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晴媽

徂、俎、殂

2011年06月06日
徂俎殂長得很像,怎麼念又如何解釋呢?


這一切都要從石大說起,因為她寫了"越徂代炰", 後來又改為"越徂代庖", 正確版本是"越俎代庖"(ㄩㄝˋ ㄗㄨˇ ㄉㄞˋ ㄆㄠˊ), 教育部的辭典編得不錯, 解說如下: 俎,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越俎代庖指掌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代替廚師下廚。

徂字不念ㄗㄨˇ, 念ㄘㄨˊ, 明明知道不念祖音, 但是還是去查一下教育部辭典,這一查看到一則” 往、去。詩經˙豳風˙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慆慆ㄊㄠ ㄊㄠ,長久的樣子, 這詩好美, 因為戰事頻仍, 所以這個離家的人感歎著說我到東山去打仗, 好久好久都回不了家….

還有一個殂, 崩殂(ㄘㄨˊ,)通常都用在形容偉人辭世, 五年級生最有印象的應該是 蔣公崩殂

歸納一下,只有俎和其它二字不同音,念祖,如果要讓孩子記這個音,可以從字義著手,越俎代庖中的俎是指禮器,禮器很尊貴所以和祖同音,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表示別人是高高在上你完全無反抗餘地,所以就像阿祖一樣很尊貴,以上內容均以好記為由,雖然有點牽強,但好像還說得通。


至於徂,殂,二字音同,但字義不同,請再發揮一下想像力,徂從ㄔ部,這個部首就是人走路的樣子,所以徂有走,到,甚至過往的意思’殂從歹部,歹部通常有死意,所以殂有去世之意。

以上每日三字由晴媽亂想,中國文字不用強記,只要找對方法,注音達人就是你。(中文系的不是每個字都會念啦,正如同植物系不會認識每一株植物一樣,以上為野人獻曝,望各位笑納)
~~~~~~~~~~~~~~~~~~~

stone的留言:
補充說明一下,因為我自我改錯只改到庖這個字,沒改到徂。晴媽就好心指導,把真正的<越俎代庖>連注音符號一起奉送讓我學學。
我臉皮掛不住,還惱羞成怒說<你們中文系的就是驕傲>。 :D 還強辭奪理說這四個字我也會唸,不然哪打得出來啊?

於是晴媽不厭其詳地又說,我打的徂字明明就不唸俎,怎麼還好意思說自己四個字都會唸啊?

這時我只好棄甲投降乖乖被抓包,聽她教訓一番就是了....。

當然我要幫中文系的撐一下腰,她們真的只是好為人師而已,一點都跟驕傲扯不上關係......。希望大家跟我一樣享受這寶貴的一堂國文抽考啊。 ^_^



我的回覆:

石大:
昨天我又想到一個由來已久的國文教育敗筆, 改錯字, 發明這種考試方式的人真的是讓台灣的語文教育向下沈淪的推手
很多人會把和藷誤寫成和靄, 就是因為每回改錯字時出現的都是和靄, 要改的錯字沒找到, 反而留下了長期錯誤的印象, 不知這個改錯字反而學到錯字的教育, 什麼時候才能改正回來, 應該改用國字注音方式讓孩子填正確注音或國字, 而不要在他們還沒搞清楚什麼是正確字時就用錯字混淆認知


我徂東山這詩, 有二十年沒見到了, 因為查資料又冒出來, 好美的詩, 感謝你的錯字讓我可以和它重逢

中文系和好為人師沒有扯上關係啦, 人家很溫良恭儉讓, 只是不忍看到積非成是, 好人做到底的找出原字及原音, 原義而已, 換成是路人甲乙丙弄不清楚才不管他, 可是石大是有底蘊的知識份子吔, 身為朋友的不才焉能目睹閣下之誤而不提醒乎? 一片赤忱, 唯天可表, 再寫下去可能僲變成此情可問天:)


回覆時間:2011-06-07 07:59:12

~~~~~~~~~~~~~~~~~~~~~~~~~~~~~~~~~~

好詩欣賞
東山出自詩經·豳風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堆雨其濛。果蠃之實,亦施於宇。

伊威在室,蠨蛸在戶。町畽鹿場,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堆雨其濛。鸛鳴於垤,婦歎於室。

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於今三年!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堆雨其濛。倉庚於飛,熠燿其羽。

之子於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注釋】

徂:往、去。

慆慆:長久的樣子。

零雨:微雨、小雨。

蜎蜎:蟲蠕動屈曲的樣子。

蠋:蛾、蝶類的幼蟲。

烝:語詞,置於句首。

宇:房檐。

伊威:土憋蟲。

蠨蛸〔ㄒ|ㄠ ㄕㄠ〕:喜蛛。蛛形綱蠨蛸科蠨蛸屬。體細長,暗褐色,螯肢甚長。常棲於水邊草際樹間,或在室內牆壁間,結網成車輪狀。舊時常以為是喜慶的徵兆,故亦稱為「蟢子」。

町畽:田舍房邊的空地。

熠燿:螢火蟲。

鸛鳴於垤:鸛鳥鳴叫在小土堆上。

倉庚於飛,熠燿其羽:倉庚:黃鶯的別名。

熠燿:光亮鮮明的樣子。黃鶯正在飛翔,閃閃發光的羽毛。

縭:古代女子的佩巾。

九十其儀:指結婚的禮節繁多。

其新孔嘉:新婚的時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