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小祕子

泰安醫院-兒童復健-1.

2007年12月10日
今天要由爸爸媽媽一起帶齊去上課,
因為出門前齊才"魯"過的,
一到教室就讓老師看到齊一身汗--狼狽不堪地樣子.
沈老師雖很年輕,但看來還蠻有經驗地,
她不會對齊太熱絡,
只用一般語氣請齊進教室,
再讓齊自己找他喜歡玩的玩具,
這對觸覺過度敏感的小孩而言,
可以降低他的防衛心.

進了教室的齊一直緊緊黏著媽媽,
剛開始齊並不敢自己去拿玩具,
老師隨手去拿一個有聲光效果的玩具,
那是比較適合小小孩玩,
可以投入不同形狀的玩具,
齊只敢遠遠地看著,
老師看他不敢摸,
還邊拿一個形狀投入後,看齊的反應;
齊還是不動聲色...
等老師投了第三個後再問齊:
你可以幫我把三角形投入正確的洞裡嗎?
齊仍不肯做..
沈老師又投了約兩個後,再又問齊一次,
先請他指出正確位子,
等確定他會後,再慢慢請他自已伸出手來做..

再來問齊要不要玩踏板車?
齊點點頭,
老師請他一起過去拿,齊小心翼翼地黏著媽媽,
仍不肯和老師一起過去,
還要媽媽跟在屁股後面走,
其實這玩意,以前在Y17育樂中心,齊就碰過了,
但他覺得對他而言,有點困難,
之後,就斯毫不願再碰.
一邊由老師扶著車子,一邊要媽媽扶著他,
連同爸爸三個大人慢慢逗他,再和他玩,
齊才感到踏板車原來可以這麼好玩.

後來,老師問齊要不要投籃?
齊說好~
老師才剛要去準備器材時,
齊就到球池拿一顆球,做投棒球的姿勢,
再經爸媽的解釋,
老師才知道齊是要投棒球不是投籃球..
老師撈了一籃的球,讓齊和爸爸玩棒球的遊戲,
而媽媽在一旁和老師說明齊的問題,

老師認為--齊的上肢動作來看是ok的,
可能要從下肢的肌"耐力"而非肌肉張力來訓練,
這樣可增加重複動作的次數,
減少腳酸或加強單腳站立的動作,

再者是觸覺防禦的治療,
可以緩和情緒的部分較多.
以及兒童分離焦慮症的問題也可以降低許多.

前兩次的課多是由小孩自由活動,
而老師以觀察小朋友狀況為主,
避免小孩對上課的排斥及沒有盡情發揮他的能力
之後再排課程,在家裡仍可使用觸覺刷刺激,
但次數由少慢慢增加;
媽媽是覺得應該來上課的,
也覺得對齊本身,及照顧他的我們大人而言,
會很有幫助的.
加油~

本日記框來自JUNIOR'S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