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如如蜜

慢食,有益身心

2008年11月29日
•讀者文摘 2008/10/10 【撰文�黃美嫦】

周妙珍住在香港新界屯門,須輪班工作,假如當早班,清早六時三十分左右便要出門。「下班時,已是將近下午四點鐘,趕往附近市場買菜後,回到家裏,除了弄晚餐,還要洗衣服、打掃等,所以烹調一般不會花多少時間,但求簡單快捷,例如蒸魚、蒸肉餅、炒菜,沒有什麼變化。」

有時她趕不及下廚,丈夫和兩個孩子往往就吃速食,如外賣的盒飯、披薩等。「想到那些食物多味精和調味料,不大健康,心裏便會感到內疚。」

現代社會節奏越來越快,我們的飲食模式難免也受影響。都市人普遍超時工作,缺乏時間和家人一起,於是肉多、蔬菜少的快餐便流行起來。根據「香港生活與工作平衡概況」調查結果,香港的雇員經常超時工作,二○○七年每星期都超時工作的有百分之六十六左右,每天都超時工作的則有百分之二十三。

此外,根據香港衞生署二○○七年四月公佈的統計數字,香港人口之中,超重及肥胖者約占百分之三十九;每天吃水果少於一樣的人,約占百分之四十七;每天吃蔬菜少於一碗的人,則有百分之三十三。香港人外食情況十分普遍,一星期出外用餐至少五次,百分之五十二左右的人通常不在家吃午餐。

在台灣,據今年一項「外食人口飲食習慣大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一週至少五天在外進食,同時只有三成受訪者每日能夠攝取足夠的蔬果量。

香港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營養師胡燕柵指出,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的調查,每星期外出用膳四次以上,患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的危險會增加。她解釋:「外邊賣的食物一般含較多膽固醇、脂肪、鹽、糖等,所以外出用膳次數越多,患這些都市病的風險越高。」燒烤類、火腿等含大量鹽分和脂肪,為健康着想,就不宜多吃。

在快餐盛行的社會,許多人似乎變成了快速進食機器,吃飯有如囫圇吞棗,但求解決飢餓,忽略了不良飲食習慣有損健康。胡燕柵指出,用餐時,慢慢咀嚼比狼吞虎嚥有益:「飽腹感會在進餐約二十分鐘後產生。吃得太快,飽腹感來不及傳至大腦,容易吃得過飽,以致攝取過多熱量。此外,食物不細嚼,會增加胃部負荷,影響消化功能。所以慢慢咀嚼,既可避免進食過量,也有助消化。」

作家兼餐館老闆郭偉信同樣認為,進食要慢,要好好品嘗:「不少人不會好好利用吃飯時間,比如有一小時吃午飯的時間,卻花四十五分鐘玩電子遊戲,只用十五分鐘吃飯。慢食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應好好安排時間。」他從事餐飲業十多年,經常往返歐洲各國,發覺外國和香港的飲食文化大異其趣:「歐洲政府會協助農民,使農產品保持水準,即使經濟不景氣,高品質食物依然不乏捧場客人;香港人則多忙於工作,愛吃便宜速食,往往忽略食物的來源、成分等。」

郭偉信是國際慢嚐會香港分會創會主席及委員;該會全球會員估計超過八萬人。郭偉信知道都市人生活繁忙,未必每天都能夠慢條斯理用餐。「假如不能慢慢吃,最好不要吃太多。我建議最少每星期有一天和家人、好友一起慢慢用餐,好好享受飲食的情趣,對身體的消化系統也有益處。」他有一位朋友今年初把所飼養的鱔魚宰殺烹煮,和親友共同分享,可謂深諳飲食之道。

慢食對身心都大有好處。加拿大亞伯達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鮑爾•維格勒以新斯科細亞省的人口為研究對象,發現小孩子和家人一起吃飯,細嚼慢嚥,會更加健康,並可避免患上肥胖症。他說:「家中煮的食物勝過加工食品和外賣食物,而晚餐是養成健康飲食習慣的最佳時機。」

二○○四年美國《小兒及青少年醫學檔案》(P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多在家吃飯,可減少青少年吸煙、喝酒以及吸食大麻,並且特別有助少女擺脫頹廢心理。完成此報告的作者更指出:「在家吃飯,青少年身心都會變得更加健康。」

郭偉信有時會教導小孩下廚,培養他們烹調的興趣以及珍惜食物的美德。胡燕柵認為,父母教子女烹調有助他們了解健康飲食的概念:「和孩子一起下廚,可提高孩子的健康飲食意識。家長也應以身作則,着重健康飲食,尤其不應以不健康的零食、速食等作為獎賞,否則孩子會把快樂和這些食物聯繫起來,更加愛吃。」

胡燕柵建議家長在家中顯眼處放些不同種類的水果,引起孩子吃水果的興趣,減少他們吃不健康零食的機會。「父母還可花點心思,購買彩色繽紛、食物造型有趣的烹飪書或上網搜尋食譜,增加兒女下廚的興趣。」

她認為,家長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這樣,兒女發育期間才可吸收足夠營養,減低長大後因高脂、高熱量等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她強調,最重要的是懂得正確選擇食物的種類和分量。

「選擇食物,應根據健康飲食金字塔的標準,泡麵、炸薯條、薄餅等,含大量油、鹽、糖,營養價值低,是所謂的『垃圾食物』,屬於金字塔頂端的食物類別,最應少吃。」胡燕柵說,吃東西前,我們最好想一想:自己把什麼吃進肚子裏?眼前食物的成分是什麼?在哪裏出產?對身體有好處嗎?思考這些問題,有助改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文鳳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購買食物完全以健康為宗旨。她說:「不時不食,夏天我們多吃瓜、空心菜;秋冬則吃菜心、芥菜等。我喜歡買品質好的有機食物,大前提是符合自己的經濟原則。」她訂購本地有機農場出產的蔬菜和雞蛋,並每星期一、兩次上市場買雞、牛、豬、魚等肉類。她煮菜盡量避免千篇一律:「我多使用顏色較鮮艷的食物,例如胡蘿蔔、青綠蔬菜。要增加菜餚的色香味,提高孩子的食慾,則可加入麵豉醬及豆瓣醬,或以香草來醃肉。」

文鳳玲家中的前院種了不少有機植物,例如薄荷葉、夜香花、迷迭香、羅勒等香草,還有番薯苗、番茄、空心菜、果樹等。她下廚需要新鮮蔬菜,可謂俯拾即是。「春天以薄荷葉炒蛋,有利濕作用;夏天用夜香花煮湯或煎蛋,春天、冬天用人參果煮湯,都很不錯。」

郭偉信說:「近年食物中毒或含毒素的新聞時有所聞,讓較多人關注食物的來源及品質,例如是不是有機作物、有沒有基因改造等,這是好現象。」

胡燕柵認為,任何年齡的人要實行健康飲食,都不會太遲。「家長假如忙得無法下廚,要買超市或餐廳預製的菜餚,應以營養均衡為原則,即五穀、蔬菜、肉類比例為三、二、一。肉類宜選擇脂肪較少的。排骨、雞翼等脂肪含量頗高,應少吃。像青椒炒牛肉就是較好的選擇。」

郭偉信和胡燕柵不約而同說:「食物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恩賜。飲食得宜,可以改善消化,促進吸收,令身體健康。和親友聚餐,更可促進感情。」

【讀者文摘2008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