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如如蜜

楊俐容-傾聽練習曲

2009年06月05日
傾聽練習曲(97年5月22日)

文�楊俐容(EQ親職教育專家)

  有一份全國性的綜合雜誌為了解小朋友的感受,自二○○一年開始進行「小朋友幸福大調查」,至今已有八年。今年的調查顯示:兒童感到幸福的主要原因是「溫暖的家、父母關心」;最能為小朋友帶來幸福的人,由家人包辦前三名,分別是「父母」、「兄弟姐妹」、「母親」,其次才是「朋友、同學」;而小朋友對父母最大的期待是「傾聽我的心聲」。
 
  雖然時代急遽變遷,家庭功能日漸式微,但在孩子眼裡,家,尤其是以父母為主體的家庭,仍是他們最渴望的避風港;而且只要父母有傾聽孩子心聲的能力,即使沒有名廈豪宅可住,無法餐餐錦衣玉食,但仍然可以讓孩子覺得幸福。
 
  的確,「傾聽」是親子溝通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技巧。父母親的傾聽,能幫助孩子釐清困擾與煩惱,覺察心底的真實感受和想法,抒發對未來的抱負與理想。在任誰都能侃侃而談的氣氛下,溝通自然暢行無阻,親密感也會油然而生,如此互動的家庭,無論遇到什麼挫折、衝突,都有勇氣去面對,也有能力去解決。
   
  但傾聽說來容易,做來難;良好、有效的傾聽,需要全心投入積極互動,不只要掌握孩子已經說的,還要能接收到沒有清楚說出來的,以及背後所要傳達的感受及想法。爸爸、媽媽可以試著錄一段平日和孩子的對談,再依照下列技巧與原則,為自己的傾聽力打分數。

專注 你在聽孩子說話嗎?
 
  「專注」指的是:運用眼神、自然的手勢、姿勢、話語,傳達「你似乎很想談……」、「我對你的看法很感興趣……」等意思,讓對方知道「我正注意你要說什麼」。
 
  如果孩子經常抱怨:「每次我講話你都不聽……」,父母卻不自知,很可能是表情、行為透露出敷衍了事的訊息,讓孩子覺得父母沒有真心要了解他。
 
  在這種情況下,不要急著辯解,不妨問孩子:「爸爸(或媽媽)哪些行為表現讓你覺得沒有在聽呢?」並從孩子的回應中自我修正。
 
  如果孩子說:「我只要講一句,你就會接著講十句……」表示父母習慣「說教」重於「傾聽」;當孩子表達:「每次我說東,你就會說西……」時,通常意味父母所關注的主題和孩子所要表達的有落差。
 
  指正、勸誡、教導是父母責無旁貸的任務,卻是傾聽最大的絆腳石;孩子的回應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區分,並在不同時機靈活運用。

改寫 你了解孩子在說什麼嗎?
 
  「改寫」指的是:以簡單、自然的話,把對方話中的意思重述一次。雖然語言是溝通利器,但要在每一個當下都充分了解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與想法,並用語彙精準傳達出來,卻需要漫長的學習歷程;改寫是促成這個歷程最佳的媒介。
 
  改寫通常以:「你的意思是不是……」、「聽起來你好像……」的形式表現。譬如孩子說「他們都不和我玩」,急著幫孩子解決問題的父母可能解讀成:「那你就去找別人玩嘛!」能夠傾聽的父母則會說:「你似乎很納悶為什麼他們不和你玩。」經由有效的傾聽,孩子將充分感受到父母的了解與接納。

反映 你能體會孩子的感受嗎?
 
  「反映」指的是:從觀察對方的姿勢、表情、語氣眼神等,理解對方當下的感受,並將之回饋對方,協助對方去察覺自己真正的感受。「情緒覺察」是EQ最基礎的內涵,「反映」則是提升孩子自我覺察能力的不二法門。
 
  當孩子說:「今天的功課好多呵!」害怕孩子因此討厭做功課的父母可能會急著說:「才幾樣而已,只要你專心,很快就可以做完啦!」懂得反映的父母則會說:「你好像很煩呵!」對多數的孩子而言,除非已經自我放棄或故意反抗,不然只要情緒得到紓解與支持,他們仍然會遵守規範的。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幸福,每位父母也都期許自己能為孩子打造幸福家庭;如同比利時象徵主義詩人及劇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的代表作《青鳥》所闡述:其實幸福並不難尋,只要願意傾聽,它就近在咫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