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willma-海豚媽咪

2007金石之聲音樂會-傳統擊樂名家大賞

2007年10月24日
活動名稱: 2007金石之聲音樂會-傳統擊樂名家大賞

日期/地點:
10/24(三)19:30 國家音樂廳
10/25(四)19:30 台中市中興堂
10/26(五)19:30 桃園縣文化局演藝廳
10/27(六)16:00 高雄縣鳳山市衛武營營區
10/28(日)14:30 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演藝廳

演出人員:
演奏者�安志順、李真貴、閻學敏、裴德義、黃啟權、張大華、陳佐輝、王建華、王以東、王滿、朱波、馬里、焦山林、劉剛、李長軍

伴奏�石海彬、袁非凡、楊守成、蘭維薇、胡瑜、王瑟、沈建暉、王一婧

演出曲目:
1、民間鼓樂《老虎磨牙》 作曲�安志順 
2、西安鼓樂《鴨子拌嘴》 作曲�安志順 
3、為一群中國鼓而作《鼓 詩》 作曲�李真貴、譚盾
4、新十番鑼鼓《新東王得勝令》 作曲�裴德義
5、大鼓獨奏《夜深沉》 改編�李民雄 鼓段設計�王建華
6、潮州笛套鑼鼓《喜樂登樓》 傳統樂曲 改編�丁增欽、陳佐輝
7、蘇南十番鑼鼓《百花園》 傳譜�朱勤甫 配器�朱毅
8、雲鑼與樂隊《急流》作曲�徐景新、李作民、黃啟權
9、板鼓獨奏《花板鼓》作曲�焦山林
10、三重奏《炫》 作曲�郭文景
11、吹打樂《秦王破陣》 作曲�張大華
12、鼓樂合奏《熱鼓熱舞》作曲�黃秋源
13、手鼓獨奏《豐 收》 編曲�阿布力孜

相關介紹:

在中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中,以鑼、鼓、金器、石器等各項樂器素材所構成的打擊樂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音樂元素,無論是在廟堂之上的國家祭典,亦或是鄉里間的婚喪喜慶中,均可聽見和看見打擊樂的演出。這些豐富的擊樂元素更隨著時間及先人的智慧而積累成為文化資產,同時成為現代打擊樂推廣與重新詮釋的基礎之一。

中國當代擊樂好手齊聚
  本次受邀來台演出之「中國打擊樂演奏家藝術團」,由中國民族打擊樂學會榮譽會長安志順先生率領,成員包含全中國各地含港澳地區的傳統打擊樂界一流好手及專業演奏者所組成的表演團體。全團主要成員均為大陸國家一、二級演奏家,包括:被譽為當代最富盛名的打擊樂大師及作曲家,對西安鼓樂、陜西民間鑼鼓有專門研究的安志順;融合中西打擊樂精髓和技巧創作多首代表性樂曲的李真貴;香港中樂團首席閻學敏;研製綜合性打擊樂器「新十番鑼鼓」備受國際媒體及音樂界好評的裴德義;精於演奏中國多項傳統打擊樂,尤其以演奏潮洲鑼鼓著名的陳佐輝;以及多位中國當代極富盛名的擊樂好手齊聚,陣容堪稱近年來台演出具最高藝術層級的音樂表演團體。

中國擊樂流派曲風大集 精采可期
  演出節目包含不同地區特色的打擊樂內容,如陜西的西安鼓樂,江蘇的十番鑼鼓及廣東的潮州鑼鼓等,而在演奏形式上則以打擊樂合奏、吹打樂合奏、打擊樂獨奏、絲弦與打擊樂合奏等組合方式來作呈現。

  「西安鼓樂」是以打擊樂和吹奏樂混合演奏的一種大型樂種,內容豐富、樂隊龐大、曲目眾多、結構複雜,是中國古代音樂乃至世界民間音樂發展史中的奇跡。
這次音樂會中呈現的曲目《鴨子拌嘴》,由安志順先生創作,取材于西安鼓樂《五調坐樂全套•中呂粉蝶兒》的開場鑼鼓和民間流行的《鴨子拌嘴》。
「十番鑼鼓」主要用於民間婚喪喜慶等活動和僧家的頌經、道家道場法事。最少由6人演奏,主要樂器完全以打擊樂器組成。
「新十番鑼鼓」則是裴德義研製的綜合性民族打擊樂器,由槓桿式組合的鑼鼓和雲鑼、定音鑼、排鼓及木魚、吊釵、大鼓等樂器組合而成。以獨特的演奏方法,一個人演奏卻能達到多人合奏的效果。
「潮州鑼鼓樂」常於族群社稷喜慶、遊神賽會慶典等公眾場合,於廣場和行進中演出。演奏大鑼鼓時以大鼓為中心,通過鼓點、音色的變化,吸收中國拳術、劍術手勢,並結合擊鼓、指揮的動作,帶領樂隊的情緒和演奏,表現了獨有的氣勢和色彩。另外,音樂會中也將演出多首民間鼓樂,及各類中國特殊打擊樂器為主奏的曲目,是所有喜愛熱鬧鑼鼓樂的觀眾不可錯過的年度盛事!

摘自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