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樺媽Karen

牙週病.健康檢查.甘露飲?

2008年04月03日
如何得知自己患上牙週病
牙齦紅腫、疼痛、刷牙時流血、牙齒有鬆動的狀況或是移動的情形、甚至自動脫落、口臭、咀嚼無力、牙齒與牙齒間出現縫隙,牙肉有萎縮的現象(牙齒變長了)都是患有牙週病的最早期徵兆。
如何預防牙週病的發生

在口腔的溫床中,潔牙後數小時內就有菌斑的形成,因此要控制菌斑的成長,不使毒性強的厭氧菌有滋長的機會,在牙週病預防中,醫師會苦口婆心的勸導病患要刷牙,雖然很多人抱怨自己天天刷牙也有牙週病,事實上是因為忽略清潔牙齒之間的縫隙,及牙齒與牙齦之間的牙齦溝等死角所造成,所以要正確的潔牙方法,才能確實有效的清除菌斑,控制細菌的數量。

養成正確的潔牙習慣,學習牙刷、牙線的正確使用方式。攝取均衡的營養,可幫助免疫白血球消滅口腔細菌。即使是未曾發生過牙疼的人,每半年定期做口腔檢查和洗牙。定期的口腔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是牙週病治療的金科玉律,洗牙的目的是因為口腔內的牙菌斑未清除乾淨,日久與唾液中的礦物質結合沈澱,鈣化形成硬塊變成牙結石。牙結石開始形成時呈乳白色且不太硬,但日子一久,就沉積成黃褐色或黑褐色,很硬不易刮除。得進行洗牙將附在牙齒上的牙菌斑和牙結石清除掉。

很多人想用漱口水或藥物去治療牙週病,但因為這些藥物無法有足夠時間在口腔內停留,更無法接觸深藏在牙齦下的菌斑,長期使用會有細菌抗藥性的考量,甚至造成牙齒的染色,或舌頭麻麻的感覺,所以勿以漱口藥水當作是長期保健方法,只能作為輔助工具。

增強個人抵抗力,也可以減少細菌逞強的機會,要有良好飲食和生活習慣,保持身心健康,不吸煙,若有缺牙需做重建工作以免造成牙齒移位,甚式咬合不正,否則會加速牙齒的磨耗,也有可能會加速牙週病的進行速度,需要特別小心注意。

牙週病的治療
牙週病讓很多人不敢開懷大笑,搖搖欲墬的牙齒或口臭讓人退避三舍,而造成這些困擾的牙週病元凶,大多是附著在牙齒上的細菌叢--菌斑,一旦牙齦下被菌斑所佔領,其中有十餘種具毒性厭氧菌,不但入侵牙齒周圍的組織,而且分泌毒素激發體內破壞性反應,侵蝕支持牙齒組織,牙齦。

希望牙週病可以治療成功,並不是單靠醫師,更重要是病患有意願,決心與耐心,時間與口腔衛生上的配合,牙週病的康復速度會很慢,甚至讓牙週病會在短期內復發,一旦錯過初期的牙週病治療的時間,支持牙齒的骨頭已經遭受侵蝕,治療的時間必然拖長,需要更長期的追蹤,反是得不償失。

牙週病治療的重點是「清乾淨」。病人要能將口腔清理乾淨,醫師再將牙肉深部的地方清理乾淨,大致歸類為以下幾種治療方法,必要時得考慮手術,且需要定期的檢查及保養,一般牙醫師們會採用其中一種或者更多種來治療牙週病:

1. 控制牙齦發炎,清除牙齒周圍的沈積物和牙結石,刮除牙結石是牙齦疾病最基本的治療方法,可減少牙齦腫大、流血、疼痛以消除牙齦的紅腫。

2. 牙週手術,也就是牙根和軟組織挖除術,挖除術可以消除嚴重的組織腫大水腫,並減少發炎。

3. 咬合傷害是引起牙週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平衡咬合可以改正咬合關係,若不改正,牙週治療不可能成功。在做平衡咬合治療之前,必須先將牙結石徹底刮除,減少發炎以及移除肉芽組織,以免肉芽組織在囊內形成壓力,促使牙齒轉移的可能性。

4. 牙齒構造的恢復,所有蛀牙必須治療、填補,以免食物和微生物的貯積減緩牙週組織的恢復。

5. 矯正治療可以重新建立正確的牙齒相對的關係,並進而減少牙週的發炎。但在矯正治療期間由於矯正裝置容易堆積食物殘渣,故須注意維持口腔的衛生。若組織發炎,齒槽骨流失、牙週囊袋形成,使牙齒不能固定並引起食物包埋,咬合損傷時,則必須使用夾板來固定牙齒,維持牙齒的排列使得咀嚼力量平均,以免傷害牙週組織。

6. 均衡的營養,若缺乏營養則會減少抵抗力而引起感染,同樣地牙週組織會對發炎和破壞的抵抗力降低,因此口腔組織正常的癒合需吸取足夠的營養。

7. 假如保守的牙週治療還不能消除病理性囊袋時,就須考慮外科治療方法。譬如:牙齦增生過度,就須用外科切除來減少組織的厚度。其他還有牙齦整形術可以修整過薄的牙齦乳頭緣。牙齦切除術可以消除保守治療後殘留的囊袋。骨整形術用於厚的齒槽架和頰側或舌側凹骨。骨切除術用來切除支持的齒槽骨以減少或消除牙週囊袋。骨膜下片狀切除術可使牙醫師移除行有牙根的沈積物、牙結石及彎面不定形的囊袋,也可用無菌自體骨片或同種骨移植來刺激新骨的生成。

牙週病的治療效果如何

從牙週病的本質來看,它屬於菌斑引發的感染性疾病,吃消炎藥或抗菌的藥物會使症狀改善或緩解,但這僅是治標而不是治本,牙週組織的破壞,不會因為吃了抗菌消炎藥物而消失,所以仍必須依靠牙週病醫師的診斷與牙週病專用器械刮除造成牙週病最大元兇---牙菌斑,並處理病損組織以控制感染。

牙周病會因為女性荷爾蒙改變,而使病情惡化,所以女性懷孕期間更要特別注意牙齒的保健。老年人會掉牙齒多半也是因為牙週病的關係,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皆可恢復健康,且保住自然的牙齒。牙週病防治的名就是「預防重於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如何遠離牙週病

  牙週病的病因主要是牙菌斑,而牙菌斑則是因為口腔衛生的不良,堆積很多的食物殘渣,引起細菌大量的生長,而形成所謂的牙菌斑。想要遠離牙週病很簡單,只要養成飯後刷牙漱口、飲食作息要正常,否則容易引起急性牙週病。口腔衛生的指導是預防牙週病最重要的方法。每天刷牙注意後面大臼齒的裡邊,這是常是被忽略的地方。刷牙時應該遵循一定的順序,不可隨心所欲地刷,以避免不順手的死角。牙齒相鄰接的面是牙刷清不到的地方,必須用牙線去刮,才能彌補牙刷的不足。使用牙線的正確方法是用手操縱。每天好好地刷牙及用牙線,即可維持口腔健康。



口腔衛生的保養是一輩子的事,想要遠離蛀牙或是牙週病的侵蝕,養成正確的潔牙習慣,學習牙刷、牙線正確的使用方式,才能避免口腔疾病的發生和復發。維持正確的口腔衛生習慣,牙齒是可以用一輩子的。

參考資料

http://www.cathay21.com/big5/tooth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