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晴媽

國文課記憶

2006年03月02日
didi:
看了你的留言,剛剛送午餐給女兒時,突然想到以前高中時代,除了要上國文,還有中國文學基本教材(論語、孟子),而這幾大冊在聯考國文中,不過占了百分之六十。實際上可能也沒有到百分之六十,因為還有課外題,就是一大堆國學常識之類的乏味考題,另外百分之四十是作文。所以就算你的課文背得再好,註釋記得再熟,如果栽在課外題,或作文分數太低,分數就會很難看。

當年的作文錯一字扣一分,沒有按格式寫(抬頭空二格)也會扣分,這樣的國文考試行之有年,也沒人反對,當然一堆人念得哀鴻遍野,沒錯,可是我所遇到的同一輩人,國文程度至少不會像我去教國中時一樣慘不忍睹,而且我再仔細回想一下,教學時班上國文成績優異的有二種,一種是死背型的,一種是資優型的,即其知識廣泛,理化成績也還不錯的學生,所以我常常在想,到底國文成績不佳,或對國語文沒興趣的孩子,他們小學時的國語課是怎麼上的啊?

我們念國中時,書商到學校推銷國語補充教材,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品四冊一套,還有白話文選、白話詩選二冊一套,我都買了,因為老師說這些是很好的課外書,這幾冊書直到現在我都留著,因為那是國中時代的記憶之一,老實說當時只當閑書看,反正老師說看了可以多增加課外知識,這種課外書的涉獵才是奠定文學根基的來源,當然我很幸運在國高中時代,都遇到不錯的國文老師。

孩子國語文程度不佳降低古文,這種邏輯很奇怪,那數學能力不佳,可否拿掉那些三角函數或代數之類的,反正平常也用不到?

根本問題是孩子的閱讀能力沒有提上來,其實在學校教國中時,我發現白話文或現代詩反而不容易教,因為很白話,大多能補充的是作者生平或其作品背景,反而文言文比較好教,除了文法、字義,還可以講講作者事略,像良馬對,可以針對題旨去發揮,還可以講岳飛出生的故事,滿江紅,或是和學生討論到底宋徽宗有沒有心要洗刷靖康恥?

晴的老師很重視國語,小一的孩子除了生字詞,筆順的練習,老師會要求孩子回家念課文,還有每周至少閱讀二本書,並要求孩子在聯絡本上寫一至二篇生活花絮,這樣的老師正是為孩子提昇語文能力的好老師。也許有人會罵我不切實際,課本都上不完了,哪有時間去看課外書,殊不知這些經過編輯的課外書(像我上面提的),正可以補課文之不足,不然只背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如果光靠課本裏的一二首作品,根本無從體會這二個人的創作風格及秉性截然不同啊。

像周六那天我才講了一下下陳情表及正氣歌,二個孩子馬上說:為什麼一個換了朝代可以出來作官?一個卻不行呢?給孩子材料他們自己會去比較,至於一學期台灣文學,一學期白話文,一學期古文,以我教過國中來看,不太可行,除非是大學選修項目。

以前的課文編排也注意到白話文、詩、詞、文言文的錯落,我想只要照著那些大方向走,拿掉一些政治領袖的文章,再放入一些較好的白話或文言文,那就可以了,不用大幅改弦更張,要改的是教育部主事者的心態,昨天看到杜部長在某場合念台語詩,我不知該怎麼形容那種感覺,因為我也喜愛台語,它才是我的母語,可是為了政治目的,用台語文去迫害中國文學,我覺得很荒謬。


註:在好友的新聞台裏http://mypaper.pchome.com.tw/board/B/index.htm?s_id=evashih討論了古文問題,didi(andie)提出了一些論點,引發我的國文課回憶,因此也放在日記中留念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