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晴媽

龐貝的一天

2006年09月30日
[left1]今天到科教館看龐貝的一天特展,事前在網路上收集了資料,前幾天也讓孩子先看看那些資料,他們一邊看我一邊說明,孩子很期待到現場看展覽,一踏入科教館,沒有看到上回人體展滿坑滿谷的排隊人潮,所以心情十分愉快。進電梯之前,我們在一樓看板處拍照留念,展場禁止攝影,所以只好用這些看板留下看展紀念。

上地理課唷
上地理課唷
到達七樓時,我們並不急著進入展場,先看看外面的資訊,這裏介紹了龐貝的歷史、地理位置,也有一處看板詳細介紹火山爆發的成因,有時我念給孩子聽,有時他們可以一起念,入口處的電視播放「發現者」。我們也看了五分鐘左右,等孩子都看過了七樓陳設,我們就進入展場。


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尊雕像,我猜就是之前在雅虎知識人家問到的那一尊雕像,二姐弟跟著我慢慢看,那幅殘破不堪的壁畫,看起來還是十分美麗,二姐弟都說一定是因為火山爆發,那幅畫才會變得破破的。

我們沿著動線前進,看展者稀稀落落,因此可以近距離看到各項陳列品,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三足的桌子,靖驚叫著說:「桌子的每隻腳都不一樣,都有不同的動物,而且還是三隻腳的,不像我們常看到的四隻腳桌子。」還有一張可坐可臥的長椅,雕工十分細緻,二姐弟都說哇!他們做的東西好仔細,連旁邊的地方都刻了美麗的圖案。美感經驗,很難意會,但這些小細節,卻很精準的傳達出生活的美感,孩子看多了,當然也能耳濡目染吧。

在現場看到那尖尖的陶罐時,二姐弟都說我們在電腦裏看過,當場再問他們為什麼要把罐子做成尖尖的型狀?二人的答案一致,運送時可以先插在沙灘上,嗯,事前做功課,果然讓看展更深入。除了看展品,現場有不少的文字說明,我也一一念給孩子們聽,讓他們藉由這些龐貝文物看到時龐貝人的生活面貌。最後逛到罹難者區,大致告訴他們這些石膏人型是如何製成的,孩子們聽了都有點訝異,剛好在這裏遇到相約看展的靖靖同學琳琳母女三人(琳琳,姐姐瑄瑄,美女媽咪)。孩子們為了這些模型是真是假爭辯不休,晴靖原先堅時是真品,後來我又仔細看了介紹,告訴他們是複製品,他們有點失望,但我跟他們說,真品很珍貴,不太可能借到外國展覽,我們在展場看的文物都是真品就已足夠。二姐弟聞言才不再難過。

時間將近下午一點,我們前去欣賞BBC 製作的影片-龐貝的末日,果然是大手筆製作(字幕把下墜誤為下墮只有此一缺失),使用電影劇情模擬了西元七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當天的景象。看展前我已告訴孩子們,住在另一個城市的小普里尼和他的母親駕著馬車逃亡,只見天昏地暗,白天變成黑夜,巨大的黑雲把天空都蓋住了,他們駕著車逃命時,還有不小的地震,地面都快裂開了,雖然電影沒演到這一段情節,但因之前的說明讓孩子印象深刻,所以當他們看到火山爆發那一刻滿天黑雲,他們立刻說,和媽媽說的一樣呢。看完電影時,晴說她很害怕因為大家都死掉了,靖則問我,台北附近有沒有火山,會不會爆發?我說就算陽明山的火山可能爆發,我們住在新店,距離很遠很安全,不用擔心。晴又想到,為什麼城裏的人不趕快逃命。我說那時距現在約二千年,沒有人知道火山爆發會造成這麼巨大的災難,而且以當時維蘇威火山爆發的猛烈狀況,除非逃到另一個城市,不然就算逃到龐貝城外,也是一樣死路一條。

我們到二樓用餐,選擇不多,只好吃漢堡王。餐後又去聽導覽,由於早上看過陳列品,導覽人員解說時,我們不必擠到最前面,可以站後面聆聽。我們的導覽人員十分年青,但解說很清楚,現場聽解說的人數超過三十人,這大概是從早上至今我看過的最多人潮。透過導覽解說,更可以了解龐貝城盛極一時的風光歲月。事前找資料,加上先行看過展場,孩子們聽解說時都很專心,我也感受到今天看展真是值回票價。

導覽解說約半小時,我又帶著孩子去大型投影機前面,看看用電腦模擬的龐貝城原貌,我們坐在那裏,孩子們對這個大城市的富麗堂皇驚歎不已,有些場景影片也出現過,眼尖的孩子立刻說:電影裏也有拍到這裏。接著我帶他們看小普里尼寫的那封信,非常仔細的念了所有文字,也讓孩子去回憶他們看過的影片內容,因為不趕時間,看展時間十分充裕,看完那封小普里尼給歷史學家的信之後,二姐弟又想去看電影。我讓他們自己進去,我再去聽其它的導覽解說。這回聽到的是一個很有經驗的爺爺,他的說明也十分吸引人,我聽了十來分鐘(剛剛我們的導覽員沒提到的部分),又去逛逛看看,這回又看到另一個女導覽員,我也跟著走了一會兒(也是專挑剛沒介紹到的部分),綜合三個解說員的說明,這下我對現場文物的認識更深一層。

等孩子們看完影片,我們從八樓走出展場,八樓還有不少文字資料,我們遵守規定不敢拍照,站在那裏念給孩子聽,琳琳他們想上洗手間,先行離去,我們母子三人還是慢慢念慢慢看,商品區也在播放影片,是NHK製作的尋訪古文明-羅馬帝國,人家的紀錄片拍得真是好,不只畫面構圖美,取景角度也好看,而且文字邏輯佳,看起來很舒服,我們三人坐在那裏看了許久,同一時間琳琳母女也在八樓外觀賞紀錄片,靖已略顯疲態,他說有點想睡,是啊,都已經五點多了,看了大半天展覽難怪他累了,由於播放區沒有人,我讓靖平躺在椅子上,我和晴繼續看著好看的紀錄片。但過了一會兒,靖說他想出去,我們沒看完NHK的這部片子就往外走去。如果要去看展,千萬不要錯過這部紀錄片,可以更加深看展的印象。

琳琳他們在外面的休息區觀看影片,是公視播過的發現者,不知是不是因為剛看了NHK的片子,看到發現者的片段覺得落差很大。

一場火山爆發,把龐貝城塵封在地底下,和它同一時代的城市,就算保留下古蹟,也新增了其它建築,只有龐貝城永遠留著西元七十九年的樣貌,想著想著,突然想到多年前看過的一部影片「愛在黎明破曉時」,女主角對著因病去世的女孩墓碑感歎:「躺在裏面的人去世時只有十三歲,我十三歲時和她一樣,這麼多年過去,我二十幾歲,她仍然只有十三歲。」青春早逝,但是它也不會蒼老,正如埋在地底下的龐貝城,在它繁盛至極時突然消失,然後又意外的重新出土。龐貝消失了嗎?它或許曾躲藏不見,但在人們挖開層層火山土石的那一刻,龐貝又活了過來,以它最迷人的斷垣殘壁,永垂不朽的活在世人眼前。

站在科教館八樓,看著士林的夜景,今天看展真的是收穫滿滿。

後記:
透過此次看展,孩子們都已了解火山爆發的成因,我想再去找些羅馬帝國的歷史資料,還有西元七十九年左右漢朝的歷史,中西對照一番,嗯!這就是看展拓眼界的另一明證。
準備去看展
準備去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