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琪

同理心

2009年06月02日




上了好多堂的父母心成長課程後,學到教導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同理心!
在孩子發生任何狀況(行為)的時候,不要急著糾正他�苛責他,要先『好奇』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作?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同理他的想法,讓孩子的情緒獲得舒解,杏仁核(大腦中掌管情緒的部位)得以平穩下來,才有辦法讓大人的前額葉(大腦中掌管理智的部位)去幫忙孩子進入他的前額葉運作。


也就是說:先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讓他知道爸媽了解他,並紓導其情緒,之後才有辦法說理。
如果一開始就先指責孩子或是說理,孩子覺得自己不獲認同,不是容易變成『低自尊』,再不,反抗性大的孩子就更故意唱反調。

今天一早,正要出門上班,哥哥醒過來了!看到媽咪要抱妹子去褓姆家,立刻發起起床氣了!
『不可以,不可以抱妹妹』
過去如果直接和哥哥講道理:媽媽要上班,妹妹沒有人照顧,要抱去讓姑姑照顧!
哥哥都聽不進去,最後只能強抱妹妹出門,留下哥哥在地上打滾發脾氣。
今天媽咪換了一個策略,說:哥哥好想妹妹在家陪你對不對?
哥哥不要妹妹去姑姑家對不對?哥哥好喜歡妹妹想要妹妹和你一起在家對不對?(哥哥態度軟化,開始扁嘴,有點委曲想哭了)
(媽媽抱起哥哥,拍拍他安撫他)
過了一會兒哥哥情緒得到舒解,媽咪才對哥哥說:媽咪知道哥哥很棒,想要照顧妹妹,可是媽媽去上班後,爺爺沒辦法照顧你和妹妹,媽咪帶妹妹去姑姑家,晚上再帶回來陪你玩,好不好?
這時的哥哥已宣洩完情緒,甘願的跟媽咪說:好!
給哥哥一個擁抱,鼓勵他作的很好,抱著妹妹出門了!

就是這樣處理哥哥的情緒,雖然要多花一點時間,雖然不是每次都可以行得通,但就是一步步的進步,希望能帶為為進化成文明人。