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willma-海豚媽咪

檢討自己的疏失

2007年05月18日
其實在處理小海豚把妹妹手夾傷這件事上,我也有很大的疏失…..
我問了小海豚事情的經過後,我問了一句: 你是故意的嗎?
為什麼這麼問,其實事情發生的當下,大人都沒看到,雯雯媽是離現場最近的,所以也是聽小孩說,妹妹說,哥哥是故意的,我可以理解,但旁邊的小朋友也以奚落的方式說:他是故意的…他是故意的…..
我一到現場就聽到小孩這樣說,所以我直覺的反應,反問小海豚是不是故意的…..

小海豚一聽,用極度委屈的聲音說:我是聽到妹妹的哭聲,我才知道夾到她的手!!
「那為什麼小朋友說你是故意的?」這時沒有哭的小海豚開始大哭起來,並且做了情緒性的動作,邊哭邊打旁邊的椅子,邊說…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我相信小海豚並不是故意的,因為他把時間點交代很清楚----我是聽到妹妹的哭聲,我才知道夾到她的手!!
但旁邊小孩還是說…他是故意的….
聽到這句話,其實我的心很痛…因為任憑小海豚怎麼解釋他已經被冠上罪名….
我會這樣問,也是想給小海豚一個澄清的機會…沒想到卻適得其反….

「你是故意的嗎?」「為什麼別人說你是故意的?」
其實這兩句話的感覺就有一點認定的意思了,對孩子而言是這樣的。
記得有連續劇的橋段是這樣的,小孩被當成是小偷,父母問:「東西是你偷的嗎?」
小孩說:「不是!!」父母接著問:「那為什麼不說別人是小偷而說你?」
這樣的問號真是百口莫辯…….

我犯了錯…..
我不該用這樣的方式問小孩,我本來主要的原因是要說給另一個小孩聽,卻傷了小海豚….
我犯了錯…..
可想而知,剛剛(我還沒出現時)小海豚在那句:他是故意的…一直重複的說著…他承受的壓力,一直沒潰堤….後來感覺他媽也不相信他時,他開始大哭….

其實我是相信他的,但是…在別人面前選擇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會被當成溺愛孩子的,或者被當成…放縱…(呵~~~這又有另外一個故事了…我當時面對極大的壓力..)

經過這件事後,我覺得教孩子不一定是要教給大家看,相信孩子並不等於溺愛孩子。

之前聽過一句話:愛情沒有慣例只有個案。
我覺得在教養孩子上面也是如此, 沒有慣例,只有個案
別人的感覺和建議,可以當作參考,別把它當成另一種壓力,這樣只會讓親子關係更緊張而已。

妹妹的媽媽,沒有因孩子受傷而一味的怪罪當事者,反而跟妹妹和旁邊的孩子說,哥哥不是故意的,請妹妹繼續跟哥哥做朋友,這一點,我也要謝謝那位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