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晴媽

新聞轉貼-老人就醫大不便

2011年10月05日
老年人就醫不友善大調查�看個病花10小時 阿婆大嘆就醫難
更新日期:2011/10/05 04:11
老人看診平均最高3.5小時


〔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王昶閔�台北報導〕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調查,老人上醫院看診費時平均最高三.五小時,七旬阿婆甚至透露兩年前赴台大醫院看眼疾,花十小時仍未檢出病因,實在折騰。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呼籲醫院應設立整合性門診,讓老年病患掛一次號可看多科、提供便捷檢測流程,並培訓健康老人志工為生病老人帶路,也能增加自身醫療知識。


老盟針對五四三位老年人照護者進行「老年人就醫不友善大調查」,七成五直指就醫環境不便利,最大困擾是掛號、看診、批價、領藥等候時間過長,且須分多科掛號,流程複雜。近九成老人認為需增設無障礙設施、增加協助就診與候診的服務人員。


75%老人認為就醫環境不便


七十五歲的龔未妹說,曾因長期咳嗽、胃出血、骨頭受傷,分赴林口長庚、馬偕、國泰醫院看診,因不會用電腦上網預約掛號,現場名額極少,常清晨五、六點出門到醫院排隊,抵達時被告知「今日額滿!」


某天她七點到台大掛號,十一點才輪她看診,醫師說下午才能檢查,下午五點做完兩項檢查後,醫師又說隔天要再來做超音波及斷層掃描,掛三科花一千多元,至今仍找不出單眼視茫原因。


台大推動老年整合性門診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表示,台大近年積極推動老年整合性門診,服務多重慢性病老人,但眼科等疾病,還是得到專科門診處理。台大醫院發言人譚慶鼎表示,將努力宣傳讓更多老年人知道整合性門診服務。


陳永興也透露曾赴台大開刀,院方給他地圖去找各項檢測位置,一天還檢測不完!他直言像台大等提供兩千床以上的「怪獸」醫院,一天動輒上萬名病患,難以做到親善服務。


羅東聖母醫院設有整合性門診並集中檢測單位,看多科只需掛一次號,平均一名病人半小時看完診;院方正募款籌建全台首座老人醫療大樓,尚缺八成資金。


陳永興說,全台僅七百多位老人專科醫師,二○二○年台灣老年人口將達五百萬人,政府應及早因應老年醫療不足問題。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表示,健保局去年起就推動整合性門診計畫,服務多重慢性病的老人。

~~~~~~~~~~~~~~~~~~~~~~~~~~~

近日家母在台大就診, 每回我陪同前往就是大半天, 掛號也很難掛, 要嘛是二周前早上五點起床用電腦或人工專線掛號。

有些科別很熱門, 預掛名額早就額滿, 那只能當天早上五點四十分之前去抽號碼牌, 當日早上門診7:45開始掛號, 下午門診則是8:30現場開放掛號, 而且還有一個"門道", 就是電腦顯示現場可掛的門診, 現場也「「不一定會有」名額, 但生病的人是沒有悲觀的權利的, 只能乖乖的去試試運氣, 看能不能好運一點。

看到這裏有沒有人眼花, 哈, 所以這麼複雜的掛號方式, 別⋯⋯說老人家弄不懂, 連我這個中年人也失算。

第一回跑到現場去等名額, 8:34當日下午的門診, 才4分鐘就已無任何名額, 櫃台小姐說, 因為網路和電話, 及現場是同步開放, 所以有可能被秒殺...

第二次要掛當日診, 就知道在家開機, 還有拿著電話雙管齊下, 但那天運氣不好, 電話打不進去, 電腦畫面一直沒出現可掛號的顯示, 事後打去問, 院方表示因為是早上門診, 現場7:45開放, 網路及電腦是8:30, 有可能當日名額已被現場等候者用完。

第三回再試手氣, 終於在電腦螢幕出現可掛號一瞬間, 火速輸入病歷號, 出生年月日, 再打驗證碼, 才完成掛號, 看到X診X號的顯示時, 比中了大樂透還高興, 不過是看個病, 也得手氣好才成。

因此看到這則重陽節的應景報導, 真是感同身受, 只不過我們還很幸運, 住在都會區, 叫車方便, 一百多元車資即可抵台大, 如果是偏鄉的長者, 那又怎麼辦?? 唉, 這麼重要的醫療問題, 對人民的急迫性, 絕對高於什麼九二共識, 誰家是豪華大農舍, 可是有人管嗎?? 再來個三歎, 唉唉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