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庭庭的娘

為娘真的不簡單啊!

為娘真的不簡單啊!

日期

#Tag

給孩子一點不聽話的空間

2008年05月01日
公開
21

給孩子一點不聽話的空間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有一天中午吃飯,順便看一下舊報紙,突然之間斗大的幾個字「國三生活,不是念書,就是被念」映入眼簾,原來有一個國三的學生上課上到一半不見了,全校緊急搜尋,最後在樓頂的水塔旁找到他。這個學生說,自從升上國三,每天不停的考試與念書,已經疲乏得像機器人一樣了;回到家還不能放鬆,如果稍微休息一下,父母就念,連吃飯時看個電視也會被念,他覺得每天都是念書、考試、挨罵,這無止境的循環使他很煩、很累,所以想去找解脫。我看了非常難過,這種日子的確沒什麼意義,不能怪孩子輕生,問題是,有必要讓孩子過得這樣生不如死嗎? 我們先不談教育制度,因為這是我們升斗小民無能為力的地方,但是回到家來,父母的態度就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握的,為人父母的眼光一定要遠一點,現在考試成績十年後一點意義也沒有。孩子如果在學校受到挫折,回到家裡,父母一定要支持他。 耶魯大學醫學院基因的研究發現,即使身上遺傳到兩個有缺陷的基因、容易罹患憂鬱症,但是只要有大人的關懷,讓孩子感到自己在別人心中還有一點價值,憂鬱症就比較不容易出現。 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點自由的時間,隨他怎麼支配,不可以每一分鐘都計算在內,分秒必爭,緊迫盯人,這對孩子內心的感受非常重要。我的孩子一直都肯替我做家事——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一直做到他離家去上大學——重點就在我給他做事情的自由空間,只要他把工作做完,我不限定他怎麼做或什麼時候做。比如早上出門前,我交代他洗衣服,下午我回來去收衣服時,發現有的衣服乾了,有的還是溼的,一問之下,原來他晒了一兩件後覺得這件事很無聊,就進屋裡去打電腦,打了一陣子再出來晒個一兩件,所以到我下班時,雖然衣服都晒上去了,但是乾溼程度不一致。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形會很生氣,因為中國人的傳統是要孩子有始有終,做一件事就要從頭到尾做到完才停止,可是我想這個從頭到尾並沒有規定中間不得停頓,只要他做完了,中間的過程應該可以有些通融。所以我並沒有罵他,只告訴他為什麼衣服要晒太陽的原理:晚上?#92;多昆蟲出來覓食,會在衣服上下蛋,而大太陽的紫外線正好可以消毒。 孩子小時候曾經看過加州大學一位昆蟲系教授去亞馬遜河採集標本時,被一種小蟲叮了一口,把蟲卵下到他的皮膚內,結果這位教授手臂紅腫不消,當醫生用手術刀劃開紅腫,裡面跑出來好幾隻蛆。這件事令兒子印象深刻,經我一講,他就覺得有道理,下一次他晒衣服時,就儘量在中午以前晒好。 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他便不覺得是被逼在做事。一旦他覺得有主控權、是他自己的決定,他心中就甘願得多了。更何況,我們自己做事情的方式也不見得就是最完美的,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完全按自己的方式去做。 孩子慢慢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稍微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如果孩子完全照著大人的方式去做、一成不變的話,人類怎麼會有創新出來呢?只要目標達到了,請給孩子一點自由發揮的空間,人類的文明就是來自不完全聽父母話的孩子的創意上! --------------------------------------------------------------------------------

給女兒的一封信(婚姻是一個空盒子)

2008年04月10日
公開
37

來源:網路流傳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一份不在婚禮上的家長致辭 萍兒: 爸媽聽到你要結婚喜訊,真為你高興,遠隔千里,我們不能參加你的婚禮,不能在婚禮上獻上我們的家長致辭,這是我們內心的一點遺憾。但你是我們的女兒,相信你能理解爸媽的一份感受。 那天放下電話,我和你媽沈默了良久--我們的孩子怎麼一下子就長大了? 後來,你媽對著鏡子淡淡地說:你看,我的白頭髮又多了,萍兒也該結婚了。 我數著你媽的白髮,那些白髮竟像許多往事,一件一件浮上心頭。 你媽提醒我:還是給女兒寫一封信吧!就算是我們送你的一份新婚禮物。 萍兒,我們只是天底下最平凡的父母,我們的孩子也只是天底下最平凡的女兒,我們不奢求太多,只是希望我的孩子踏上婚姻之路,走向人生之旅後,能滿懷感恩,一路平安在這裏,給你一個我們的生活體會。 先要告訴你: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 這句話聽起來,很沒有道理,但千真萬確,這句話是真理,是至理,是多少夫婦,多少家庭(包括我們家)用多少歲月,多少辛酸,多少愛恨,多少是非,多少對錯,在糾纏不清難解難分的混亂中,梳理出來的一個最後結論。 當夫婦之間開始據理力爭時,家裏便開始布上陰影。兩人都會不自覺地各抱一堆面目全非的歪理,敵視對方,傷害對方,最後只能兩敗俱傷,難以收拾。多少夫妻,為了表面的一個〔理〕,落得負心無情。 他們不知道,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不是算帳的地方。 那麼,何為〔家〕,家是什麼地方? 萍兒,我們年輕的時候,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也像許多夫妻那樣,為一點小事爭鬧不休。那一年為了你小叔的調動問題,我和你媽大吵了一場,甚至鬧到要離婚的地步。只是在那個時代我們還缺乏勇氣。 直到有一天,一位老戰友在他孩子的婚禮上說:〔希望你白頭偕老,相愛永遠〕時,愛這簡短的字,像春雷響在我心裏。 是的,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家該是講愛的地方。 愛一時很容易,愛一生一世卻不容易,這裏面有許多妙處需要我們去總結和體會。 其次我們要告訴你:婚姻是個空盒子,你必須往裏面放東西,才能取回你要的東西;你放的愈多,得到的也就愈多。 很多人結婚時,對婚姻有許多期盼,期盼從中可以得到富貴,藉慰,愛情,寧靜,快樂,健康,其實婚姻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空盒子。走到一起的兩個人,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去給,去愛,彼此侍奉,彼此讚賞,日後,那個空盒子才會日漸豐富起來。 空盒子最先該放的應該是〔思念〕,思念是一種使我們刻骨銘心的東西。它是兩個人有了肯定,有了情感,然後進而關懷,進而疼愛的一種情緒。〔思念〕是疲憊時通向家裏的一條小路,是寒冷冬夜裏的一股暖意,是匆忙推開家門後撲面而來家飯香.... 空盒子裏還要放進〔藝術〕,婚姻生活中的藝術。在婚姻生活中,需要講藝術的地方無處不在,生氣有藝術,吵架有藝術。 有一對夫婦含辛茹苦養育了五個孩子,其中之艱難,只有他們自己能體會。一天,夫妻為了孩子的一件小事吵起來,越吵越厲害,眼看不可收拾了,妻子突然說:等一下,我要去生孩子了。這句話,就是吵架的藝術。 婚姻的盒子裏,除了放〔思念〕和〔藝術〕外,還有許多東西,都可以放進去,這有待於你們自己去填補。 寫到這裏想到一位作家說過的一句話:〔你們生養他,教育他,你們的責任已盡,而你們給他最好的禮物,是一對翅膀〕。 萍兒,這封信,就是爸媽送給你的結婚禮物,我們希望你帶著我們的祝福,快樂的飛翔! 爸爸,媽媽 ********************************************************************** 愛一個人 要了解,也要諒解; 要道歉,也要道謝; 要認錯,也要改錯; 要體貼,也要體諒; 要接受,而不是受氣; 要寬容,而不是縱容; 要支持,而不是支配; 要慰問,而不是質問; 要傾訴,而不是控訴; 要難忘,而不是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