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該如何抉擇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菁英父母為何教出偏差孩子

2010年03月10日
公開
35

菁英父母為何教出偏差孩子 撰文者:尤子彥 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陳凱倫,獨子陳銳涉入黑幫,遭檢調聲押禁見,就連證嚴法師都嘆「親人難渡」。菁英型父母為何教出偏差孩子? 「若能折壽喚回寶貝兒,我心甘情願……。」一月二十四日,身為慈濟人的大愛電視台主持人陳凱倫舉行記者會,聲淚俱下談十九歲獨子陳銳涉入黑幫遭羈押事件。鏡頭前,陳凱倫眼神盡是無助,和保持公益形象、長期在「大愛會客室」傳播善念的他,形成高度反差。 高知名度、社會資源豐沛的陳凱倫,是許多人眼中的OK爸媽,為何教養出涉賭圍事的NG寶貝? 記者會上,陳凱倫自述,他最擔心兒子此時剃了光頭關在裡面,「他很天真,跟我一樣天真,」「他七個月前交到一些行為比較偏差的朋友,可能是我們疏忽了,」陳凱倫希望外界再給「銳寶貝」自新機會。 心態不OK 重視形象甚於子女、自認無所不能 然而,看在擁有豐富家族治療臨床經驗的專家眼中,青少年行為偏差根源,並非來自壞朋友等外在環境,而是家庭本身。 家庭最常出現的問題是:一、父母重視自身形象,甚於子女實質問題;二、父母扮演全知角色,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無法誠實面對教養困境。 「到這個時候,陳凱倫想的還是自己。」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認為,陳凱倫父子是典型的名流教養症候群,當遭遇教養困境,這群重視公眾形象的父母親,先想到的是外界看待他的眼光。 拿「交到壞朋友」當託辭,背後就存在這樣的心態,王浩威憂心,這句話透過媒體,間接傳到陳銳耳裡,陳銳心裡冒出的OS(對白)會不會是「又來這一套!你們老在演自己的戲」。陳凱倫接受媒體訪問時坦承,他曾對兒子說過,「如果再出狀況,可能讓老爸丟工作。」 管教不OK 孩子偏差寧自力救濟,終變成包庇 政大心理系教授許文耀直言,這群父母得先捫心自問,自己人前、人後的形象是否一致?心理學「鏡像理論」認為,子女經常只是複製父母的人格特質。 把個人成就當作人生軸心,維護職場強人形象,也導致這群高社經地位的爸媽們,當子女出現偏差行為警訊時,寧自力救濟,也不輕易向外界求援。 根據報載,陳銳兩年前就因加入幫派,成為學校頭痛人物,陳凱倫夫妻屢次動用私人關係和學校交涉,甚至代為清償陳銳在外數十萬元賭債,但問題仍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最終甚至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台北市天母蘭雅國中校長尤玉莞觀察,菁英型父母對教養子女具強烈主見,未必百分之百認同學校教育,他們甚至有能力選擇學校。從陳銳的個案看到,出現偏差行為警訊,父母為維持自己強勢的全知角色,傾向合理化子女偏差行為,但卻不自覺落入過度保護甚至包庇的心態。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助理教授戴伸峰分析,家庭教育、學校規範、社會法律,是青少年犯罪預防的三道循序護欄,OK爸媽傾向在家庭內處理問題,不讓學校規範介入,一旦家庭教育無效,「一出問題就會很大條,」直接跨過第二道防線,一腳踩進法律的紅線區。 教養不OK 將大人世界的高度競爭,複製子女版 專業形象擺在第一,加上不輕易示弱的防衛心態,是OK父母最常替子女設下的兩道教養迷障;加上無止境的競爭和比較,肩頭上的不可承受之重,常讓NG子女跌倒後無力爬起。 先生在竹科園區上班的人本基金會新竹分會主任李慧貞,家裡有一對就讀國小的女兒,一天,六年級的姊姊問媽媽,「班上只有我沒去補才藝,我們家是不是很窮?」李慧貞驚覺,竹科電子新貴幫子女強化「競爭力」的激烈程度,連女兒都備感壓力。 李慧貞說,竹科園區上班的爸媽,不但工作高度競爭,連小孩成績也被當個人競爭力的一部分。若上司和下屬的子女同校,主管就存在兒子成績不能輸部屬女兒的莫名比較心態,且篤信花錢補習就該有效果、有投入就該有產出的生產邏輯,孩子考九十分,父母眼中看到的是沒拿到的十分。 回到陳銳個案,陳凱倫在記者會上坦言,拿下金鐘獎那一夜,兒子曾對他說:「爸,做你的兒子,好大的壓力。」 「竹科新貴從職場上內化的思考邏輯是良率、SOP(標準作業程序),」李慧貞說,因此,當孩子出現偏差行為,父母不是要求他補更多習,就是想辦法送國外,以為找到解決問題的速效捷徑。 王浩威形容這群OK爸媽,提供的是「功能過度發達」家庭,加上缺乏自我反省,埋下依賴、反叛、邊緣化的NG小孩症狀種子卻不自知,外在環境只是或早或晚,啟動一連串偏差行為的扳機。 走出困境處方一 掌握十年陪伴黃金期,大量對話 然而,教養困境沒有速效處方,「親子陪伴」、「自我承擔」是唯二解藥。 對多數面臨職場高度競爭壓力的雙薪父母來說,一趟親子旅行或徹夜促膝長談的陪伴,往往是遙不可及的奢侈。更何況,子女繁重的課業壓力,總是比慢火加溫才能營造的親子關係來得迫切。OK父母們總會舉手發問,在極度壓縮的時間,如何達到「重質不重量」的親子溝通效果? 「很不幸,你期待的這個答案並不存在。」游乾桂、汪培珽,兩位親子書籍暢銷作家,不約而同給了相同的回答。 「得先有量,才能談質,」游乾桂強調,賺更多錢享受成就感,還是多陪孩子經營幸福感,就像魚與熊掌無法得兼的選擇題,如果OK爸媽的人生清單中,金錢事業仍重於一切,要維繫成功的親子關係,無異緣木求魚。 提出「父母保存期限最多十年」主張的汪培珽同樣認為,對OK爸媽來說,「用錢養孩子」比「用時間養孩子」容易,但寶貝成長歲月一去不回頭,五歲之前子女依賴你的保護,十五歲之後開始尋求獨立,錯失五歲到十五歲至多十年和孩子深度對話的黃金期,等於自己先舉牌放棄扮演父母親的角色。 「大量對話重要性在於,沒讓寶貝有機會開口,有些事你一輩子永遠不會知道」汪培珽觀察,吝於花時間陪伴子女的爸媽,多半給零用錢給得大方,他忙於工作的先生就是如此,女兒要兩百他卻硬塞五百;全職媽媽的她,零用錢就給得錙銖必較,「我敢不給,因為我總陪伴著她們姊妹。」 走出困境處方二 教兒女自我承擔,避免關愛變溺愛 游乾桂提醒,協助孩子們練習承擔,更是親子陪伴不能少的功課。他舉例,早年農業社會,子女放學後得燒柴煮飯分擔家務,就是一種承擔;以他自己為例,每年會告訴孩子今年家中收支狀況,也能彼此共同分擔家庭壓力,「練習自我承擔,是避免對寶貝的關愛氾濫成溺愛,不能失守的馬其諾防線。」 游乾桂認為,OK爸媽習慣一肩扛起全家壓力,「我那麼辛苦,你就得聽我的」,心態如此自然想下指導棋;但只有讓子女分擔父母壓力、面對挫折,讓出子女自我茁壯的空間,才是OK的教養心態。 NG小孩從來不缺的,是追求完美的OK爸媽,但成長最需要的陪伴與承擔,卻極匱乏。期待NG小孩變回OK小孩,每位父母身上,其實早已備妥解方。 延伸閱讀:1分鐘確認你和子女的親密關係 1、不管多忙碌,我每天和孩子至少有20分鐘獨處的時間。 2、我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心情愉快的狀態多過心情差的次數。 3、和孩子在一起,我經常摸他的頭、拍肩,或者是彼此擁抱。 4、孩子說話的時候,我能耐心的聽完。 5、和孩子對話,除非必要,我不會說「你應該……」、「你最好……否則」、「你再……我就要……」。 6、孩子願意經常告訴我,學校生活許多我不知道的事情。 7、出門旅遊之前,我會先和孩子溝通行程。 8、我要求孩子的每一件事情,自己也都能做到。 9、我會把工作上遭遇的壓力,找機會說給孩子聽。 10、我同意,孩子的快樂比成績重要。 請計算「是」與「否」各有幾個,再看測量結果: 1. 超過5道題目答案是否定的,親子關係亮紅燈 → 今天別加班,快回家補修親子學分。 2. 超過5道題目答案肯定,親子關係亮黃燈 → 寶貝成長不等人,別拖延,立刻做就對! 3. 10題都答「是」,親子關係亮綠燈 → 趕快把這樣做的好處,分享給你認識的父母們。 文章來源:商業週刊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9207

轉貼:再熟的老闆 還是老闆

2010年03月08日
公開
13

轉貼 再熟的老闆 還是老闆 前104人力銀行的行銷總監邱文仁,在JET的談話節目「新聞挖挖哇」當中,坦承被服 務11年的公司炒魷魚,導火線據說是因為公司發現她架了一個自己的網站,雖然她已 經有跟公司老闆提過,但是公司覺得『她在做自己的事』,請她一週內走人。 因為她是知名人物,職場達人,所以這一個事件也在當天變成Google搜尋關鍵字的第 一名。這樣的事件帶給上班族什麼啟示,她不是認真而又負責,而且又是公司的一級 戰將嗎 ? 為什麼會被自己逆轉? 從節目當中,有幾個血淋淋的實例,誤把老闆,同事當家人,邱文仁在電視節目中提 到,她一直把老闆,同事當作自己的家人。這是一個蠻危險的心態。親兄弟都要明算 帳了,何況還不是親兄弟?我們常說,商場如戰場,你怎麼可以跟拿刀拿槍的人稱兄 道弟搏真情呢? 所謂刀槍無眼,就算不是故意條剛的,偶爾還是會擦槍走火,只要一動刀動槍,那有 人可以不受傷的呢?老闆只有在需要你的時候,會「很像」家人。不需要你的時 候,老闆會選擇當機立斷,無論你服務了10年,20年,甚至30,40年。 老闆說沒關係,不一定真的沒關係 邱文仁自己在外面架一個站,她有跟老闆提過,她說,老闆覺得沒關係,這個網站不 必關起來。(聽到不必關的時候,心裏就要有警覺,那可能是一個暗示:你是要關起來 還是要躺下去?) 於是,她也不以為意,沒想到公司以這個為理由,要她打包走人。也許她心中能夠分 得很清楚,何時是下班,何時是做自己的事,但是老闆並不一定這麼認為。 這裏告訴我們,老闆說沒關係,不一定真的沒關係。如果你跟老闆有關係,那才是真 的沒關係 記得有一次,週五晚上7,8點,我跟老闆開完會之後,我問老闆,「沒事了 嗎?」,老闆說,「OK了」。於是我帶整個部門去聚餐,酒過三巡之後,老闆夫人打 電話來,要我把整個部門帶回公司。我問老闆夫人什麼事,老闆夫人就是不肯說,她 只是說老闆有話沒說完。我覺得沒有必要把整個部門的人再度帶回公司,如果很重 要,我可以一個人回公司。這下子老闆夫人火了,她要求我第二天,帶整個部門的人 到公司,跟老闆開會。ok,周六早上到了公司,一早所有的人都在等老闆來,我們以 為是有什麼重要的事,結果並沒有,純粹是要給我們訓話。 這意思是告誡我們,以後隨時叫我們回公司,我們不要抗命。 知道了嗎?再複習一下,老闆說沒關係,不一定真的沒關係。 如果你跟老闆有關係,那才是真的沒關係。 喧賓奪主 這是我覺得邱文仁被開除的真正理由。老闆心裏面,希望邱文仁打的是人力銀行的品 牌,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邱文仁的個人品牌比人力銀行還高。有人認為這是功高震 主,我反而覺得這比較像是喧賓奪主。 這裏面沒有大是大非,沒有誰對誰錯,因為要創業,或是要兼職,打自己品牌的 人,總有一天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如果真相是如邱文仁所說的話)有時我們還沒準備 好,但是12道金牌已經發下 我不認為邱文仁自己開一個網站是錯的,相反的,我認為上班族都要準備好第二份工 作,下一份工作。無論是投資,合夥,準備創業都好。因為花無百日紅。 在一個公司待了11年的職場達人,必須要面對在一周內走人。那麼,平凡的上班族 呢?是不是該多為自己想一想?

睡地板痛苦 沒人知?

2010年03月08日
公開
5

我當然知 你可以和KOKORO關係好 KOKORO願意和你睡 你們可以睡床上 或是可以另外再買一張單人床 你可以睡隔壁間 或我自己睡隔壁間 但是不敢ㄧ人睡一間 是我和KOKORO的錯嗎 因為主臥小 我們夫妻ㄧ位86KG ㄧ位58KG都不是瘦子 如果硬要三人擠ㄧ張床 三個人都睡不好 主臥沒法放到三張床 只好一人打地鋪 我也可以睡地舖 半夜我起來多次 要讓 你睡不好 大家也都睡不好 但是可以不要遷怒我們嗎 因為這樣我問了公司多位同事 家中有小孩的都怎麼睡 每個人都說孩子上小學前都和媽媽睡 到小學才自己睡 那爸爸呢 爸爸則自己睡一間房間 現在我決定 開始訓練KOKORO三歲能夠自己睡一間房間 避免有人生氣 努力維持家庭和諧~ 希望KOKORO遺傳媽媽的膽量 可以從三歲開始自己睡一間房間! 我會努力開始佈置KOKORO的房間 讓KOKORO可以愛上自己的房間然後自己獨立睡覺~ 或是可以中樂透買ㄧ間有大房間和兩間廁所的房子 或是我先掛掉 這樣兩人剛剛好! 本來決定沒要孩子的 但是有人說很愛孩子~ 我決定婚後第三年為我所愛人生孩子~ 為何我冒了生命危險生孩子後 包容更低寬容更少呢 我多希望 當時我血崩 醫院不要急救我 上天的阿嬤 不要救我 我就不會看到 今天這樣傷心而我又無能的局面 不是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嗎? 父親不是應該很疼愛很包容女兒嗎? 我想我不是我父親上輩子的情人 我妹才是 我女兒也不會是 我先生上輩子的情人~ 我傷心父親會吃女兒的醋 我難過我幫不上任何忙 我難過我沒法給兩人好的生活 我難過 我不是好太太 也不是好媽媽 也不是好女兒~ 我什麼都不是! 我真的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