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晴媽

皮克斯動畫展

2009年09月26日
友人石頭提問皮克斯展到底展些什麼?簡單回答如下:

stone:
你怎麼知道我去看了pixar?實在懶到提不起勁來寫日記,你這一問不回答又不行。

我們是周六一大早跑去,原先以為美術館是九點開門,八點半不到就在門外恭候,結果北美館是九點半準時開門,在門外等了超過一小時,八點多天氣涼爽小孩都說真舒服,他們還在外面跑來跑去,順道看台北故事館,也是不錯的等候經驗。

到底展些什麼?有大量手稿,包含黑白底稿,各階段的彩繪稿,雕塑模型,光看那些彩繪稿就覺得很值回票價,每一張都有極高的藝術水準,像bug's life 中的場景從春天到秋天的顏色變化,一片葉子飄落的描繪,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草圖所累積的成果,從角色故事到世界,展品完整而詳實的把皮克斯動畫製作繁複及精準過程展現在觀眾眼前。


我本來不喜歡超人特攻隊的人物造型,但在展場看了原始草圖之後,發現拼貼的繪圖很像馬蒂斯的作品。這些藝術工作者每個都是狠角色,電腦只是他們使用輸出的載體,他們在藝術上的「細緻」只有在現場看了才知道,每部電影都有口碑及賣座不是憑空而來。

舉個例子像怪獸電力公司的毛怪,原先的草圖超過一百多張,模型也有二三十個,選定角色之後,還要用實物去模擬走路時長長的毛擺動的情形,為了逼真 動畫人員真的養了一隻猩猩。我沒看過怪獸電力公司,但看了這個小小的片段,實在打心底佩服這種帶點瘋狂的藝術特質。看了毛怪再回頭對比ice age的長毛象,感覺上長毛象像擦了髮蠟,棕色長毛整個貼在身上,完全不會因為移動而有毛髮蓬鬆抖動的效果,毛怪的毛葺葺感很逼真,可見功課有沒有作齊,表現出來的效果差很多。

海底總動員的魚類表情、海浪、海裏的光線,看來只有一秒的畫面,卻是反覆模擬而來,裏面有很大的學問,我們享受畫面的美感及流暢故事時,大概絕想不到這是好幾萬張圖所修得的成果。

天外奇蹟up有故事版(storybook),雖然簡單也有九十張規模。二小上個月才看過up,我們就在展場裏左右來回看著故事版,想像這個故事從雛型到完成的浩大工程。

推薦幻影箱及藝術風景,就算都不看場內的任何展品,光這二處就值回票價。幻影箱運用視覺暫留的影像,讓靜止的公仔變成動態,這是動畫電影最早的雛型,藝術風景則是把歷年的草圖運用電影手法,剪輯成流暢而好看的一部短片,pixar的John說:藝術挑戰科技,科技啟發藝術。他們真的做到了,每一幅畫都有令人無法忽略的藝術成就,電腦只是讓藝術內涵表達得更完整。除此之外,燈光設計或視覺設計,專業到令人無法想像,不只是靠著日新月異的電腦才能完成這些視覺效果,本質還是在藝術性夠不夠,搞藝術還能大賺其錢,這就是皮克斯!他們出品的動畫電影流暢性,通俗化都不在話下,不過追根究底深厚的藝術底子才是電影好看的主因,如果沒有這些藝術涵養內蘊,光有故事及技術還不足以構成好看的皮克斯動畫電影。

話說上回看完天外奇蹟,我跟靖說pixar拍這部片子花了五年時間可是真好看啊,商業周刊曾介紹他們公司,他們的工作室像個大遊戲場,如果能在裏面工作一定很有趣。 靖問: 那要會做什麼才能進去?我說很會畫圖,他們裏面很多的工作人員都是藝術學院的;不然就是電腦很強;或是你很有創意很會說故事...靖聽完眼睛發亮中,但他想了一會說:英文也要很好, 才能在裏面工作吧!我說沒錯你可以把這裏列為將來工作的考量之一,看看將來有沒有機會進入這個夢想的企業工作。靖說: 好難,我怕自己不可以,但是如果像你說的那裏的環境很好,我還是會想進去上班....

台灣的宏廣卡通幾年前也有過一陣好名聲,現在好像都移到對岸了,台灣的電影還是小規模的運作,不知何時才能有像pixar型態的(創意,藝術,故事性兼具)公司出現...

石頭阿姨是科班出身,相信你去看展一定會如魚得水,如果不想帶小孩去,就自個去享受一下。不用覺得「對不起小孩」。

看完動畫展,記得去二樓看北美館25年典藏精粹展,絕對有物超所值的感受,那些展品都是一時之選,只是北美館不太宣傳,所以相對的看展者不多,我看了三回,每回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感動,大力推薦。

關於pixar http://stirnews.wordpress.com/2009/07/08/pix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