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晴媽

和網友討論國中國文問答集

2010年09月15日
2010-09-08
didi提到:
我家兒子則是對閱讀得寓意有很奇怪的突發奇想
例如出淤泥而不染 他可以用在描述心態固執不知變通上

因為蓮花不受外在環境影響 所以一個人固執己見不受外在環境影響就是出淤泥而不染

救命呀 誰教我如何拯救這個孩子

(明明他懂這個意思可是他就會散發性解釋成其他意思 這是甚麼問題 誠心請教)


回覆:
didi:
你兒子很可愛啊, 和一般人不一樣
出淤泥而不染當然我們一般解釋是不同流合污, 不被環境影響, 請看愛蓮說的原文, 這是周敦頤用來比喻縱使處於一個腐敗的環境中, 君子仍然有為有守

如果你兒子是我學生, 我不會說他錯, 但是要先記住最原先的意涵, 再去發展你自己的理解, 如果要解釋成固執己見, 那會不會和原意衝突?? 而且固執己見通常有負面意義, 要不要改成擇善固執比較不會離題??先認同他的看法, 再和他討論, 見招拆招會比光叫他不能那樣解釋還有力量

有一回上到五柳先生傳, 文中提到陶淵明每次去別人家都要喝到醉才回家, 學生就故意說成他貪小便宜, 我請他們把焦點放在"家貧不能常得"這句話上, 不是貪小便宜而是因為家裏太窮, 而家裏太窮的原因就是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 學生又說只是穿載整齊去迎接大官這有什麼難的?我說穿載整齊一點也不難, 可是如果一個縣令, 一天到晚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而要曲迎上意, 花在治理縣政的時間一定不多, 為了保住官位而沒有好好理政, 不是一個有良心的知識份子願意做的事, 所以他寧可辭官過著環堵蕭然的日子....後續也補充了歸園田居等詩作, 和西晋的清談風氣, 起因都是政治不明, 導致知識份子有志難伸, 所以陶淵明才會寫出"桃花源記"當中避開當世的烏托邦想像

現在的孩子有時的想法就是要標新立異, 不管有理無理, 也許父母或師長只要耐心的和他們討論, 借力使力, 也許他們會更能了解自己的想法是以偏概全...


~~~~~~~~~~~~~~~~~~~~~~~~~

萬2010-09-09 05:45:07
明明他懂這個意思可是他就會散發性解釋成其他意思 這是甚麼問題 誠心請教
-------------------
紹安也是!這叫......吃飽太閑!反正必須會的時候他一定會就好,其他隨便他胡掰。


萬:
吃飽太閑, 會亂想的孩子多半有那個意味在, 但除了吃飽太閑, 孩子也趁此機會考考父母及老師, 能不能接收到他的頻率, 有沒有和他同一掛??如果測試結果是屢次當機, 下回他也不會吃飽太閑
學生要天馬行空敝人不反對, 但是要言之成理, 創意不是亂想, 而是建構在有邏輯的思考上, 不要只是在小處作文章無的放矢, 那只證明腦袋肯定要再充實一下( 我真的和學生講過這樣的話)


~~~~~~~~~~~~~~~~~~~~~~~~~~~~
2010-09-09
萬的留言
紹安上禮拜為了<家徒四壁>的四是實詞還是虛詞,在校和老師花半天,又回家和我們花,他堅持是虛詞,因為太多房子不是四面牆......我跟他說窮人家能蓋得起四面牆已經不錯了,什麼阿拉伯皇宮、中國皇宮那種幾角屋或圓形屋,不是窮人家蓋得來的.....他說那土樓咧?客家土樓還不是圓的?我說可是每一戶人家分到的還是四面牆的房間四間啊!
他說那聯考不會考這個吧?考出來一定是爭議題,我的回答是絕無爭議!是實詞。

紹安的國文算強的,還是會在這種細節上鑽牛角尖,吃飽太閑的時候就更多了,幸好他知道媽媽頂多笑一笑,沒事不會附和他的胡說八道的。


萬:
你很強哦, 可以四兩撥千斤
學校的國文考題有時都在小地方打轉(像虛詞實詞或更細微的詞性), 但是基測還好, 所以不用太擔心...


回覆時間:2010-09-09 13:47:47


網友wendy提到小孩把天階夜色涼如水的七夕誤為夏天季節,敝人留言如下:


2010-09-10
WENDY:
天階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如果沒有仔細想, 很多孩子第一時間一定答夏天.。可是再去推敲的話, 題名為七夕, 農曆七月照古人分法是秋天(一二三月是春天,依此類推), 只是台灣的農曆七月還是熱得像夏天, 無法讓孩子感受到涼如水...

春天詩詞也會考, 柳絮, 煙花三月, 清明, 寒食, 東風, 落花流水...都是春天印象...

課外題目多, 考的是書本外的閱讀能力, 只要考題不要太偏, 倒是能夠在考試中提昇語文運用的能力, 但是如果只在小地方打轉, 那就會考死一票人, 而且讓人視國文為畏途了



wendy回覆: 2010-09-10 23:20:49
晴媽:

沒錯,
近年來, 每到七夕
我都會說牛郎織女的故事給Stella聽,
可能正值炎夏, 她自然與夏天做了連結.

基本上, 孩子能以生活經驗去判斷事情, 著實是件好事;
但是, 以此題而言, 還得考慮溫室效應, 天氣越來越熱的議題.

回覆時間:2010-09-11 23:40:55

柳絮, 煙花三月, 清明, 寒食, 東風,
落花流水...都是春天印象...
不知將來會不會成了爭議題?



2010-09-13 11:46 您在 Stella的天空 的留言
WENDY:
春天的意象還好爭議不大, 但是台灣的秋天不明顯, 加上地球暖化效應, 第一眼看到七夕就要想到秋天實在是有些困難...


他的回覆:
回覆時間:2010-09-13 12:17:03
晴媽:
昨天Stella從同學家回來,
同學說, 她姊姊讀某公立高中英文資優班,
可是快被退學了, 主因竟然是國文太差了,
若再被當, 以退學論處.

不可思議吧.


2010-09-14
WENDY:
原來國文成績這麼讓人傷心^_^
希望國文的考試不要太難, 能夠讓孩子學了可以和生活產生連結, 至少中秋節可以吟個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重陽節可以來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但是在目前考試的框架上, 課本和生活的距離很遠, 唉, 豈只一歎....



他的回覆:
回覆時間:2010-09-14 17:13:36
晴媽:
本班的國文成績確實傷了老師的心.

昨天Stella的同學說了冷笑話,
李白一定近視, 因為他的詩: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好好的一首詩,
被學生當笑話.
是不是得等到學子出了遠門,
才會想起故鄉那輪高掛的明月.



wendy:
如果學生這麼kuso, 我會說李白應該沒有近視, 不然早就成了"進士"....靜夜思看起來很簡單, 但是卻有一種很純淨的美, 在異鄉的秋夜, 看到薄薄的白霜, 彷彿見到明月一般的白霜, 由霜聯想到天上的明月, 月是故鄉圓, 舉頭望明月, 可是真正想望的不只是明月, 而是可以和我一同望見這明月的故鄉人....這麼美的詩境, 如果不能細細品味, 真是可惜, 再煞風景一下, 如果考試只考韻腳, 這詩是什麼體裁等背頌性問題也是完全抓不到重點....

語文不只是認字, 背頌, 注音, 改錯字, 它是一個有機體, 它有情感有生命, 更真切的說語文絕對和我們的生活, 成長歷程有切不斷的微妙連結, 這正是語文教育最高的功能性實用性, 只可惜這沒法考, 賞析及生活聯結才能讓這古典文學不被遺忘, 如果只奉為教科書, 老實說真是不管什麼動人的文字(出師表, 陳情表), 都是考試用的, 都不會打動學生的


wendy的回覆:
晴媽, 妳是我的偶像!
簡單的一首靜夜思,
透過妳的解說, 讓我進入另一層更高境界.
妳實在不該留在公司整理帳單,
校園實在很需要妳



wendy:
靜夜思的美是年歲累積出來的, 當然古典詩詞的浸淫也起了作用, 十四五歲時哪能體會遠離異鄉孤獨之感??
中國古典文學裏有二個很重要的懷鄉意象,一是望月,一是登高,因為故鄉之人也會望見這個唯一的月,所以望月時可解鄉愁。登高以望遠,望遠以思鄉,也是屢見不鮮。像是崔灝所寫的《黃鶴樓》正是登高懷鄉的代表作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還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偏插茱萸少一人,也是登高懷鄉之作

靜夜思中提到了明月,我會再補充"暮從碧山下, 山月隨人歸""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讓孩子去體會在不同的心情下, 詩人對月亮的情感是完全不一樣

偶像, 基本上和"嘔吐的對象"比較接近, 我一點也不喜歡這個詞, 偶是沒生命的東西啦, 我們有血有肉, 實在不像偶啦



wendy的回覆:
回覆時間:2010-09-16 15:59:09
晴媽:
妳的國學程度好得讓我佩服啊!
望月, 登高,
信手拈來就是一首首的經典之作,
詞句之美, 情感之深, 讀畢, 差點垂淚.

大師不行, 偶像不能
光稱呼晴媽, 誠意又不夠,
折煞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