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Peggy媽咪

[乖]側睡變趴睡..唉唉叫!

2011年12月20日
[乖: 3M 21D]

今天凌晨4點左右.小乖被peggy吵醒,
媽媽跟他一起躺著邊睡邊親餵,
直到媽媽起床擠奶時,小乖維持著側睡的姿勢
當媽媽擠奶擠到一半時,突然聽見小乖唉唉叫,掙扎的聲音
趕緊叫爸爸起床去看狀況,

沒多久,爸爸抱阿乖出來說~
他趴在床上,翻不了身體,才會叫
臉都磨到紅通通囉!

之前側睡也不會變趴著,只會變躺著
看起來阿乖開始想學翻身囉!
媽媽要開始注意,別誏他待在太高的地方
以免掉下去!

[乖]側睡變趴睡..唉唉叫!_img_1
[乖]側睡變趴睡..唉唉叫!_img_2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視線才離開一會兒,寶寶轉眼就從俯臥變成仰臥,嚇了你
一跳。這下你一定知道,再也不能將寶寶單獨一個人留在床上或沙發上了。
大約在3個月左右,寶寶就會出現「翻身」的動作,這可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初期只是簡單的側身翻轉,逐漸熟練,身體肌肉會更結實,翻身技巧也愈靈
活,姿勢先從俯臥到仰臥,到5至7個月間,就會出現仰臥翻身到俯臥的能力。

由於寶寶開始喜歡翻動身體,很容易出現摔落地面的危險,所以要格外注意寶
寶的安全。需要增設嬰兒床的護欄,或在床沿增加防護設備,例如:床緣以棉
被阻隔、床沿地板鋪上軟墊,以確保寶寶的安全。護欄和床墊最好選擇泡棉的
材質,因為其中有孔隙,可以讓寶寶翻身趴睡時,還能保持呼吸的順暢。

現在你不行再隨手將寶寶放在沙發或沒有護欄的床上了,當寶寶在嬰兒車或搖
椅裡時,也要將安全帶扣好,以免寶寶滑動。現在你也可以在床上擺一些玩
具,誘使寶寶去摸去抓,這樣可以練習翻身的動作。


●運用玩具,協助孩子練習翻身爬行

  孩子進入四個月起,家長們會發現再也不能把孩子單獨一個人留在換尿布
檯或沙發上了,因為孩子逐漸學會翻身,已經可以逐漸靈活的從側臥至仰臥、
仰臥至側臥。這時期的孩子坐或臥時,頭部可以自如的轉動,俯臥時,雙臂伸
直或以前臂支撐,可以將頭抬起至與床成直角。

四到八個月的大動作發展歷程
  在第四或第五個月時,父母第一次看到孩子從俯臥的姿勢翻成仰臥時。五個
月大的孩子喜歡抓著雙腳送至嘴裡吸吮,可以搖擺、翻滾、扭動身軀來移動身
子。六個月大的孩子可以向各方向翻轉、滾、蠕行,這種像毛毛蟲似的蠕行,
是爬的預備期,若把孩子放在地板上,他可以連翻帶滾地蠕行至另一頭。到了
七個月,孩子俯臥時能以一手支持重量,抬起頭和胸,輕易翻身。八個月後,
他可能會爬了,之後他坐或站著操作玩具的機會就多了。

四大類玩具,吸引孩子伸展肢體
1.爬行毯類玩具
  一般常見的爬行毯,毯上設計有許多種顏色鮮亮的圖案及活動,孩子趴在毯
上,經觸摸、拍打,可以感受不同的觸覺及聽覺經驗,尤其毯子上端的鏡子,
或可以躲到洞中的小白兔設計,都很吸引孩子。

2.球類玩具
  有四種常見的球類玩具:(1)橡膠球滾得不遠,不小心碰到都會發出叫
聲,而且容易抓握住。(2)布製的球內裝鈴噹,共同特性是輕、柔軟。(3)
光滑、透明的球體容易滾動,適合肢體已很靈活的孩子使用。還有一種水晶球
有不倒翁的設計,因此搖動時只在原處且會發出美妙的聲音。(4)充氣塑膠
球的氣不能充得太足,孩子可以趴、躺、坐或靠在球上,做些小小的運動,小
一點的球則可以握住或伸展四肢撥弄。另一種長形滾筒式的,滾動起來有聲
音,孩子也很喜歡。

3. 不倒翁性質的拍打類玩具
  這裡所謂的「拍打」玩具,是指玩具本身採用不倒翁的設計原理,孩子躺著
或趴著時,只要手或身體不小心拍、打到,玩具就會自己搖晃不已而且發出聲
音,孩子先是驚奇的看它搖晃,接著重覆不斷的操作它,就這樣拍拍、滾滾
的,孩子不但伸展了四肢,也慢慢的學會控制身體的方向。

4.綜合體能架
  這類體能架是由可拆卸的架子和若干個環扣及可懸掛的抓握玩具組成,每個
部份都可以獨自玩,拆下來可以當抓握玩具玩,掛起來可以用來伸展四肢,可
以躺著玩,也可以坐著玩。

親子同樂,陪孩子一起玩玩具
  吸引孩子伸展肢體的玩具很需要成人跟在旁邊玩。像爬行毯類玩具,孩子還
不會爬時,父母可以讓孩子俯臥在上面,通常父母會坐在孩子的對面,先叫喚
名字,如果孩子沒什麼表示,就會拿起毯上繫的玩具按壓出聲音吸引孩子伸
手;若搆不著,把孩子拉近一點,讓他可以操作到。剛玩時,離玩具近一點,
等孩子漸漸會移動身體時,再放遠點。

  表面不光滑的球或有不倒翁設計的拍打玩具較適合初期使用,開始玩時父母
可以先輕輕的操作、示範,孩子對於悅耳的聲音和不停的晃動會覺得有趣;之
後再拿近一點,讓孩子可以碰得到;坐在孩子的身邊鼓勵他或幫他攔下滾開的
球,練習一陣子之後,他就變成高手;然後再換光滑的水晶球或塑膠球。而綜
合體能架可以每次更換玩具懸吊的位置,以增加趣味性,當孩子翻滾到邊邊
時,記得移動架子,以免孩子卡在橫桿下。

  和孩子共玩的過程中,當你親眼看到孩子第一次準確做出一些動作時,一切
都將是值得的。

本文節錄自:《學前教育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