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晴媽

飲鴆止渴

2008年11月20日
經濟不景氣,政府為了刺激消費,每人發放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這項政策看來是人人有獎,實在應該感謝政府的德政。但是目前政府財政困難,舉債發放消費券,等於我們享福,債留子孫,怎麼想都高興不起來。

刺激消費的最大利器是經濟活絡,如果整個社會的經濟景氣是一片欣欣向榮,大家買起東西來也會比不景氣時大方很多,但是這波經濟海嘯從雷曼兄弟的破產開始,一波波襲來,台灣因為政治空轉八年,早就耗盡了八十年代的厚實基礎,所以我可以感覺到這波不景氣現在仍只是開端,還沒探底,也不知何時探底,這不是悲觀,而是從工作中得到的觀察。今年五二0之前在電訪潛在客戶時,客戶都會要求先去談談看,了解一下上市櫃影片製作過程,但從九月下旬之後,電訪幾乎石沈大海,企業看淡大環境,上市上櫃自動延期。幸好我們公司還有一些經常配合的客戶仍有案子在進行,否則真的要打烊熄燈。

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能創造多大的商機?我不知道,對郭台銘這種大戶來說,三千六百元有如一粒微塵,但對中低收入者這筆錢可解燃眉之急,每人發同等金額,看似公平,其實一點也不公平啊,正如我們的稅賦制度,大企業可以用高科技或投資獎勵避稅,我們這些中小企業則是一毛錢都逃不掉,政府不敢從稅制公平上去檢討,而用看起來會讓大家比較高興的消費券去掩蓋掉富人�大企業為富不公的事實,政府讓大肥魚從課稅的大洞中鑽出去,反而提供稅收的是沒什麼肉又逃不出去的小魚苗,發揮魄力追平稅制公平,讓富人多繳些應繳的稅金,讓中產階級不再成為納稅的主要稅基,這才是長久之計,財政困難時又要舉債發行消費券,到時這筆支出還是要由老實的中產階級納稅人承擔,老實說發行消費券,無異是經濟不景氣時又一招飲鴆止渴的錯誤示範。

∼∼∼∼∼∼∼∼∼∼社運工作者對稅制的深刻批評∼∼∼∼

瓦倫貝爾和王永慶兩位富豪的差異
話題:台灣永遠的經營之神王永慶

作者:簡錫堦 ( 社運工作者|臺北市 )|發表:2008/11/06 11:12[ 檢舉內容 ]
16則回應|瀏覽次數:48136

彼得.瓦倫貝爾是瑞典家世顯赫的富豪,他的父親拉烏爾.瓦倫貝爾在二戰時,從納粹魔掌中拯救了數萬猶太人,被譽為瑞典的辛德勒。

彼得.瓦倫貝爾繼承龐大的家族產業,掌控北歐的金融、電訊、電器、製藥、精密機械等國際知名企業,可謂富可敵國的資本家。令人稱奇的是,在瑞典那麼高稅負的國家,瓦倫貝爾家族財富竟能五代相傳而立於不敗之地,打破富不過三代的俗諺。

彼得.瓦倫貝爾認為,雖是自己努力賺取的,即使繳那麼多的稅,只是所賺的一部分,不會減損他的財富,能取之於大眾、分享於大眾,建立和諧安定的社會,才是有用且能永續的財富。

同樣被譽為台灣經營之神的王永慶,過世之前,就把個人資產的480億元悉數捐給自己所屬的免稅機構-長庚醫院。240億元的遺產稅,政府一毛錢也課不到。長庚醫院向來就是王永慶神秘的控股中心,以其龐大的資金購得台塑集團股票,成為台化、南亞的法人董事,現在是台塑第三大股東,讓王家保持實持股份佔整個集團的20%∼50%,加上集團企業的交叉持股,可控股權超過百分五十以上,避免台塑王國的經營大權旁落。

王永慶所賺取的錢財,至少20%以上是來自政府國庫的輸送。依前年財報顯示,台化賺了400億元,但稅率是0%;南亞也賺了410億元,卻只繳稅11億元,稅率僅2.76%;台塑賺了600多億元,稅率不過8.4%;對比一般中小企業須繳納25%的稅,顯然是搶劫國庫的能手。生前享盡各項租稅優惠,身故之後,以左手換右手,避掉所有稅賦,些許遺產稅也不願奉獻。前台灣大富豪吳火獅遺產稅繳不到五百萬元,而更甚者,擁有二千億元身價的國泰集團蔡萬霖,死後也只繳一億多元遺產稅。台灣的富豪,就是這樣玩的!

王永慶等台商在中國所享兩年免稅、三年減半徵收的優惠,五年到期就結束,且從2008年起,本獎勵法律完全取消。反觀台灣,台塑在獎勵投資及促產條例的延續適用,四十多年來不斷地享有減免稅優惠。台塑更遊說立委在促產條例增列「偏遠地區投資優惠」條款,六輕更因此永享免稅特權。

當初六輕建廠,政府強力徵收農地、漁塭,每坪平均不及百元賤售給台塑;除外,上千億元的低利融資,每年政府需補貼數十億元的利息給聯貸銀行;又獨享全世界不曾有的私有專用港特權,並專案引進近兩萬名外勞,雇用比率佔66.5%。但,承諾增加三萬個雲林當地人的就業,卻完全跳票。而六輕加上大煉鋼廠的Co2排放量高達8259萬公噸,佔全台排放總量四分之ㄧ。六輕四、五期擴建後,可預見污染加劇及雲林縣人口加速外移。

瓦倫貝爾在瑞典,不但沒享減免稅特權,所屬企業均善盡企業公民責任,對勞動權益、環境保護等維護堪為國際楷模。他被尊稱為人道的資本家,備受世人樂道,獲得實至名歸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