、美國、歐洲取經。每到一個地方,我們去拜訪當地的公益團體和達人,了解他們的組織和需求、困難和成就。我們看到很多美好,也聽了不少牢騷。我們先後累到感冒,卻覺得精神比健康時還好。

這樣跑了兩個月,我們發現:做生意簡單,只要賺錢就好。做公益難,因為社會問題千頭萬緒,各種利益團體糾葛不清,就算做了一件大事,也難以在短期內評估成效。非洲現在正有1,200萬名愛滋病帶原的孤兒在受苦,哪一家公司的生意,會比這個問題複雜?

當然,公益也有簡單的方法,捐錢就好。但我們都捐過錢,捐完後通常不知錢的下落和效果。這些年來零星的捐贈,除了平撫自己的罪惡感,沒有創造出系統化的效應。

更重要的是,給魚不如給釣竿!捐錢不能永續,唯有幫助公益組織自給自足,才能長期解決問題。公益活動不能只靠愛心,還要靠市場機制。

捐錢不是答案的第三個原因,是我能付出最寶貴的東西不是錢,而是我的能力。 在這樣的思考下,我們決定投入「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我們的網址是「Flow.org.tw」。
選擇「Flow」這個字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它是「水流」的意思,二是它在心理學上的意義。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別難過,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名字怎麼唸)是著名心理學家,曾任芝加哥大學心理系系主任。他的代表作是《心流:終極經驗心理學》(《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在這本書中,他說人類最快樂的狀態,是融入一個有挑戰性、也符合個人的能力的工作,全力以赴、盡情發揮,完全忘記其他事物的存在。他把這種狀態,叫「Flow」。
我們希望在「若水」,每個夥伴都在「Flow」。
我們的Logo,是一個半滿半空的水杯。提醒我們:永遠為匱乏的那半個世界努力。
「若水」想要「做新的事,用新的方式。」

這件「新的事」,是投資和育成「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所謂「社會企業」,是指有營收、能獲利的公司。獲利可以分配給股東,或繼續做為公司資本,或回饋給社會公益。

社會企業與一般公司不同處在於:在提供的產品、雇用的員工、或服務的顧客上,解決了社會問題,創造了社會公益。公益的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教育、環保、貧窮、公共衛生、弱勢族群。

做公益,就是在這些領域中濟弱扶傾,消弭不公平。

「社會企業」並不是基金會或非營利團體,它要用市場機制和商業技巧,同時達到獲利和公益的目的。

例如,eBay的開國元老Jeff Skoll,投資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和不需要用水的馬桶;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創辦「鄉村銀行」,並和法國乳品公司Danone合作,在孟加拉生產營養強化的優酪,解決失業和孩童營養不良的問題。

在台灣,「陽光加油站」從加油服務得到營收,同時讓燒傷朋友有工作機會。「喜憨兒烘焙坊」用糕點賺錢,也讓身心障礙小朋友發揮潛力。

更多社會企業的案例,請看這裡。

為什麼會想做「社會事業」呢?我們思考公益,已有很長時間,也曾參加過很多公益活動,但並沒有創造出系統化的效應(Impact)。公益的需求千頭萬緒,我 們一直在想:究竟哪個領域可以讓我們造成影響、永續經營、而且發揮所長?最後我們選擇專注在「社會企業」。因為從個人的角度:它把我們的專長(商業)和熱 情(公益)結合在一起。從社會的角度,它能讓公益團體持久經營,讓企業或個人的慈善資源有效運用。
我我們的願景(Vision)是:在亞洲各國創造「社會企業」產業,進一步激發政府、營利企業、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和個人去發揮、並交流為善的資源(包括金錢與能力),然後藉由這些資源的整合,消弭各國社會在教育、就業、財富、醫療等各方面機會不平等的現象。
這個願景,呼應我們的公司名。我們要像水一樣,用我們浮力,把社會中大量的潛在慈善資源,浮到表面。
在這樣的願景下,我們的使命(Mission)是,在亞洲各國:

創辦、經營社會企業,建立成功的實例。
投資社會企業的創業計畫。
搭建政府、營利企業、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和個人之間交流慈善資源的實體及虛擬平台。


若水在台灣誕生,但未來的工作範圍不限於台灣。我們希望以台灣的人才,去亞洲其他各國,和當地人才一起參與當地的公益事業。(至於西方國家,就留給比爾蓋茲吧。)


「若水國際」社會企業的催生者
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下知道了「若水國際」這家公司,它的創辦人是張明正先生與王文華先生。沒錯,他們就是你所熟知的趨勢科技創辦人以及我個人覺得寫文章很愛押韻的知名作家。其實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這個組合是怎麼產生的,但是我覺得他們所提出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這個概念真的很棒。

「若水國際」在性質上是一個創投公司,但他們投資的公司必須是所謂的「社會企業」,也就是說這些企業的商品或服務是用來解決包括公共衛生與醫療、貧窮、教育、環保以及弱勢或邊緣族群等社會問題的,其實我們之前談過的「OLPC」就是社會企業的一種表現。也因此,公司的名稱是出自於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自許可以達到水的境界。

其實這個概念很像是「道德基金」,也就是投資在符合人權、動物福利、環境保護、氣候變遷、水污染防治等相關概念的共同基金,基本上就是跟「邪惡基金」完全走不同路子的東西就對了。只是就官方網站的內容來看,他們比較偏向創投的性質,包括自行創辦「社會企業」以及投資符合「社會企業」條件的公司。

為什麼這個會很重要呢? 我必須先說明,一個企業道不道德跟它會不會賺錢基本上一點關係也沒有,甚至還可能是負相關,這就是為什麼「邪惡基金」會熱賣,但「道德基金」近期卻被大筆贖回的原因。但這也是「若水國際」它存在的必要,協助輔導這些「社會企業」能自給自足,讓這些企業能繼續為了解決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而存活下去。

讓「社會企業」存在為什麼會是這麼重要? 這些問題交給聯合國跟政府這些組織不就可以了嗎? 首先,大家要了解,公部門與私部門的效率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我們不能去期待政府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那這些社會問題跟我又有什麼關係? 我必須說現在看起來很遠的東西,其實都圍繞在我們身邊。消極一點的思考,我們舉醫療為例好了,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或是親人什麼時候會需要醫療的服務,特別是一些特殊的醫療 ; 又或環保的問題,地球暖化受害的也絕對不會只有北極熊。

積極一點的思考,所有企業的商品或服務,不都是為了解決某些問題而存在的嗎?如果這些社會問題得以妥善被解決,同時企業也可以得到應有的報償,這不是一個多贏的境界嗎?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很推崇OLPC的原因,雖如它的創辦人Nicholas Negroponte所說的 “It's an education project, not a laptop project.”,即便如此,它確實是一個可以賺錢的計畫。

在網站上同時也看到他們在徵求合作夥伴,三位正職的投資銀行、企管顧問,和行銷企畫,五位MBA或大學商業科系的暑期實習同學。突然想到蠻多網友好像都還是學生或剛畢業,如果有興趣的話,Kinopio覺得可以去試試看,至少聊聊也會是不錯的經驗。只要寫一頁英文履歷,跟一頁「我的夢想」寄過去就可以囉。

Kinopio自己也寫了一篇「我的夢想」寄過去,而我的夢想是要解決「貧窮」這個社會問題,中間的內容我就跳過,我把最後一段跟大家分享。

寫到這裡,要恭喜若水國際

因為如果我們有機會合作,若水就同時多了ㄧ位伙伴跟一個可以投資的團隊

當然也可以二選一,或著兩個都不選

重要的是

我們彼此已經知道這世界上也有人跟自己ㄧ樣,為了改善這個世界而努力著

這才是最重要,也最令人興奮的,不是嗎 ?


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下知道了「若水國際」這家公司,它的創辦人是張明正先生與王文華先生。沒錯,他們就是你所熟知的趨勢科技創辦人以及我個人覺得寫文章很愛押韻的知名作家。其實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這個組合是怎麼產生的,但是我覺得他們所提出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這個概念真的很棒。

「若水國際」在性質上是一個創投公司,但他們投資的公司必須是所謂的「社會企業」,也就是說這些企業的商品或服務是用來解決包括公共衛生與醫療、貧窮、教育、環保以及弱勢或邊緣族群等社會問題的,其實我們之前談過的「OLPC」就是社會企業的一種表現。也因此,公司的名稱是出自於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自許可以達到水的境界。

其實這個概念很像是「道德基金」,也就是投資在符合人權、動物福利、環境保護、氣候變遷、水污染防治等相關概念的共同基金,基本上就是跟「邪惡基金」完全走不同路子的東西就對了。只是就官方網站的內容來看,他們比較偏向創投的性質,包括自行創辦「社會企業」以及投資符合「社會企業」條件的公司。

為什麼這個會很重要呢? 我必須先說明,一個企業道不道德跟它會不會賺錢基本上一點關係也沒有,甚至還可能是負相關,這就是為什麼「邪惡基金」會熱賣,但「道德基金」近期卻被大筆贖回的原因。但這也是「若水國際」它存在的必要,協助輔導這些「社會企業」能自給自足,讓這些企業能繼續為了解決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而存活下去。

讓「社會企業」存在為什麼會是這麼重要? 這些問題交給聯合國跟政府這些組織不就可以了嗎? 首先,大家要了解,公部門與私部門的效率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我們不能去期待政府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那這些社會問題跟我又有什麼關係? 我必須說現在看起來很遠的東西,其實都圍繞在我們身邊。消極一點的思考,我們舉醫療為例好了,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或是親人什麼時候會需要醫療的服務,特別是一些特殊的醫療 ; 又或環保的問題,地球暖化受害的也絕對不會只有北極熊。

積極一點的思考,所有企業的商品或服務,不都是為了解決某些問題而存在的嗎?如果這些社會問題得以妥善被解決,同時企業也可以得到應有的報償,這不是一個多贏的境界嗎?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很推崇OLPC的原因,雖如它的創辦人Nicholas Negroponte所說的 “It's an education project, not a laptop project.”,即便如此,它確實是一個可以賺錢的計畫。

在網站上同時也看到他們在徵求合作夥伴,三位正職的投資銀行、企管顧問,和行銷企畫,五位MBA或大學商業科系的暑期實習同學。突然想到蠻多網友好像都還是學生或剛畢業,如果有興趣的話,Kinopio覺得可以去試試看,至少聊聊也會是不錯的經驗。只要寫一頁英文履歷,跟一頁「我的夢想」寄過去就可以囉。

Kinopio自己也寫了一篇「我的夢想」寄過去,而我的夢想是要解決「貧窮」這個社會問題,中間的內容我就跳過,我把最後一段跟大家分享。

寫到這裡,要恭喜若水國際

因為如果我們有機會合作,若水就同時多了ㄧ位伙伴跟一個可以投資的團隊

當然也可以二選一,或著兩個都不選

重要的是

我們彼此已經知道這世界上也有人跟自己ㄧ樣,為了改善這個世界而努力著

這才是最重要,也最令人興奮的,不是嗎 ?


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下知道了「若水國際」這家公司,它的創辦人是張明正先生與王文華先生。沒錯,他們就是你所熟知的趨勢科技創辦人以及我個人覺得寫文章很愛押韻的知名作家。其實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這個組合是怎麼產生的,但是我覺得他們所提出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這個概念真的很棒。

「若水國際」在性質上是一個創投公司,但他們投資的公司必須是所謂的「社會企業」,也就是說這些企業的商品或服務是用來解決包括公共衛生與醫療、貧窮、教育、環保以及弱勢或邊緣族群等社會問題的,其實我們之前談過的「OLPC」就是社會企業的一種表現。也因此,公司的名稱是出自於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自許可以達到水的境界。

其實這個概念很像是「道德基金」,也就是投資在符合人權、動物福利、環境保護、氣候變遷、水污染防治等相關概念的共同基金,基本上就是跟「邪惡基金」完全走不同路子的東西就對了。只是就官方網站的內容來看,他們比較偏向創投的性質,包括自行創辦「社會企業」以及投資符合「社會企業」條件的公司。

為什麼這個會很重要呢? 我必須先說明,一個企業道不道德跟它會不會賺錢基本上一點關係也沒有,甚至還可能是負相關,這就是為什麼「邪惡基金」會熱賣,但「道德基金」近期卻被大筆贖回的原因。但這也是「若水國際」它存在的必要,協助輔導這些「社會企業」能自給自足,讓這些企業能繼續為了解決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而存活下去。

讓「社會企業」存在為什麼會是這麼重要? 這些問題交給聯合國跟政府這些組織不就可以了嗎? 首先,大家要了解,公部門與私部門的效率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我們不能去期待政府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那這些社會問題跟我又有什麼關係? 我必須說現在看起來很遠的東西,其實都圍繞在我們身邊。消極一點的思考,我們舉醫療為例好了,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或是親人什麼時候會需要醫療的服務,特別是一些特殊的醫療 ; 又或環保的問題,地球暖化受害的也絕對不會只有北極熊。

積極一點的思考,所有企業的商品或服務,不都是為了解決某些問題而存在的嗎?如果這些社會問題得以妥善被解決,同時企業也可以得到應有的報償,這不是一個多贏的境界嗎?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很推崇OLPC的原因,雖如它的創辦人Nicholas Negroponte所說的 “It's an education project, not a laptop project.”,即便如此,它確實是一個可以賺錢的計畫。

在網站上同時也看到他們在徵求合作夥伴,三位正職的投資銀行、企管顧問,和行銷企畫,五位MBA或大學商業科系的暑期實習同學。突然想到蠻多網友好像都還是學生或剛畢業,如果有興趣的話,Kinopio覺得可以去試試看,至少聊聊也會是不錯的經驗。只要寫一頁英文履歷,跟一頁「我的夢想」寄過去就可以囉。

Kinopio自己也寫了一篇「我的夢想」寄過去,而我的夢想是要解決「貧窮」這個社會問題,中間的內容我就跳過,我把最後一段跟大家分享。

寫到這裡,要恭喜若水國際

因為如果我們有機會合作,若水就同時多了ㄧ位伙伴跟一個可以投資的團隊

當然也可以二選一,或著兩個都不選

重要的是

我們彼此已經知道這世界上也有人跟自己ㄧ樣,為了改善這個世界而努力著

這才是最重要,也最令人興奮的,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