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晴媽

新聞轉貼-關於閱讀

2008年03月11日
「對談」讓親子閱讀更深入
更新日期:2008/03/11 12:1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80311 11:09:36台北)如何讓親子閱讀發揮最大的影響力?「繪本SPA館」的格主方琪認為在孩子讀完一本書後,爸媽不再深入書籍本身的內容與孩子討論,就只能讓閱讀停留在「知道」的層面,這樣是相當可惜的。因此方琪提出閱讀的「四個層次的對談」給家長參考,藉此擴大閱讀的深度與廣度。


方琪提到,不管是中文或是英文故事,倘若爸媽可以透過「對談」的方式,不僅可以加深閱讀的記憶,讓孩子熟悉語言的使用,更可以引導孩子進入思考的歷程。她提到第一層次的對談就是「在文本中能找得到答案」的,可以就文本的事實,和孩子談有關的人事時地物等,這一類的提問是有標準答案的,目的在於讓對談者更熟悉故事本身。


第二個層次是「個人主觀直接的感受、感覺」,這個層次就不僅只停留在明顯可見的答案,而是讀者本身的感受、想法。


第三個層次是「必須進一步分析內容才能得到的理解或自己的經驗」。方琪認為這個層次就是深度閱讀的開端,孩子必須經過一些思考的歷程,或對自己以往的經驗作回顧。


而第四個層次就是「綜合比較並結合各種生活體驗後,提出的看法或對未來的應用」。經過前面三個層次再來到這裡時,閱讀就不再停留在書本上,而是透過思考進入到生活的經驗裡,產生具體積極的意義。


為了說明上面的四種層次,方琪也以《紅仙子紅寶》一書舉例,家長如何就各層次和孩子對談,引領孩子在閱讀上深入。此外,方琪也讀了一段《紅仙子紅寶》的內容,讓家長體驗好的文學作品,如何在表層的文字外,傳達意在言外的內涵,如該書二位小女孩的個性特質,故事中並未提及,但讀者卻不難在閱讀的同時,『認識』這二位小女孩。真實的人生裡,不正是如此嗎?


方琪認為,一本好書除了可以帶給孩子一個「好聽的故事」或「培養閱讀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從故事引導到思考,透過思考、結合生活體驗,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也就是「帶得走的能力」。本身也是生命教育故事老師的方琪,也鼓勵在座參與分享的媽媽們肯定自我及孩子的獨特性哦!


您是不是在陪伴孩子的過程裡得到許多感動?或您本身也是故事媽媽?哈佛人出版社歡迎對「中英雙語童書閱讀新趨勢」有興趣的故事媽媽團體來電洽詢舉辦演講的可能性(目前限台北縣市團體)。


此場座談的詳細內容,歡迎上「哈佛人出版社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harvard_inspired或是「繪本SPA館」與我們分享:http://tw.myblog.yahoo.com/vicky-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