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溫妮姊姊

自律人生,比較幸福?

2014年04月14日


也許你覺得生活非常有紀律的人通常是做事一板一眼、按部就班、不會隨興所欲,10個人有8個是沉悶無趣的。但研究卻發現,愈能自我約束的人生活可不黑白,他們不僅比一般人更能擁有長期的快樂,也較能享受當下。

這篇發表在《性格期刊》的研究指出,自律並不像一般人所想的是種「自我剝奪」,而是學會管理「目標衝突」的過程。

研究者除了評估400多名中年受訪者的自律能力、訪問他們對於目前生活與過去人生的滿意度,也利用智慧型手機做民調,抽查受試者的心情與當下的渴望。結果發現,自我約束能力愈強的人,通常對生活的滿意度也愈高,心情愉快的比例遠大於不愉快。

感覺良好,似乎是自律生活最吸引人的部分,而擁有滿意的人生是眾人渴求的。不過,這不表示自律的人很會抗拒誘惑,而是他們善於與誘惑經驗保持距離,不讓自我目標受到干擾與衝突;也很少讓自己陷入得在短期快樂或長期快樂中二擇一的兩難。

簡而言之,他們善用自我約束過濾掉麻煩和問題,因而降低感到失落、不愉快的機率,生活得更快樂。

自律能力佳除了能讓孩子生活作息更健康,也會提升他們的學業成績。日本宮城縣的教育委員會針對2012年度的全國學力測驗的調查也發現,生活規律、早睡早起、有吃早餐等生活習慣的小學生和國中生,答題正確率較高,成績也較優秀。

自律基本功,從哪裡開始? 

美國賓州大學講座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與他的同事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在一項針對八年級學生的研究中,證實了「自律」比「智商」更能預測學業成績。他們發現,這些自律的孩子一回到家,就投入許多時間在學業上,而非打開電視,滿足眼前的欲望。

就學理上來說,這樣的孩子有哪些特質?父母可以怎麼做,幫孩子建立這些特質?

一、口語發展較好的孩子

孩子玩扮家家酒,一邊分配手上的「餅乾」,一邊喃喃自語:「這是我的,這是爸爸的,這是媽媽的……咦?小布怎麼沒有呢……來,給你一個。」像這種自導式的獨白,最常出現在三到五歲,俄羅斯發展心理學家維高斯基(Lev Vygotsky)稱它為「私語」(private speech)。維高斯基認為,這是幼兒發展過程中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它能幫助幼兒計畫當下活動,也能協助幼兒控制自己的衝動。

當孩子開始說話時,他會模仿成人,將成人的標準納入自己的談話中。因此,口語發展較好的孩子,較能善用這項「認知自我導航系統」來控制自己的行動。



二、內在標準較高的孩子

美國心理學者班都拉(Albert Bandura)指出,孩子是將重要他人的標準,內化為自己的標準。從早期二十四小時照顧自己的父母,一直到入學後的同儕、教師,都有可能是孩子模仿、採納標準的對象。當孩子眼中的重要他人自我要求不高時,孩子也會對自己採用低標準。

為了提升孩子的內在標準,除了父母以身作則或同儕影響之外,班都拉建議,可以為孩子讀些「追求卓越」而獲得公眾肯定的科學家、運動員的故事。

三、樂觀的孩子

正向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在著作《教孩子學習樂觀》中表示,樂觀的人把不幸的事情解釋成特定的;悲觀的人則詮釋為普遍的。例如考試沒過關時,樂觀的孩子可能會覺得「是因為我沒有好好準備」(特定的),悲觀的孩子有可能歸因於「我沒有其他同學聰明」(普遍的);比賽打輸了,樂觀者會覺得「我不擅長踢球」(特定的),悲觀者則認為「我運動神經不好」(普遍的)。當孩子把失敗當成特定事件來解釋時,雖然這個部分表現不佳,他仍然可以在其他部分繼續努力。有了這樣的想法後,他自然就有動機去嘗試,而毋須外力介入。

一個人有可能將悲觀扭轉成樂觀嗎?塞利格曼認為這是可以訓練的。他認為孩子的悲觀,有一部分來自他所接觸及尊敬的成人,所以首要之道,就是父母先改變自己對事件的解讀方式。例如,面對孩子拒絕收拾玩具時,別放大孩子的錯誤「你為什麼『從來』就不聽我的話」,最好聚焦在當下「你為什麼今天不聽話」;遇到成績不理想時,用「你得多花些時間在這個科目上」,取代「你真不是讀書的料」。

四、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孩子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的信心。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會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徒勞無功,遇到阻礙時很快就會放棄原先的企圖;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則是將困難視為挑戰,堅信自己可以克服。即便高估自身能力很有可能導致更深的挫敗,班都拉還是認為「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是好的,因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這樣的信念可以讓人熱忱、執著的去完成,並忍受多次打擊。

他也提醒,帶有競爭性的評分與排名,會使許多孩子感到自身能力不足,畢竟第一名永遠只有一個。他建議,如果孩子能夠以更加合作的方式一起學習,並能依照個人不同的進度被評斷,較能提升他的自我效能感。

以下兩點是增進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具體做法:

1. 擁有成功的經驗,或看到別人成功的表現。特別是看到與自己能力相當的人成功時,孩子會心生「他能,我也能」的念頭。

2. 獲得口頭上的肯定。肯定要具體、接近孩子的能力,例如家長可以說:「我相信你能在二十分鐘內,完成這一頁的練習。」而不是含糊的說:「我相信你可以快速的寫完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