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晴媽

以直報怨(抱怨文,修改過)

2010年10月21日
早上和晴爸先殺去基隆路和平東路口購買些五金用品,然後我還要趕到景美捷運站附近去看個租屋的案子,因為明年晴就要念國中,如果住在青山綠水的現址,可能每天要多花上一個多小時通車,所以公司新址確定後,最近我一直很積極的在看租屋訊息。

往新公司途中,房東林先生來電,他表示占用車位者昨晚和他通電話,他家的OOXX從美國回來(我一邊聽心裏一邊想從美國回來比較了不起嗎?還拿來當理由),經常要用車,因此還是要停在那裏,希望我們停在後方。

我說:可是那裏只有一個出入口,他停在前面,要我們停在後面,他要進出,我是不是也要配合移車?

房東:不會啦,他說他是休旅車可以從前面人行道出去,不會要你們移車。

談話間剛好來到公司新址,我看了一下,前面根本沒出路,但是房東還在那裏說情,我說你到現場看吧,不然我們用電話說也說不清楚。


我去看租屋,晴爸沒位子停車,他回公司新址等我。


看完這個租案,走到公司新址,約莫七八分鐘路程,還沒進公司,就看到晴爸很認份的把小白停在後方,而且正如昨天我所預料的,小白的後方有一塊超出紅線。

新公司正在架設冷氣、電線管路,聲音很嘈雜,我問晴爸房東來了沒?

晴爸說沒有,但是隔壁那個車主來過了,他希望大家方便,就照這樣停車。

施工現場很吵,我沒說什麼。看了十分鐘,我們又要返回舊址,我跟晴爸說,你答應那個人的要求嗎?晴爸說:鄰居,還是要和和氣氣。

我:和和氣氣也要看人,他昨天跟我嗆聲,惹毛我了,而且照他這樣停車的方式,每回他要移車,你就得配合,請問一下,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晴爸;那你再和房東講,就照原來的那樣子。他移走我們才能停,或是等他們搬走我們再租車位。

我:沒錯,我的意思就是這樣。

和房東通上電話,房東真是個(濫)好人,他說和氣參詳就好,不要生氣,這是小事。我說他占我們的便宜,那我為什麼要配合他?而且那裏的地形就是只有一個出入口,他停在我們前方,只要他要進出,我們是不是都要動到車子。那根本就失去租車位圖方便的原意了。

房東還繼續說:大家好參詳.

可是我真的失去耐心了。從租約生效日起,我們從來都沒停過那個車位,租金付了,還不能停,那不要租總可以吧。

當時簽約用印完畢,房東才提出他還有一個車位,本來是月租三千,如果我們要租,可以算二千五百元整。這個附加條款只寫在房東的租賃契約上,我們手上那一份並沒有加載,因為租約在公司辦理遷址時,會一併送件,到時會連帶加重房東的稅金支出,所以房東問說可不可以不要寫進去我們的那一份?我想想沒關係,反正口頭說好,還有仲介在場,因此我拿到的是只有租屋的合約,並不包括租車位的條款。

房東這時又忙著打圓場,反正他不會影響到你停車,大家互相啦。不然就看你意思怎麼樣,我都好。

我說:我不租車位了。手機剛好快沒電,把電話掛上。

房東打了很多通電話,完全不想接。

公司新址附近車位不太難找,但因為已和房東有約在先,就算很想取消車位租約,總覺得簽約又反悔,很沒有道義說不過去,畢竟人還是要講信用。這下正好,房東想兩邊討好的做法,給了我們解套機會。果然再糟的事,再令人不愉快的過程,還是有光明面。

回公司撥了電話給仲介。說明事情原委,請他向房東說明敝人已不想租車位,而且本月租金也必須退還。

仲介果然是個中好手,他說他能了理我的感覺,他很快的說:「房東先生畢竟是老年人,老人不會顧慮到別人怎麼想,他們要的是事情解決,有時人活到一定年紀,就是皮厚,只要盧得過去,他們會盧一下,倚老賣老讓年青人接受他想要的結果,但他沒想到租約是商業活動,客戶不會接受你的條件。何況他認為你要是接受就好辦事,大家以和為貴嘛。」

我說,可是對方是免費停車,我不是;如果今天我也免費,那就大家好參詳,問題是花錢還一肚子氣,我又不是冤大頭。


仲介不到三分鐘回電,他說房東先生說日產車主明天開始不會停在該處,租約可以重新算起balabala...。

問題是這件事搞得敝人區區kimogi很不好,就算現在租金再便宜,都不想再考慮了,萬一停在那裏,被日產車主偷偷刮車或放氣,不是很倒霉,所以很堅持要退租,沒得參詳,請仲介務必向房東說明我的立場。


想到論語裏的一句,以直報怨。為了慎重,特地去查了一下,原文如下: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有人問孔夫子,我們要用仁德感化對我們不公不義的人嗎?孔夫子的回答很有意思:「如果這樣做,何以回報那些用仁德對待我們的人啊?如果別人用不好的方式對待我,那我們也以相同方式去對待他,感恩的仁德是用來對我們有恩的人啊!」連講仁義道德的孔老夫子,都不贊成以德報怨,因為這當中講的就是人性。儒家思想不是只講仁義道德,它的本質是以人為出發,不違反人性的主義,所以孔夫子才會主張以直報怨。

只是我們從小接觸的教科書斷章取義,一直灌輸我們「以德報怨」才是儒家之道,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對日抗戰,日本失敗投降,先總統 蔣公以德報怨的例子。記得小學時代講到這個稱號,還要立正站好以表尊敬,現在想來是無比好笑。如果從論語原文來看,孔夫子徹頭徹尾的反對以德報怨,這是很了不起的人本主義,別人欺負你,為什麼還要痴心妄想著用愛可以感化他?用仁德可以打動他?那只是曲解孔子原意的不人性做法。

別人對我們不仁不義時,我們就不用心懷仁德,仁,是用來對待好人的標準,遇上壞人,當然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彼身。要我委曲自己當個配合別人的濫好人,完全做不到。所以我還是當個以直報怨的好人(這是孔子說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