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祕子

心理強度,決定運勢強弱

2008年09月16日


你常把「啊,完了,沒救了!」「我不可能熬得過去。」「我該不是一輩子都這麼衰吧?」等話語掛在嘴邊嗎?
請注意,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宣判自己前途死刑了。

近年來,《秘密》、《吸引力法則》、《情緒的力量》等書籍在書市發燒,其核心觀念就是:心想事成。人們之所以失敗的理由,通常是他們把焦點凝聚在他們「不想要」的東西上,覺得自己老被欺負、工作不順……等負面的念頭,最後就會吸引來負面的事情,但若把意念放在「想要」的正向事務上,一切就會逆轉。

這種理論真的可信嗎?光用「想」的就能決定事情的成敗?

每個人都有「超能力」

Dr. Soul心靈醫生心理診所院長莊凱迪指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潛意識其實一直在暗中替我們做出各種決定。」潛意識中的想法,會變成自己給自己的預言,最後在生活中實現。

若從這個角度來看,《秘密》書中的理論,是可以得到驗證的:我們心中的信念,的確會吸引某種類型的人,來參與人生中的各種事件。

相不相信?心理素質的強度,跟你的財富是連動的。

美國馬里蘭州陶森大學經濟學家梅利沙.葛洛布茲分析英美兩國的調查資料,研究什麼樣的人在工作上會獲得成功,他發現,自我情緒掌控能力愈強的人,年收入就越高。

另一位挪威心理學家艾倫.奈夫斯根據挪威的調查資料,也得到類似的結論:情緒容易動搖的人最無法賺到錢。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每個人的大腦都擁有決定成敗的「超能力」。

著有《暗示力》一書的心理學家內藤誼人認為,「自我效力感」(self-efficacy)強的人,成功機率比別人大。「自我效力感」指的是:相信能用自己的力量開創命運的信念,若一個人抱著「我一定有辦法!」的自我掌控想法,就比較能夠克服逆境,堅持向前,到達成功彼岸。
絕對不要輕易認輸
「絕對不要輕易承認自己是失敗的!」內藤誼人強調,在做自我暗示時,必須喜歡自己,成為自己的擁護者。如果你不覺得自己是塊料子,就很難發揮自我暗示的效果。「小心!只要對自己產生絲毫的懷疑,暗示的力量就會越來越薄弱。」

奧圖碼科技總經理郭特利就是「吸引力法則」的信奉者,5年前他剛接下總座兵符時,「Optoma」還只是個資源短絀且沒沒無名的小品牌,處境雖然相對不利,「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輸!」打從一開始他就告訴同仁,奧圖碼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變成第一名,他自己更是發自內心認為它一定會實現,訂出目標後,就全力往前衝。

果然,在短短幾年之內,奧圖碼成功突破日本、歐美大廠的封鎖線,躍身為台灣投影機市場第一品牌,「你如果一開始暗示自己會輸,那就肯定贏不了。」

中止負面暗示,用美麗遠景犒賞自己

但要堅持談何容易?工作中永遠充斥著各種大小不順遂,當自己不小心又開始對自己「負面暗示」時該怎麼辦?

內藤誼人建議,當你意識到自己開始動搖時,一定要強迫自己立即停止做負面暗示,並且去想像最美好的畫面以激勵自己。

此外,在自我暗示同時,應設定一個「快要到手但尚未達成的目標」,一旦達到,就再增加難度,逐步向夢想邁進。但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好處,可能也會讓人提不起勁來,不妨先準備好豐盛的「獎賞」,跟自己打個商量,在許可的範圍內,決定如何犒賞自己,這樣就能提高暗示效果

多年來負責招募培育人才的保德信人壽董事長特助田文德觀察,那些高薪、高業績的壽險顧問,都有「正面思考」的特質,能夠把「被拒絕」當作小菜一碟,不會輕易否定自己。此外,他們多半擁有很「具體」的目標,比如說,希望能在台北市精華地段買一幢房子、希望每年都能帶全家人出國旅遊、希望自己的年收入可以達到什麼數字……,為了達到這些美好的願望,一方面工作得更起勁,另一方面比較能夠忍受各種波折。
隨時給自己正面暗示,別耽溺在苦惱、懷疑等負面情緒中,你會發現,每一天,都能離夢想更近一點。







諸事不順?都是你自己想的啦!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你對不如意事情的看法,將決定你究竟是幸運兒還是倒楣鬼。負面思考,只會讓你與幸運絕緣,招來更多厄運,人生落入一種惡性循環。


文�羅梅英


許多人因為人生不如意、過得不快樂,而向心理諮商師求助,渴望獲得心靈救贖。

在聯合心理諮商所所長邱永林的求診病人中,有4成為情緒性疾患、6成是被工作或感情所困。按工作業別來看,金融從業人員來諮詢的前三項困擾分別為:擔憂經濟景氣、客戶人際的壓力、工作量大。而科技業前三名則是:工作量大、人際關係、擔心自己競爭力不足。

常常有些人直接了當詢問:「我是不是應該換工作?」或是「我要不要離開這個人?」希望心理諮商師直接給一個答案。敦南心診所醫師賴仕涵笑稱,「好像是來算命的。」

臨床心理師張維揚認為,大部分人因為對自己不夠瞭解、欠缺自我省察的能力,因此會覺得工作或人際關係處處不順。

但是,順或不順並不是絕對,相同的情況發生在某些人身上,可能覺得糟透了,但落在其他人身上卻覺得還好。賴仕涵說:「事件只是誘發,想法才是重點。」例如有人失戀就想不開、鬧自殺,但有人卻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以後說不定能找到更好的對象。

打敗自己的自動化思考

賴仕涵指出,心理學有一個「自動化思考」理論,有人一遇到事情時,就會立刻自動化思考、整個情緒變得很負面,但「其實事情根本沒有那麼糟」。最常見的自動化思考模式包括:

◆兩極化思考:凡事非黑即白,不是100分就是0分,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完美主義者,以至於經常覺得自己做事很失敗。


◆過度概化(Generalization):這種人缺乏自信心,有時主管只是稍微提醒或指正他的一些過失,就過度擴張解釋、全盤否定自己。
◆淡化正向的經驗:只在意負向的記憶,就算有正向的鼓勵,也覺得那是虛情假意,或覺得根本微不足道,只是別人禮貌性的客套話。

◆猜疑、自責式思考:個性過於敏感,總以為別人對自己有負面評價,或是容易怪罪自己把事情搞砸了。

◆誇大災難:把每一個負向事件都看成天大的災難。

邱永林也觀察發現,負面思考者多半自信心較低,有「順境時功勞歸於環境,逆境時歸咎於自己」的傾向。

越負面思考 越容易遇到衰事

不同思考模式會造成不同行為,進一步導致不同的結果。越是負面思考,覺得自己衰神上身、跟好運絕緣,就會真的遇到一連串倒楣事。 賴仕涵指出,國外神經科學期刊有一篇文章探討「憂鬱的確會帶來倒楣」,例如:一個人自覺衰透、諸事不順,求職面試就會畏畏縮縮、顯得亳無自信,自然不可能被錄取。所謂「相由心生」或「境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

該如何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呢?第一步要改變想法,跳脫負面的自動化思考。賴仕涵表示,許多人腦袋裡裝了太多的「應該」,誰應該要如何如何……,過於僵化的思考只會讓自己不快樂。所以遇到不如意時,不妨試著改變自己對事情的看法。邱永林也指出,在精神醫學裡,心理健康是指具有彈性的人,如果太過硬梆梆,遇到挫折很容易會「一折就斷」。

其次,不要吝於鼓勵自己,每天出門前先自我激勵一番,告訴自己:「我是最棒的!」補充一天的奮鬥能量。心理學已經證實,自我暗示的確很有效。

另外,「多和相信你會成功的人相處,」邱永林說。心理學有一個「畢馬龍定律」,取材於希臘神話故事:別人對你的期望有多高,你往往就能達到多高的要求。


幸運兒或倒楣鬼 決定權在你
許多成功人士被視為幸運兒,邱永林分析,這些「幸運兒」多半具備3項人格特質:

1正面思考: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認為,樂觀、勇敢等正面情緒,可讓一個人遇到逆境時,將危機視為轉機,激發出無限的潛能。

2自我悅納能力:相信「自己其實還不錯」,就算一時搞砸或失敗,也不會全盤否定自己。

3好奇心:好奇心再加上廣泛的興趣,有助於紓解壓力。沒有這項特質的話,成功很容易只是一時短暫現象,屬於短跑型選手。

你會成為幸運兒還是倒楣鬼?不是命運決定,而是你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