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晴媽

故事媽媽-尋找鳥巢

2008年03月12日
今天早上要去晴班上講故事,想了很久,決定講一本和春天有點關係的繪本:尋找鳥巢。因為春天一到,鳥兒也多了起來,鳥兒住哪裏?他們的巢長什麼模樣?

第一回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只能有驚歎二字形容,因為鈴木守的圖實在是細膩無比,而且他從住家開始觀察鳥巢,又因為好奇心驅使,開始踏遍國外各地,他筆下的鳥巢千奇百怪,鳥兒姿態也栩栩如生,所以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我就決定買來收藏。幸好買得快,因為出版本書的經典傳訊不久之後就倒閉了,這本書也成了絕版書,連圖書館都沒有館藏。

帶領著三年級的孩子跟著鈴木守的足跡,當翻開各式鳥巢那一頁,許多孩子的眼睛都亮了起來,沒錯,我當初在看這一頁時也是這種反應,孩子們很想知道這些是那種鳥的巢,下一頁就有了答案。我和孩子們說會把書留下,他們可以找時間再細看書上的鳥兒及巢穴。

書上也提到了候鳥,孩子們雖然知道候鳥一詞,但不太知道其綠由,我又進一步補充,候是指氣候,候鳥就是因為氣候改變必須遷移居住地區的鳥類。這下他們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所以腦筋動得快的孩子也立刻想到留鳥:那麼留鳥呢?照字面解釋就是留在原地不會遷移的鳥兒,像五色鳥、麻雀等等都是。

鈴木守的圖果然很能引起共鳴,孩子們隨著圖片認識了各地不同的鳥兒及鳥巢模樣,當他們看到廈鳥那五公尺寬的鳥巢時也不禁大呼,還有東京鐵塔中用衣架築巢的烏鴉,都讓孩子們認識到鳥兒因地制宜,求生存的本領。鈴木守在文中寫道:春天到了,鳥兒會找最安全的地方,築起鳥巢,給鳥寶寶最安全的環境。最後一頁畫了一個碗型鳥巢及四顆鳥蛋,故事結束了嗎?還沒,封底有剛艀育的雛鳥張開大嘴嗷嗷待哺。這些細節很容易在閱讀時被忽略,所以我特別把封底打面對孩子們,讓他們看看封面及封底的圖片。

講述時,我也加入了去年暑假在家觀察紅嘴黑鵯的情形,真實的鳥類觀察加上繪本故事,好像更有說服力,孩子們也提出了問題,那只有在生鳥寶寶時才要築巢嗎?我說應該是吧,成鳥可以四處為家,飛到哪住到哪,可是鳥寶寶一定要在安全的巢裏成長,所以成鳥結婚就要蓋一個鳥巢。講完這段話,我才發現為了養兒育女,鳥兒要提供一個安全的家,大自然機制真是奧妙啊。依照慣例,故事講完後把書留在班上,但因為此書已絕版,所以叮嚀小朋友務必愛護,也補充了鈴木守的著作:我的山居鳥日記(遠流出版),希望對這個題材有興趣的人可以到書店繼續延伸閱讀。

春天適合讀這種欣欣向榮的繪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今天回家我想再來念念柳樹村故事當中沙拉和魔法的店,春到人間,連繪本也變得很有春日氣息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