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ting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阿滋海默症

2007年03月02日
公開
7

年逾50的人最擔心的莫過於晚年「喪失理智」。人老了其他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臟病、中風、甚至愛滋病等,多半不會引起像阿滋海默症那樣的恐懼感。   癌症當然值得憂心,但及早發現就及早治療,症狀可以受控制,且病人可活幾個月甚至數年。中風可藉助有效的高血壓療藥加以預防,也有許多先進手術可以治療大部分的心臟病不得不還可換心,連愛滋病的前景也在改觀,新型的藥可延長性命並改善生活品質。   但是阿滋海默症患者完全不同,他們多半最後變成如植物般的狀況,完全與環境脫節,無法與至親者溝通。甚至認不出他們來,更遺憾的是許多患者體能良好,足以撐在人世間20年或更久,而這樣時間其家人及朋友所承受的壓力卻是嚴重沉重難以忍受。這種病沒有辦法治療,其病況發展速度雖然不同,但絕對是每下愈況,當然想到延遲或預防還是有計可施,而且愈早開始做,療效愈好。 症狀:   完全發病的阿滋海默症會影響腦內的每一項功能,如:記憶、行為、抽象思考、性格、判斷力、語言、行動及協調性。很有趣的一點是,這些能力喪失的順序和當初我們孩提時發展的順序恰好相反。   舉例來說吧!嬰兒最先會做的事是吞嚥,接著會分辨母親或其他照顧者,並予以反應;然後開始跟著說字彙,再學走路;之後是練習控制大小便:最後學習與人對話、運用記憶力、並使用判斷力。   而阿滋海默症病人最先喪失高層思考能力,早期徵兆包括了:學習能力受損、無法保存新資訊、缺乏推理能力、難以執行複雜的任務、性格產生特殊且微妙的變化、思路混亂,而且缺乏方向感。接著就是無法控制大小便,行走也越來越困難。等到行動力受損之後,患者就必須有人扶持才能走動,也無法正常吞嚥,而且常因肺部吸入流質 或液體而死於肺病。 其他類似阿滋海默症的毛病: 最重要的幾種如下: 憂鬱症:感到憂鬱的人,不會特別去記住事情的細節、或學習新事物和新技術、或與人來往,而這些往往是評估心智能力的標準。 硬腦膜下血腫:這通常是因為頭部受別種傷害而造成顱內部積留一灘的血液。這種外傷破壞到顱骨內面的血管,導致出血,而積血會壓迫到它下面的腦,引起頭痛、人格改變,及許多其他的神經症狀。 多發性小中風:中風是指腦部某個部位突然失去血液的供給,造成的原因有好幾種,例如:位於腦內或由頸部通往腦部的一或多條動脈受到阻塞(稱為血栓形成);長期未治療的高血壓或動脈壁先天異常(如長動脈瘤)造成腦中某條動脈脆弱而破裂;以及心臟或頸部血管流出的血塊跑到大腦循環系統中,切斷了某條腦動脈的血流(稱為栓塞)。 腦瘤:由腦部自行長出或由它處擴散(轉移)過來的腦瘤,比起中風和硬腦膜下血腫所引起的癡呆病例要少見得多。不過,出現不明原因的神經症狀或行為改變時,也請想想腦瘤的可能性。 甲狀腺機能低下:甲狀腺體是人體能源的調節器。它分泌的激素若太少(即甲狀腺機能低下),全身的新陳代謝就會緩慢下來,造成體力衰退,語言能力變差,而且心智功能不若以往靈光。 酒精及藥物濫用:長期飲酒及酗酒會破壞腦部,引起類似阿滋海默症的行為變化,而且也不必到濫飲的程度就會這樣;多少的酒精量會造成性格改變是因人而異。 服藥過多:鎮定劑、安眠藥、安神劑和止痛藥是最可能影響行為的藥物。然而,任何毛病的用藥或藥物組合都可能引起性格改變和記憶力喪失。 營養不良:除了罹患阿滋海默症之外,老人家行為改變的最常見原因應該是營養不良。有些人因為掉了牙而無法咀嚼;有些人由於孤單、憂鬱而懶得煮食;有的則買不起所需要的食物;或者服用的藥物抑制食慾…….種種原因讓他們無法攝取營養的食物,結果造成他們身上每個器官,連腦在內,都運作不良。 其他潛在疾病:無論是急性或是慢性的疾病,都可能讓任何年紀的人改變行為,老年人尤其明顯。肺氣腫患者光是呼吸都會疲憊不堪,能怪他們心智運作不良嗎?還有心臟若無法打唧足夠的血液和氧氣到體內,患者都可能產生行為改變。此外,腦部因意外而受傷,或直接受到某種病毒或黴菌的感染、或接觸像一氧化碳、甲醇等等的毒物,都可能出現阿滋海默症的異常行為。     病因 :   阿滋海默症的象徵標誌是特殊的腦部異常現象。尤其特別的是受傷的腦細胞,其神經原纖維糾結成一團-稱為Plagues,這些Plagues是造成記憶力喪失及其他各種行為異常的原因。研究人員認為罪魁禍首其實應該是一種稱為β澱粉體(Beta Amyloid)的蛋白質。而它就位於腦部Plagues的中央,研究人員推測這種蛋白質可能才是破壞腦細胞的因素。   研究人員也發現可能有15%的老人癡呆症是由遺傳而導致。據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員所言,帶有某種會產生APO-E4(一種蛋白質)的遺傳因子者易於晚年發生此病的機率4倍於常人。如果他們從雙親處遺傳到這種因子,則罹患率增加為8倍。(這些人身上亦無法產生足夠的另二種蛋白質APO-E2及APO-E3)這種在第19對染色體的基因就叫「阿波伊」(APOE)不過,大多數帶此基因者不會得到阿滋海默症。最近研究人員又在這15%的病患中找到了另一種特別的基因,位於第12對染色體上,同樣它的存在只是表示加上某些環境因素之後,其罹患率比較高,但並不是絕對會發病。   阿滋海默症患者的腦部還缺乏好幾種神經傳導質(幫助腦內不同區域彼此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最著名的一種是乙醯膽鹼。補充這些神經傳導物質,雖無法對癡呆症有真正的影響,但有時卻能減輕症狀。也有研究人員推論是由於過多的神經毒素殺死神經細胞所造成。也有人懷疑腦中的化學品麩氨酸鹽(Glutamate)會透過增加細胞中的鈣量的方式去殺害神經細胞,或在壓制供應細胞的葡萄糖,因此實際上把細胞活活餓死。也有可能是患者的腦部缺乏神經成長因子,這種物質可刺激新神經連接處(即神經鍵)的形成。腦部一旦短缺神經成長因子就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鍵,記憶力和智力功能也就受損。

解開阿茲海默症病因

2007年03月02日
公開
25

解開阿茲海默症病因                  作者:吳若女 阿滋海默症是最常見的一種失智症,它慢慢地侵蝕腦部組織。在英國,每年有10萬人因為阿滋海默症而心智遭到摧殘。相當於每天1架飛機的載客量,每5分鐘就有1個人會得到這種病。  然而,阿滋海默症的病因至今仍然不明,每20個案中,就有1個是來自遺傳,但大多數病患都是突然發病。  醫生面臨了三大問題:無法治癒阿滋海默症、無法預防它、甚至無法明確的診斷它。醫生通常要在病人死亡以後,才能非常確定他所得的是阿滋海默症。  牛津大學因而展開有關記憶及老化的研究計劃,首要目標就是要降低誤診率。因為醫生能有正確診斷,才能有進一步的治療或預防。  牛津研究員花了10年的時間,每年從350位患者身上,採集了上千件血液和腦脊髓液的樣本。並且從死者腦部發現共同特徵,再和病患生前的掃瞄片或驗血結果相比對,找出相關性。       大腦顳葉內側的萎縮  1994年,牛津大學「記憶及老化研究計劃」有重大的發現,這項結果發表在知名的《刺胳針》醫學雜誌。研究人員發現,人到某個年齡大腦就會開始萎縮,然而阿滋海默症患者的萎縮程度,比正常人和其他種類的失智症嚴重。  正常人每年的萎縮量是比1%多一點,但阿滋海默症患者卻是正常萎縮量的10倍,他們每年以15%的比例在萎縮,即每年損失15%的腦組織,7年後腦組織根本所剩無幾。這證明阿滋海默症患者,死時腦部萎縮的比例很大。  研究人員還發現,阿滋海默症是從大腦中掌管記憶和情緒的顳葉內側的萎縮開始,以致顳葉內側區域的厚度一直變薄,直到蝕光殆盡。因此,觀察顳葉內側的萎縮範圍,成為診斷的重要指標。  如今,這項發現已被全世界一流的醫院所採用。在沒有這項診斷工具之前,有四分之一的誤診率。這表示醫生可能診斷有病,實際上卻是沒病;或者有病,卻未診斷出是阿滋海默症。現在用掃瞄片加上臨床資訊,誤診率可降低為二十分之一。        葉酸調整類胱胺酸  是什麼造成阿滋海默患者大腦的改變?一種與心臟病相關的胺基酸叫「類胱胺酸」,它在修復人體DNA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但過多卻有損健康。例如,過多的類胱胺酸會使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提高2∼3倍。研究發現,阿滋海默症患者的類胱胺酸值的確偏高,過多的類胱胺酸會導致腦病變。  但是葉酸能調整類胱胺酸的含量,葉酸愈少,類胱安酸愈多。研究人員發現,阿滋海默症患者的葉酸含量比正常人低30%。因此研究人員建議,在飲食上補充葉酸,就有可能降低阿滋海默症的罹患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