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teinwa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8年04月17日
公開
31

小米的營養價值

小米(Setaria italica (L.) Beauv.,英名millet)為禾本科(Poaceae)之一年生作物,又名「栗」,為本省原住民光復前及光復初期之主要糧食,用於炊飯、煮粥、製飴、及釀酒等,風味特殊。小米雖屬於雜糧作物,但是種類較多,包括粳性小米、糯性小米、黃小米、白小米、綠小米、黑小米及香小米等。小米因米粒較稻小,容易烹煮,又具有特殊的風味且有耐貯藏的特性。 一般在本省原住民豐年祭的祭典中,小米為不可缺少之祭品之一。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栗米氣味咸,微寒無毒,主治養腎氣,去脾胃中熱;益氣, 陳者苦寒,治胃熱消渴,利小便」。小米榖粒在碾製過程中胚的部分營養價值能完全保存,富含維生素B、E、膳食纖維、有機硒、鈣、鐵等微量元素。纖維素含量相當高(8.6%),僅低於燕麥而接近糙米,這些成分對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病、癌症等文明病有預防作用,是理想的食療食品。除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元素等均高於其他穀物。特別是小米蛋白質胺基酸種類齊全,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胺基酸,其中蛋胺酸、色胺酸兩種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均明顯高於其他穀物,蛋胺酸分別是大米的3.2倍、小麥和玉米的2.6倍,色胺酸分別是玉米的3.0倍、大米和小麥的1.6倍。和其他穀物相比,其必需胺基酸含量基本上接近或高於FAO建議標準(但離胺酸只有標準的41.6%,是小米的第一限制性胺基酸)。補充離胺酸後可成爲理想的天然胺基酸營養源。同時,小米蛋白是一種低過敏性蛋白,是一種安全性較高,適合嬰幼兒的理想食品基料。 小米具有特殊粒色及食味,以現在營養觀點而言,為一上好健康食品,常食健康益壽;且小米對病虫害之抗性強,農藥之施用量極少,所以不會有農藥殘毒之問題,可安心使用。小米耐旱又抗病蟲害,耐貯藏,莖桿也可做為牲畜飼料及編製器物,為一極佳的備荒珍品,營養價值高,其加工產品為極良好的休閒健康食品。收穫乾燥後之小米,經碾製成之小米可用於炊飯、煮飯、製飴、釀酒等。小米小包裝、小米雪花片、小米粥、小米醋等。

2008年03月21日
公開
19

妍妍跌進馬桶

妍妍跌進馬桶

2008年03月11日
公開
19

妤妤會翻回來了

妤妤會翻回來了

2008年03月06日
公開
16

妤妤會翻右邊

妤妤會翻右邊

2008年01月24日
公開
16

轉貼~~~※施崇棠讓孩子從匱乏中學惜物※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身價上百億,卻有個更值錢的惜物價值觀。這個觀念,讓他的3個小孩不愛名牌、不愛滿屋子玩具……擁有一把衡量「價值和價格」的尺度。 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今年大二的小兒子,在美國大學的學校宿舍桌上有個褪色的小狗熊娃娃。這是母親在他四年前高二時送他的禮物。但即使搬了幾次家、也有些髒了,但是到現在還捨不得丟。 他背的黑色運動背包,底部破個洞,大男生不肯換新,原本要自己縫,但帆布厚不好縫,只好求救媽媽。哥哥也一樣,襪子破了也還照穿。 一般人眼裡不過幾千元的背包,對父親是台灣身價百億企業家的小孩心中,卻像「珍寶」般被呵護,而正值花樣年華的小女兒,更是不像時下企業家第二代般名牌滿身。 施崇棠的小孩,絕對有能力購買頂級精品,但他們節儉程度卻更勝一般家庭的孩子。他們天賦異稟嗎,未必。否則,秘訣何在?首度接受媒體採訪的施 太太說:「讓他們從小珍惜周遭的物品。」原來「惜物」兩字,是施家財富教育中最貴重的資產。 也許,一群與一隻Hello Kitty(凱蒂貓)玩偶的差別,最能代表 施 夫人對這件事的感受。 家教一:給多不如給少 如果滿地都是玩具,會剝奪期望的樂趣 施崇棠女兒讀國中時,當時學校流行蒐集凱蒂貓玩偶。有一天,施夫人與朋友在台北街頭看到一家專賣店,朋友望了店裡失望的說:「我家小朋友全都有了,不知道還要買哪隻?」而施 太太看到這些凱蒂貓,「當時,我就心想如果我女兒有其中一隻,一定非常開心。」但她終究沒買,因為如果房間都是滿地玩具,小孩會因為擁有太多,而剝奪他們很多期望的樂趣。 然而,要小孩做到惜物不浪費,口頭說一千遍不如一個施家傳統的「匱乏」哲學。 三個小孩念小學時,每天零用錢只有十元,買一個菠蘿麵包剛剛好,不會給多餘的錢。而給零錢的過程中,施太太還會有附帶條件:「零用錢一個月沒來領就沒了。」當時,小孩最開心的事,是可以存錢買一本漫畫書。這些規定都是為了讓他們懂得錢與物品不是想要就有,必須自己在省吃儉用中才能取得。「不管家境如何,但良好的勤儉習慣不能忘。」施 太太說。 家教二:不是想要就有 一年僅送三次禮物,產生匱乏後的喜悅 在施家,孩子小時候,夫婦倆刻意用一般家庭生活水平的消費,進行兒女的金錢教育。 「小學時,每年只有一次買像電動玩具般的大禮物,和兩次小禮物的機會。」小兒子說,而且兩個月才能上一次麥當勞。透過適度的匱乏,與匱乏之後擁有的喜悅,讓小孩心中種出一把衡量「價值與價格」的尺度。 小兒子回憶,印象當中,每次跟爸爸、媽媽去百貨公司逛,只要看到喜歡的玩具,卻比同類的貴,媽媽通常就會用手指比一比上面的價格,然後搖搖頭。久而久之,他自然也學會了比價。 三月某一天,施 太太接到大兒子從美國打來的「求救」電話,竟是要幫他在台灣網路上買的球鞋寄到美國。她心想這球鞋在美國買不就好了?「這球鞋在台灣買只要三成的價格,即使加上郵費,還比在美國買划算。」原來他已經把兩地方可能的價格全比過了。 家教三:長輩共同身教 從小教勤儉,長大有錢不會手足無措 施家的財富教育觀念,與身為長子,家中有五個小孩的施崇棠,小時候來自公務員家庭的節儉習慣有關。 大學時的施崇棠,在同學眼中就是只會念書不會花錢的「模範生」。施 夫人回憶,有次到施崇棠家作客,只見他與四個弟弟的最大娛樂,竟是窩在樓梯上玩套圈圈遊戲。 在施崇棠的家裡,有個「留存摺」的美好傳統。 身為長子,施崇棠在出社會工作後,為了減輕家計,就把當時每月只有八千元的薪水,撥四分之一給自己的大弟。等到大弟也出社會,將剩下的錢就繼續存在一個戶頭,連同存摺交給下一個弟弟,等到最後一個弟弟完成學業為止。 透過撙節與分享,金錢變成凝聚家人關係的力量,金錢的價值也在這過程中變得更高。 因此,縱使現在成了企業董事長,施崇棠的勤儉價值依舊,而施太太也是如此,她說,自己大部分都買折扣後的衣服,盡量能省即省。 然而,在富裕的家庭裡,要維持「不富」的環境,相對更難。因此,施崇棠夫婦不只要求自己以身作則,還規定爺爺奶奶等長輩也一視同仁:「不能買玩具、拿零用錢給他們。」 「我不可能永遠都在旁邊牽著孩子的手。」施崇棠說。所以從小扎根,讓他們一開始就建立惜物、學會如何與金錢相處,等到他們長大一下有錢了,才不會手足無措。 在施家, 愛物、惜物的觀念比給萬貫家財還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