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大眼妹&小寶妹の媽咪~catherine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琄琄ㄚ姨家作客

2009年10月22日
公開
47

今天媽咪和大學死黨琄琄阿姨約好要碰面 因為大家都帶著小朋友 所以就決定直接去她家作客 本來碧如跟婉如知道後 說也要今天一起碰面 大家都帶著小朋友 應該會很熱鬧 不過媽咪太晚出門 然後又去新光三越買MP的衣服 所以到了下午才到琄琄家 剛好她們才剛離開沒多久 沒碰到面很可惜 大眼妹和小寶妹一到琄琄阿姨家 看到玩具跟東西都很新鮮 所以原本想睡覺的2個小妞 就一直顧著玩都不睡了 連帶本來在睡午覺的Cayden也被我們吵醒不能睡 對琄琄真不好意思 後來3個小朋友就一起玩 琄琄阿姨還一直誇說她們很乖 其實是ㄚ姨沒看到涵皮的時候 @_@ 媽咪今天匆忙出門沒帶相機 這張照片是琄琄拍的喔!! 小朋友一邊在旁邊玩 我們也一邊在旁敘敘舊 還真的好久不見了 可惜慧芳玫辦法上來 下次在一起約喔!! 期待再相見喔!! 順道說一下媽咪今天超累的 原因是計程車司機載錯地方了 媽咪想說帶2個小孩 直接搭客運然後到台北都坐計程車 這樣其實也蠻方便的 不太用走路 不過回程時出錯了 媽咪一上計程車說要到台北車站那邊的國光客運 結果司機就說現在改成台北轉運站 就載我們去那邊 一下車媽咪也不疑有它 就走進去到國光櫃檯要買票 結果櫃檯小姐告訴媽咪一個晴天霹靂的事 就是台北轉運站是搭新竹以南的 新竹以北還是要到國光舊站去搭 走路要10~15分鐘 結果媽咪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就是走路過去 走到那邊媽咪已經快累斃了 2個小孩也都很累 一上車就睡著了 真是的 @_@

奧客是不會變好客的

2009年10月21日
公開
44

前2天才說拍賣事件圓滿落幕 結果今天那個媽媽又來留言 我們的對答如下~ fu64**** (131) :" 拍賣編號︰e36400768 提出的問題︰媽咪請問一下這件,妳家的妹妹大約穿幾次呢?幾成新呢?有沒有污漬呢?謝謝~我是有誠意購買的,謝謝~問了那麼多問題,麻煩妳了~ 賣方的回覆︰穿幾次不記得了,約有8成新,印象中沒污漬,等一下會把衣服拿出來確認喔!!2件一起帶就優惠3200元含運,這樣已經超優惠了喔!!妳可以看看有沒有要帶其他衣服喔!!有確定要再跟我說,謝謝!!"(她把之前我們的問答貼上) 媽咪晚安~妳的問與答中說明洋裝沒有污漬也,但我收到貨發現有很多處的淡淡的黃污,這樣和妳說的不一喔?這樣應該要再算便宜才對~ 我的答覆 : 媽咪,衣服要寄出前我有檢查過,並沒有看到黃污ㄋ!!不過二手商品每個人認知不同,如果是這樣建議媽咪以後都買新品,這件洋裝我退錢給妳,退780元{(3160-2440)+補退回郵資60},那再麻煩妳給我帳號,還有把洋裝寄還給我,謝謝!! fu64**** (131) : 哈囉媽咪~因為我也不是第一次買二手的,所以只是要確認是不是有黃污,但妳回覆是沒有,也許是妳的認知和他人不同吧~洋裝我還是喜歡,只是覺得它美中不足而已~請妳寬心囉~也許下次有機會再買大眼妹的二手衣,請再麻煩幫我檢查清楚囉~謝謝 她最後的回覆還真的... 讓媽咪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媽咪雖然不是專業賣家 但在網拍賣衣服也好幾年了 衣服寄出之前一定都會檢查 如果有污漬都會先跟對方說 再看對方要不要帶 這次媽咪還真的沒看到有黃污ㄋ!! 可能真的是媽咪漏檢查到了 媽咪自認為有疏忽 媽咪也願意退錢請她退衣服回來 而且連要退衣服回來的郵資都補給她 她也沒必要先說應該要再算便宜 (根本是想繼續ㄠ吧) 然後又酸溜溜的說那些話吧 什麼叫"也許是妳的認知和他人不同吧" 我賣那麼多人她是第一個這麼說的ㄋ 以前跟媽咪買衣服的媽媽們 甚至還誇媽咪衣服保存的很好 還說"也許下次有機會再買大眼妹的二手衣,請再麻煩幫我檢查清楚囉" 很抱歉ㄋ!! 像這麼難搞的媽媽應該不會有下次了 我們這間小廟供不起大佛 之前整個過程已經讓人夠不舒服了 最後還要來搞這些 所以事實證明 奧客是不會變成好客的 @_@ P.S.~想知道帳號的人在用悄悄話問我 或者自行到我的拍賣評價裡看吧!!

{轉貼}孩子的成功來自媽媽1%的改變

2009年10月20日
公開
54

作者:張炳惠博士 1932年李承晚政府時期,曾任職過國務總理等的故張澤商總理的第三個女兒。 十九歲時踏上留學之路,並拒絕當時為國內第三代富豪的家裡一切支援,抱著多賺一塊美金,就是多愛一分祖國的決心半工半讀。 1958年於茲堡克大學取得歷史學碩士,1964年於喬治他思大學取得歷史學博士,之後在夏威夷大學等教授歷史學。不僅如此,她還在美國境內設置了異種語言教育系統,她所編纂的異種語言教科書被許多學校訂定為教材。 1986年至1993年期間,在日本引領日本國際教育開發協會等,於美國和日本等地擔任了40多年的教授。2003年她與當時喪妻並獨自扶養三個孩子的丈夫相遇,克服無數的艱難辛苦,並把三個孩子培養成卓越優秀人物的故事編撰成《孩子的成功99%靠媽媽的努力》出版。這本書至今已帶給40多萬家長們深刻感動,目前其版權已外銷至日本、中國、臺灣等地,並以當地的語言出版,儼然成為世界暢銷書籍。 內容試閱 媽媽應表達的是具體的理由,而不是情緒 當全家一起準備晚餐的時候,老么南茜的工作是將湯匙和叉子擺在餐桌上。那個時候我就會對南茜說:「因為有南茜幫媽媽擺湯匙和叉子,所以縮短了準備晚餐的時間。」用這句話來取代「南茜會幫忙媽媽,媽媽很高興」。南茜聽到稱讚的理由分明又具體,從此之後,南茜便會自動整理餐桌,甚至有些事情就算沒有叫她,她也會找自己可以幫忙的事情做。小孩子得到有著具體理由的稱讚,他除了會產生對自己的肯定之外,也將會成為努力做其他事的原動力。 如果孩子的所作所為足以得到讚美,首先覺得高興的會是媽媽。但是那樣的情緒傳達,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所做的事得到的不是肯定,而只是讓媽媽高興而已。從此,不論做什麼,都會貼上「因為媽媽喜歡」的標籤。簡單說,就算成績比上一次進步,孩子也只會執著於媽媽高興的事實,而不是對自己努力而得到好結果的肯定。媽媽讚美孩子時不要強調自己的感覺,如果妳表現出「做的好」或是「好乖哦」的感覺時,不如直接且具體的告訴孩子讚美他的理由。除了傳達感覺,要從孩子的行為找出理由,並具體的正確說明,那麼孩子自然會產生自信心。 根據稱讚而實現 生活在繁忙的世界,養育孩子的媽媽們寬容的心不見了,加上能和孩子共處的時間比從前少了許多,因而讓媽媽們習慣以物質去彌補孩子。可是,光陰再怎麼流逝,不變的是,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感情交流與分享,其實就是最大的幸福與補償。用一句話讚美,再想用物質去補償些什麼,雖然也可說是稱讚的方式之一,但是對孩子而言,溫暖的擁抱和透過親吻傳遞媽媽的心,才是最大的稱讚與鼓勵。 讚美孩子時,我們可以用力的擁抱孩子,並捏捏孩子的臉頰和親親孩子!你講十句話還不如用一次溫暖的手打動孩子的心,而那就是孩子所盼望的最好的禮物。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羅伯•羅聖索爾和在美國擔任二十年以上國小校長的傑•卡布森,於一九六八年,在美國舊金山的某所國小以全校學生為對象做智能測驗後,不理會檢查結果,隨便從中選出約百分之二十的學生,將這些學生的名單遞給老師,並同時說:「這些學生不論智能或是學業成就,都有很高的可能性。」 八個月以後,又做了一次智能檢查,結果,那些名單裡的孩子,比起別的孩子,不但智能指數提高,甚至學校裡的成績也是大大的進步。由此可以證明,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具有讓學生提升成績的效果。「你一定可以!」、「你是好孩子!」、「你對這個真的很內行!」等讚美的話,會自然地引導孩子,成為真正可以的孩子、真正的好孩子、真正很棒的孩子。你腦海中曾想過,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你心目中的理想孩子嗎?那麼就不要吝嗇你的讚美!根據你的讚美,將會讓你的孩子變成你所期望的樣子。 沒有原則就變成是嘮叨 對一個還不懂對與錯,對事情的分辨力不成熟的孩子而言,成長中的犯錯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這個時候你若是為了導正孩子的錯,而火速的懲罰或嚴重的追究,孩子會感覺到羞恥,同時也會放棄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探索。因此,告訴孩子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確的固然重要,但,在那過程中別讓孩子的心裡受到傷害,更為重要。 提醒他的錯誤時,別讓他感到羞愧,這雖然是從父親那裡學來的育兒智慧,但是一旦當了媽媽,要去實踐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找機會避開其他兄妹去勸導孩子是困難的事,孩子犯了錯沒有馬上當面指責,還會變得沒有效果,反而成了只不過是在重翻舊帳而已。更大的問題是,身為媽媽的我要自我調整情緒並不容易。從早到晚看著講義,又要教導學生,回到家時已經全身虛脫的我,如果孩子不聽話時,我甚至會感受到耐心瀕臨極限。 那時候偶爾會因為無法忍受,便大聲說話,那是和平常會靜心勸導孩子的我截然不同的。當我看到在反省自己過錯之前先查看我的臉色的孩子們,我突然有了一種應該要使用別的方法的想法。 某個週末晚上,我把孩子們叫了過來,「媽媽有件事要問你們,你們認為自己在平常的行為中,該受到懲罰的會是哪些呢?」愛麗絲、彼得和南茜的口中說出一些不一樣的話,兄弟姊妹之間的吵架、幫忙家務事時沒有完成份內工作、為了和朋友去玩沒寫功課、沒得到允許太晚歸……等等。 我把孩子們所說的每一項都一一記了下來,並和孩子們一起做成了一張若不遵守時就要付出代價的「懲罰原則表」。「好!從現在開始,如果不遵守上面寫的,就會受到懲罰,媽媽不想用打的方法,你們也不喜歡挨打吧?所以,我們一起來訂定你們認為可以代替挨打的懲罰方法吧!」從此之後,我們家就以剝奪特權來替代對他們體罰的懲罰。例如可以和朋友玩的時間被限制為三十分鐘、週末時要一個人在家守著……等,都被列在懲罰條款裡面。 沒想到的是,這效果比預期的還要好。首先,這懲罰的原則是孩子們自己訂的,因此沒有不遵守的道理。就算真的不遵守而受懲罰,因為所受到的懲罰是之前已經協議好的,所以孩子不能反駁。更重要的是,挨打後轉過身子就會忘了,還不如剝奪孩子平常愛惜又重視的特權,反而會使孩子有更深一層的反省機會。 可以自己分別錯誤的能力 自從立下懲罰條款原則之後,孩子們發生重複錯誤的次數就變少了,尤其兄妹之間的吵架習慣,更是不見蹤跡。因為不管是誰有理、因誰而引起,造成吵架本身就是錯誤,所以大家都要接受懲罰。當孩子再長大一點,學校生活變得更豐富,在外面比在家的時間更多時,以前沒有的問題也來了。再者,在家裡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原則,在外面就無法適用的例子也常常出現,於是孩子們對懲罰的原則產生了懷疑,開始拋出這樣的問題:「我的行為真的是不對的嗎?」「結果並不是不好,為什麼一定要說我錯了呢?」 孩子們有疑問是當然的。人會隨著情況而行動是一定的,而行動也是根據當時的狀況,而可能使行動變成不對的或不是那樣的。更何況,就算犯了錯,不是對親近的家人而是與其他關係較疏遠的人認錯,就算對成熟的大人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我為了這些問題正在煩惱的某一天,事情終於爆發了。在遊戲屋裡,南茜和朋友大打出手。孩子們有疑問是當然的。人會隨著情況而行動是一定的,而行動也是根據當時的狀況,而可能使行動變成不對的或不是那樣的。更何況,就算犯了錯,不是對親近的家人而是與其他關係較疏遠的人認錯,就算對成熟的大人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我為了這些問題正在煩惱的某一天,事情終於爆發了。在遊戲屋裡,南茜和朋友大打出手。 有一個朋友妒忌功課好,朋友也很多的南茜,就用嘲笑的口吻說,南茜是「臉色黃黃的中國人」。「就像媽媽所說,我對於自己是中國人的事感到很驕傲,為什麼要容忍朋友的取笑?」對年紀還小的南茜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疑問,加上聽南茜述說過程,也是那朋友先動手的,南茜哭喪著臉說,兩個人犯了同樣的錯,為什麼自己卻要向她道歉?「南茜,妳認同妳的錯誤嗎?」過了很久南茜才回答:「是……但是,是那個朋友先犯錯的。」 「是啊!妳說的沒錯。可是妳明明也做錯了呀,所以,和那個朋友沒有關係,妳是不是應該要認同妳自己的過錯呢?」當然,當時我的憤怒也不亞於南茜,對於當時那樣的情形,也曾想過要對那個小朋友的母親表示抗議,也想過去找並未處理當時狀況的老師,另一方面,也再想要去責備南茜,因為她犯下在很久以前就已經被嚴格阻止的動粗行為。 但是,當下最迫切的是,如何讓南茜自己也承認錯誤,以及未來若處在相同狀況之下,要提醒她不可以再犯同樣的錯。 懲戒和責罵最大的差別,是如何為錯誤對象定位,如果把責罵放在孩子本身,那麼懲戒便是以孩子所犯的錯誤行為為對象。接受懲戒的孩子因為已經瞭解到,不是針對自己本身的責備,而是針對錯誤行為的責備,因此不會自卑或是矮化自己,同時,以後也不會再不小心犯下同樣的錯誤。但是,若用「是你不對」這樣的方式責備孩子,孩子不但不會對自己的行為反省,反而會對自己本身更增加負面的想法。 我對堅持「錯誤不只是她一個人」的南茜,說了這樣的話——「媽媽並不是說妳壞,還有,妳對於自己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的想法也是對的。但是妳的行為卻似乎不太正確,無論是什麼情形之下,打人確實是不對的行為。」我的重點是,希望南茜覺悟到,自己和朋友打架的那種行為,是錯誤的。再說,就算朋友犯的錯比自己嚴重,也不應該因此無視於自己也犯了錯的事實。 南茜和我在談話的過程中,清楚的認定了自己的錯誤,她已經覺悟到了,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出現不正確的行為。 導正孩子的錯誤時,父母保持一貫的姿態比什麼都重要。因此,要秉持對於錯誤和懲罰的原則,保持不動搖的姿態,是導正孩子犯錯的基礎。此外,不可以忘記的是,在堅守原則中,要養成孩子對錯誤的自我分辨能力,一種對自身的想法和說的話、行為中是錯在哪裡的自我覺悟。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會正視自己,進而可以培養出正面去面對世界的力量。

吵架吵的莫名奇妙

2009年10月17日
公開
43

本來今天是爸比同學結婚在鹿港請客 我們一家都要去 外婆也說要順便跟我們回去玩 不過外公今天剛好放假 所以外婆就在掙扎要不要回去 因為外公不想回去 但外婆想回去 後來外婆得知爸比還要去彰化車站載同學 就說她不要回去了 因為這樣也坐不下 然後外婆就跟媽咪說 ~""要載同學怎麼沒有說,怎麼還問我要不要一起回去" 我就說 ~"我哪知他要載他同學ㄚ,我也是昨天聽到電話才知道" "他又沒有跟我說" 就這樣媽咪跟外婆在講電話抱怨爸比沒跟媽咪說的同時 爸比就像發瘋一樣在客廳喃喃自語碎碎念 然後說~"人家是一個月之前就跟我約好了" 後來掛掉電話後就開始跟媽咪吵架 就說媽咪幹嘛去跟外婆抱怨他 害他整個人黑掉之類的 媽咪也很生氣說~ "你要載同學沒告訴我是事實" "我又沒有抹黑你" 爸比就責備媽咪說的口氣 就是要把責任都推給他 還說~"本來只是我同學要結婚,幹嘛包工程給他做" 唉!!~害媽咪臉上好幾條線 就跟他說~"好,那你同學結婚干我什麼事,你自己去就好了" 然後媽咪馬上打電話給淑雲 跟她說媽咪沒有要回鹿港了 順便稍微跟她說一下發生什麼事 就在說的過程中 爸比又開始在客廳碎碎念 罵說媽咪現在口氣跟剛才根本不同 然後還提昨天的事 說~"地很髒沒掃也是事實,打電腦也是事實...." 念了一大堆 後來就自己一個人出門去 一回兒又回來抱起大眼妹 跟她說~"爸比帶妳去看新娘子" 大眼妹還睡眼惺忪的被抱去上廁所 爸比完全沒問媽咪要不要去 然後媽咪只跟爸比說~ "你不要帶她去,你自己一個人開高速公路載小孩很危險" 爸比說~"我讓她做安全座椅哪會危險" 媽咪就跟大眼妹說~ "剛剛辰辰有打電話來找你喔!!不過你在睡覺" "你等一下要跟辰辰講電話嗎?" (真的很巧,辰辰媽媽剛剛才打電話來說辰辰要找涵說話) 大眼妹點了點頭 後來爸比在問她說~ "爸比帶妳去看新娘子好不好" 她就搖搖頭 爸比又說~"看完新娘子在帶妳去海邊好不好" 她還是搖搖頭 後來爸比就自己出門了 媽咪只覺得這個架吵的有點莫名奇妙 完全是因為爸比小鼻子小眼睛 不知道到底在不高興什麼 只因為媽咪跟外婆說他要載同學沒告訴我 就覺得我在抹黑他 把責任都推給他 拜託~沒告訴我是事實ㄚ!! 而且也沒人要把責任推給他好不好 外婆本來就在猶豫不決了 更小鼻子小眼睛的是 為這種小事吵架就算了 後來竟然連問都沒問媽咪要不要去 然後就自己出門了 真的是有夠誇張的ㄋ!! 而且吵架就算了 還可以扯到昨天的事 真的不虧是愛記恨又小氣的處女座ㄋ!!

Y拍賣衣服...賣到一肚子火

2009年10月16日
公開
32

我最近在yahoo遇到一個MP新買家 先來問我賣場內的新品外套 還有一件二手洋裝 新品外套是去年斷貨款 我賣2380元不含運 二手洋裝我賣980元不含運 她一來問就希望我給她優惠 我表明她多買幾件我會給她優惠 後來她問一問其他衣服 還是只要帶這2件 我也很阿莎力直接優惠她3200元含運 她竟然又來殺價希望我優惠她3000元 我跟她說沒辦法,我已經是成本價賣了 後來她又一直來殺價 其實整個過程已經感覺不太舒服了 我最後跟她說3100元不含運 她也下標了 可是她卻只轉了3100元給我 而且還在以轉帳訊息內寫 3100元(含運)已轉帳 後來我就留言給她~ "媽咪,收到你的轉帳了,不過你只轉3100元,我當初是說3100元不含運喔!!而且得標頁面也有附註,所以還要再麻煩你轉郵資,郵資在得標頁面有,謝謝!!" 她竟然回我~ "糟了~我還真的忘了也~又要浪費17元轉帳費了,媽咪不可以下次買再補給妳嗎?謝謝~我真的不是不付,是真的忘了要加上運費了啦~真糟~" 我感覺很差,我就回她~ "媽咪,不好意思喔!!因為我已經是賠售了,而且外套有別的媽媽在問,要不然你給我妳的帳號,我把錢退給妳,謝謝!!" 她竟然還惱羞成怒回我~ "哈囉~我會把郵資60元補給妳囉~不過妳上面的回覆讓我覺得有不被尊重的感覺也~我都已下標得標了,怎麼妳還和我提有別的媽媽再問外套呢?我沒有說因為郵資而不付錢給妳啊~而且我真的是忘記了,不是故意想不付郵資給您~因為習慣在網拍上買東西都是郵資內含的~希望妳不要誤會囉~就這樣吧~我匯款再通知妳囉~" 各位在拍賣有經驗的各位 遇到這樣的買家,妳們會怎樣呢? 我真的是快瘋了 賣個衣服,賣到一肚子氣ㄋ!! @_@

人真的不能誇獎

2009年10月16日
公開
11

前幾天媽咪跟社區媽媽聊天時 社區媽媽問媽咪說 爸比會幫忙顧小孩嗎?? 媽咪說爸比是不太會幫忙顧小孩啦 但他都會陪大眼妹玩 而且很多家事像打掃甚至煮飯 媽咪沒空弄他都會幫忙 算是非常好的 媽咪在社區媽媽面前大力誇獎爸比 結果才誇獎沒幾天 今天爸比一下班就開始唸 唸說家裡那麼髒也不打掃一下 媽咪說之前都是利用她們睡午覺的時間打掃 但這陣子小寶妹下午常常都不睡 睡覺時間跟姐姐都不一樣 再加上最近開始大眼妹上的課比較多一點 她們醒著的時候很難打掃 除非有人幫忙顧 不過爸比又開始碎碎念 說媽咪只是找藉口 有時間上網.看電視... 卻沒時間打掃 媽咪覺得有點冤望 因為媽咪已經盡量抽時間做家事了 最近是因為還在調整小寶妹的作息 所以有點手忙腳亂 而且以前爸比都會幫忙 今天後來他還是有幫忙打掃 不過一直碎碎念 說他下班回來很累還是可以抽時間打掃 只是要不要做的問題 媽咪就跟他說 現在是因為我幫忙顧小孩 平常小孩醒著沒人顧根本沒辦法打掃 唉!!全職媽媽難為 又要把小孩顧好敎好 還要負責家裡家事 雖然媽咪已經很幸福 要做的家事不多 不過今天爸比這樣念媽咪 媽咪還真是覺得委屈 雖然是媽咪自己沒有做好 但還是希望爸比不要要求那麼多 下次換他自己在家顧2個小孩 他就會知道了 只能說人真的不能誇獎ㄋ!! 一誇獎馬上就破功 @_@

{新聞}席夢思宣布將申請破產保護

2009年10月11日
公開
50

世界最大床墊生產商席夢思宣布將申請破產保護http://www.enorth.com.cn  2009-10-11 15:45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45分報道,曾經呵護無數人睡眠的席夢思即將砰然倒下,世界最大床墊生產商——席夢思日前宣布,將申請破產保護。昨天(10日)晚上,中國之聲《新聞縱橫》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美國記者韓署,了解了席夢思申請破產保護的最新情況:   主持人:韓署,請給我們介紹一下席夢思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的最新進展?   韓署:席夢思公司宣布說,近期他們將正式向法庭遞交破產保護申請。預計席夢思公司及其子公司將被出售給兩家私人股權基金,交易價值大約7.6億美元。目前席夢思公司的大部分債券持有人已經決定支持這項重組計劃。   主持人:席夢思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是怎麼樣的?   韓署:席夢思公司現在的老板托馬斯·李是在2003年買下的席夢思公司,到2007年營業收入增長了26%。可是一場金融危機,讓世界上最愛換床墊的美國人都捂緊了錢包,席夢思公司因此不可避免地成為金融危機的又一個犧牲品。目前,公司銷量大幅下滑,股價也隨之不斷下跌,而席夢思公司的負債更是高達13億美元。銷量下滑再加上債臺高築,席夢思公司不得不走上了破產之路。   預計破產重組僅給公司債券持有人造成的損失就高達5億7500萬美元,而破產保護之後,公司還將裁員1000人以上,這更給許多深陷金融危機的員工雪上加霜。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使申請破產重組,席夢思仍然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一項調查顯示,到今年3月,席夢思品牌床墊仍然在市場份額上連續13個季度勝過競爭對手。   主持人:美國輿論認為席夢思公司破產保護後能起死回生嗎?   韓署:目前很多業界人士並不抱樂觀的態度。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席夢思公司第一次破產重組了。根據美國方面的記錄,從1986年開始,席夢思公司已經被先後轉手6次,加上這一次,在20多年的時間內,席夢思公司已經因為債臺高築而破產重組7次了。分析人士說,席夢思仿佛陷入了一個怪圈,每一次申請破產保護並且轉手之後,席夢思的市值就會增加;但與此同時,新的買家則通過更多的借債來支付給賣家,實現對公司注資,並且維持公司的運營,在從席夢思賺夠利潤之後,買家往往通過破產重組再度轉手。   在1991年的時候,席夢思的債務只有1640萬美元,而到今時今日,多次破產重組的席夢思公司欠債高達13億元,而現在馬上要將席夢思賣掉的托馬斯?李是在2003年將席夢思買進的,預計他將從本次交易中獲益超過7000萬美元。而這一次,接手席夢思公司的又將是一家私人股權基金,他們能夠從多大程度上真正關注這家百年老品牌的未來發展,而不是僅僅把它當做一個賺錢的工具,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相關鏈接   很多人一直以為,席夢思就是床墊,裡面是彈簧,外面是很結實的布。其實,席夢思是一個人的姓,是一個品牌,只是因為它太出名,以致於我們把床墊都叫作『席夢思』了:   美國一位賣家具的商人紮爾蒙·席夢思是世界上第一張軟彈簧床墊的發明者,100多年前,全世界的人們都還睡在硬木板床上,很多顧客向席夢思抱怨床板太硬,於是他開始苦苦思索如何讓大家睡得更好。1900年,世界上第一只用布包著的彈簧床墊推上市場,從此改變了人們的睡眠習慣,大家用發明人的姓為它命名,席夢思也用自己的名字成立了彈簧床品牌。   一系列知名人士包括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發明家愛迪生、劇作家蕭伯納都曾經現身說法為席夢思代言,席夢思也開始為世界各地的皇室制造專用床墊,從美國總統到英國皇室,都是席夢思的忠實用戶,中國第一個睡在席夢思床墊上的人就是慈禧,可見,在當時只有這些豪貴之身纔能睡得起昂貴的席夢思。如今,席夢思已經走入了千家萬戶,風靡全世界。在中國,甚至直接稱彈簧床為席夢思。如今中國內地已經成為席夢思成長性最好的海外市場。但是席夢思在美國本土卻橕不下去了。   評論   美國是世界上更換軟床墊最勤的國家,據說,更換床墊的速度比中國人更換手機的速度還要快。現在最暢銷的席夢思都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了,所以有評論認為,這透露了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美國經濟恐怕將陷入第二波衰退。   金融危機爆發以去年金融產業的雷曼兄弟破產為標志,如今在消費市場,最暢銷的席夢思又倒下了,剛剛開始復蘇的美國經濟,難道馬上又要進入第二次危機?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袁剛明認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袁剛明:雖然席夢思它是一種消費行業,可能表明消費方面出現了一些減弱的跡象,但是如果再從好的方面來看,那也不至於。因為消費者可選擇的面很寬,它不至於說一個床墊就表現了整個消費需求的下降。再說,美國出現經濟危機已經好長時間了,從金融危機爆發直到他的經濟衰退已經過了快一年了。在這種情況下,直到目前為止,纔發生這麼大的一個企業瀕臨倒閉的現象,那也是一個相對來說過去的現象,總的來說美國在處理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刺激經濟制度方面還是有效的,減緩了進一步惡化或者進一步爆發第二輪危機的可能性,所以從總的宏觀經濟形勢和這一事件上來看,還不一定代表整體上美國經濟的弱化,或新一輪危機的發生。   雖然席夢思的倒下,還不能說就預示著美國經濟的第二波衰退,但是從席夢思的破產中,我們仍然能深深體會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還遠未結束。如果在復蘇的曙光面前,我們掉以輕心,一個新的糟糕的開始,可能就真的要再次纏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