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WUWOW線上英文】好評回文活動將延後於4/24開跑,為感謝配合,BBH將提供神秘加碼好禮唷,敬請期待!

寶貝豬

Sunshine boys

Sunshine boys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數學好好玩-原來數棒有這麼棒這麼多的功能

2009年03月13日
公開
36

數學好好玩-原來數棒有這麼棒這麼多的功能 感謝amy7568媽媽的分享 作者:查理與蘿拉的老爸 參觀網站 http://ycli.blog14.fc2.com/blog-entry-242.html 可以加減乘除 序列 (x+y)2 數棒(Number Rods) 1 教學系統:數量概念的基本練習:1到10量的提示。 2 學習目標:認識1到10實質的量。 3 教具說明: 1到10的10根木棒。最短棒10公分代表1的量,最長棒100公分代表10的量,其尺寸和感覺教具紅色長棒相似。以10公分的長度,10㎝、20㎝、30㎝、40㎝、50㎝、60㎝、70㎝、80㎝、90㎝、100㎝,用紅藍兩色交互分別表示。紅色是奇數,藍色是偶數。數棒是表示連續量的教具。 4 教具配置: 4.1 數學教具區:數量概念的基本練習。 4.2 依1到10的順序排列(10放在最裏面,1放在最外面),紅色部份靠左端對齊。 5 適用年齡: 5.1 3歲以上。 5.2 熟悉長棒的孩子。 6 提示方法:個別提示。 7 基本提示: 7.1 基本提示(一)數棒和長棒組合操作。 7.1.1 教師必先完成教具長棒操作的準備工作。 7.1.2 將數棒從1到10分別放在長棒的上面,告訴孩子數棒和長棒一樣長。 7.1.3 數棒和長棒組合排列變化操作。 7.1.4 將長棒和數棒同時操作補齊差數的練習。 7.1.5 將長棒和數棒同時操作倍數概念的練習。 7.2 基本提示(二)數棒1到10的量與名稱的練習。 7.2.1 教師必先完成教具操作基本提示的準備工作。 7.2.2 準備兩塊地毯。 7.2.3 拿取數棒時由1到10,每次只拿一根,按順序拿到大地毯上,數棒散放時避免重迭,搬運方法與長棒相同。 7.2.4 收拾數棒的順序從10到9,放回教具櫃,每次限拿一根,同時把地毯整理好放回地毯架。 7.2.5 用找出「最長的」這個字,讓孩子操作。 例句:從這裏找出最長的那一根,排在另一張地毯上,紅色的一端在向左側。 7.2.6 再繼續從數棒中找出「最長的」那一根,切齊排列在最長的那根下面。 7.2.7 每排好一根,都要用手做一次切齊的工作,直到全部的數棒都排好為止。 7.2.8 操作完畢,收拾教具。 7.3 基本提示(三)數棒和單元棒組合操作。 7.3.1 用紅色單元棒1和數棒1配對。 7.3.2 用紅色單元棒1和藍色單元棒1和數棒2配對。 7.3.3 用紅色單元棒1、藍色1、紅色1的單元棒和數棒3配對。 7.3.4 以此類推至10的分解與組合練習。 7.4 基本提示(四)用數詞找數量。 7.4.1 孩子找出老師所指示數量的數棒。 例句:老師對孩子說:「請把5的數棒拿給老師」。 7.4.2 孩子找出5的數棒,讓孩子數數看,如有錯誤,指導孩子放回原來的位置,絕不要說:「你弄錯了」這類的話語。 7.4.3 反復練習不同數量的數棒。 8 錯誤訂正: 8.1 排列整齊,紅藍相間亦整齊。 8.2 教師與孩子的數數方法。 8.3 用1的數棒做錯誤訂正。 8.4 例句:我們用1的這一根數棒來量量看,我們有沒有排好。 9 三階段名稱練習:名稱練習-數量與數詞結合。 9.1 數棒排好後,開始三階段名稱練習的教學。 9.2 依序排列之後,依數棒所代表的量,進行名稱練習。 9.3 第一階段:命名:將正確的名稱,告訴孩子。 9.3.1 通常以3根數棒逐次教學。老師先取1到3的數棒排列好。 ※可依孩子的情況而定。 9.3.2 老師拿起1的數棒,告訴孩子這是1,接著把1的數棒交給孩子。 ※雙手的食指和中指合在一起,握住數棒。 9.3.3 拿起2的數棒,告訴孩子這是2(同上)。 9.3.4 再拿起3的數棒,告訴孩子這是3(同上)。 9.3.5 1到3都操作後,進入第二階段教學。 9.4 第二階段:確認:用實物來回答。 9.4.1 教師問孩子2是那一根,3是那一根,進入確認的工作。 例句:請超群小朋友拿2的數棒給老師。 9.5 第三階段:發音:將正確的名稱說出來。 9.5.1 拿一根數棒問孩子「這是多少?」 9.6 用三階段教學法,直到孩子完全真正明白1至3後,再慢慢加強練習(4至6)、(7至9),最後直到認識1到10的實質的量。 10 變化操作: 10.1 估算:老師用雙手展開一段長度後停止不動,請孩子去找一根差不多長的數棒來。 10.2 比長短:讓孩子找出數棒與老師比較長短。 10.3 等差距:以1的等差距,由最短的排到最長的。由上往下數1到10。 10.4 以2的等差距,由最短的排到最長的。 10.4.1 奇數念法:1/3/5/7/9。 10.4.2 偶數念法:2/4/6/8/10。 10.5 線條的排列: 10.5.1 直線、橫線、斜線、折線、放射線、迴旋線的排列。 10.5.2 數棒的縱向排列(1在最右側)。 10.6 量的多少與序列 10.7 加法的概念:導入加法練習。 10.7.1 將1補在9的後面。 10.7.2 將2補在8的後面。 10.7.3 將3補在7的後面。 10.7.4 將4補在6的後面。 10.7.5 以10的數棒為例: 這是10,這是9這是1, 9和1也是10, 換句話說9+1=10。 9+1=10 8+2=10 7+3=10 6+4=10 5×2=10 10.8 減法的概念:導入減法練習。 10.8.1 從二根數棒集合成為10的數棒中。 10.8.2 將4取重播回原位。 10.8.3 將3取重播回原位。 10.8.4 將2取重播回原位。 10.8.5 將1取重播回原位。 10.8.6 以10的數棒為例: 這是10,這是9,這是1, 從10拿走1,剩下9, 換句話說10-1=9。 10-4=6 10-3=7 10-2=8 10-1=9 10÷2=5 10.9 乘法的概念:導入乘法練習。 10.9.1 5的兩倍等於10, 5有2次就是10, 換句話說5×2=10。 10.10 10以內的分解: 10.10.1 教師點數最長的數棒說:這是10。 10.10.2 拿起1棒和9棒再組合,點數後說:這也是10。 10.10.3 以下再以8和2、7和3、6和4,組合方法相同。 10.11 倍數的概念: 10.11.1 任何一數字的兩倍是多少? 乘式:1×2=2 2×2=4 3×2=6 4×2=8 5×2=10 1×1=1 1×2=2 1×3=3 1×4=4 1×5=5 1×6=6 1×7=7 1×8=8 1×9=9 1×10=10 10.12 除法的概念: 10÷2=5 8÷2=4 6÷2=3 4÷2=2 10.13 數棒與數字卡的遊戲: 10.14 將數位卡按照1到10,排成三角形(左起1開始) (1)10張、(2)9張、(3)8張、(4)7張、(5)6張 (6)5張、(7)4張、(8)3張、(9)2張(10)1張 10.15 11到18的分解與合成: 2+9=11 3+9=12 4+9=13 3+8=11 4+8=12 5+8=13 4+7=11 5+7=12 6+7=13 5+6=11 6+6=12 6+5=11 11 趣味中心: 11.1 數棒的大小長短和長棒一樣。 11.2 數棒可以計數。 11.3 切齊計數。 11.4 每次都從1開始數算。 11.5 教具的顏色和質感很美。 12 直接目的: 12.1 認識1到10的數詞(記憶名稱:數詞)。 12.2 學習1到10的次序。 12.3 熟悉數的集合量。 12.4 每一個量都有專屬自己的數詞。 13 間接目的: 13.1 數學的基礎工作。 13.2 為十進法的準備。 13.3 導入數的概念。 14 語言發展: 14.1 1到10數的名稱。 14.2 紅色、藍色。 15 教學說明: 15.1 從4的數棒之後,儘量鼓勵孩子以點數的方式數算,而不再用最小的那根1的數棒去量數。 15.2 1到10的數詞念法要一致。 15.3 連續數教導1到10的量,在表示量的10根棒上,有以1為基準的刻度,因此可用視覺來把量與量對應的稱呼。 16 給爸爸、媽媽的話: 在蒙特梭利的數學教育中,用來教孩子的第一套計數的教具是長棒,在感官教育中,長棒可以讓孩子認識長度。 數棒和長棒相同,數棒同紅藍相間,以方便孩子計數,顯然數棒用顏色區隔方便計數,但是它也代表每個單位連結在一起(也就是連續量的概念),孩子不必把一個個分離的單位加上去才知道總合是多少。對孩子而言,每增加一個新的單位,量就會變大,並計數出每次增加的總合,這是三歲半到四歲的孩子在計數上很大的障礙。 數棒是介紹1到10實質的量和數名稱給孩子認識,透過具體的教材,發展孩子數的概念,10的合成及基礎的算術。 當您發現孩子在數數時,有計數太快或計數太慢的情況時,請不必驚慌。因為,孩子在學習數數的最初,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但是,我們必須給予孩子以下建議的學習過程及方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盡速完成數數的能力。 ※ 解決方法:依序使用(1)移位數數(2)定位數數(3)目視數數的計數方法。 數棒因數量的增加,而長度也越來越長,它提供了數的絕對概念和相對概念。孩子在感官教具長棒操作,已學會了1:10的比例,這種對數學比例的判斷,讓孩子在無形中進入算術的領域,產生了各種組合與對比,從這些概念,可延伸到+-×÷的四則運算的學習領域。

數棒玩加減乘除 序列(小豬豬媽分享)

2009年02月07日
公開
38

可以加減乘除 序列 (x+y)2 數棒(Number Rods) 1 教學系統:數量概念的基本練習:1到10量的提示。 2 學習目標:認識1到10實質的量。 3 教具說明: 1到10的10根木棒。最短棒10公分代表1的量,最長棒100公分代表10的量,其尺寸和感覺教具紅色長棒相似。以10公分的長度,10㎝、20㎝、30㎝、40㎝、50㎝、60㎝、70㎝、80㎝、90㎝、100㎝,用紅藍兩色交互分別表示。紅色是奇數,藍色是偶數。數棒是表示連續量的教具。 4 教具配置: 4.1 數學教具區:數量概念的基本練習。 4.2 依1到10的順序排列(10放在最裏面,1放在最外面),紅色部份靠左端對齊。 5 適用年齡: 5.1 3歲以上。 5.2 熟悉長棒的孩子。 6 提示方法:個別提示。 7 基本提示: 7.1 基本提示(一)數棒和長棒組合操作。 7.1.1 教師必先完成教具長棒操作的準備工作。 7.1.2 將數棒從1到10分別放在長棒的上面,告訴孩子數棒和長棒一樣長。 7.1.3 數棒和長棒組合排列變化操作。 7.1.4 將長棒和數棒同時操作補齊差數的練習。 7.1.5 將長棒和數棒同時操作倍數概念的練習。 7.2 基本提示(二)數棒1到10的量與名稱的練習。 7.2.1 教師必先完成教具操作基本提示的準備工作。 7.2.2 準備兩塊地毯。 7.2.3 拿取數棒時由1到10,每次只拿一根,按順序拿到大地毯上,數棒散放時避免重迭,搬運方法與長棒相同。 7.2.4 收拾數棒的順序從10到9,放回教具櫃,每次限拿一根,同時把地毯整理好放回地毯架。 7.2.5 用找出「最長的」這個字,讓孩子操作。 例句:從這裏找出最長的那一根,排在另一張地毯上,紅色的一端在向左側。 7.2.6 再繼續從數棒中找出「最長的」那一根,切齊排列在最長的那根下面。 7.2.7 每排好一根,都要用手做一次切齊的工作,直到全部的數棒都排好為止。 7.2.8 操作完畢,收拾教具。 7.3 基本提示(三)數棒和單元棒組合操作。 7.3.1 用紅色單元棒1和數棒1配對。 7.3.2 用紅色單元棒1和藍色單元棒1和數棒2配對。 7.3.3 用紅色單元棒1、藍色1、紅色1的單元棒和數棒3配對。 7.3.4 以此類推至10的分解與組合練習。 7.4 基本提示(四)用數詞找數量。 7.4.1 孩子找出老師所指示數量的數棒。 例句:老師對孩子說:「請把5的數棒拿給老師」。 7.4.2 孩子找出5的數棒,讓孩子數數看,如有錯誤,指導孩子放回原來的位置,絕不要說:「你弄錯了」這類的話語。 7.4.3 反復練習不同數量的數棒。 8 錯誤訂正: 8.1 排列整齊,紅藍相間亦整齊。 8.2 教師與孩子的數數方法。 8.3 用1的數棒做錯誤訂正。 8.4 例句:我們用1的這一根數棒來量量看,我們有沒有排好。 9 三階段名稱練習:名稱練習-數量與數詞結合。 9.1 數棒排好後,開始三階段名稱練習的教學。 9.2 依序排列之後,依數棒所代表的量,進行名稱練習。 9.3 第一階段:命名:將正確的名稱,告訴孩子。 9.3.1 通常以3根數棒逐次教學。老師先取1到3的數棒排列好。 ※可依孩子的情況而定。 9.3.2 老師拿起1的數棒,告訴孩子這是1,接著把1的數棒交給孩子。 ※雙手的食指和中指合在一起,握住數棒。 9.3.3 拿起2的數棒,告訴孩子這是2(同上)。 9.3.4 再拿起3的數棒,告訴孩子這是3(同上)。 9.3.5 1到3都操作後,進入第二階段教學。 9.4 第二階段:確認:用實物來回答。 9.4.1 教師問孩子2是那一根,3是那一根,進入確認的工作。 例句:請超群小朋友拿2的數棒給老師。 9.5 第三階段:發音:將正確的名稱說出來。 9.5.1 拿一根數棒問孩子「這是多少?」 9.6 用三階段教學法,直到孩子完全真正明白1至3後,再慢慢加強練習(4至6)、(7至9),最後直到認識1到10的實質的量。 10 變化操作: 10.1 估算:老師用雙手展開一段長度後停止不動,請孩子去找一根差不多長的數棒來。 10.2 比長短:讓孩子找出數棒與老師比較長短。 10.3 等差距:以1的等差距,由最短的排到最長的。由上往下數1到10。 10.4 以2的等差距,由最短的排到最長的。 10.4.1 奇數念法:1/3/5/7/9。 10.4.2 偶數念法:2/4/6/8/10。 10.5 線條的排列: 10.5.1 直線、橫線、斜線、折線、放射線、迴旋線的排列。 10.5.2 數棒的縱向排列(1在最右側)。 10.6 量的多少與序列 10.7 加法的概念:導入加法練習。 10.7.1 將1補在9的後面。 10.7.2 將2補在8的後面。 10.7.3 將3補在7的後面。 10.7.4 將4補在6的後面。 10.7.5 以10的數棒為例: 這是10,這是9這是1, 9和1也是10, 換句話說9+1=10。 9+1=10 8+2=10 7+3=10 6+4=10 5×2=10 10.8 減法的概念:導入減法練習。 10.8.1 從二根數棒集合成為10的數棒中。 10.8.2 將4取重播回原位。 10.8.3 將3取重播回原位。 10.8.4 將2取重播回原位。 10.8.5 將1取重播回原位。 10.8.6 以10的數棒為例: 這是10,這是9,這是1, 從10拿走1,剩下9, 換句話說10-1=9。 10-4=6 10-3=7 10-2=8 10-1=9 10÷2=5 10.9 乘法的概念:導入乘法練習。 10.9.1 5的兩倍等於10, 5有2次就是10, 換句話說5×2=10。 10.10 10以內的分解: 10.10.1 教師點數最長的數棒說:這是10。 10.10.2 拿起1棒和9棒再組合,點數後說:這也是10。 10.10.3 以下再以8和2、7和3、6和4,組合方法相同。 10.11 倍數的概念: 10.11.1 任何一數字的兩倍是多少? 乘式:1×2=2 2×2=4 3×2=6 4×2=8 5×2=10 1×1=1 1×2=2 1×3=3 1×4=4 1×5=5 1×6=6 1×7=7 1×8=8 1×9=9 1×10=10 10.12 除法的概念: 10÷2=5 8÷2=4 6÷2=3 4÷2=2 10.13 數棒與數字卡的遊戲: 10.14 將數位卡按照1到10,排成三角形(左起1開始) (1)10張、(2)9張、(3)8張、(4)7張、(5)6張 (6)5張、(7)4張、(8)3張、(9)2張(10)1張 10.15 11到18的分解與合成: 2+9=11 3+9=12 4+9=13 3+8=11 4+8=12 5+8=13 4+7=11 5+7=12 6+7=13 5+6=11 6+6=12 6+5=11 11 趣味中心: 11.1 數棒的大小長短和長棒一樣。 11.2 數棒可以計數。 11.3 切齊計數。 11.4 每次都從1開始數算。 11.5 教具的顏色和質感很美。 12 直接目的: 12.1 認識1到10的數詞(記憶名稱:數詞)。 12.2 學習1到10的次序。 12.3 熟悉數的集合量。 12.4 每一個量都有專屬自己的數詞。 13 間接目的: 13.1 數學的基礎工作。 13.2 為十進法的準備。 13.3 導入數的概念。 14 語言發展: 14.1 1到10數的名稱。 14.2 紅色、藍色。 15 教學說明: 15.1 從4的數棒之後,儘量鼓勵孩子以點數的方式數算,而不再用最小的那根1的數棒去量數。 15.2 1到10的數詞念法要一致。 15.3 連續數教導1到10的量,在表示量的10根棒上,有以1為基準的刻度,因此可用視覺來把量與量對應的稱呼。 16 給爸爸、媽媽的話: 在蒙特梭利的數學教育中,用來教孩子的第一套計數的教具是長棒,在感官教育中,長棒可以讓孩子認識長度。 數棒和長棒相同,數棒同紅藍相間,以方便孩子計數,顯然數棒用顏色區隔方便計數,但是它也代表每個單位連結在一起(也就是連續量的概念),孩子不必把一個個分離的單位加上去才知道總合是多少。對孩子而言,每增加一個新的單位,量就會變大,並計數出每次增加的總合,這是三歲半到四歲的孩子在計數上很大的障礙。 數棒是介紹1到10實質的量和數名稱給孩子認識,透過具體的教材,發展孩子數的概念,10的合成及基礎的算術。 當您發現孩子在數數時,有計數太快或計數太慢的情況時,請不必驚慌。因為,孩子在學習數數的最初,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但是,我們必須給予孩子以下建議的學習過程及方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盡速完成數數的能力。 ※ 解決方法:依序使用(1)移位數數(2)定位數數(3)目視數數的計數方法。 數棒因數量的增加,而長度也越來越長,它提供了數的絕對概念和相對概念。孩子在感官教具長棒操作,已學會了1:10的比例,這種對數學比例的判斷,讓孩子在無形中進入算術的領域,產生了各種組合與對比,從這些概念,可延伸到+-×÷的四則運算的學習領域。

數與量的學習網站

2007年11月22日
公開
45

謝謝凱西媽咪分享 ◎數與量 面積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5.html 周長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4.html 數的觀念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23.html 加法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22.html 減法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24.html 加減法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25.html 乘法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26.html 加乘法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27.html 除法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28.html 時間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29.html ◎圖形與空間 三角形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6.html 平行四邊形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7.html 正方形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8.html 長方形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9.html 梯形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10.html 菱形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11.html 圓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12.html 鳶形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13.html 幾何 http://elearn.daleweb.org/lo/course_30.html 於 2006-12-19 00:41 的補充留言 ●「國小數學科-教學動畫」..目前檔案還不多 http://mathtext.project.edu.tw/ani_teaching/index.html ●基本加減法--Flash遊戲http://mathtext.project.edu.tw/interact/q2.swf **該網站還有部編本:課本+習作線上閱覽、學習單、評量列印 可以省下買評量的錢^^ 於 2007-01-13 03:18 的補充留言 ◎基本加減法練習程式flash http://etoe.mlc.edu.tw/designf/1365.swf 於 2007-02-06 18:51 的補充留言 ●親子數學---數學學習動畫 如果父母和子女可以一起玩數學該多好! http://web.chsh.chc.edu.tw/bee/oldmath/child.htm

寶寶學習數學的步驟

2006年08月10日
公開
42

謝謝文媽的分享 寶寶掌握數概念的三部曲   掌握數概念是開發寶寶智力的重要內容之一。   3歲前寶寶數概念的發展一般分三個階段,或者說『三部曲』:   學會背數   有的寶寶1歲半左右就能從1背到10,3歲時能背數到50—100,但是會背數並不等於已掌握數概念,這時能背出一串數字與會背一首唐詩一樣,沒有多大的區別。手口一致地點數後說出『一共』有幾個。這意味著寶寶已了解了數序的概念,並能理解口中念的數與實物的對應關系,以及數的『集合』的概念,即知道『一共』就是合起來意思。數的分解和組合。如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以及3個1組成的。到了這個階段,寶寶就能學習初步的計算了。   怎樣學背數。當寶寶還會說話時,就可通過做嬰兒操、抱著他上樓數臺階,給他背數聽。也可給他念有關數序的兒歌,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等,可邊念邊讓寶寶拍手,這種富有韻律的背數歌,可以使寶寶較快地學會數數。1歲半左右,應正式讓寶寶學數1—10,到3歲時能數到50或100。這裡的關鍵是遇9進幾十的問題,是背數的難點。最好讓寶寶學認1—9個這幾個數字,並按順序寫在大紙卡片上。遇到該『拐彎』的時候,用手指著應進位的數字,接著往上念。也可專門反復念『17、18、19、20』;或『27、28、29、30』、『37、38、39、40』,依此類推。『拐彎』進位的難點一攻克,寶寶就能順利地從1數到100了。2歲半以後,還可讓寶寶練習復述3—5位數字,或用念兒歌的辦法倒數3—1或5—1等。   教寶寶手口一致點數後說出總數   學點數要從『1』開始。1歲前,當寶寶吃固體食物時,每次給他食物,都豎起食指,告訴他這是『1塊』。快1歲時,就要讓他伸出食指表示要『1塊』或表示自己『1歲』。在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前,需在游戲中讓他建立一些『數前概念』,如給物品分類、配對,分清長短、大小,按順序排隊、一樣多等。常玩的游戲有:用方積木排『火車』,把一塊積木當成一節車廂,一個接一個地排,這是點數基礎之一。?圖片接龍:可畫10張相同的小兔或蘿卜圖片,出示一張小兔圖片後,讓他找出手中一張小兔圖片接在您出示的圖片下面,您和寶寶輪流將相同的圖處接完,可再接另一種相同的圖片。然後出示兩張不同的圖片,並將寶寶手中的圖片打亂,讓他配對接龍。這種游戲的圖片也可用撲克牌代替,讓寶寶學會『對花』,即不論牌的大小,只看花樣,如紅桃、梅花等。按大小順序套塔、套碗:這是一種有趣的排序活動,寶寶可學著將它們一個個分開,又按大小順序一個個套好,或把它們從大到小摞起來搭塔等。學認『一樣多』:在桌面上用圍棋子或跳棋等相同的東西,排出1—2個,讓寶寶也拿出一樣多的棋子排在您擺好的棋子下面,或伸出相同的手指表示『一樣多』。按數取物:如在一排積木或棋子中,要求寶寶『給我1個』、『2個』、『3』,看他能否拿對。手口一致點數並說出『一共』幾個,這是本階段的最後一步。有了前5步的准備,這時讓寶寶點數就會水到渠成了。這裡的關鍵是讓寶寶知道『一共』是什麼意思。學習時仍有循序漸進,一個數一個數地增加,直到寶寶弄明白為止。到3歲時,寶寶就能點數到10—12。   學會數的分解與組合   在桌上擺3塊糖果,先讓寶寶點數,一共有幾塊,再讓他拿去1塊,然後問他:『桌上還剩幾塊?』他會點數後說出『2塊』。『合起來一共有幾塊?』(將他手中的糖與剩下的放在一起)『3塊』。再讓寶寶拿走2塊,問他:『還剩幾塊?』『1塊』。『合起來一共幾塊?』『3塊』。接著,可讓他給大家分糖果,結果是爸爸、媽媽、寶寶每人『1塊』,合起來也是『3塊』。漸漸地,寶寶就會明白,3可以分成『1』和『2』或『2』和『1』或3個『1』。這實際上是在做3以內的加減法。只有學會了數的分解和組合,纔算真正掌握了數概念。 稿源: 幸福泉教育 編輯: 陳利燕

學習數學程序

2006年08月10日
公開
36

感謝文媽分享 學習數學程序 數學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我們每天都會相遇的,譬如︰起床看「時間與日期」、買早餐用「錢幣」、搭公車看「站牌」、打電話撥「門號」、用「遙控器」選電視台‥‥‥等,這一些都是須要與「數字」有密切的關係。 所以說數學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言,是最基本的且重要的知識。 數學是什麼? 在古中國(清朝以前)的正規教育是沒有數學課,而數學的字眼是由英文字「Mathematics」翻譯而來,其本意較接進「求知、思考」。 「求知、思考」只是要把事情弄得比較合理、比較有條有理。 其實幼兒學數學就像學說話、學走路一樣,必須「有系統、有合理」層次的自然學習,來幫助孩子製造感覺「feeling」的環境 ,製造【數感】、【量感】、【形感】、【空間感】。讓孩子言之有物,思之成理的感覺。並同時學習學會「數學世界的遊戲規則」。 【學習數學的程序】︰數感、量感、形感、空間感 (一)﹒數感(基本概念)                     1﹒數量與數字的對應:〈分離量〉 A﹒○→ 1、○○→2、△→1、△△→2、□→1、□□→2‥‥‥    分離量可以一一清楚的分開數量︰    a﹒等量(3個圓○○○)。    b﹒不等量(3個幾何圖形○△□)。  B﹒唱數、認字與念字︰    a﹒(1∼3、1∼5、1∼10、1∼20、1∼40、1∼50       ‥‥‥1∼100)。    b﹒分階段以遊戲的方式學習。  C﹒序位︰    序位與數量的數字解釋是不一樣的    a﹒序位︰第1個、第2名、第3階‥‥    b﹒數量︰2個、2枝、2雙‥‥‥ 2﹒數字的量化概念︰(連續量)   連續量︰不能一一很清楚的分開(數出),唯有用人為的方式制訂出相   當於1」的單位後,而根據測定來了解多與少,才能將它以數字形式表達   出來。  A﹒十進位的建立︰    a﹒所謂十進位,即有10個 1聚成10時要進位,10個10聚成      100時也要進位‥‥的結構。    b﹒正方形(方塊)可讓人輕易瞭解十進位的結構。    c﹒方便於數量「整理與計數」。  B﹒數字符號的認識與運用︰    a﹒加法(合成與進位概念)︰      1﹒2個+3個=5個      2﹒第2階上移3階=第5階      3﹒2克水+3克水=5克水    b﹒減法(分解與借位概念)︰    c﹒倍數(單位量與倍數量的關係離清)︰      5的3倍=3個5=5×3=15       3的5倍=5個3=3×5=15      5×3=15和3×5=15雖然總數量相同,但本質已改變    d﹒二分法和三分法概念的建立︰      偶數(均分、對稱)與奇數(不均分、不對稱)    e﹒分數與除法︰      分配、因數與質數 (二)﹒量感(度、量、衡) 1﹒單位時間量的制定︰(以360°來分割)  A﹒連續量的線分化    粗估︰1日分割24小時,也就是「點→日」採24進位法。    細分︰1時分割60分,1分分割60秒,也就是「秒→分、分→    點」,都採60進位法。 2﹒單位距離量的制定︰(CM)  A﹒遠與近、高與矮的比較。  B﹒2D座標(X,Y)、方向、面積(CM2)。  C﹒3D座標(X,Y,Z)、方向、體積(CM3)。 3﹒單位重量的制定︰(G)  A﹒以 1CM3盂水在4°C時的重量為1克重。  B﹒非固定形狀的測重。  C﹒平衡(槓桿原理,四兩破千金、省力)。 (三)﹒形感(形的特性) 1﹒形的基本外框︰  A﹒點→線,線的延伸(幾何外框、構圖的基本要素)。  B﹒封閉曲線的定義︰    何為?正方三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2﹒形的實體︰  A﹒分解與合成。  B﹒對稱與不對稱。  C﹒分數、倍數、分類。 3﹒形的堆疊︰  A﹒幾何等形的堆疊(柱、體)。  B﹒幾何同形的遞縮(錐)。  C﹒形的倍數比例、形的架高堆疊。 (四)﹒空間感(點、線、面) 1﹒空間骨架結構︰(點的接觸)  A﹒物體的透視架構︰    譬如︰可同時看到正立方體有12個邊、8個頂點。  B﹒模擬化學分子鍵︰    線型、扭曲型、平面三角型、金字塔三角型、四面體、平面四角型    ‥‥‥。  C﹒力學原理︰    人的骨骼、樓梯、橋樑、鷹架‥‥‥‥。 2﹒空間表面結構︰(邊的接觸)  A﹒錐、柱、體的區分。  B﹒物體的外體結構。  C﹒封閉空間、球體變化。 3﹒空間實體結構︰(面的接觸)  A﹒基本幾何實體的組合變化。  B﹒等積異形的組合變化︰    相同的單位元素,組合後結構體改變了。  C﹒面體與體積的倍數變化。  D﹒三視圖。 數學的學習是有一定的步驟,以此循序漸進。 首先孩子要先學會有「量與數」的感覺, 等孩子有了「數字量化的概念」後,他才會進行「數字的符號運用」。 有了數的感覺,才能制訂度(角度)、量(重量)、衡(距離)的標準。 有了單位的標準,才會有幾何形狀的感覺。 有了形的感覺,才會有物體空間立體的概念。 其實,每一位孩子天生就是觀察家,從他一出生之後, 他就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與幻想,他會根據過去的生活體驗, 與現在的實際情況相配合,不斷地自然學習與修正。 只要在他的學習過程中,他認為最有趣的事,也就是好玩的活動。 如果學習的過程中是一種遊戲化,那麼他的學習速度一定會增快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