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每月摳下1/3 收入 做理財規畫

2008年04月11日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411/4/x2ca.html

根據某一理財月刊所做近三千份問卷,結果發現有高達五成以上受訪者對退休後是否能維持目前生活水準沒信心;更有高達近七成受訪者承認還沒有開始準備退休金。這項絕對數字確實會讓大家對高齡化、少子化所潛藏社會問題感到憂心。


有鑑於本報財富總體檢專題彙整專家意見後,約四十三歲還算是規畫退休養老金的最遲年齡,因此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預設情境下,各專家普遍建議一般普羅收入家庭,每月應盡力設法省下三分之一,或是約一萬五到三萬收入,以穩健偏積極策略進行加碼理財,才不辜負拚退休養老金用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規畫每月薪資理財策略,最簡單方式便是利用三分法,在扣除月繳保險金、子女教育支出或房貸等生活固定開支、以及交際應酬娛樂花費後,至少保留月薪的三分之一用於儲蓄投資,以此次財富總體檢專題,設定雙薪家庭月收入九萬餘元為例,則建議每月至少保留三萬元以上金額,並採用定期定額分批佈局方式投資。


匯豐中華投信資深副總經理李哲宏表示,若雙薪家庭收入約九萬元左右,建議三分之一用在一般開銷如食衣住行育樂上,三分之一規畫理財如投資基金、保險等,三分之一做預備金如子女教育、生活急需等。


群益投信建議,以一個家庭月收入約九萬元來看,如果規畫撥出其中三分之一來投資理財,每年可投資金額預計達三十六萬元,若每年平均可以複利八%增長,則投資二十年的複利效果將更為驚人。相較於近期央行又升息半碼,但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仍不高,且今年來CPICPI都在三%以上,代表央行升息速度仍使銀行定存利率趕不上通膨壓力,因此更有必要勵行節約。


德盛安聯投信則建議收入中等的家庭摳下更高比例的資金用於理財,夫妻兩人最好能以薪資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來投資理財,若兩夫妻仍然年輕,可承受的風險較高,投資標的建議以較具成長潛力的產業或區域為主。


建弘投信推估若退休後每月希望花費金額為三萬元,建議每月至少規劃投入一萬元做為退休金準備,利用定時定額的投資方式,長期投資累積退休金。


永豐投信認為,九萬月收入家庭要省下三分之一,困難度確實不低,但無論如何仍建議透過定時定額,每月至少投資基金一萬五千元以上,畢竟聚沙成塔之效不容忽視,理財組合也不應過於保守,才能有效達到理財目標。


友邦投顧副總經理林穎秀表示,若這對夫妻年齡在三十出頭左右,且假設「寄居」父母家、搭大眾交通工具上下班,在沒有房貸、車貸等負擔的情況下,更可以善用時間魔法,透過定期定額、長期紀律投資的複利效果,來累積退休準備金,務求做到每個月省下三分之一以上收入來作為理財用途。


華頓投信也認同時間複利效果,夫妻投資理財不妨將收入分成三等分運用,分別當做生活費與小孩教育費、繳房貸、儲蓄理財用途,以四十歲夫妻、月收入九萬元層級估算,每個月還是得設法固定拿三萬元儲蓄理財,年報酬率設定為九%,若工作至六十歲退休,夫妻竟然有機會存到三千零四十九萬,扣除通貨膨脹年增率二.五%,退休後平均每個月可以花用退休金高達九萬一千元,替代率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